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7.213
老年高血压病发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具有其特殊性,其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加,中层钙质沉着,容易形成内膜纤维斑块。单纯用西医降压治疗并不易使血压控制在相对理想水平。本文通过对通心络与西医降压药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发现在常规西药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后,患者血压水平可以得到理想控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高血压、高血脂、高黏症患者107例,高血压符合2005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10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47例,女15例,年龄均42岁以上,平均65岁;对照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均40岁以上,平均60岁。
治疗方法:①指导药物治疗,积极控制血压;非药物治疗,如限盐、减轻体重、体育锻炼、戒烟戒酒、心情舒畅等。通过回访了解患者生活习惯的改变情况。药物指导,根据体质、病情合并症等,指导正确使用药物。对每个患者讲解药物的服用药物时间、不良反应、治疗原理、作用时间等。同时帮助患者分析药物的疗效。以及服用药物的最佳时间、服用剂量。②药物治疗;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1mg,2次/日;辛伐他汀片20mg,1次/日;阿司匹林片0.1g,1次/日。治疗组在常规治疗高血压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日。
结 果
在管理的高血压的病例中,通过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经过1年时间的跟踪随访,治疗组高血压总有效率88.68%,其疗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的67.5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服用降脂药由原来不足5%提高到40.10%。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见表1。
讨 论
老年高血压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加,中层钙质沉着,内膜纤维斑块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1]。老年高血压患者常有合并症与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也加速了血压升高的进展。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好,对机体脏器也易发生损害,各靶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老年动脉粥样硬化、血压升高等,引起内皮功能出现障碍,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等)和收缩因子(内皮素和血栓素与A2等)处于失衡,血管继续收缩,管腔变窄,更加速高血压的进展[2,3]。而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丧失引起血管壁的结构破坏也是各种靶器官发病的基础,因此降压对于老年患者尤为主要。
本研究通过通心络与西医降压药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两组对比显示在常规治疗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患者血压水平控制理想。《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络脉受损等引起“脉络-血管系统”失衡。清代名家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确立了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通心络胶囊是根据络病学说不同类别通络药物组合研制而成的复方制剂[4]。应用络虚通补药、虫类化瘀通络药。益气活血,搜风通络。同时具有抗凝抗脂,有效作用于血管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抑制内膜增殖,缓解血管痉挛。肖文良等在西医常规治疗中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显示通心络收缩血管因子水平[5],提高舒张血管因子水平,减少黏附因子等途径改善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通心络胶囊组患者观察,加用通心络胶囊血脂、血黏度指标好转。通心络胶囊可增加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可减少内皮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改善微血管循环功能[6],从而改善血管重塑,改善动脉顺应性,延缓和运转动脉粥样硬化,提高降压疗效。
本研究治疗观察,由于老年高血压不易控制,尤其出现靶器官损伤时,单纯使用西医基础降压治疗可能不能收到良好降压指标。老年高血压与靶器官损伤之间恶性循环加速机体损伤。因此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络病代表方剂通心络胶囊,以“通则不痛”,“以通为用”,平衡“脉络-血管系统”来联合治疗高血压,收到长期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静,崔明亮,程晨,等.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2):75.
2 Schofieldl I,Maliker,Izzard A,et al.Vascular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lus:evidence for the roles of abnormal myogenic responsivene and dyslipiclimia.Circulation,2002,106(24):303.
3 Endemannd,puq,Deciuceisc,et al.Persistent.remodeling of resistance arteries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on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Hypertension,2004,43(2):399.
4 吴以岭.“脉络血管系统病”新概念及其治疗探讨[J].疑难病杂志,2005,4(5):285.
5 吴以岭.“络病治疗与方药”《络病学》.
6 施海峰,赵海燕.通心络治疗冠心病患者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河北中医,2000,22:944.
老年高血压病发病的病理生理特点具有其特殊性,其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加,中层钙质沉着,容易形成内膜纤维斑块。单纯用西医降压治疗并不易使血压控制在相对理想水平。本文通过对通心络与西医降压药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发现在常规西药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后,患者血压水平可以得到理想控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3月~2010年3月收治高血压、高血脂、高黏症患者107例,高血压符合2005年修订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将10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男47例,女15例,年龄均42岁以上,平均65岁;对照组45例,男32例,女13例,年龄均40岁以上,平均60岁。
治疗方法:①指导药物治疗,积极控制血压;非药物治疗,如限盐、减轻体重、体育锻炼、戒烟戒酒、心情舒畅等。通过回访了解患者生活习惯的改变情况。药物指导,根据体质、病情合并症等,指导正确使用药物。对每个患者讲解药物的服用药物时间、不良反应、治疗原理、作用时间等。同时帮助患者分析药物的疗效。以及服用药物的最佳时间、服用剂量。②药物治疗;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1mg,2次/日;辛伐他汀片20mg,1次/日;阿司匹林片0.1g,1次/日。治疗组在常规治疗高血压药物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4粒/次,3次/日。
结 果
在管理的高血压的病例中,通过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经过1年时间的跟踪随访,治疗组高血压总有效率88.68%,其疗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的67.5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服用降脂药由原来不足5%提高到40.10%。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疗效。见表1。
讨 论
老年高血压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动脉中层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加,中层钙质沉着,内膜纤维斑块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1]。老年高血压患者常有合并症与并发症,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也加速了血压升高的进展。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好,对机体脏器也易发生损害,各靶器官的损害,甚至危及人们的生命和健康。老年动脉粥样硬化、血压升高等,引起内皮功能出现障碍,血管舒张因子(一氧化氮和前列环素等)和收缩因子(内皮素和血栓素与A2等)处于失衡,血管继续收缩,管腔变窄,更加速高血压的进展[2,3]。而内皮细胞结构和功能丧失引起血管壁的结构破坏也是各种靶器官发病的基础,因此降压对于老年患者尤为主要。
本研究通过通心络与西医降压药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观察,两组对比显示在常规治疗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患者血压水平控制理想。《灵枢·经脉》曰:“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络气郁滞、络脉瘀阻、络脉绌急、络脉瘀塞、络脉受损等引起“脉络-血管系统”失衡。清代名家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确立了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通心络胶囊是根据络病学说不同类别通络药物组合研制而成的复方制剂[4]。应用络虚通补药、虫类化瘀通络药。益气活血,搜风通络。同时具有抗凝抗脂,有效作用于血管能够有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稳定粥样斑块,抑制内膜增殖,缓解血管痉挛。肖文良等在西医常规治疗中加用通心络胶囊观察显示通心络收缩血管因子水平[5],提高舒张血管因子水平,减少黏附因子等途径改善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通心络胶囊组患者观察,加用通心络胶囊血脂、血黏度指标好转。通心络胶囊可增加一氧化氮的合成和释放,可减少内皮素的合成和释放,从而改善微血管循环功能[6],从而改善血管重塑,改善动脉顺应性,延缓和运转动脉粥样硬化,提高降压疗效。
本研究治疗观察,由于老年高血压不易控制,尤其出现靶器官损伤时,单纯使用西医基础降压治疗可能不能收到良好降压指标。老年高血压与靶器官损伤之间恶性循环加速机体损伤。因此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络病代表方剂通心络胶囊,以“通则不痛”,“以通为用”,平衡“脉络-血管系统”来联合治疗高血压,收到长期效益。
参考文献
1 王静,崔明亮,程晨,等.老年高血压的特点和治疗[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9,7(2):75.
2 Schofieldl I,Maliker,Izzard A,et al.Vascular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hanges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lus:evidence for the roles of abnormal myogenic responsivene and dyslipiclimia.Circulation,2002,106(24):303.
3 Endemannd,puq,Deciuceisc,et al.Persistent.remodeling of resistance arteries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on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Hypertension,2004,43(2):399.
4 吴以岭.“脉络血管系统病”新概念及其治疗探讨[J].疑难病杂志,2005,4(5):285.
5 吴以岭.“络病治疗与方药”《络病学》.
6 施海峰,赵海燕.通心络治疗冠心病患者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河北中医,2000,2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