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声乐的传承路上应保持三种“初心”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ic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人说声乐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那么学习声乐的人或是从事声乐工作的人是否都是灵魂的摆渡人?人声的魅力是显而易见的,比起器乐,它少了外物的阻隔,表达出的情绪更有温度也更直接,在我看来,声乐的旅途是一场虔诚的修行!
  【关键词】民族声乐;传承路上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没有一个正直的人会不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和养育他的土地。我们爱她的风雨轻柔、爱她的山水如画,同样也爱她的花草人家……作为一个声乐学习者,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她,也终将归还于她。这条路上荆棘密布,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不忘初心,踏实向前,因为这是根!是爱!是牵挂!
  那么,“初心”是什么呢?我想,是“真”、是“诚”、也是“恒”。
  一、真心
  在这个喧嚣浮躁的时代,有多少人走上民族声乐的传承、创新与发展的道路只是为了顺应时代的口号而不是发自内心地真心地热爱和愿意?为什么每天的作品铺天盖地,却还是仍然纠结在寻找好作品的深渊?为什么那么多作品中似乎都加入了我们想要的民族元素,却仍然唱不出我们追寻的半点风情……一个个反问号抨击着我们的心,在告诉着我们我们曾几何时已经丢了真心!丢了真正热爱和想要传承发展的炽热的心!
  怎样找回这颗红彤彤的心?很多人把这条路只是当作一种责任,所以他们有负担,在某些时候迫于某种形式或压力,便不自觉地往轻松容易的一方倾倒了。而我则将这份情谊理解成一种“国怀”,一种有自豪感的情愫,所以我很少会因为走上这条路脚步觉得沉重。作为一名声乐的学习者,虽不能做出多大的贡献,但我认为,学习本身就是在传承,只是我们应该时刻让自己的心都保持热烈,做出正确的判断向前走。声乐的学习不仅仅是只是徘徊在声音技巧的揣摩上,更多的是歌唱者自己的“精气神儿”要正,而这往往来源于一颗坚定执着的真心!记得本科四年的学习走得非常坎坷,声乐技巧的训练几乎是处于瘫痪的状态,那时候我每天能做的也就是搜集乐谱,查找歌曲背景资料,很多个夜晚咬牙含泪地看这些完全不会成为专业考试分数的东西,我不知道是什么让我坚持下来,放弃辍学的想法,我只知道我是真心喜欢着这条路,我也曾向别人吐露这样的心声,但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回答:“现在真心喜欢的有几个?”我也曾因为这些话语而不甘,像是一个将军被诋毁了勇敢。但如今回想起来,我却不再介怀,因为我知道我的真心还热乎乎地躺在怀里。我也感谢當初的坚持,才让我对自己要走的道路有正确的方向,并且对我如今的学习起到很大的帮助,在演唱歌曲的时候往往更能把握住准确的形象,内心的感受也多得多,我相信这就是真心的力量!
  二、诚心
  在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心诚则灵!要知道在这里这句话也同样受用。民族声乐的传承不单单只是口号和敷衍了事,当我们已经有愿望要走上这条道路时,剩下的便是诚心诚意地走下去,如果说拥有真心是表达一种愿望,那么,诚心便是铿锵有力的行动。在这里我没法举例其他人,但是就这一点上我也是很有亲身感受的。我自己很喜欢地方民歌和戏曲,所以一听到好的,就会立马去找乐谱,但是由于很多原因,很多这样的乐谱是很难求得的。记得15年听到金钟奖(民族组)决赛成阳演唱了一首由沪剧《罗汉钱》改编的声乐作品《燕燕做媒》,当天晚上我就开始了四处寻谱,在确定了互联网和图书馆途径无法取得情况下,便向界内的前辈发出了求救信号,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几经辗转最后间接在北京的邓垚老师那里求得。这件事也让我想起陈正平老师曾对我说过:“真正领略艺术的人,是不会吝啬传承的。”
  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很大,帮助我的人很多,每一个都是心怀真诚地在做这件事情,我也相信大家都有美好的期望。这是一件小小的“诚”的故事,但是我相信,只要每个人在这条路上都多一点诚心,那么无论是写作品还是唱作品都会真正的召回骨子里该有的劲儿!
  三、恒心
  滴水可以穿石,铁杵可以成针。不管是创作还是在创作道路上抵御不被魔化的心的艰辛,都不光拥有真心和诚心就足够,在这条长长的路上,很多时候我们要习惯孤独的啃噬,那就需要屹立不倒的“恒心”!
  我们往往因为某一个音写不好、练不好、唱不好而反复百遍地练习,也可能因为某个人物的把握不准确需要铺天盖地地查历史翻资料,又或者因为某一首地方民歌和戏曲的味道不够而重新学习语言和调整唱腔,这一切一切的看似干脆简单的解决方案实际上需要我们付出别人不知道的艰辛,这种磨砺很容易摧垮一个人,无论是信心还是信念。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们很多时候并不能直接接触到自己想要补充学习的事物,只能间接性的努力往上面靠,这就更需要毅力。就像当初我学《燕燕做媒》这首曲子,光是听、看原唱的视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意识到沪剧语言的特殊性,想要学好就必须唱出标准的上海话,而我却没有任何条件可以直接学习,于是起先我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都在做语言的学习,我认为这是一种尊重也是一种在创新路上的传承与发展。《罗汉钱》的电影反复看反复听,声乐视频更是数不清看了多少遍,最终觉得学得差不多的时候,又发现,当今的上海话和原本的旧上海话又有了很多区别,前者多活泼俏丽,而后者更多柔软娇媚,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几乎是混乱和想放弃的,但是就在今年我得知身边有地道的上海人,于是请求他帮助,得到了录音,当然这录音时说话并不是音乐,但我认为音乐的基础是语言,先读好歌词更为重要,我在对比了三种读法之后,最终决定选择更偏向老上海话的一种,因为觉得更符合原剧所要表达的意韵。从找谱到学会我坚持了差不多快一年的时间,我始终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
  在这条路上从来都不是需要一时的成功,更多的是需要不怕“磨”的精神!我们只要保持真心、诚心、恒心坦坦荡荡地往下走,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融化成股子“倔脾气”,好好写、好好唱,不光是花哨地肤浅地加上所谓的民族元素,把这条路当成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意愿,终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我们一直都是带着“根”的传承人。那一天你或许还有遗憾,但一定没有对自己的后悔和失望!
  作者简介:黄雪月(1994—),女,四川大竹,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民族声乐,音乐表演。
其他文献
将无抵触理论应用于公共英语教学,可以对外语学习活动进行设计,使学习者水平与任务的难度相当、培养语言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交流、确保学习者获得学习主动权等,使其在学习过程中
本文就流行于西方的消费主义对构建社会主义消费文化带来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价值观危机进行了梳理与反思;提出可持续消费方式的建构应坚持“适度”与“和谐”两大基本原
并购和新建投资是企业外部扩张和内部扩张的两种典型战略发展方式。本文运用战略管理、产业组织和并购理论,从中提炼出并购与新建投资决策影响因素。认为影响并购和新建投资
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存在着一系列较为突出的战略性问题,如战略定位趋同,学科发展方向、布局不甚合理等,导致学科特色不鲜明、资源利用低效,难以形成学术研究的合力
目的:调查分析临床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影响因素,提高医患沟通技巧。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实习医学生153名,对影响临床实习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因素、认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