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课堂改革不断深化,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摆在了中学教师的面前,如课时少,任务重,传统的教学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改革带来的问题,还需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搞好课前延伸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好手段。
【关键词】新课标;课改;课前延伸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与学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困惑:
实施新课标、新教材以来,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课时、效果都有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山东实行规范化办学以来,对高中学习的时间、课时有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规定。与原来的教学相比,课时少、内容多、教学进度吃力的问题摆在了老师和同学面前,尽管老师们努力打造45分钟高效课堂,但如果再“穿新鞋,走老路”的话,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新课标的实施, 又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利用好自主时间,搞好课前延伸,不但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辅助手段,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搞好课前延伸——课前延伸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掌握基础知识上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培养能力中升华学生的综合素质。
1、掌握好课本是前提
课本是根本,首先从总体上宏观把握课本知识,分析和理清知识层次或结构。很多学生不重视课本,不看课本,就是爱做个题。殊不知,基本内容不扎实,做题就没有思路,而且做题的速度很慢,这样一来,做题的效率就很低了,成绩也很难提高。因此,应坚决杜绝学生不看课本的现象,因为一旦离开了课本,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老师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养成看课本的习惯。
2、抓基础是重点
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思维方式就是要学会从宏观、整体、全局的高度把握历史的结构和能力要求,形成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认识。充分研究单元、章、节的标题,掌握它们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标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历史知识连成系统。
3、构建知识体系是关键
抓基础知识不应该和学习新课一样,又重复一遍、再现一遍,如果那样的话,复习就失去意义了,要做到温故要知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记忆那繁多的问题、知识点,学会提炼要点,归纳知识结构提纲,并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记忆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4、发现问题是突破
很多时候,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当你发现了一个真正的问题时你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问题是,很多学生不具有判断的能力,即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编制预习学案。
5、编制预习学案是课前延伸最有效的方法。
学案的设计要以教案为依据,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学习目标。在学案中向学生展示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要达到的历史能力和思想认识。这样可克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更具针对性。
(二)重点难点。向学生交代重难点,师生共同解决重点和突破难点。通过观察、对比、归纳、讨论等方式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三)知识构成。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材料的应用、分析归纳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课下预习时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看书做答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同时,可以摘引一些史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
(四)学习方法。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时,我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它所需运用的基本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6、加强师生互动是必要手段
要想在自己的教学中不要处于一种被动地位那么教师就要充分的做好学生的成长导师,尽量通过师生的交流对话指导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而又排斥什么,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为自己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做好铺垫。
课前延伸注意问题:
一、有要求,有检查。课前检查突出重点,省时高效,老师掌握学情,学生把握重难点,搞好每节课知识的过关清底子。
1、老师深入研究上节课知识的重难点, 通过批阅讲义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2、发动学生学生重视检查环节,做好思想动员,只有课前的准备充分,才会有课上自己的满意检测结果。
3、学生课前要准备好典型习题本,检查的题目均做在典型题本上,以便于课后进一步的 整理和题目的积累。
二、学生发现的问题就是老师重点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要学的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要讨论的问题,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等等。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可为上课做好知识的准备,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案在学习目标,方法等方面有其指导作用。
师生的共同努力必然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前一些不太爱说话的同学也开始动口了,学生在课堂上也变得非常的活跃,自信,由于目的性很明确,上课的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新课标;课改;课前延伸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教与学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困惑:
实施新课标、新教材以来,高中历史学习的内容、课时、效果都有了明确的要求。特别是山东实行规范化办学以来,对高中学习的时间、课时有了更明确更严格的规定。与原来的教学相比,课时少、内容多、教学进度吃力的问题摆在了老师和同学面前,尽管老师们努力打造45分钟高效课堂,但如果再“穿新鞋,走老路”的话,教学任务很难完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新课标的实施, 又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利用好自主时间,搞好课前延伸,不但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辅助手段,更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
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搞好课前延伸——课前延伸首先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在掌握基础知识上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培养能力中升华学生的综合素质。
1、掌握好课本是前提
课本是根本,首先从总体上宏观把握课本知识,分析和理清知识层次或结构。很多学生不重视课本,不看课本,就是爱做个题。殊不知,基本内容不扎实,做题就没有思路,而且做题的速度很慢,这样一来,做题的效率就很低了,成绩也很难提高。因此,应坚决杜绝学生不看课本的现象,因为一旦离开了课本,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老师要有意识地带领学生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养成看课本的习惯。
2、抓基础是重点
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思维方式就是要学会从宏观、整体、全局的高度把握历史的结构和能力要求,形成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认识。充分研究单元、章、节的标题,掌握它们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标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将历史知识连成系统。
3、构建知识体系是关键
抓基础知识不应该和学习新课一样,又重复一遍、再现一遍,如果那样的话,复习就失去意义了,要做到温故要知新。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记忆那繁多的问题、知识点,学会提炼要点,归纳知识结构提纲,并不断摸索行之有效的记忆技巧,从而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
4、发现问题是突破
很多时候,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难,当你发现了一个真正的问题时你一定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问题是,很多学生不具有判断的能力,即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编制预习学案。
5、编制预习学案是课前延伸最有效的方法。
学案的设计要以教案为依据,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学习目标。在学案中向学生展示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要达到的历史能力和思想认识。这样可克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使学习更具针对性。
(二)重点难点。向学生交代重难点,师生共同解决重点和突破难点。通过观察、对比、归纳、讨论等方式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三)知识构成。知识构成可以分成基本线索和基础知识两部分。线索是对一节课内容的高度概括,编写时,它一般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去完成。基础知识是学案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框架、基本知识点、教师的点拨和设疑、材料的应用、分析归纳等。上述要素的编排要体现教师的授课意图。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可以填空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在课下预习时完成,从结构和细节上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学生看书做答的过程,也就是对所学知识的发现过程。对于重点内容要设计思考题,供学生在预习时思考,上课时老师再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同时,可以摘引一些史料,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证。
(四)学习方法。学案中所介绍的学习方法主要是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的。一般包括记忆方法、理解角度、理论运用等。如在学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时,我为学生提供了理解它所需运用的基本理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
6、加强师生互动是必要手段
要想在自己的教学中不要处于一种被动地位那么教师就要充分的做好学生的成长导师,尽量通过师生的交流对话指导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而又排斥什么,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为自己的教学内容的设计做好铺垫。
课前延伸注意问题:
一、有要求,有检查。课前检查突出重点,省时高效,老师掌握学情,学生把握重难点,搞好每节课知识的过关清底子。
1、老师深入研究上节课知识的重难点, 通过批阅讲义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保障。
2、发动学生学生重视检查环节,做好思想动员,只有课前的准备充分,才会有课上自己的满意检测结果。
3、学生课前要准备好典型习题本,检查的题目均做在典型题本上,以便于课后进一步的 整理和题目的积累。
二、学生发现的问题就是老师重点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预习,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要学的内容,教师的授课意图,要讨论的问题,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听课的重点等等。学生带着问题上课,可为上课做好知识的准备,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案在学习目标,方法等方面有其指导作用。
师生的共同努力必然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以前一些不太爱说话的同学也开始动口了,学生在课堂上也变得非常的活跃,自信,由于目的性很明确,上课的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