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优选抗温性能好的增黏剂、降滤失剂等的基础上,以有机盐作为加重剂,以磺化降滤失剂、黄原胶、聚阴离子纤维素、两性离子聚合物等油田常见的聚合物为主处理剂,并加有成膜剂
【机 构】
: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湖北省孝感市环境监测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优选抗温性能好的增黏剂、降滤失剂等的基础上,以有机盐作为加重剂,以磺化降滤失剂、黄原胶、聚阴离子纤维素、两性离子聚合物等油田常见的聚合物为主处理剂,并加有成膜剂、超细碳酸钙、高温保护剂、缓蚀剂和杀菌剂,形成了一套新型的抗高温无固相完井液。该体系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能、悬砂携岩能力、抑制性和油气层保护效果,抗温达150℃,腐蚀性低,密度在1.0~1.5 g/cm3范围内可调,维护方便,适用于压井、修井等完井作业,也可以满足钻井要求。
其他文献
为了提高苏里格气田靖南区块漏失井填充段固井质量,考察了不同堵漏剂对水泥浆性能的影响,研制了一套适合该区块的轻珠堵漏水泥浆体系。首先优选出植物颗粒(A)、纤维混合物QD-
长庆油田致密油延长组油层埋藏浅,井底静止温度低,常规水泥石强度发展慢、脆性强,大型体积压裂易导致水泥环密封完整性破坏,严重威胁致密油开采和油井寿命。针对以上难题,优
吐哈油田煤层埋藏深、裂隙发育,与煤岩发生水化密切相关的裂隙占据了煤裂隙体积的54%,裂隙半径为0.06~16.1μm,而常规钻井液颗粒粒度范围集中在15~40μm之间,难以封堵煤层微裂
针对中国部分G级高抗硫油井水泥存在稠化时间短、与外加剂配伍性差、触变性强的问题,以BG厂生产的G级高抗硫油井水泥为例,从水泥原料、熟料化学成分及生产工艺角度出发,结合
通过使用含有大量活性颗粒的LQ冲洗液配合CW自愈合水泥浆体系,利用活性颗粒的“楔合效应”与自愈合水泥的“微膨效应”起到双重强化界面胶结强度的效果,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
针对在页岩膨胀抑制剂抑制性能测试评价过程中,测试结果重复性和平行性差的难题,对照现有标准实验方法,在样品压制过程中应用不同压力,通过应用求取膨胀量平均误差的方法,对一系列
研究出了一种对黏土具有很强的絮凝、抑制作用的新型抑制剂羟基酸盐,并以此建立了无黏土相羟基酸盐钻井液体系。实验结果表明,该钻井液的密度在1.06~2.5 g/cm3范围内可调,流变
固井二界面封隔失效已是制约油气高效开采的重要因素,而提高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是解决这一工程难题的主要途径。基于提出的MCS(mud cake solidification)技术,采用现代分析测
建立了快速测定聚合醇中水分含量的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分别以981~1 202 cm-1处和1 552~1 735 cm-1处的谱峰面积(A1098、A1640)为聚合醇、水的特征吸收,在
南堡油田1号构造人工岛由于长期开采,造成储层压力亏损,钻井过程中经常出现失返性漏失,堵漏时间长、漏失量大.室内实验采用HD-Ⅱ型堵漏仪,采用不锈钢的缝板模拟宽度为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