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并通过降低流通市场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国家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对高职连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提高现代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职业能力,满足“农超对接”模式对人才的需求已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农超对接;连锁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011-02
近年来,为控制农产品价格,国家和地方省市开展“农超对接”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尝试。因此,围绕“农超对接”,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地方经济,搭建连锁人才的教学、育人、就业平台,以期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当前最紧迫的课题。高职院校是连锁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围绕新型连锁业态的发展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提升人才的职业能力,是连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工商学院连锁专业与广州百佳连锁企业已经开展合作,重点在“农超对接”领域进行连锁人才的共同培养。笔者以该校连锁专业为对象,对该校在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在教学、实训、顶岗实习三个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农超对接”及其对新型连锁人才的需求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时下,从国家到各省市均在大力推进“农超对接”的新型连锁业态发展。2010年12月30日,国家商务部、农业部召开全国“农超对接”现场会,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农超对接”试点经验,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工作,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以广州市为例,2011年广州市经贸委发布《广州市农超对接平价商店建设实施方案》,大力推进“5432”工程建设,新建或提升改造45个“农超对接”的平价超市。“农超对接”的推行急需现代技能型连锁经营人才。早在2000年百佳的新鲜超市开张时,百佳超市就已经开展“农超对接”。相比好又多、家乐福等超市而言,其在“农超对接”方面对连锁人才的能力需求更加明确和清晰。通过与该企业“双主体”合作,获得参与“农超对接”连锁企业对新型连锁人才的能力需求,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熟悉基础物流管理知识,能够结合行业产品实现物流管理并使之合理化;(2)熟悉农产品的相关专业知识(如保养特点等),并能够结合门店进行保管、理货、销售等工作;(3)具备连锁商品(农产品)的质量管理能力及其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面向“农超对接”的连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与传统超市、门店、卖场的连锁人才能力需求不同,“农超对接”的连锁人才培养需要高职院校能针对农超对接的作业环节和作业要求实施校企合作。因此,连锁人才培养模式将集中在课程教学、实训建设及顶岗实习三个方面来进行构建。
(一)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包括3个方面:(1)连锁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2)连锁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3)对课程教学实施者即教学主体的选择和确定。
课程设置为满足“农超对接”对新型连锁人才的能力需求,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根据工学结合需要,对教学课程(专业基础能力与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如下改革,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教学在传统连锁基础课程基础上,增加了《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课程;围绕农产品物流合理化及物流管理内容,在《连锁物流与信息系统管理》作为独立单元结合实训进行的,同时,针对“农超对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也在《商超经营与管理技术》进行农产品实际销售过程中进行实践与学习。
(三)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顶岗实习不同于实训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2 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二年,第三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2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这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主要形式。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工作经验,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还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
针对连锁专业特点,结合连锁企业用人时段(节假日高峰期),采用“1 1 1”的教育模式,即学生步入二年级后即安排每个学期(实习周)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岗位根据学生在校学习理论基础和具备的操作能力循序渐进地安排。
结语
通过高职院校、连锁企业、农超、连锁行业等的共同合作,配合“农超对接”开展,既有助于连锁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将不断促进新型商品流通业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胜.“农超对接”中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0,(11):16-17.
[2]袁玉玲.连锁经营管理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5):20-22.
[3]张爽,徐正.基于农超对接模式的新型农产品流通体制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12-12214.
[4]任学军,潘灯.“农超对接”重构零售业价值链[J].销售与市场管理,2010,(9):62-63.
[5]伍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23-24.
[6]童炳金,林洪辉.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与机制创新的实训基地[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19-20.
[7]陈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管理探索—连锁经营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2):536.
作者简介:
张波(1977—),男,江西九江人,博士,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连锁经营管理。
关键词:农超对接;连锁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011-02
近年来,为控制农产品价格,国家和地方省市开展“农超对接”的新型农产品流通方式尝试。因此,围绕“农超对接”,面向行业、面向企业、面向地方经济,搭建连锁人才的教学、育人、就业平台,以期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当前最紧迫的课题。高职院校是连锁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围绕新型连锁业态的发展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提升人才的职业能力,是连锁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工商学院连锁专业与广州百佳连锁企业已经开展合作,重点在“农超对接”领域进行连锁人才的共同培养。笔者以该校连锁专业为对象,对该校在服务地方经济过程中,在教学、实训、顶岗实习三个方面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农超对接”及其对新型连锁人才的需求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时下,从国家到各省市均在大力推进“农超对接”的新型连锁业态发展。2010年12月30日,国家商务部、农业部召开全国“农超对接”现场会,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农超对接”试点经验,大力推进“农超对接”工作,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以广州市为例,2011年广州市经贸委发布《广州市农超对接平价商店建设实施方案》,大力推进“5432”工程建设,新建或提升改造45个“农超对接”的平价超市。“农超对接”的推行急需现代技能型连锁经营人才。早在2000年百佳的新鲜超市开张时,百佳超市就已经开展“农超对接”。相比好又多、家乐福等超市而言,其在“农超对接”方面对连锁人才的能力需求更加明确和清晰。通过与该企业“双主体”合作,获得参与“农超对接”连锁企业对新型连锁人才的能力需求,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熟悉基础物流管理知识,能够结合行业产品实现物流管理并使之合理化;(2)熟悉农产品的相关专业知识(如保养特点等),并能够结合门店进行保管、理货、销售等工作;(3)具备连锁商品(农产品)的质量管理能力及其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面向“农超对接”的连锁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与传统超市、门店、卖场的连锁人才能力需求不同,“农超对接”的连锁人才培养需要高职院校能针对农超对接的作业环节和作业要求实施校企合作。因此,连锁人才培养模式将集中在课程教学、实训建设及顶岗实习三个方面来进行构建。
(一)课程教学
课程教学包括3个方面:(1)连锁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设置;(2)连锁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3)对课程教学实施者即教学主体的选择和确定。
课程设置为满足“农超对接”对新型连锁人才的能力需求,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根据工学结合需要,对教学课程(专业基础能力与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如下改革,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专业教学在传统连锁基础课程基础上,增加了《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课程;围绕农产品物流合理化及物流管理内容,在《连锁物流与信息系统管理》作为独立单元结合实训进行的,同时,针对“农超对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也在《商超经营与管理技术》进行农产品实际销售过程中进行实践与学习。
(三)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在校学生实习的一种方式。顶岗实习不同于实训的地方在于它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2 1”教育模式,即在校学习二年,第三年到专业相应对口的指定企业带薪实习12个月,然后,由学校统一安排就业。这是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主要形式。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相关工作经验,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还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
针对连锁专业特点,结合连锁企业用人时段(节假日高峰期),采用“1 1 1”的教育模式,即学生步入二年级后即安排每个学期(实习周)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实习岗位根据学生在校学习理论基础和具备的操作能力循序渐进地安排。
结语
通过高职院校、连锁企业、农超、连锁行业等的共同合作,配合“农超对接”开展,既有助于连锁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将不断促进新型商品流通业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胜.“农超对接”中物流运作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10,(11):16-17.
[2]袁玉玲.连锁经营管理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探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5):20-22.
[3]张爽,徐正.基于农超对接模式的新型农产品流通体制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12-12214.
[4]任学军,潘灯.“农超对接”重构零售业价值链[J].销售与市场管理,2010,(9):62-63.
[5]伍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23-24.
[6]童炳金,林洪辉.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模式与机制创新的实训基地[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6(2):19-20.
[7]陈华.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管理探索—连锁经营专业顶岗实习管理工作初探[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2):536.
作者简介:
张波(1977—),男,江西九江人,博士,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连锁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