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业务发展和设备技术更新升级的需要,广电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投入逐年增加,固定资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广电企业长期存在“重采购轻管理”的管理弊端,不能有效的反映资产账面价值和使用情况,严重的阻碍广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广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及流程、打造信息化平台、加强成本核算等措施,减少不合理的固定资产损耗,降低企业的成本和经营风险,在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关键词】广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用措施
随着广电企业设备更新的日新月异,广电企业每年对固定资产都有投入,既有非编、摄像机、媒资系统等日常基础固定资产采购,也有投入上亿资金建设的广电大厦和发射塔这样的大型基建项目,固定资产在广电企业占总资产的比例较大。广电企业缺乏统筹管理、调配使用的资产管理意识,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及时掌握资产运行情况,做好维修维护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和效能。
一、广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1.专业化
广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专业化的特点,以演播室为例,为了提供多层次、多空间、多视点的立体实时高效的制作手段,全景演播室需要运用最新的融媒体交互技术,实现主持人与背景屏幕、在线图文包装等元素的互动,对屏幕的内容播放进行在线式的集控管理。同时,运用轨道机器人和摇臂机器人相配合的录制系统,结合虚拟AR现实增强技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广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的采购、维护、报废等流程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鉴定把关。
2.系统化
广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一项设备往往同时配置多项附属小型设备和系统软件等,例如直播车采购,直播车的车辆只是一个载体,车内的各项直录播专用设备才是直播车的心脏部分,专用设备的购置金额有可能高于直播车的本身,对于这类固定资产为了便于盘点清查,保证资产的完整性需要将所有配套资产与主设备归类在同一代码下管理。
3.更新快
为了支撑广电事业的持续发展,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实现多渠道传输覆盖,广电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速度较快。从最早使用的模拟信号到标清格式,再逐步升级到目前广泛采用的高清采、编、制、播、存一体化网格化,电子虚拟、流媒体、网格互动与数据安全等技术和设备,广电企业的设备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
4.投资高
广电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高,例如每年都会采购的攝像机单台价格是十几万元,演播室内的一套灯光音频设备投入需要几百万元的资金,建造广电大厦等基建工程需要几亿元甚至更多,长期积累下来即使一个城市台的固定资产估计也要有上亿元,更不要说各大卫视和中央台。
二、广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广电企业对于前期资产采购过程比较重视,通过制定招标采购管理规定来规范采购行为的规范,而对资产使用、保管等方面就会疏于管理,谁来保管?如何合理使用?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的账务一般由财务部门处理,因此企业领导和其他部门认为管理固定资产是财务部门的责任,不需要成立专门机构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意识淡薄。在固定资产流转、报废方面,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部门人员发生单位内部工作调动或离职时,没有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办理资产转移手续,无法确认资产的真实归属部门,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过程中一旦出现资产损坏和丢失,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情况严重。
2.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运用不完善
广电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尽管已经运用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对固定资产卡片的增加、删除、查询、打印、汇总等基本信息进行卡片记录,但是还是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仍是传统的管理方法。在开展固定资产盘点清查等相关工作时采用的是通过查看固定资产卡片标签来确定资产,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逐一核对,对于固定资产标签遗失或是因资产使用时间长字迹模糊的资产卡片,很难正确判断资产的具体情况,严重影响盘点清查的工作效率和正确率。
3.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
广电企业的财务核算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由于企业自身没有资产报废处置的权利,固定资产报废需要相关部门的审批同意,手续繁琐,批复周期长。尽管部分资产已经达到使用年限,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报废、清理,比较典型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购置的固定资产仍在账面上,造成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准确,无法真实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三、广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
广电企业通过制定招标采购管理规定、电视专业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摄像设备领用管理制度等建立健全规范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树立资产全程管理,人人有责的意识。同时成立由企业负责人总负责,办公室、财务部、技术部、监察室组成“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资产的采购招标、验收登记、协调配置、盘点清查、报废清理等具体工作。
2.建立固定资产流程管理,创新管理体制
建立严格的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从资产采购的源头抓起,领导小组和使用部门根据合同、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共同填制资产验收单,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投入使用。未通过验收的不合格资产不得接收,必须按照合同等有关规定办理退换货或其他弥补措施。形成从固定资产投资、采购、固定资产建设的前期管理,到资产运行管理的中期管理,最后是固定资产报废,工程竣工、资产交付的全过程管理。 按照统一调配、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资产由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调配使用,通过合理流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以部门为最小单元,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资产负总责,各部门指定专门人员配合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资产的登记、统计、维护、保管等,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资产的具体使用人对所使用资产的安全完整负有直接责任。
3.完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加强成本核算
随着经营性文化事业向企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广电企业执行企业的会计制度核算方法,结合广电行业的实际情况,在法律规定的年限范围内,科学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同时计入各项成本中,这样才能真实的反映单位的资产账面价值。
制定科学、合理、量化的资产管理考核方法,加强资产管理成本的考核。以摄像机管理为例,摄像机的使用执行按时计费制度。通过摄像机管理卡,对栏目、活动使用摄像机的具体时长完整记录,按每小时单价计入具体项目成本,将成本与人员工作绩效挂钩,确保摄像机能够及时归还。最大限度地防范部分人员借出机器不及时归还,私自将设备外借的现象,严格的管理提高了机器的有效使用,同时降低了机器损毁的风险。
4.强化固定资产后续管理,确保高效运转
一是固定资产维修 由于广电企业设备系统性的特点,更换整套设备的可能性不高,经常发生的是主要设备的部分或是配套设施的损坏需要更换。维修更换的配件可能是价值高,使用寿命较长的,也可能是价值低,使用时间较短的,需要专业人员通过准确的判断来区分资产化支出还是费用化支出,将属于资本化支出新设备的价值计入资产同时替换原有资产价值。
二是固定资产搬迁 为了适应广播电视节目采编、制作、播出、传输的最新发展趋势,加快广电媒体视线数字化、网格化、高清化、职能化的融合转型,很多地级市的广电企业建造了新广电大厦,大批的固定资产面临着转移、搬迁。广电企业的搬迁不像其他企业只是办公设备的转移,最多是机器设备的搬迁,广电企业搬迁是各项采编、制作、播出、传输设备的搬迁,包括演播室、播出机房等。为了保障电视、广播播出的正常进行,搬迁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播出设备需要有两套设备同时运行。
首先要成立以原领导小组的人员为基础结合各部门人员的“资产搬迁专项管理小组”,小组牵头对企业全部资产按部门进行清查盘点,编制清查统计表,落实资产的具体情况,对于账实不符的情况,要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其次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用途不同制定搬迁计划表,明确时间节点,将容易搬迁不影响正常播出的设备先行搬离。在新购置的采、录、播及传输设备正常播出一段时间后再将原有的设备搬迁作为新设备的补充、备用;最后在各项固定资产完成搬迁工作后,专项管理小组应对新大楼的所有资产重新进行盘点清查,确保账实相符。
三是固定资产报废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通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对于已达到使用年限的固定資产,进行专项统计整理,在经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逐一检测后确认有无保留价值。需要报废的资产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净残值,履行相关报批手续后才能进行清理销账,不经过报废处理程序擅自处置资产,不能确定资产价值的公允,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5.打造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广电企业目前使用的是财务软件中固定资产模块来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广电企业通过搭建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整合固定资产信息资源,引进条形码管理系统,将财务的固定资产模块和条形码管理相结合,形成采购、折旧、变动、维修、报废等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链条。前期录入固定资产信息的工作尽可能详实,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要准确,不仅登记设备的外观,对于设备内部配置的品牌型号同样要登记。由于广电设备系统性的特点,为了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经常将整套的设备进行拆分,这在信息平台上不能及时反映,在实际盘点中曾经发生设备外观完好,内部原装配置被调换的情况。通过信息平台快速查询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部配置等相关信息,在盘点清查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广电企业通过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资产管理流程,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资产核算方法,强化资产后续管理等应对措施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形成资产合理流转的资源共享模式,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真正价值,从而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其辉. 广电行业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 财会学习, 2017(12):187、189.
[2]安冉.广电传媒集团固定资产管理新思考[J]. 传媒观察, 2014(10):54-55.
[3]蔡苑桃.浅谈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 经营管理, 2013(7):217.
【关键词】广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应用措施
随着广电企业设备更新的日新月异,广电企业每年对固定资产都有投入,既有非编、摄像机、媒资系统等日常基础固定资产采购,也有投入上亿资金建设的广电大厦和发射塔这样的大型基建项目,固定资产在广电企业占总资产的比例较大。广电企业缺乏统筹管理、调配使用的资产管理意识,只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及时掌握资产运行情况,做好维修维护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固定资产,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作用和效能。
一、广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1.专业化
广电企业的固定资产具有专业化的特点,以演播室为例,为了提供多层次、多空间、多视点的立体实时高效的制作手段,全景演播室需要运用最新的融媒体交互技术,实现主持人与背景屏幕、在线图文包装等元素的互动,对屏幕的内容播放进行在线式的集控管理。同时,运用轨道机器人和摇臂机器人相配合的录制系统,结合虚拟AR现实增强技术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广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的采购、维护、报废等流程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参与、鉴定把关。
2.系统化
广电企业的固定资产种类繁多,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一项设备往往同时配置多项附属小型设备和系统软件等,例如直播车采购,直播车的车辆只是一个载体,车内的各项直录播专用设备才是直播车的心脏部分,专用设备的购置金额有可能高于直播车的本身,对于这类固定资产为了便于盘点清查,保证资产的完整性需要将所有配套资产与主设备归类在同一代码下管理。
3.更新快
为了支撑广电事业的持续发展,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实现多渠道传输覆盖,广电企业的固定资产更新速度较快。从最早使用的模拟信号到标清格式,再逐步升级到目前广泛采用的高清采、编、制、播、存一体化网格化,电子虚拟、流媒体、网格互动与数据安全等技术和设备,广电企业的设备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
4.投资高
广电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单位价值高,例如每年都会采购的攝像机单台价格是十几万元,演播室内的一套灯光音频设备投入需要几百万元的资金,建造广电大厦等基建工程需要几亿元甚至更多,长期积累下来即使一个城市台的固定资产估计也要有上亿元,更不要说各大卫视和中央台。
二、广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广电企业对于前期资产采购过程比较重视,通过制定招标采购管理规定来规范采购行为的规范,而对资产使用、保管等方面就会疏于管理,谁来保管?如何合理使用?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可以遵循。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的账务一般由财务部门处理,因此企业领导和其他部门认为管理固定资产是财务部门的责任,不需要成立专门机构对固定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和协调使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意识淡薄。在固定资产流转、报废方面,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部门人员发生单位内部工作调动或离职时,没有及时通知财务部门办理资产转移手续,无法确认资产的真实归属部门,固定资产清查盘点过程中一旦出现资产损坏和丢失,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情况严重。
2.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运用不完善
广电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尽管已经运用财务软件中的固定资产模块对固定资产卡片的增加、删除、查询、打印、汇总等基本信息进行卡片记录,但是还是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资产管理信息平台,使得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仍是传统的管理方法。在开展固定资产盘点清查等相关工作时采用的是通过查看固定资产卡片标签来确定资产,这个过程需要耗费大量时间逐一核对,对于固定资产标签遗失或是因资产使用时间长字迹模糊的资产卡片,很难正确判断资产的具体情况,严重影响盘点清查的工作效率和正确率。
3.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
广电企业的财务核算执行的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没有计提折旧。由于企业自身没有资产报废处置的权利,固定资产报废需要相关部门的审批同意,手续繁琐,批复周期长。尽管部分资产已经达到使用年限,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报废、清理,比较典型的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购置的固定资产仍在账面上,造成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准确,无法真实的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
三、广电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应对措施
1.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创新管理理念
广电企业通过制定招标采购管理规定、电视专业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摄像设备领用管理制度等建立健全规范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树立资产全程管理,人人有责的意识。同时成立由企业负责人总负责,办公室、财务部、技术部、监察室组成“资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资产的采购招标、验收登记、协调配置、盘点清查、报废清理等具体工作。
2.建立固定资产流程管理,创新管理体制
建立严格的资产交付使用验收制度,从资产采购的源头抓起,领导小组和使用部门根据合同、供应商发货单等对所购资产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技术要求及其他内容共同填制资产验收单,验收合格后移交使用部门投入使用。未通过验收的不合格资产不得接收,必须按照合同等有关规定办理退换货或其他弥补措施。形成从固定资产投资、采购、固定资产建设的前期管理,到资产运行管理的中期管理,最后是固定资产报废,工程竣工、资产交付的全过程管理。 按照统一调配、分级管理、责任到人的原则,资产由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调配使用,通过合理流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以部门为最小单元,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资产负总责,各部门指定专门人员配合资产日常管理工作,包括资产的登记、统计、维护、保管等,按照“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资产的具体使用人对所使用资产的安全完整负有直接责任。
3.完善固定资产核算方法,加强成本核算
随着经营性文化事业向企业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广电企业执行企业的会计制度核算方法,结合广电行业的实际情况,在法律规定的年限范围内,科学的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同时计入各项成本中,这样才能真实的反映单位的资产账面价值。
制定科学、合理、量化的资产管理考核方法,加强资产管理成本的考核。以摄像机管理为例,摄像机的使用执行按时计费制度。通过摄像机管理卡,对栏目、活动使用摄像机的具体时长完整记录,按每小时单价计入具体项目成本,将成本与人员工作绩效挂钩,确保摄像机能够及时归还。最大限度地防范部分人员借出机器不及时归还,私自将设备外借的现象,严格的管理提高了机器的有效使用,同时降低了机器损毁的风险。
4.强化固定资产后续管理,确保高效运转
一是固定资产维修 由于广电企业设备系统性的特点,更换整套设备的可能性不高,经常发生的是主要设备的部分或是配套设施的损坏需要更换。维修更换的配件可能是价值高,使用寿命较长的,也可能是价值低,使用时间较短的,需要专业人员通过准确的判断来区分资产化支出还是费用化支出,将属于资本化支出新设备的价值计入资产同时替换原有资产价值。
二是固定资产搬迁 为了适应广播电视节目采编、制作、播出、传输的最新发展趋势,加快广电媒体视线数字化、网格化、高清化、职能化的融合转型,很多地级市的广电企业建造了新广电大厦,大批的固定资产面临着转移、搬迁。广电企业的搬迁不像其他企业只是办公设备的转移,最多是机器设备的搬迁,广电企业搬迁是各项采编、制作、播出、传输设备的搬迁,包括演播室、播出机房等。为了保障电视、广播播出的正常进行,搬迁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播出设备需要有两套设备同时运行。
首先要成立以原领导小组的人员为基础结合各部门人员的“资产搬迁专项管理小组”,小组牵头对企业全部资产按部门进行清查盘点,编制清查统计表,落实资产的具体情况,对于账实不符的情况,要查明原因,落实责任;其次按照固定资产的使用用途不同制定搬迁计划表,明确时间节点,将容易搬迁不影响正常播出的设备先行搬离。在新购置的采、录、播及传输设备正常播出一段时间后再将原有的设备搬迁作为新设备的补充、备用;最后在各项固定资产完成搬迁工作后,专项管理小组应对新大楼的所有资产重新进行盘点清查,确保账实相符。
三是固定资产报废 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是有限的,通过固定资产清查盘点,对于已达到使用年限的固定資产,进行专项统计整理,在经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逐一检测后确认有无保留价值。需要报废的资产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净残值,履行相关报批手续后才能进行清理销账,不经过报废处理程序擅自处置资产,不能确定资产价值的公允,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5.打造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广电企业目前使用的是财务软件中固定资产模块来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广电企业通过搭建固定资产信息化平台,整合固定资产信息资源,引进条形码管理系统,将财务的固定资产模块和条形码管理相结合,形成采购、折旧、变动、维修、报废等完整的固定资产管理链条。前期录入固定资产信息的工作尽可能详实,对固定资产的分类要准确,不仅登记设备的外观,对于设备内部配置的品牌型号同样要登记。由于广电设备系统性的特点,为了适应不同场合的需要经常将整套的设备进行拆分,这在信息平台上不能及时反映,在实际盘点中曾经发生设备外观完好,内部原装配置被调换的情况。通过信息平台快速查询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内部配置等相关信息,在盘点清查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广电企业通过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资产管理流程,打造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资产核算方法,强化资产后续管理等应对措施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形成资产合理流转的资源共享模式,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真正价值,从而节约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其辉. 广电行业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 财会学习, 2017(12):187、189.
[2]安冉.广电传媒集团固定资产管理新思考[J]. 传媒观察, 2014(10):54-55.
[3]蔡苑桃.浅谈广电网络企业固定资产管理[J]. 经营管理, 2013(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