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话教育是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的精神能量的转换。对话是一种共享,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对话,首先要解决的的是教师的素养,站在生命的高度,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成长。对话,需要一种环境,需要一个自省的过程。对话,需要不同的角度。
【关键词】对话教育 对话教学 对话的精髓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19-01
对话教育是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其实,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夕,胡适,陶行知等把杜威大师请到中国来,对话教育就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确立,成为继哥白尼之后,人类认识世界的又一次重大转变。人本主义思想和“儿童中心主义”为对话教育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首次把教师与儿童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教学。如今,对话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主要方向。
所谓对话教育是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的精神能量的转换。对话是一种共享,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深入理解对话,对实施对话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提倡对话教学,是历史的进步。在教学实践中,将对话概括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在狭义的对话中,问答式往往成为了对话的主要手段,重视了现象,忽略了本质。师生都没有思考的空间和环境,没有感悟的挣扎和喜悦。因而,对话缺少了鲜活的生命力,变得肤浅,变得表象,变得应景。
对话,需要一种环境,需要一个自省的过程。
上古先贤在孤独、困厄的环境中,与天地对话,与心灵对话,创立了不朽的文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心学”大师王阳明,少年时崇尚程朱理学,每天对着一棵竹子发呆,“格”竹子,希望找到“理”的存在。而他在现实生活中却处处碰到与理学不相符的地方,在一次次的放逐过程中,悟出了“心学”的真谛。哲学大师尼采身患疾病,精神迷离,不能自理,仍然把自己关在乡间的小木屋里,与世隔绝,终于找到了“强力意志”哲学。有了那样一种环境, 那样一种机遇,那样一种胸怀,那样一种意志,与天地对话,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对话,成就了圣人的思想。教师是否也应该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与自己圣贤对话,与自己对话,才能悟出怎样与学生对话。
对话的起点是平等,在平等中实现目光的交汇。
托尔斯泰与罗曼罗兰的通信堪称对话的经典。在法国,二十二岁的青年罗曼罗兰钟情于音乐、戏剧。莫扎特,贝多芬是他的快乐源泉,莎士比亚是他哲学的导师。有一天,他的精神的后花园里来了一只大象——托尔斯泰。大象的左脚踩碎了一只花盆——莎士比亚,右脚踩碎了一个花盆——贝多芬。托翁认为莎士比亚和贝多芬的思想对人类的道德无益。这三个他最崇拜的偶像,令他精神异常痛苦。于是他写信给远在俄罗斯的托尔斯泰,他没有企盼托翁给他回信。就在他不抱任何希望的情况下,六十六岁的老人写来了一封三十八满页的亲笔信:小兄弟,我含着泪读完了你的信,我愿意和你探讨道德的问题。与大师的对话,不啻是精神上的一道闪电,照亮了青年罗曼罗兰的心。当时,托尔斯泰不曾想到后来法国文学史上会留下一部光辉璀璨的著作《约翰·克里斯多夫》。大师的平易近人,平等的对话,造就了另一位大师。我们看到了大师光辉的力量,也看到了对话的神奇。
很庆幸,我们的教师已经看到了对话的力量,部分教师已经找到了对话的门径,课堂教学充满了儿童味、人文味、思考味。教师给了学生独立的与文本对话的空间,有了表达自我感受的权利。不再是标准化的答案,不再是人云亦云。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让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见解。给了学生小组互相对话的方式和情境,在讨论中深化自己的见解。对于同学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质疑,在释疑的过程中,深化明晰问题的实质。最近听一位老师讲日本教材的内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讲的是一个小女孩为了回报老奶奶对自己一家的照顾,去老奶奶家里帮助干活,临别的时候头也不回地走了。此时小女孩的心情怎么样?有的同学说高兴,理由是帮助老奶奶完成了工作;有的同学说伤心,因为小女孩已经和老奶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临别的时候肯定很伤心。文本中没有明确的表示。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揣摩作者的意图,以及文本发展到此的情境做出合理的判断。最后在教师的参与讨论下,做出了较为贴切的论断——不舍。正因为不舍才不敢回头,又不得不离去。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情,有回味,有思考,有情感,正是对话的精髓,对话的内涵如此丰富,对话的结果才会越来越深刻。
最近,于漪老师发表了一篇讲话,语文教师要构建自己的教学人生。讲了语文教育的种种现象,语文教师更多他信——信教参,信时尚,信课程标准,信一课一练,唯独缺少自信力。自信力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学习,来源于文化,来源于素质。这也正是构建对话式课堂的必要条件。惟有教师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创造开放的语言环境,才有学生的生成与创想。对话既是自省,更是交流,也是一种生命接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舒艳.当代对话教育理论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
[2]孙昊.论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教育[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
【关键词】对话教育 对话教学 对话的精髓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19-01
对话教育是近几年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话题。其实,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夕,胡适,陶行知等把杜威大师请到中国来,对话教育就已经在中国生根发芽。杜威“儿童中心主义”的确立,成为继哥白尼之后,人类认识世界的又一次重大转变。人本主义思想和“儿童中心主义”为对话教育的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首次把教师与儿童放在平等的地位上进行教学。如今,对话成为教育教学的一个主要方向。
所谓对话教育是教育主体之间,以及个体与人类文化之间的精神能量的转换。对话是一种共享,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自我理解的过程。深入理解对话,对实施对话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提倡对话教学,是历史的进步。在教学实践中,将对话概括为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与文本对话。在狭义的对话中,问答式往往成为了对话的主要手段,重视了现象,忽略了本质。师生都没有思考的空间和环境,没有感悟的挣扎和喜悦。因而,对话缺少了鲜活的生命力,变得肤浅,变得表象,变得应景。
对话,需要一种环境,需要一个自省的过程。
上古先贤在孤独、困厄的环境中,与天地对话,与心灵对话,创立了不朽的文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心学”大师王阳明,少年时崇尚程朱理学,每天对着一棵竹子发呆,“格”竹子,希望找到“理”的存在。而他在现实生活中却处处碰到与理学不相符的地方,在一次次的放逐过程中,悟出了“心学”的真谛。哲学大师尼采身患疾病,精神迷离,不能自理,仍然把自己关在乡间的小木屋里,与世隔绝,终于找到了“强力意志”哲学。有了那样一种环境, 那样一种机遇,那样一种胸怀,那样一种意志,与天地对话,与自己的精神世界对话,成就了圣人的思想。教师是否也应该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时间和空间,与自己圣贤对话,与自己对话,才能悟出怎样与学生对话。
对话的起点是平等,在平等中实现目光的交汇。
托尔斯泰与罗曼罗兰的通信堪称对话的经典。在法国,二十二岁的青年罗曼罗兰钟情于音乐、戏剧。莫扎特,贝多芬是他的快乐源泉,莎士比亚是他哲学的导师。有一天,他的精神的后花园里来了一只大象——托尔斯泰。大象的左脚踩碎了一只花盆——莎士比亚,右脚踩碎了一个花盆——贝多芬。托翁认为莎士比亚和贝多芬的思想对人类的道德无益。这三个他最崇拜的偶像,令他精神异常痛苦。于是他写信给远在俄罗斯的托尔斯泰,他没有企盼托翁给他回信。就在他不抱任何希望的情况下,六十六岁的老人写来了一封三十八满页的亲笔信:小兄弟,我含着泪读完了你的信,我愿意和你探讨道德的问题。与大师的对话,不啻是精神上的一道闪电,照亮了青年罗曼罗兰的心。当时,托尔斯泰不曾想到后来法国文学史上会留下一部光辉璀璨的著作《约翰·克里斯多夫》。大师的平易近人,平等的对话,造就了另一位大师。我们看到了大师光辉的力量,也看到了对话的神奇。
很庆幸,我们的教师已经看到了对话的力量,部分教师已经找到了对话的门径,课堂教学充满了儿童味、人文味、思考味。教师给了学生独立的与文本对话的空间,有了表达自我感受的权利。不再是标准化的答案,不再是人云亦云。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让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见解。给了学生小组互相对话的方式和情境,在讨论中深化自己的见解。对于同学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质疑,在释疑的过程中,深化明晰问题的实质。最近听一位老师讲日本教材的内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讲的是一个小女孩为了回报老奶奶对自己一家的照顾,去老奶奶家里帮助干活,临别的时候头也不回地走了。此时小女孩的心情怎么样?有的同学说高兴,理由是帮助老奶奶完成了工作;有的同学说伤心,因为小女孩已经和老奶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临别的时候肯定很伤心。文本中没有明确的表示。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揣摩作者的意图,以及文本发展到此的情境做出合理的判断。最后在教师的参与讨论下,做出了较为贴切的论断——不舍。正因为不舍才不敢回头,又不得不离去。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情,有回味,有思考,有情感,正是对话的精髓,对话的内涵如此丰富,对话的结果才会越来越深刻。
最近,于漪老师发表了一篇讲话,语文教师要构建自己的教学人生。讲了语文教育的种种现象,语文教师更多他信——信教参,信时尚,信课程标准,信一课一练,唯独缺少自信力。自信力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学习,来源于文化,来源于素质。这也正是构建对话式课堂的必要条件。惟有教师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创造开放的语言环境,才有学生的生成与创想。对话既是自省,更是交流,也是一种生命接力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舒艳.当代对话教育理论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
[2]孙昊.论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教育[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