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交互分析研究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是目前使用得最多的两个研究方法。本文对国内外的交互分析研究方法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对以后的交互分析实例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CA);社会网络分析法(SNA);CSCL交互分析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 CSCL)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黄荣怀,2003)。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国际会议主席Koschmann 指出,“现在还并不清楚小组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交互实现知识的共同建构的”,因此,交互分析研究是当前CSCL领域的关键焦点。国外大多依托于实例进行研究,比如数学论坛等。国内对CSCL交互研究并不多,且大多为特点、技术环境、促进策略的论述。可见,CSCL交互分析研究,特别是关于实例的研究将会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纵观国内外CSCL中交互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消息流分析以及事例研究法等。但前两者是目前使用的最多的研究方法,因此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的使用最早在十八世纪的瑞典,自1930年随着宣传分析及传播研究的发展而兴起,该方法最早被用于报纸内容分析研究。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进步,研究方法的日益成熟,被广泛运用在传播学术和其他社会学科,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根据Bowers提出的内容分析法的定义:传播内容利用系统客观、量化方式加以归类统计,再根据这些类别的数字作叙述性解说,即并不是针对内容是否客观且有系统或量化,而是内容分析的价值。透过这样量化的技巧和质的分析研究,用客观、系统的态度对文件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在分析传播内容中各种语言和特性的基础上,不仅能分析出传播内容的信息,而且分析传播内容对整个传播过程的影响,借以推论产生该内容的环境背景与意义的一种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的教育技术研究者站在社会学习理论的立场,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在一定环境中进行意义协商和共同建构的过程,可以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课程论坛、计算机会议、BBS等中学生的讨论脚本,这样能测量出学生实际交互水平和质量。Hihz、Mason(1990)是最早提出用内容分析法评价异步交互中教学水平的学者,他们通过分析异步讨论小组中的文本内容跟踪学习过程、确定学习结果。Henri(1991)则提出了一个用来分析交互内容的分析模型,从社会性、参与性、交互性、认知水平、元认知技能几方面分析在线讨论区中学习者的参与程度和认知水平。Gunawardena(1997)在Henri模型基础上做了改进,提出五阶段交互知识建构模型,用来解释网络学习过程中群体的知识建构,可以把学习者所发布的信息归类到相应的这五个关键思维阶段。由于该模型以社群建构为着眼点,且较完整的反映了知识建构的互动过程及深度,所以在网络交互中常用该模型进行内容分析。此外,Fathy等人(2001),Lockhorst等人(2003)也从不同角度对交互的过程进行了内容分析。
与国外在网络学习中进行交互内容分析的研究相比,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陈丽(2004)对在线讨论中社会性交互质量进行了评价。朱伶俐、刘黄玲子等(2006)对基于任务CMC和 FTF两种不同环境下的交互文本进行的内容分析。胡勇、王陆(2006)直接利用Gunawardena的五阶段交互知识建构模型对某一门网络课程下的学习论坛进行内容分析。甘永成在国内外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内容分析的编码系统,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与集体智慧进行了探究。
纵观这些研究,发现大多停只留在交互质量的分析和评价水平上,较少有提出能提高交互质量水平的参考性策略;对知识的分类也较宽泛,没有提供有关分类的描述或示例,难以对所有的交流内容进行准确归类;而且实例研究并不多,再或者就是实验选取的样本数量较小。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国外的内容分析研究已相对成熟,且把这种研究方法运用在网络交互质量研究中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而国内研究则相对缺乏。
二、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类学的研究,人类学家Barners首次使用“社会网络”概念对挪威某渔村的社会结构进行研究时发现,如果只从正式的社会结构角色(比如职业、地位、社会阶级)无法全面解释整个渔村的实际运作情况,反而非正式的关系(邻居、朋友、亲属等)形成的网络更能解释渔村内成员之间的互动行为。之后,一直到70年代,社会网络理论才被各领域逐渐熟悉,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概率论和图论等学科经常使用的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以关系作为基本分析单位,通过对社会行动者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分析行动者间的关系模型所蕴涵的结构以及它们对行动者、整个群体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关系分析,可以显露出行动者的社会网络信息,甚至可以进一步观察行动者的社会网络特征,了解许多重要的社会现象。
社会网络分析对分析网络中个体互动关系、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十分有用,被广泛运用于不同领域的网络互动形态、质量的分析中:政治家研究(Mendieta et.al.,1997)、青少年的研究(Ellen et.al.,2001)、恐怖组织研究(Meter,2002)、军事部门研究(Dekker,2002)。近年来,国外一些研究者成功的把社会网络分析思想运用到网络协作学习中进行了分析。Palonen和Hakkarainen(2000)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分析网络协作学习的情况与性别、成绩之间的关系。de Laat(2004)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在First Class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流的一个荷兰警察组织进行了研究。
近年来,相比国外的研究,国内关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相关研究的数量并不多,从2004到2009年的五年期间,题目包含“社会网络分析”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里,共有69篇。主要运用在竞争情报、图书馆资源配置、引文分析、知识管理、网络链接、博客网络等方面。其中,进行网络学习交互研究的并不多,主要有:彭小川、毛晓丹(2004)运用社群图和矩阵法对BBS群体特征进行分析;陈向东(2006)介绍了国外典型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案例,概括了这种方法的特点,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等;胡勇和王陆(2006)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一门网络课程中学习者(教育硕士)之间的社会交互特征进行了案例分析;黎加厚、赵怡等(2007)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苏州教育博客共同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网络技术下教育传播的发展特点。
综上所述,社会网络分析法作为一种新兴、发展的研究方法,最近几年才被我国研究者引进对网络学习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相关实践研究并不多。社会网络分析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非常适合对网络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特征进行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研究网络协作学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唐小娟.基于知识建构过程的网络学习交互分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
[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7%E5%AE%B9%E5%88%86%E6%9E%90%E6%B3%95.
[3]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609&do=blog&id=336802.
作者简介:江海涵(1986-),女,汉族,云南德宏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硕士,专业: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
关键词:内容分析法(CA);社会网络分析法(SNA);CSCL交互分析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 CSCL)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协作学习(黄荣怀,2003)。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国际会议主席Koschmann 指出,“现在还并不清楚小组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交互实现知识的共同建构的”,因此,交互分析研究是当前CSCL领域的关键焦点。国外大多依托于实例进行研究,比如数学论坛等。国内对CSCL交互研究并不多,且大多为特点、技术环境、促进策略的论述。可见,CSCL交互分析研究,特别是关于实例的研究将会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纵观国内外CSCL中交互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内容分析法、社会网络分析法、消息流分析以及事例研究法等。但前两者是目前使用的最多的研究方法,因此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方法:
一、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的使用最早在十八世纪的瑞典,自1930年随着宣传分析及传播研究的发展而兴起,该方法最早被用于报纸内容分析研究。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进步,研究方法的日益成熟,被广泛运用在传播学术和其他社会学科,并已成为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根据Bowers提出的内容分析法的定义:传播内容利用系统客观、量化方式加以归类统计,再根据这些类别的数字作叙述性解说,即并不是针对内容是否客观且有系统或量化,而是内容分析的价值。透过这样量化的技巧和质的分析研究,用客观、系统的态度对文件内容进行分析、研究,在分析传播内容中各种语言和特性的基础上,不仅能分析出传播内容的信息,而且分析传播内容对整个传播过程的影响,借以推论产生该内容的环境背景与意义的一种研究。
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的教育技术研究者站在社会学习理论的立场,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在一定环境中进行意义协商和共同建构的过程,可以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课程论坛、计算机会议、BBS等中学生的讨论脚本,这样能测量出学生实际交互水平和质量。Hihz、Mason(1990)是最早提出用内容分析法评价异步交互中教学水平的学者,他们通过分析异步讨论小组中的文本内容跟踪学习过程、确定学习结果。Henri(1991)则提出了一个用来分析交互内容的分析模型,从社会性、参与性、交互性、认知水平、元认知技能几方面分析在线讨论区中学习者的参与程度和认知水平。Gunawardena(1997)在Henri模型基础上做了改进,提出五阶段交互知识建构模型,用来解释网络学习过程中群体的知识建构,可以把学习者所发布的信息归类到相应的这五个关键思维阶段。由于该模型以社群建构为着眼点,且较完整的反映了知识建构的互动过程及深度,所以在网络交互中常用该模型进行内容分析。此外,Fathy等人(2001),Lockhorst等人(2003)也从不同角度对交互的过程进行了内容分析。
与国外在网络学习中进行交互内容分析的研究相比,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陈丽(2004)对在线讨论中社会性交互质量进行了评价。朱伶俐、刘黄玲子等(2006)对基于任务CMC和 FTF两种不同环境下的交互文本进行的内容分析。胡勇、王陆(2006)直接利用Gunawardena的五阶段交互知识建构模型对某一门网络课程下的学习论坛进行内容分析。甘永成在国内外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内容分析的编码系统,对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与集体智慧进行了探究。
纵观这些研究,发现大多停只留在交互质量的分析和评价水平上,较少有提出能提高交互质量水平的参考性策略;对知识的分类也较宽泛,没有提供有关分类的描述或示例,难以对所有的交流内容进行准确归类;而且实例研究并不多,再或者就是实验选取的样本数量较小。从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中可以看出,国外的内容分析研究已相对成熟,且把这种研究方法运用在网络交互质量研究中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而国内研究则相对缺乏。
二、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发源于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类学的研究,人类学家Barners首次使用“社会网络”概念对挪威某渔村的社会结构进行研究时发现,如果只从正式的社会结构角色(比如职业、地位、社会阶级)无法全面解释整个渔村的实际运作情况,反而非正式的关系(邻居、朋友、亲属等)形成的网络更能解释渔村内成员之间的互动行为。之后,一直到70年代,社会网络理论才被各领域逐渐熟悉,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概率论和图论等学科经常使用的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以关系作为基本分析单位,通过对社会行动者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和分析,分析行动者间的关系模型所蕴涵的结构以及它们对行动者、整个群体的影响。通过这样的关系分析,可以显露出行动者的社会网络信息,甚至可以进一步观察行动者的社会网络特征,了解许多重要的社会现象。
社会网络分析对分析网络中个体互动关系、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十分有用,被广泛运用于不同领域的网络互动形态、质量的分析中:政治家研究(Mendieta et.al.,1997)、青少年的研究(Ellen et.al.,2001)、恐怖组织研究(Meter,2002)、军事部门研究(Dekker,2002)。近年来,国外一些研究者成功的把社会网络分析思想运用到网络协作学习中进行了分析。Palonen和Hakkarainen(2000)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工具分析网络协作学习的情况与性别、成绩之间的关系。de Laat(2004)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在First Class平台上进行信息交流的一个荷兰警察组织进行了研究。
近年来,相比国外的研究,国内关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相关研究的数量并不多,从2004到2009年的五年期间,题目包含“社会网络分析”的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里,共有69篇。主要运用在竞争情报、图书馆资源配置、引文分析、知识管理、网络链接、博客网络等方面。其中,进行网络学习交互研究的并不多,主要有:彭小川、毛晓丹(2004)运用社群图和矩阵法对BBS群体特征进行分析;陈向东(2006)介绍了国外典型的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案例,概括了这种方法的特点,指出目前存在的不足等;胡勇和王陆(2006)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一门网络课程中学习者(教育硕士)之间的社会交互特征进行了案例分析;黎加厚、赵怡等(2007)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苏州教育博客共同体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网络技术下教育传播的发展特点。
综上所述,社会网络分析法作为一种新兴、发展的研究方法,最近几年才被我国研究者引进对网络学习的交互关系进行分析,相关实践研究并不多。社会网络分析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视角,非常适合对网络协作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性特征进行分析,是一种有效的研究网络协作学习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唐小娟.基于知识建构过程的网络学习交互分析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5.
[2]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7%E5%AE%B9%E5%88%86%E6%9E%90%E6%B3%95.
[3]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34609&do=blog&id=336802.
作者简介:江海涵(1986-),女,汉族,云南德宏人,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硕士,专业: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