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现在作文教学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让学生快乐作文呢?
一、走出教室,积累素材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无数脍炙人口的杰作。我经常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报刊、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我的要求是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日记的体裁、内容、字数不限)。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二、有感而发,快乐写作
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许多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着一个题目,或是写上几句缺少血肉的干巴巴的文章。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很有必要。“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选材。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我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他们听了,心悦诚服,大受启发,纷纷聚首,争相发言。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话,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级的纯净水喝完了,有的同学主动去换水,这是小事,但是他使我懂得应该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框框后,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学生也不再为无事可写而发愁了。
三、升级打分,激励学生
我的具体做法是将作文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在第一次草稿时,教师有意识地控制优秀等第的人数,只有极个别优秀作文可打“优秀”,修改后有进步的可升级。对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善于抓住进步点,闪光点,稍有进步便予以升级。同时辅以“表扬信”等通知家长的形式,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即便是誊写后被老师批阅过的作文,只要学生愿意重新修改,我也再次批阅,只要比原来的作文有进步的,我都将其等第升级。这样的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一稿多修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四、师生同评,写有所成
现代教育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有了本质的改变。现在提倡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堂上形成平等、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平时,教师应当堂宣读学生写的作文,引导他们仔细聆听,说说哪些作文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写的还不足,需要改进,应该怎样改进。通过启发学生参与评价,所有学生的兴趣都被激发了,他们都积极踊跃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这时在宣读作文评语,学生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评价与教师的评语有的如同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时教师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并不失时机地说上一段话:“同学们都很聪明,都能当‘小老师’了。下面呀,老师再念一些文章,看看哪位“小老师”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找到病症所在,好吗?”“好!”学生都异口同声的回答。这时教室里立即就沸腾了,学生的兴趣上来了,思维也活跃了,每篇文章所存在的毛病都被他们很快发现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同评,学生的写作水平显著上升。对于一些较好的文章,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将习作投给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当自己的文章被少先队大队部选中,并在“红领巾广播站”播出后,小作者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于一些佳作,我就向《小学生作文》、《语文报》推荐发表、刊登。这样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功感,会使他们更有信心。通过积极、主动的练笔,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快乐习作的氛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只要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快乐作文。
一、走出教室,积累素材
中华民族是一个泱泱大国,物产丰富,有着五千年灿烂的历史文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宝库里有无数脍炙人口的杰作。我经常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报刊、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另一方面,教会学生从社会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尽可能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多了解社会,多接触大自然,组织参观、游览,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逐步培养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我的要求是让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日记的体裁、内容、字数不限)。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使他们在写作文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二、有感而发,快乐写作
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的宝库。我们身边每天发生着不可计数的新鲜事。可惜,许多学生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常常一节课过后,有的学生作文本上仍然孤零零的躺着一个题目,或是写上几句缺少血肉的干巴巴的文章。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做到“日忆”,即对当天发生的事情进行一次回忆,想想有什么事可以成为作文素材很有必要。“日忆”的要求即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情在脑海里演一遍电影——这是会想;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思考可以把它写成什么作文——这是选材。为了带动全班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日忆”,笔者经常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比赛,看看谁说得数量多,质量高。比赛时,我总是以身作则,跟学生一起参赛,说一说今天有哪些事可以写成作文。他们听了,心悦诚服,大受启发,纷纷聚首,争相发言。也有的学生觉得事情不少,可惜没有意义,不能写成作文。因为他对“有意义”理解很狭隘,以为只有好人好事才算有意义。其实不然,凡是对自己或他人具有教育作用,对事物的认识程度有所提高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比如:因为“我”上课讲话,做小动作,被老师批评了,这是坏事,但是有意义,他使“我”认识到我做错了;班级的纯净水喝完了,有的同学主动去换水,这是小事,但是他使我懂得应该热爱集体,关心集体……要求学生把这些事情记叙下来,积极动脑,写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棱角分明的佳作。打破框框后,学生纷纷开始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变得有意义起来,这就为作文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材料宝库,学生也不再为无事可写而发愁了。
三、升级打分,激励学生
我的具体做法是将作文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在第一次草稿时,教师有意识地控制优秀等第的人数,只有极个别优秀作文可打“优秀”,修改后有进步的可升级。对那些作文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善于抓住进步点,闪光点,稍有进步便予以升级。同时辅以“表扬信”等通知家长的形式,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持久的写作兴趣。即便是誊写后被老师批阅过的作文,只要学生愿意重新修改,我也再次批阅,只要比原来的作文有进步的,我都将其等第升级。这样的做法,大大激发了学生一稿多修的兴趣,进一步提高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
四、师生同评,写有所成
现代教育飞速发展,教育观念也有了本质的改变。现在提倡的是“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与学生平等相处,在课堂上形成平等、友好的新型师生关系。平时,教师应当堂宣读学生写的作文,引导他们仔细聆听,说说哪些作文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写的还不足,需要改进,应该怎样改进。通过启发学生参与评价,所有学生的兴趣都被激发了,他们都积极踊跃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这时在宣读作文评语,学生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评价与教师的评语有的如同一辙,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时教师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并不失时机地说上一段话:“同学们都很聪明,都能当‘小老师’了。下面呀,老师再念一些文章,看看哪位“小老师”火眼金睛,一下子就能找到病症所在,好吗?”“好!”学生都异口同声的回答。这时教室里立即就沸腾了,学生的兴趣上来了,思维也活跃了,每篇文章所存在的毛病都被他们很快发现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师生同评,学生的写作水平显著上升。对于一些较好的文章,我还经常鼓励学生将习作投给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当自己的文章被少先队大队部选中,并在“红领巾广播站”播出后,小作者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于一些佳作,我就向《小学生作文》、《语文报》推荐发表、刊登。这样会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成功感,会使他们更有信心。通过积极、主动的练笔,作文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班级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种喜欢作文,快乐习作的氛围。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相信只要长期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练笔,一定能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快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