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引导式提问是最具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8-0074-01
一、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的基本评价
目前,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活动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课堂提问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粗放提问,实效不高。教师往往随意提问,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常可用“是”、“对”或“不是”、“不对”回答,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讲课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2.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导致的后果令人担忧。
二、结合文本,扩大问题设计的内涵,尤其注意“主问题”的设计
文本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心灵世界或隐或显的渗透,在形简义丰、体约文博的语言文字里,我们都可以捕捉到作者的影子。它是学生与作者、教师对话的媒介。王富仁教授:“尊重课文的创作主体是我们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基本前提,也是正确发挥教师的教学主体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唯一途径。"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立足文本,因文解道。如介绍时代背景的方法。像鲁迅的《药》是一篇时代特征显著的小说,我们可以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一是在小说中划出能表明辛亥革命时期特征的句子。二是回忆《故乡》一文,说说辛亥革命结农村带来的变化?课文中”“掏出一包洋钱”,“眼前后一个大白圈”,“这大清天下是我们的”,“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庄”等句子直接表明了辛亥革命的时代特征。
立足文本是基础,设计问题还要打破以往教学中“碎句问答”的桎梏,扩大问题的内涵,追求“妙在这一问”的境界。真实,“这一问”指的是牵一发而却全身的“主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线,有以一抵十的艺术效果。如教学《祝福》时,我向学生抛出两个“主问题”:(1)文中没有直接交代祥林嫂的死,《祝福》电影作了如此处理:寒风大雪交迫的夜晚,在祝福声中,祥林嫂又穷又冷又饿,死在鲁镇街上。你赞同吗?你认为祥林嫂是怎样死的?(2)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这些问题似桥梁,既能沟通学生与老师、文本三者间的对话,又能引导学生走进思苦的王国;有学生认为祥林嫂是自杀,想不开而死的;也有学生认为她是被人遗弃,心灵上受到创伤,活在世上犹如行尸走肉,受精神打击死的;也有学生认为祥林嫂觉得自己对不起毛毛,由于内疚的心情死去的……只要我们教师能吃透文本,像这样“四两拔千斤”的“主问题”还是能为我们所发现的。如《雷雨》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项链》小说结尾点明顶链是假的,从全文情节看,是否合理?余秋雨的《老屋窗口》从河英的一生看,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举纲张目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它的提出需要教师高瞻远瞩地吃透教材。
三、富有启发性
引导式提问是最具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孔乙己》一课时的提问:“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呢?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小说所写的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提问便形成使学生“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孜孜以求,加速思维。
四、注意调控,运用追问策略深化文本理解
新课标揭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说的形象些,教师是一个导演,一个主持人,必须要有较强的调控能力,要运用一份智慧去把握课堂,照顾全局。当学生思维的大门已被打开,如果追问不讲求艺术,只信口而来就随口而至,往往会窒息课堂教学的气氛,显得毫无美感毫无激发力。在《将造酒》教学中,学生照老师要求找出几句含有“乐”,“愁”感情字眼的诗句后没有新的发现,教师继续发问"请同学们联系李白的狂妄性格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还有哪些诗句也能体现诗人的感情?学生的讨论发言仍走不出死胡同。显然,如此追问有些大而无当,没有给学生搭建合适的脚手架。
问题提出了,学生启而不发,或回答错误,怎么办?不妨让学生再熟悉内容,通过变换角度或降低难度来追加提问。《长亭送别》一文,一学生质疑:“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一句中,“节”为何意?另一学生脱口而出:节约的意思。我提示学生重新朗读全曲,再追问:这一曲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怎样理解才与语境相吻合?学生明白了这一也是莺莺叮嘱张生路上自我保重。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马上更正是调节的意思。再者,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筛选、主导学生的口答,从中捕捉学生回答的倾向,组织合理的新的问题。如学生评价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时,有一学生说:“祥林嫂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却难以满足,这又说明了什么?在谈论谁是祥林嫂的凶手时,有学生回答是黑暗的社会,也有学生回答是社会冷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师可以评点后,再追问:小说中提及了哪些人?他们是怎样对祥林嫂的?从他们身上反映出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这些追加的问题都为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搭建了脚手架。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8-0074-01
一、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的基本评价
目前,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活动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课堂提问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粗放提问,实效不高。教师往往随意提问,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常可用“是”、“对”或“不是”、“不对”回答,这种看似活跃的课堂气氛,实质上是在为教师讲课或板书“填补空档”服务,教学实效不高。2.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导致的后果令人担忧。
二、结合文本,扩大问题设计的内涵,尤其注意“主问题”的设计
文本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心灵世界或隐或显的渗透,在形简义丰、体约文博的语言文字里,我们都可以捕捉到作者的影子。它是学生与作者、教师对话的媒介。王富仁教授:“尊重课文的创作主体是我们感受和理解课文的基本前提,也是正确发挥教师的教学主体和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的唯一途径。"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立足文本,因文解道。如介绍时代背景的方法。像鲁迅的《药》是一篇时代特征显著的小说,我们可以设计两个问题让学生了解那个时代:一是在小说中划出能表明辛亥革命时期特征的句子。二是回忆《故乡》一文,说说辛亥革命结农村带来的变化?课文中”“掏出一包洋钱”,“眼前后一个大白圈”,“这大清天下是我们的”,“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庄”等句子直接表明了辛亥革命的时代特征。
立足文本是基础,设计问题还要打破以往教学中“碎句问答”的桎梏,扩大问题的内涵,追求“妙在这一问”的境界。真实,“这一问”指的是牵一发而却全身的“主问题”,它是课堂教学的导火线,有以一抵十的艺术效果。如教学《祝福》时,我向学生抛出两个“主问题”:(1)文中没有直接交代祥林嫂的死,《祝福》电影作了如此处理:寒风大雪交迫的夜晚,在祝福声中,祥林嫂又穷又冷又饿,死在鲁镇街上。你赞同吗?你认为祥林嫂是怎样死的?(2)谁是杀害祥林嫂的凶手?这些问题似桥梁,既能沟通学生与老师、文本三者间的对话,又能引导学生走进思苦的王国;有学生认为祥林嫂是自杀,想不开而死的;也有学生认为她是被人遗弃,心灵上受到创伤,活在世上犹如行尸走肉,受精神打击死的;也有学生认为祥林嫂觉得自己对不起毛毛,由于内疚的心情死去的……只要我们教师能吃透文本,像这样“四两拔千斤”的“主问题”还是能为我们所发现的。如《雷雨》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项链》小说结尾点明顶链是假的,从全文情节看,是否合理?余秋雨的《老屋窗口》从河英的一生看,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举纲张目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它的提出需要教师高瞻远瞩地吃透教材。
三、富有启发性
引导式提问是最具启发性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起新旧知识的联系,逐步提高思辨能力和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特级教师于漪在上《孔乙己》一课时的提问:“凡是读过鲁迅小说的人,没有不知道孔乙己的,鲁迅先生在他所写的小说中最喜欢孔乙己。他为什么最喜欢呢?他是怎样以成功之笔来塑造这个艺术形象的呢?当我们读悲剧时,眼泪一般总是会情不自禁地夺眶而出。可是,我们读《孔乙己》,眼泪却流不出来,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那么,《孔乙己》小说所写的悲剧,究竟是哪一种悲剧呢?”这样提问便形成使学生“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孜孜以求,加速思维。
四、注意调控,运用追问策略深化文本理解
新课标揭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说的形象些,教师是一个导演,一个主持人,必须要有较强的调控能力,要运用一份智慧去把握课堂,照顾全局。当学生思维的大门已被打开,如果追问不讲求艺术,只信口而来就随口而至,往往会窒息课堂教学的气氛,显得毫无美感毫无激发力。在《将造酒》教学中,学生照老师要求找出几句含有“乐”,“愁”感情字眼的诗句后没有新的发现,教师继续发问"请同学们联系李白的狂妄性格和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还有哪些诗句也能体现诗人的感情?学生的讨论发言仍走不出死胡同。显然,如此追问有些大而无当,没有给学生搭建合适的脚手架。
问题提出了,学生启而不发,或回答错误,怎么办?不妨让学生再熟悉内容,通过变换角度或降低难度来追加提问。《长亭送别》一文,一学生质疑:“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一句中,“节”为何意?另一学生脱口而出:节约的意思。我提示学生重新朗读全曲,再追问:这一曲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怎样理解才与语境相吻合?学生明白了这一也是莺莺叮嘱张生路上自我保重。刚才回答问题的学生马上更正是调节的意思。再者,教师也可以有意识筛选、主导学生的口答,从中捕捉学生回答的倾向,组织合理的新的问题。如学生评价祥林嫂悲惨的一生时,有一学生说:“祥林嫂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却难以满足,这又说明了什么?在谈论谁是祥林嫂的凶手时,有学生回答是黑暗的社会,也有学生回答是社会冷漠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老师可以评点后,再追问:小说中提及了哪些人?他们是怎样对祥林嫂的?从他们身上反映出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这些追加的问题都为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搭建了脚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