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与互动——20世纪50年代罗铭访闽粤侨乡写生的历史考察

来源 :美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ma00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较于1954年与李可染、张仃的江南写生,罗铭于1957年的闽粤侨乡写生并没有引发关注,与之相关的历史价值和学术意义也就此被湮没.事实上,这次写生不但是罗铭1954年写生之后山水画革新成果的再次检验,还是这一时期山水画艺术功用的另一种指向,即国家形象的对外展示和海外华侨、侨眷对国内建设的支持.因此,罗铭1957年的写生、《罗铭访闽粤侨乡写生画集》的出版发行及香港展览也就成为规定与互动合力之下的产物.它充当了宣传画的角色,是基于国家政治和经济需求,由中侨委具体策划实行的一项通过描绘侨乡的新面貌和新气象,向海外华侨展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和归侨、侨眷幸福新生活的政治行为.
其他文献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的“中原风·黄河魂——河南省美术作品展”于2020年12月24日在中国
期刊
一、学校美育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价值目标rn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日趋丰富、多元文化互动融合的时代进程,当下的校园学习和感知世界的文化生态和语境都发生了变化.
期刊
不论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从教育理论的层面,社会美育都是当代教育的重点,而实现社会美育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公共艺术教育.1922年,蔡元培撰文《美育的实施方法》,将美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