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作家刘绍棠

来源 :老来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skyja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绍棠是我国当代乡土文学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家,被誉为“大运河之子”,刘绍棠13岁就以“神童作家”的美名登上文坛,备受文化界和读者的关爱。
  大运河畔的童年诗画生活
  刘绍棠出生在大运河畔儒林村一户普通的农家。
  刘绍棠从小就出奇的聪明,母亲唱的歌谣,民间艺人讲的历史故事他都能很快记住,还能生动地讲述给小伙伴听。1942年春节过后,还不满6岁的刘绍棠就被送往邻村供给店村上小学。小学的校舍是关帝庙中的后殿,4个年级同在一间殿内上课,每次考试他几乎都是第一名。听课之余,他还大量看课外书,被称为“书迷”。
  当时村里有一个小饭铺,开得很红火,却一直没有名字。一天,饭铺女老板请了外村两个教书先生给饭铺起名。两人酒足饭饱后抓耳挠腮仍想不出好名字。这时在门口玩的刘绍棠突然说:“李白有诗‘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就起名‘柳香居’吧!”两个先生和店中人都极为惊讶。后来饭铺正式起名“柳香居”,还请人写了匾额。这一年春节,刘绍棠又为店铺写了对联“南通州北通州 南北通州通南北;金运河银运河 金银运河运金银”,这一年刘绍棠不满7岁。几十年过去了,刘绍棠儿时编写的这副对联,仍作为村史中的佳话,被传诵着。
  10岁时刘绍棠离开了儒林村,到通州城内县立模范小学读高小。第一次作文,他一口气写满了五册作文本,写出了长篇《西海子游记》,轰动全校。小学生刘绍棠显现出少见的文学才能。
  初中还没毕业就做编辑
  刘绍棠从通州县立模范小学毕业,那是1948年的夏天,他参加了北平市立第二中学在解放前的最后一次招生考试。
  那一年初一只收3个班,报名人数却超过5000人。刘绍棠以国语、算术、常识三门全满分,总分300分的成绩名列榜首。
  为了自筹生活费和补贴家用,学习之余,刘绍棠勤工俭学,经同学介绍做起了报童。报童是很艰辛的,每天早晨不到4点就要起床,从学校赶往灯市口大街东口,在建国东堂影院门前排队领报。然后迅速跑遍大小胡同,将报纸送往订户或卖出。早7点前赶回学校上早自习。
  刘绍棠是在二中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也迎来了自己文学生涯的开始。1949年10月的一份《北京青年报》上发表了刘绍棠反映本校学生生活的微型小说《邰宝林变了》。接着他一发而不可收,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连续发表了二十几篇短篇小说。
  1951年春,小有名气的刘绍棠初中还没有毕业就被借调到河北省文联,在《河北文艺》编辑部做编辑。
  高一发表的小说被编入了高二的语文课本
  刘绍棠毕竟年龄太小,在河北作协工作了半年多,作协将他保送到通州潞河中学读高中。
  1951年9月,刘绍棠踏入向往已久的潞河中学。他以普通中学生的标准要求自己,踏实学习,品学兼优。他还热心社会工作,先后担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学生日报社长等,高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文学才能也得到了进一步展现,连续发表了《红花》《青枝绿叶》《大青骡子》等作品,为他赢得了全国性声誉。他高一发表的小说《青枝绿叶》被叶圣陶先生编入高二的语文课本。刘绍棠的文学才能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1953年 2月,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约他谈话,他们之间建立了长达几十年的特殊友谊。
  在潞河中学,刘绍棠还收获了爱情。他认识了刚刚回国的侨胞曾彩美,两人一见钟情并相守终生。
  潞河中学在通州新华南路南段路西,果园环岛西北。我去时,正值学校放假,门卫不让进。正在交涉时,一位老师模样的中年人要进校。我向他说明来意,他说,我跟门卫打个招呼,跟我一起进来吧。
  潞河中学校园非常美。在树木与草坪之间是一座座中西合璧的小楼,既有20世纪初欧美学校建筑的特点,又带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手法。老师说:“这些都是清末和民国初年建的,现已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我国少有的保存完好的近代教会学校的建筑遗存。“听说刘绍棠在一座红楼里上过课,红楼在哪儿?”我问。他指着左前方一座漂亮楼房说:“那就是刘绍棠上课的红楼。”看着他指的楼房我莫名其妙地问:“那楼房不是灰色的吗?”他解释道:“这座楼原来称‘谢氏楼’,是为了纪念美国著名汉学家、教育学家谢卫楼。他曾任潞河书院、协和书院校长多年。解放后,这座楼一度改称‘红楼’,因为它的楼顶是红色的。”我再细看,果然楼顶是红色的。再往前走,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建的教学楼,但在色彩和风格上都和老建筑十分协调。
  刘绍棠永远难忘的地方
  1954年9月,18岁的刘绍棠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但不久刘绍棠发现中文系的许多课程设置对他的小说写作帮助不大,大学的系统学习与他的文学创作不是一个路子。经过冷静思考,他写了退学申请。
  退学后,刘绍棠专心写作,很快出版了长篇小说《运河的桨声》和《夏天》。1956年春,由康濯和秦兆阳介绍,20岁的刘绍棠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作协中最年轻的会员。
  东总布胡同西段路北53号(旧门牌22号)是一座大宅门,内有多进的大四合院,由回廊相通,还有跨院。20世纪30年代,时任北京铁路局局长的陈觉生购买了这个院落,并用贪污铁路上的材料大加修缮。北平陷落后,陈觉生被日本人毒死,该院被伪警察署一日本顾问所占。抗战胜利后,归国民党警察部门。
  新中国成立后,这个院落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早的会址。不少作家如丁玲、周立波、张天翼、邵荃麟等还曾在这里居住过,每个周末晚,在这里举行作家联谊活动。没有什么限定的题目,大家来这里随意聊天、闲谈,谈自己的构想、新作,谈协会的工作、打算,还即兴地表演小节目。后来,来京的作家越来越多,1953年作家协会又买下了斜对门的46号(老门牌60号)作为作家协会的宿舍。这里原来曾是一个大酱园子,有三进院落,临街是铺面房,后门直达顶银胡同。作家们携家属子女陆续搬来,二进院住着秦兆阳、艾芜、刘白羽,三进院住着赵树理、萧乾、陈白尘,还有严文井、张天翼、张光年……一连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闪光的名字,会聚在这两个院落中,引领着新中国文学的潮流。
  刘绍棠加入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后成为这两个院落的常客。他常去参加作协组织的各种座谈会、研讨会,参加周末的联谊活动。在这里他还得到许多老作家的指点帮助。时任作协创作委员会副主任的作家沙汀、《人民文学》主编严文井多次找他谈话,指导他写作,帮助他修改小说稿。刘绍棠来这里找得最多的是康濯,他当时在作协工作,不仅在 22号办公,家也住在这里。刘绍棠每写完一篇小说初稿,总是先拿给康濯看,康濯总是不厌其烦地为他提出中肯细致的修改意见,两人畅谈创作上的各种问题。时间晚了,刘绍棠就在康濯家住宿。东总布胡同22号、60号是少年刘绍棠永远难忘的地方。
  但是,1957年风云突变。3月份,刘绍棠出席了北京文联组织的“王蒙小说讨论会”。他全面肯定了王蒙的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并与挚友从维熙合写文章赞扬这篇小说。后来刘绍棠又参加几次座谈会,对当时的文艺工作发表了一些意见。不料,反右开始后,刘绍棠被划为“右派”,组织了一系列对他的批判。1958年2月被开除出党。
  1979年,打倒“四人帮”三年后,刘绍棠终于被彻底平反,重又回到北京。当然,他不会忘记他的故乡,他仍常回儒林村居住。一个作家在一个小村庄先后住了三十多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
  1997年3月12日,刘绍棠因肝硬化、肝腹水抢救无效,病逝于宣武医院,年仅61岁。
  刘绍棠的墓地在儒林村南的大运河畔。大运河的涛声伴他长眠,他田园牧歌式的优美文章,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绚丽的一页。
其他文献
岁月的流逝,给人留下多少梦呓,又留下多少人生的启迪。曾记否:坎坷!崎岖!蹉跎!荆棘!难以忘怀,它是人生走过的路啊!过去的……毕竟是过去。  也许世态曾炎凉,也许生活曾儿戏,也许憧憬曾美好,也许奋发曾激励。这一切的一切……难道就留不住你深深的记忆?  我爱世间的美好,我恨丑陋的沙碛。可叹!生活不能自我,可悲!虚假对你自欺。苦恼使你无声的抽泣,沧桑给你荡起无数的涟漪。渴望啊!宇宙清清白白,可这多幼稚傻
期刊
李钢,1987年8月16日生于吉林省松原市,自幼受外祖父自然医学中医物理疗法熏陶培养,特别是对火疗技艺极为精通。  火疗是在古代熏蒸疗法、民间热敷疗法、道教火烧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神经、循环、消化、代谢理论,将宫廷火疗创新,同时又根据秘方研发出热敷液精油,使火疗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更快更彻底。火疗使火疗液药物成分直达病灶,有效的激活了体内细胞,调整人体神经系统,促进新陈代谢
期刊
拜访老师   有约  今日相见  昨夜  梦回故乡    清晨  整理行装  带上礼物  趋车前往     车在  长松公路奔驰  鸟儿晴空翱翔  思绪  像飞转的车轮  快速高频遐想    挂念  恩师年逾古稀  长辈师父师长  惦记  家庭诸事如何  是否两鬓染霜  不知  日常忙些什么  心身愉快健康    想您  子女均已安家立业  各有建树成为栋梁  想您  一生从教 献身课堂  桃李
期刊
卸甲松柏举世闻,铁齿铜牙傲气存。  粉身碎骨亦英豪,丧胆日寇唯逃奔。  风雨沧桑梦千载,枝繁叶茂留住根。  大好山河展新颜,铮铮铁骨见精神。    卸甲山松柏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当年宋朝元帅杨六郎在松柏树挂过头盔挂过甲,穆桂英在树下歇过马,因此卸甲山村由此而得名。  1937年日寇占领密云之后发现卸甲山松柏树质好,开始盗伐,当日寇伐到距离娘娘庙30米远的松柏树,锯割到两公分时柏树开始流血,血溅到伐木
期刊
龙岩连城县隔川乡竹叶山村里,有一个“梯云书院”。这个旧社会时期的私塾早已经废弃,屋子外墙脱离,屋顶千疮百孔,两间房只有一扇房门,另一间只用一块塑料布遮挡。  黄富珍老太和她的女儿们就住在这里。四姐妹分别叫陈大妹、二妹、三妹和小妹。19年来,黄老太共收养了12名弃婴,只有她们活了下来。  手上牵着大妹,背上背着二妹,筐里挑着三妹和小妹,每天走街串巷地乞讨,便是黄老太给村里人的印象。21岁时,因无法生
期刊
萍乡一名退休教师,潜心4年写下千页手稿,近百万文字,成功发明一项专供老年人使用的电脑输入方法。最终,萍乡市湘东区老教师欧诗淼收到了国家专利局向其颁发的专利证书,4年的辛酸顿时化成了一份浓浓的幸福。    老人爱上研究文字  缘于祖上一个故事  欧诗淼今年73岁,家住萍乡市湘东区湘东镇新湄村,退休之前,他先后在当地多所中小学任教。欧诗淼从小就对文字感兴趣,后来随着年龄的增大,他渐渐喜欢研究文字,从文
期刊
莱阳市为了切实做好部分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工作,规定对1954年11月1日国家试行义务兵役制后至《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实施前入伍,年龄在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未享受到国家定期抚恤补助或“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时军龄视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政策待遇的退役士兵发放生活补助。  据了解,2011年度退役老士兵老年生活补助标准为每服一年义务兵役每人每月发给10元。2012年及以后满60周岁的,自当
期刊
老舍一生爱画,爱看、爱买、爱挂、爱收藏,爱和画家交往,是个十足的“画儿迷”。老舍收藏的第一幅国画是齐白石的《雏鸡图》。1933年,老舍按当时的润笔标准,通过许地山向齐白石求购《雏鸡图》这一精品后,如获至宝,精心托裱成长轴,只在家庭的重大节日才张挂几天。后来,老舍和画家的来往渐多,藏画也日益丰富,包括林风眠的山水、徐悲鸿的雄鸡等。新中国成立后,老舍家里客厅的西墙是他挂画的主要阵地,虽然仅能并列四幅中
期刊
我的奶奶一直生活在农村,今年已经70高龄了。爷爷从电力公司退休后,分得一套旧平房,在父亲和两个叔叔强烈要求下,奶奶恋恋不舍地与她的三亩薄地和鸡鸭猪狗们告别了,从此转移到了县城。  向来做惯了农活的奶奶自然是闲不住的,他在没有得到父亲和叔叔们允许的情况下私自与几个同龄的老干家属在街头做起了小买卖。夏天贩些瓜果蔬菜,冬天纳些鞋垫、做几双土布棉鞋;从此,风里来雨里去,奶奶显得乐此不疲。因为害怕受到儿孙们
期刊
源于“三国故地、六朝古都”临漳的千古佳话“曹冲称象”,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曹冲称象的具体地点在何处,却鲜为人知。近日,经专家实地考证,曹冲称象地点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西的岗村一带。  东汉末年,曹操在官渡以少胜多打败袁绍,占据邺城,并以邺城为根基而统一北方。居邺16年间,曹操精心营建邺都,其修筑的邺北城开创了古代城市建筑中“中轴对称,分区明显,棋盘式格局”的先河。占据长江下游的东吴孙权曾向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