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号,又称绰号、别名,指本人姓名之外的别称。有的外号传达的是亲密、亲昵的情感和情谊;有的外号却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不友善,甚至贬损和侮辱。小学中段,班级里偶尔会出现一些外号,开始还只是个别同学有,慢慢地,班级中起外号的现象有所流行。有些学生因此伤心,也有些同学因此发生纠纷,不仅影响到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增加了班级管理的难度。与学生交流时发现,不少学生给别人起外号是出于取乐或从众心理,对此缺乏正确的认识。为此,我们在小学四年级开设了这节班会课,以期让学生正确认识外号,意识到不当外号会给他人带来伤害,同时,也让面临不雅外号困境的学生能够找到解决办法,减少由此带来的情绪困扰。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外号
(一)人物猜猜猜
教师:植物有植物的名称,动物有动物的名称,人也有人自己的名字。这是我孩子的姓名(出示姓名,王开心),谁能猜猜我为什么要给他取这样的名字呢?
学生:是为了让他开心。
学生:老师希望他每天都高高兴兴的。
……
教师:对,老师之所以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每天快乐地生活。那么,同学们能把你名字的含义告诉大家吗?
学生:我叫李智恒,我的爸爸妈妈希望我好好学习,做个有智慧的人。
学生:我叫杨乐乐,我的父母希望我每天都快乐。
……
教师: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当我们呱呱坠地,甚至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父母就在查阅字典、翻阅书籍要为我们取一个最美好最动听的名字,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寄托了父母对我们无限的希望。可是,生活中很多人不仅有姓名,还有一些特殊的称呼——外号,今天我们就一起与外号面对面。(出示本课主题“外号面对面”)
【设计目的:从每个孩子的名字开始说起,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别人的名字都寄予了父母的期望,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这次班会课的活动中来,为接下来的环节做下铺垫。】
【点评:从个人的名字意义出发让孩子了解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着良好的寓意,很容易引出外号这个话题,比较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能够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为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教师:很多人都有外号,大家请看,你们知道他们的外号叫什么吗?(教师出示人物照片:李白、姚明、医生、李晨等……)
学生1:诗仙。
学生2:篮球巨人。
教师:姚明不叫篮球巨人,确切地说他叫小巨人,还有些人叫他移动长城、大姚等。
学生3:白衣天使。
学生4:大黑牛……
教师:这些人都有外号,并且有些人还不止一个外号。那下面老师来说一些外号,你来猜猜这些外号指的是谁?我们采用抢答的形式,看谁的反应快!
教师出示“齐天大圣”“神笔”“放牛郎”“书圣”“城市美容师”“园丁”等,学生抢答。
教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哦!老师知道了,你们一直在认真倾听,因为只有专注的孩子才会反应这么快!接下来老师再出示一些外号,这次不用猜,我们来感受感受,要是有人这样叫你,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教师:(边出示边刻意高声喊出这些外号)“幽默大王”“书法家”“飞毛腿”“金点子大王”“小雷锋”“小诸葛”,若有人这样叫你,你会是什么感觉呢?
学生1:我感觉很高兴。
学生2:我觉得很开心。
教师:这些令人开心的外号里,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学生:我喜欢“书法家”,因为这说明我写字好。
学生:我喜欢“飞毛腿”,因为这说明我跑得快。
……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外号都表达了别人的一种夸奖和尊重。
学生(点头赞同):是的。
教师:正是因为有夸奖和尊重在里面,所以,别人叫我们的时候我们才会这么开心。
教师:那你给其他同学起过这种让人开心、让人快乐的外号吗?
学生:我给我的好朋友起过一个外号叫“小白兔”。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叫她呢?
学生:因为她很可爱!
教师:那,她喜欢这个外号吗?
学生:喜欢。
教师: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每次这样喊她,她都笑,很高兴。
【设计目的:通过出示李白、姚明等的照片让学生明白外号在古今生活中都普遍存在,然后,出示“幽默大王”等孩子们身边的褒义外号,老师现场叫学生这些外号,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尊重和夸奖的外号可以让人这么开心快乐。】
【点评:看照片找人物外号以及根据外号找对应的人,让孩子明白外号是现实存在的。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引申出尊重和夸奖人的外号能被人喜欢,能够加深人们之间的友谊。】
(二)我对外号的感受
教师:老师在来上课之前,就在咱们年级里进行了一次“外号大调查”,竟然发现有95%的同学有外号,同学们对于外号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来一个现场调查:老师出示三种颜色的纸牌,绿色代表喜欢自己的外号,黄色代表中立,红色代表反感。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不同颜色的纸牌,自由分成三个组)
◆反感组 ◆中立组 ◆快乐组
教师:各组员先在组内说说自己的外号和感受。
教师现场采访:
1.采访“快乐组”
教师:来,说一说那个让你快乐的外号。
学生1:我的外号是“大眼儿”。
教师:为什么让你感到快乐呢?
学生1:因为说明我眼睛大呀,况且还是我最好的朋友给我取的。 教师:请你也来说一说你的外号是什么?为什么感到快乐呢?
学生2:我的外号是“燕子”,我很喜欢。
教师:是谁给你起的?你们俩关系怎么样?
学生2:我同桌给我取的,我们是好朋友!
教师:哦,有的外号不仅能让人快乐,还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
2.采访“中立组”
教师:中立组的同学,你的外号是什么?你知道别人给你起这个外号的原因吗?
学生:我的外号是“太子”,因为我的名字里有一个“太”字。
……
3.采访“反感组”
教师:反感组的同学,如果你不愿意,可以不说外号,但可以趁此机会说说你的感受,让大家了解你的感受。
学生1(涨红了脸、声音低沉):每次他们一喊我这个外号,我就很难过,要是有个地缝我都想钻下去!
教师:你知道他们给你起这个外号的原因吗?
学生1:不知道,可能是因为我写字慢吧。
学生2(很气愤):哼!就因为我掉了一颗牙,他们一见我就喊“豁牙子!”
学生3(有些哽咽,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老师,我,我……(因为情绪激动,没能继续说下去)
教师(低下头,轻轻拍着学生3的肩膀):我理解你的感受,知道吗?老师曾经也面临着外号的烦恼,可是现在老师走出来了,现在的我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很快乐,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帮助你摆脱外号的烦恼。
教师:看来,有许多外号你们都不喜欢,有许多同学都正为这些外号而烦恼。
【设计目的: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外号的感受自由分成三个组,实际上是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通过教师的现场采访,让学生的三种观点进行现场碰撞,既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恶意的、不良的外号给人带来的伤害,也能避免空洞的说教影响到教育效果。】
【点评:通过课前的调查和现场的分组,让学生充分表达对外号的看法,在不断地分享和体验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外号心理的体验不同,理解现实中有些不雅的外号已经给同学带来了伤害,影响到了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一环节的体验,为后续面对不雅外号等做了铺垫。】
二、寻求策略
(一)“帅帅”同学的烦恼
教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伙伴,他叫帅帅。帅帅告诉我,他也有这样的烦恼。
(教师出示刻意丑化的纸人“帅帅”)
教师:同学们,你们可能会听到别人怎么评论“帅帅”呢?
学生:他这么胖居然还叫“帅帅”。
教师:可能会因为这一点他被别人起了一个不好的外号。
学生:他一脸的麻子。
教师:又一个难听的外号可能会出现。
学生:他的门牙好大,并且还是豁牙!
学生:他的腿太粗了。
教师:(伴随着每个外号,教师最后将“帅帅”折成了一个纸球)同学们,你们看,他现在是怎么了?他怎么会这样?
【点评: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以现实的孩子伤害作为案例尽管能够加深孩子的感受,但容易造成当事人的心理伤害,此环节采取拟人化的处理,符合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也可以避免对现实学生的伤害。通过纸人“帅帅”因不雅外号所受到的伤害(表现为折叠),以形象化的过程强化学生对这些不雅外号的危害的认识。更值得肯定的是,教师对可能出现的不雅外号并没有说出来,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的不良模仿行为。】
教师:作为同伴,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帅帅”?
学生:鼓励鼓励他。
学生:劝劝他,帮帮他。
(学生每说一次帮助的办法,教师就抚平一点,最后“帅帅”由纸球恢复了人形)
教师:同学们看,“帅帅”又回来了,因为我们对他的尊重,对他的鼓励和帮助。不过你注意到他和刚进来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有了很多褶皱和伤痕。
教师:给“帅帅”带来这些褶皱、这些伤痕的是一个外号,一个人吗?
学生:不是。
教师:不错,给“帅帅”带来伤害的不是一个外号而是很多外号,不是一个人叫而是大家都这样叫,这样的伤害,不是一次,而是很多次。所以,我们平时不要叫同学不好的外号。同学们能做到吗?
学生:能!
教师:同学们再看一下,帅帅同学能恢复到原来平整的样子吗?
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
学生:一旦有了折痕就恢复不过来了。
教师:是的,这些折痕就是我们叫他们不喜欢的外号的伤害,即使以后能帮助他,甚至向他道歉,也不会像原来一样了。这就告诉我们,一旦伤害了同学,这种伤害就会长久地存在。那么,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
学生:不给同学起不好的外号。
学生:不给同学起他们不喜欢的外号。
教师:对,我们要尊重同学,不要起不好的外号。
【设计目的:通过纸人“帅帅”的情景体验,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恶意外号带给他人的不快和伤害,帮助学生能够主动面对自己外号的窘境,为下一步解决外号的烦恼奠定基础。】
【点评:此环节通过纸人的复原与原来纸人的对比,让孩子认识到一旦伤害了,尽管可以弥补,也难恢复如初。通过这个环节的体验能够加深学生不给同学起不好外号的认识,从根本上避免不雅外号对他人的伤害。】
(二)方法引导
教师:同学们,你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吗?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呢?结果怎么样?
学生:当别人叫我那个令我难堪的外号时,我就一个人偷偷躲起来难过。
教师:这种方法效果怎么样?
学生:没有效果,他依然还是叫我的外号。 教师:没关系,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帮到你!每个小组的同学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多,最有效!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方法)
教师:哪位同学想说说你们刚才讨论的方法?
学生:置之不理,装作没听见,时间长了,他觉得无聊就不叫了。
教师:对,置之不理。(板书“置之不理”)
学生:坦诚地告诉他,我不喜欢这个外号。
教师:对,我们可以当面告诉起外号的人,我们不喜欢这个外号。(板书“坦诚交流”)
学生:告诉家长、老师,让他们帮忙。
教师:嗯,当我们自己无法解决时,求助别人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板书“求助别人”)
学生:用其他方面的优秀来证明自己。
教师:这是一种提升——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板书“改变自己”)
学生:也给他起一个难听的外号。
教师:(大屏幕出示“尊重别人,尊重自己”)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条准则,对于这位同学的方法,你是怎么看的?
学生:给那个人也起个难听的外号,又对别人造成了伤害,没有做到尊重别人。
教师:对,所以这种方法不可取!
学生:我们可以多想一些开心的事情或读读笑话或找好朋友聊聊天。
教师:要学会调节自己,让自己开心起来。(板书“自我调节”)
【设计目的:改变以往班会课上教师多说学生多听的模式,教师只是提炼总结,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法均来自于学生自己现实中已经尝试的措施,这样的方法对学生将是更实用更有效的。】
【点评:此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助面临不雅外号困境的学生寻求办法,让孩子知道在遇到这些苦恼时,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整。从学生感悟和分享的措施看,比较符合儿童的特点,这些措施也比较实用,能够帮助有苦恼的学生正确地应对。这一环节中突出的亮点是当孩子采取睚眦必报的不良措施时,教师及时出示了“尊重别人,尊重自己”这个基本的原则,并对不当的应对行为做出引导,可以避免学生用伤害、冲突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助于孩子以正确、积极的方式面对生活。】
三、真情面对面
教师:(放音乐)下面是真情面对面时间,我们这节课的活动进行到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班上的某些同学说吗?现在可以下位悄悄地跟他说。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曾经伤害到了某些同学那也赶快趁着这个机会去和他聊一聊吧。
(孩子们在教室里自由走动:有的孩子表情凝重“对不起了,我以前叫你外号的时候没有顾及你的感受”;有的孩子则握着对方的手说:“我以后再也不会那样叫你了,我们还是好朋友,好吗”;有些孩子趴在对方耳朵上说着悄悄话;还有些孩子则直接拥抱在一起,激动的眼泪在眼里打转……)
教师:孩子们,我刚才听到了道歉的声音,看到了舒展的眉头,看到了握手言和,还看到了同学们之间真诚的拥抱,老师很感动,也很欣慰!祝贺你们!
【设计目的:由于前面的铺垫,设计此环节让孩子自由交流,真诚沟通,有助于学生消除误解,建立深厚的友谊。】
教师:孩子们,其实今天和咱们面对面的不仅仅是外号,还有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出现的许多挑战。面对我们朝夕相处的伙伴,我们只有相互尊重,以真诚的心对待他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我们的班级才能成为温暖的大家庭。
【点评:这一环节是对这次班会课学习之后的行动,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对曾经伤害过的同学道歉,也可以对好友表达感激,这种面对面的深化活动,可以更进一步地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减少可能出现的误解、伤害,也为孩子以后更好地相处奠定了基础。】
活动总评
一、总体感觉
主题班会是班级管理中经常开展的教育活动,也是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平台。在具体的组织上,大多数主题班会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以教师的说教为主。尽管这些主题班会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但并不能指向学生的内心,实现学生自觉的行为调整。因此,改进和提高主题班会的针对性是当前班级管理中需要关注和切实解决的问题。本节课在设计和执教过程中,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和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外号”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通过大量的学生体验和分享,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同学之间的交往,维系良好的同学情谊,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正确地应对成长中的烦恼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主要亮点
从这节课的设计和组织看,笔者认为有几大亮点:
1.选题有较强的针对性。小学阶段是学生确立交友标准的重要时期,但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模仿性都很强,尽管有时并不是出于恶意,也会影响到他人,甚至带来伤害。另外,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在听到被叫绰号时会感到焦虑、难堪、愤怒,很多学生在面对恶意的绰号伤害时,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应对。这看似是一个小的问题,却会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友谊。因此,从小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这一阶段学生看重友谊的特点出发,选择该主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切实帮助学生解决交往中的问题。
2.目标定位较为准确,逻辑体系较为完整。从整个活动的组织看,至少体现了以下几个目标定位:一是让学生认识外号,即外号是一种现实中存在的现象;同时让学生理解同学喜欢的外号是什么样的特点,要给学生起褒义的外号等。二是认识到不良的外号对人的伤害,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从整个组织看,通过分组、纸人“帅帅”的伤害让学生明白:首先,不应该给同学起不好的、不喜欢的外号;其次,在遇到外号烦恼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应对。这种从目标出发设计班会的思路,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效果。
3.活动效果明显。整节课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设计了不同的情景或活动,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期间,教师也有一定的引导,但并不是代替学生思考和选择,而是通过不同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中找到自己认为有效的办法,教师及时进行梳理、总结,特别是真情面对面环节,让学生自由交流,可以消除误解,加深感情。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班会组织方式,能够改变目前主题班会过多说教以及效果不明显的弊端,提高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这一点是值得借鉴的。
三、建议
在认识外号的第一环节后半部分的处理上显得单薄,从教育的视角出发,这一环节应该拓展,让孩子知道外号不是不可起,关键是怎样起才能增进友谊。在这个环节,一是教师要点出这样的观点: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让你舒服的外号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起的?学生可能会答:因为找的是优点、可爱之处,是因为他喜欢等等,教师总结: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同学的长处,根据同学的优点起一个让同伴喜欢、舒服的外号,这样,同学的友谊会更深。二是教师要引导孩子在平时多注意交流,了解同学对这个外号是否喜欢,如果不喜欢,一定不要说出去,不要随大流乱叫这些外号,避免伤害同学。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第五实验小学
点评作者单位:山东临沂罗庄区教体局)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外号
(一)人物猜猜猜
教师:植物有植物的名称,动物有动物的名称,人也有人自己的名字。这是我孩子的姓名(出示姓名,王开心),谁能猜猜我为什么要给他取这样的名字呢?
学生:是为了让他开心。
学生:老师希望他每天都高高兴兴的。
……
教师:对,老师之所以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每天快乐地生活。那么,同学们能把你名字的含义告诉大家吗?
学生:我叫李智恒,我的爸爸妈妈希望我好好学习,做个有智慧的人。
学生:我叫杨乐乐,我的父母希望我每天都快乐。
……
教师: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有意义的名字,当我们呱呱坠地,甚至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父母就在查阅字典、翻阅书籍要为我们取一个最美好最动听的名字,可以说,我们每个人的名字都寄托了父母对我们无限的希望。可是,生活中很多人不仅有姓名,还有一些特殊的称呼——外号,今天我们就一起与外号面对面。(出示本课主题“外号面对面”)
【设计目的:从每个孩子的名字开始说起,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别人的名字都寄予了父母的期望,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这次班会课的活动中来,为接下来的环节做下铺垫。】
【点评:从个人的名字意义出发让孩子了解每个人的名字都有着良好的寓意,很容易引出外号这个话题,比较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能够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为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奠定基础。】
教师:很多人都有外号,大家请看,你们知道他们的外号叫什么吗?(教师出示人物照片:李白、姚明、医生、李晨等……)
学生1:诗仙。
学生2:篮球巨人。
教师:姚明不叫篮球巨人,确切地说他叫小巨人,还有些人叫他移动长城、大姚等。
学生3:白衣天使。
学生4:大黑牛……
教师:这些人都有外号,并且有些人还不止一个外号。那下面老师来说一些外号,你来猜猜这些外号指的是谁?我们采用抢答的形式,看谁的反应快!
教师出示“齐天大圣”“神笔”“放牛郎”“书圣”“城市美容师”“园丁”等,学生抢答。
教师:同学们的反应真快!哦!老师知道了,你们一直在认真倾听,因为只有专注的孩子才会反应这么快!接下来老师再出示一些外号,这次不用猜,我们来感受感受,要是有人这样叫你,你会有什么感觉呢?
教师:(边出示边刻意高声喊出这些外号)“幽默大王”“书法家”“飞毛腿”“金点子大王”“小雷锋”“小诸葛”,若有人这样叫你,你会是什么感觉呢?
学生1:我感觉很高兴。
学生2:我觉得很开心。
教师:这些令人开心的外号里,你最喜欢哪个?为什么?
学生:我喜欢“书法家”,因为这说明我写字好。
学生:我喜欢“飞毛腿”,因为这说明我跑得快。
……
教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外号都表达了别人的一种夸奖和尊重。
学生(点头赞同):是的。
教师:正是因为有夸奖和尊重在里面,所以,别人叫我们的时候我们才会这么开心。
教师:那你给其他同学起过这种让人开心、让人快乐的外号吗?
学生:我给我的好朋友起过一个外号叫“小白兔”。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叫她呢?
学生:因为她很可爱!
教师:那,她喜欢这个外号吗?
学生:喜欢。
教师:你怎么知道的?
学生:每次这样喊她,她都笑,很高兴。
【设计目的:通过出示李白、姚明等的照片让学生明白外号在古今生活中都普遍存在,然后,出示“幽默大王”等孩子们身边的褒义外号,老师现场叫学生这些外号,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尊重和夸奖的外号可以让人这么开心快乐。】
【点评:看照片找人物外号以及根据外号找对应的人,让孩子明白外号是现实存在的。在此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引申出尊重和夸奖人的外号能被人喜欢,能够加深人们之间的友谊。】
(二)我对外号的感受
教师:老师在来上课之前,就在咱们年级里进行了一次“外号大调查”,竟然发现有95%的同学有外号,同学们对于外号是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来一个现场调查:老师出示三种颜色的纸牌,绿色代表喜欢自己的外号,黄色代表中立,红色代表反感。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感受选择不同颜色的纸牌,自由分成三个组)
◆反感组 ◆中立组 ◆快乐组
教师:各组员先在组内说说自己的外号和感受。
教师现场采访:
1.采访“快乐组”
教师:来,说一说那个让你快乐的外号。
学生1:我的外号是“大眼儿”。
教师:为什么让你感到快乐呢?
学生1:因为说明我眼睛大呀,况且还是我最好的朋友给我取的。 教师:请你也来说一说你的外号是什么?为什么感到快乐呢?
学生2:我的外号是“燕子”,我很喜欢。
教师:是谁给你起的?你们俩关系怎么样?
学生2:我同桌给我取的,我们是好朋友!
教师:哦,有的外号不仅能让人快乐,还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
2.采访“中立组”
教师:中立组的同学,你的外号是什么?你知道别人给你起这个外号的原因吗?
学生:我的外号是“太子”,因为我的名字里有一个“太”字。
……
3.采访“反感组”
教师:反感组的同学,如果你不愿意,可以不说外号,但可以趁此机会说说你的感受,让大家了解你的感受。
学生1(涨红了脸、声音低沉):每次他们一喊我这个外号,我就很难过,要是有个地缝我都想钻下去!
教师:你知道他们给你起这个外号的原因吗?
学生1:不知道,可能是因为我写字慢吧。
学生2(很气愤):哼!就因为我掉了一颗牙,他们一见我就喊“豁牙子!”
学生3(有些哽咽,眼泪在眼睛里打转):老师,我,我……(因为情绪激动,没能继续说下去)
教师(低下头,轻轻拍着学生3的肩膀):我理解你的感受,知道吗?老师曾经也面临着外号的烦恼,可是现在老师走出来了,现在的我每天都开开心心的,很快乐,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帮助你摆脱外号的烦恼。
教师:看来,有许多外号你们都不喜欢,有许多同学都正为这些外号而烦恼。
【设计目的: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外号的感受自由分成三个组,实际上是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观点,通过教师的现场采访,让学生的三种观点进行现场碰撞,既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恶意的、不良的外号给人带来的伤害,也能避免空洞的说教影响到教育效果。】
【点评:通过课前的调查和现场的分组,让学生充分表达对外号的看法,在不断地分享和体验中,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的外号心理的体验不同,理解现实中有些不雅的外号已经给同学带来了伤害,影响到了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一环节的体验,为后续面对不雅外号等做了铺垫。】
二、寻求策略
(一)“帅帅”同学的烦恼
教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伙伴,他叫帅帅。帅帅告诉我,他也有这样的烦恼。
(教师出示刻意丑化的纸人“帅帅”)
教师:同学们,你们可能会听到别人怎么评论“帅帅”呢?
学生:他这么胖居然还叫“帅帅”。
教师:可能会因为这一点他被别人起了一个不好的外号。
学生:他一脸的麻子。
教师:又一个难听的外号可能会出现。
学生:他的门牙好大,并且还是豁牙!
学生:他的腿太粗了。
教师:(伴随着每个外号,教师最后将“帅帅”折成了一个纸球)同学们,你们看,他现在是怎么了?他怎么会这样?
【点评:单纯的说教并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以现实的孩子伤害作为案例尽管能够加深孩子的感受,但容易造成当事人的心理伤害,此环节采取拟人化的处理,符合这个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也可以避免对现实学生的伤害。通过纸人“帅帅”因不雅外号所受到的伤害(表现为折叠),以形象化的过程强化学生对这些不雅外号的危害的认识。更值得肯定的是,教师对可能出现的不雅外号并没有说出来,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的不良模仿行为。】
教师:作为同伴,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帅帅”?
学生:鼓励鼓励他。
学生:劝劝他,帮帮他。
(学生每说一次帮助的办法,教师就抚平一点,最后“帅帅”由纸球恢复了人形)
教师:同学们看,“帅帅”又回来了,因为我们对他的尊重,对他的鼓励和帮助。不过你注意到他和刚进来时有什么不一样吗?
学生:有了很多褶皱和伤痕。
教师:给“帅帅”带来这些褶皱、这些伤痕的是一个外号,一个人吗?
学生:不是。
教师:不错,给“帅帅”带来伤害的不是一个外号而是很多外号,不是一个人叫而是大家都这样叫,这样的伤害,不是一次,而是很多次。所以,我们平时不要叫同学不好的外号。同学们能做到吗?
学生:能!
教师:同学们再看一下,帅帅同学能恢复到原来平整的样子吗?
学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
学生:一旦有了折痕就恢复不过来了。
教师:是的,这些折痕就是我们叫他们不喜欢的外号的伤害,即使以后能帮助他,甚至向他道歉,也不会像原来一样了。这就告诉我们,一旦伤害了同学,这种伤害就会长久地存在。那么,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
学生:不给同学起不好的外号。
学生:不给同学起他们不喜欢的外号。
教师:对,我们要尊重同学,不要起不好的外号。
【设计目的:通过纸人“帅帅”的情景体验,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到恶意外号带给他人的不快和伤害,帮助学生能够主动面对自己外号的窘境,为下一步解决外号的烦恼奠定基础。】
【点评:此环节通过纸人的复原与原来纸人的对比,让孩子认识到一旦伤害了,尽管可以弥补,也难恢复如初。通过这个环节的体验能够加深学生不给同学起不好外号的认识,从根本上避免不雅外号对他人的伤害。】
(二)方法引导
教师:同学们,你有过这种类似的经历吗?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呢?结果怎么样?
学生:当别人叫我那个令我难堪的外号时,我就一个人偷偷躲起来难过。
教师:这种方法效果怎么样?
学生:没有效果,他依然还是叫我的外号。 教师:没关系,今天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帮到你!每个小组的同学先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多,最有效!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方法)
教师:哪位同学想说说你们刚才讨论的方法?
学生:置之不理,装作没听见,时间长了,他觉得无聊就不叫了。
教师:对,置之不理。(板书“置之不理”)
学生:坦诚地告诉他,我不喜欢这个外号。
教师:对,我们可以当面告诉起外号的人,我们不喜欢这个外号。(板书“坦诚交流”)
学生:告诉家长、老师,让他们帮忙。
教师:嗯,当我们自己无法解决时,求助别人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板书“求助别人”)
学生:用其他方面的优秀来证明自己。
教师:这是一种提升——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变自己,提升自己。(板书“改变自己”)
学生:也给他起一个难听的外号。
教师:(大屏幕出示“尊重别人,尊重自己”)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条准则,对于这位同学的方法,你是怎么看的?
学生:给那个人也起个难听的外号,又对别人造成了伤害,没有做到尊重别人。
教师:对,所以这种方法不可取!
学生:我们可以多想一些开心的事情或读读笑话或找好朋友聊聊天。
教师:要学会调节自己,让自己开心起来。(板书“自我调节”)
【设计目的:改变以往班会课上教师多说学生多听的模式,教师只是提炼总结,解决问题的所有方法均来自于学生自己现实中已经尝试的措施,这样的方法对学生将是更实用更有效的。】
【点评:此环节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帮助面临不雅外号困境的学生寻求办法,让孩子知道在遇到这些苦恼时,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进行调整。从学生感悟和分享的措施看,比较符合儿童的特点,这些措施也比较实用,能够帮助有苦恼的学生正确地应对。这一环节中突出的亮点是当孩子采取睚眦必报的不良措施时,教师及时出示了“尊重别人,尊重自己”这个基本的原则,并对不当的应对行为做出引导,可以避免学生用伤害、冲突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助于孩子以正确、积极的方式面对生活。】
三、真情面对面
教师:(放音乐)下面是真情面对面时间,我们这节课的活动进行到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班上的某些同学说吗?现在可以下位悄悄地跟他说。如果你意识到自己曾经伤害到了某些同学那也赶快趁着这个机会去和他聊一聊吧。
(孩子们在教室里自由走动:有的孩子表情凝重“对不起了,我以前叫你外号的时候没有顾及你的感受”;有的孩子则握着对方的手说:“我以后再也不会那样叫你了,我们还是好朋友,好吗”;有些孩子趴在对方耳朵上说着悄悄话;还有些孩子则直接拥抱在一起,激动的眼泪在眼里打转……)
教师:孩子们,我刚才听到了道歉的声音,看到了舒展的眉头,看到了握手言和,还看到了同学们之间真诚的拥抱,老师很感动,也很欣慰!祝贺你们!
【设计目的:由于前面的铺垫,设计此环节让孩子自由交流,真诚沟通,有助于学生消除误解,建立深厚的友谊。】
教师:孩子们,其实今天和咱们面对面的不仅仅是外号,还有人际交往中可能会出现的许多挑战。面对我们朝夕相处的伙伴,我们只有相互尊重,以真诚的心对待他们,才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我们的班级才能成为温暖的大家庭。
【点评:这一环节是对这次班会课学习之后的行动,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对曾经伤害过的同学道歉,也可以对好友表达感激,这种面对面的深化活动,可以更进一步地加深同学之间的友谊,减少可能出现的误解、伤害,也为孩子以后更好地相处奠定了基础。】
活动总评
一、总体感觉
主题班会是班级管理中经常开展的教育活动,也是提高班级管理效果的重要平台。在具体的组织上,大多数主题班会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以教师的说教为主。尽管这些主题班会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期的教育目的,但并不能指向学生的内心,实现学生自觉的行为调整。因此,改进和提高主题班会的针对性是当前班级管理中需要关注和切实解决的问题。本节课在设计和执教过程中,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和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外号”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入手,通过大量的学生体验和分享,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同学之间的交往,维系良好的同学情谊,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正确地应对成长中的烦恼都有积极的意义。
二、主要亮点
从这节课的设计和组织看,笔者认为有几大亮点:
1.选题有较强的针对性。小学阶段是学生确立交友标准的重要时期,但由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模仿性都很强,尽管有时并不是出于恶意,也会影响到他人,甚至带来伤害。另外,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在听到被叫绰号时会感到焦虑、难堪、愤怒,很多学生在面对恶意的绰号伤害时,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应对。这看似是一个小的问题,却会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友谊。因此,从小学生面临的实际问题和这一阶段学生看重友谊的特点出发,选择该主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切实帮助学生解决交往中的问题。
2.目标定位较为准确,逻辑体系较为完整。从整个活动的组织看,至少体现了以下几个目标定位:一是让学生认识外号,即外号是一种现实中存在的现象;同时让学生理解同学喜欢的外号是什么样的特点,要给学生起褒义的外号等。二是认识到不良的外号对人的伤害,掌握正确的应对方法。从整个组织看,通过分组、纸人“帅帅”的伤害让学生明白:首先,不应该给同学起不好的、不喜欢的外号;其次,在遇到外号烦恼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应对。这种从目标出发设计班会的思路,有利于提高教育的效果。
3.活动效果明显。整节课在教育引导过程中,设计了不同的情景或活动,注重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期间,教师也有一定的引导,但并不是代替学生思考和选择,而是通过不同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中找到自己认为有效的办法,教师及时进行梳理、总结,特别是真情面对面环节,让学生自由交流,可以消除误解,加深感情。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班会组织方式,能够改变目前主题班会过多说教以及效果不明显的弊端,提高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这一点是值得借鉴的。
三、建议
在认识外号的第一环节后半部分的处理上显得单薄,从教育的视角出发,这一环节应该拓展,让孩子知道外号不是不可起,关键是怎样起才能增进友谊。在这个环节,一是教师要点出这样的观点:同学们,你们发现这些让你舒服的外号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起的?学生可能会答:因为找的是优点、可爱之处,是因为他喜欢等等,教师总结: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同学的长处,根据同学的优点起一个让同伴喜欢、舒服的外号,这样,同学的友谊会更深。二是教师要引导孩子在平时多注意交流,了解同学对这个外号是否喜欢,如果不喜欢,一定不要说出去,不要随大流乱叫这些外号,避免伤害同学。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第五实验小学
点评作者单位:山东临沂罗庄区教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