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沙市咸嘉博才小学六( 1 )班的同学们开展了一个有趣的活动——亲子写作同题作文。
《牵着阳光去散步》《旅行》《摘橘子》……就同一个作文标题,同学们和爸爸妈妈写出了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牵着阳光去散步
我喜欢,
和阳光手拉着手,
一起去天上散散步。
阳光带着我,
飞向广阔的蓝天。
摘下一朵白云,
尝尝,
哇——是幸福的味道!
——吴雅淇
阳光是我的女儿,
我喜欢牵着阳光去散步。
阳光是那么温婉可人,
迈着优雅的小碎步,
牵起我的衣服,相伴而行。
天气真好,天空瓦蓝,树木碧绿。
我牵着阳光去散步,
我们的快乐心情如风随行。
——(吴雅淇的妈妈)黄晓玲
发言:
吴雅淇的诗,清新、活泼、欢快。妈妈的诗朴实、明亮。在这两首诗里,我们读到了幸福和爱的滋味,让人不由得心生欢喜。
旅行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旅行。
我背着包走过苏州那条青石小巷,看静谧的风景。和爸爸妈妈坐在榕树下,我品尝着从未吃过的菜肴,感受着小桥流水的独特风情……
什么是旅行?
初到香港,我和爸爸拎着大包小包,花了一个多小时在路边找预订的酒店。在张家界,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跨上高高的铁索桥……在旅途中,我们会遇见不同的人,遭遇奇怪的事,克服种种困难。这些发生在旅途中的故事,成为了温暖的回忆。
一次,在火车上,我遇见一位十六岁的姐姐。她独自旅行,没有相机,也不提前预订旅店。我感到不解。她却说:“旅行,你真正需要带上的是一种期待,还有你的梦想。”
——周雨涵
每个假期,我们都会出门旅行一趟。
在贵州镇远古镇的小溪里嬉戏,在芷江抗日纪念馆广场上看鸽子在脚边觅食,在广东海凌岛的沙滩上随海浪一起飞奔,在张家界的金鞭溪旁徜徉,在鼓浪屿古色古香的小路上散步……
我们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同时感悟到不同的人生。
我们遇到过让人感动的事情,遇到过美丽的风景,也遇到过让人大失所望的风景和人,这就是人生的旅行。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你才能看到不同的风景,欣赏到不同的人生。
旅途的风景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在自己身边。让我们彼此相伴,走在人生的旅途上!
——(周雨涵的爸爸)周鸿
发言:
对周雨涵而言,每一段旅行都是一次探索、一次成长。而对于爸爸来说,和孩子在一起的旅行,是温情的相伴,是引导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
摘桔子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老家的橘子特别多,我们每年都会去摘橘子。
山坡上都是爷爷奶奶种的橘子树。一个个熟透了的橘子挂在树枝上,黄澄澄的颜色和翠绿的叶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人注目。
匆匆吃过午饭,我和爸爸一人提着一个大篮子,带着剪刀去橘林摘橘子。
每棵树上都挂满了成熟的橘子。我把剪刀扔在一旁,把袖子一卷,抓住一个橘子就用力扯。啪——橘子是扯下来了,可橘子皮已经破了。爸爸摇摇头,说:“摘橘子要用剪刀剪,不要用手扯……”
我捡起剪刀,将橘子一个个从枝头剪下来。很快,我就摘满了一大篮。我赶紧跑回去,把橘子倒了又来摘。烈日当头,豆大的汗一滴滴掉下来。
我们一直干了一下午,摘了一大堆橘子。
吃着橘子,看落日的余晖洒在橘林里,明亮又欢快。
——邓逸凡
今年是闰年,橘子结的比往年多。橘树挂满了黄澄澄、沉甸甸的果实,真是让人喜爱。
我告诉邓逸凡怎么摘橘子。奶奶跟过来,告诉我们要尽量摘树顶上的橘子。树顶阳光充沛,结出来的橘子会甜些……
我们在橘林中忙来忙去,不知不觉,就摘了几十斤橘子。橘子堆放在屋前的平地里,像金色的小山。
邓逸凡吃得津津有味,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时间过得真快,我小时候亲手栽下的幼苗,如今长成了硕果累累的大树。邓逸凡也成长为俊朗的大男孩,我的心里充满喜悦。
——(邓逸凡的爸爸)邓旺东
发言:
摘橘子——在这样一个场景里,邓逸凡感受到的是丰收的喜悦,是动手劳动带来的快乐。爸爸注意到的,却是岁月的流逝,是看到孩子茁壮成长的欣慰。
美味的竹筒饭
春节,我回到了老家张家界。在爷爷家,我想要做一次竹筒饭。
要做竹筒饭,必须先准备竹筒。爷爷在屋后的竹林里挑选了一根竹子,然后举起斧头,吃力地砍着。过了一会儿,竹子倒下了。他劈掉枝叶,和爸爸一起把竹子抬回了家。
爷爷把竹子放在支架上,用锯子锯出一节节两头都带“节”的竹筒,然后把竹筒劈开,一边用来盛米,一边当盖子。
我洗干净竹筒,把淘好的米和切好的腊肉、红薯、板栗、红枣等放进去,再倒上适量的水,盖好盖子,绑上绳子,放进大锅里开始蒸。
过了一会儿,我闻到了竹子和米饭的香味,赶紧跑过去问:“蒸好了吗?可以吃了吗?”
爸爸说:“还得等一会儿。”我馋得口水直流。
又过了一会儿,只听爸爸喊了一声:“好啦!”我飞奔过去,和大人们一起把竹筒拿出来,将竹筒上的绳子一根根地解开,打开盖子——啊,香喷喷的竹筒饭做好啦!
我给大家盛上竹筒饭。大家都笑了。
——李祺祥
寒假回到张家界老家,女儿就吵着要做竹筒饭。
竹筒准备好了。女儿就去准备做竹筒饭需要的原料。她要求自己动手。看着她拿刀子切腊肉,我站在旁边还真是捏了一把汗。
她把原料放进竹筒,将竹筒放进蒸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女儿不时跑进厨房来瞧一瞧,闻一闻,一副急不可待的模样,真是好笑。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竹筒饭熟了。女儿一个箭步冲进厨房。我忙喊住她:“别急,小心烫着,离远一点!”
打开盖子,香味扑鼻而来,我都禁不住要流口水了。女儿给大家盛上竹筒饭——米饭里渗着竹香,竹香里透着饭香,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在开心的人群里,女儿的笑容格外灿烂。
——李祺祥的爸爸
发言:
做竹筒饭,李祺祥关注动手的乐趣,想给大家带来美味和欢乐,而爸爸关注的重点却是女儿的快乐。这份关爱和守护,使得制作竹筒饭这样一件事情变得更加温暖和香甜。
·编辑感言·
在交流中成长
这些作文有趣、好读。
不管是同学们的作品,还是家长们的作品,都写出了生活中的思考、趣味、欢乐,甚至是烦恼。
借由同一个作文主题,家长和孩子通过文字展示出自己的不同视角,进行了一场有益、有效的交流。
法国教育家阿尔贝·雅卡尔说:“教育就是启蒙孩子做交流的游戏,与周围的人做互相交流,与过去的或其他的人群和文明做单向的交流。”
如何交流?
怎样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长沙市咸嘉博才小学六(1)班的同学们开展了有趣的尝试。
在这样的交流里,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快乐,体会到父母暖暖的爱意……这些收获和感悟就是成长。
《牵着阳光去散步》《旅行》《摘橘子》……就同一个作文标题,同学们和爸爸妈妈写出了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牵着阳光去散步
我喜欢,
和阳光手拉着手,
一起去天上散散步。
阳光带着我,
飞向广阔的蓝天。
摘下一朵白云,
尝尝,
哇——是幸福的味道!
——吴雅淇
阳光是我的女儿,
我喜欢牵着阳光去散步。
阳光是那么温婉可人,
迈着优雅的小碎步,
牵起我的衣服,相伴而行。
天气真好,天空瓦蓝,树木碧绿。
我牵着阳光去散步,
我们的快乐心情如风随行。
——(吴雅淇的妈妈)黄晓玲
发言:
吴雅淇的诗,清新、活泼、欢快。妈妈的诗朴实、明亮。在这两首诗里,我们读到了幸福和爱的滋味,让人不由得心生欢喜。
旅行
我喜欢读书,也喜欢旅行。
我背着包走过苏州那条青石小巷,看静谧的风景。和爸爸妈妈坐在榕树下,我品尝着从未吃过的菜肴,感受着小桥流水的独特风情……
什么是旅行?
初到香港,我和爸爸拎着大包小包,花了一个多小时在路边找预订的酒店。在张家界,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跨上高高的铁索桥……在旅途中,我们会遇见不同的人,遭遇奇怪的事,克服种种困难。这些发生在旅途中的故事,成为了温暖的回忆。
一次,在火车上,我遇见一位十六岁的姐姐。她独自旅行,没有相机,也不提前预订旅店。我感到不解。她却说:“旅行,你真正需要带上的是一种期待,还有你的梦想。”
——周雨涵
每个假期,我们都会出门旅行一趟。
在贵州镇远古镇的小溪里嬉戏,在芷江抗日纪念馆广场上看鸽子在脚边觅食,在广东海凌岛的沙滩上随海浪一起飞奔,在张家界的金鞭溪旁徜徉,在鼓浪屿古色古香的小路上散步……
我们去了不同的地方,看了不同的风景,同时感悟到不同的人生。
我们遇到过让人感动的事情,遇到过美丽的风景,也遇到过让人大失所望的风景和人,这就是人生的旅行。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你才能看到不同的风景,欣赏到不同的人生。
旅途的风景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家人在自己身边。让我们彼此相伴,走在人生的旅途上!
——(周雨涵的爸爸)周鸿
发言:
对周雨涵而言,每一段旅行都是一次探索、一次成长。而对于爸爸来说,和孩子在一起的旅行,是温情的相伴,是引导孩子成长的一种方式。
摘桔子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老家的橘子特别多,我们每年都会去摘橘子。
山坡上都是爷爷奶奶种的橘子树。一个个熟透了的橘子挂在树枝上,黄澄澄的颜色和翠绿的叶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人注目。
匆匆吃过午饭,我和爸爸一人提着一个大篮子,带着剪刀去橘林摘橘子。
每棵树上都挂满了成熟的橘子。我把剪刀扔在一旁,把袖子一卷,抓住一个橘子就用力扯。啪——橘子是扯下来了,可橘子皮已经破了。爸爸摇摇头,说:“摘橘子要用剪刀剪,不要用手扯……”
我捡起剪刀,将橘子一个个从枝头剪下来。很快,我就摘满了一大篮。我赶紧跑回去,把橘子倒了又来摘。烈日当头,豆大的汗一滴滴掉下来。
我们一直干了一下午,摘了一大堆橘子。
吃着橘子,看落日的余晖洒在橘林里,明亮又欢快。
——邓逸凡
今年是闰年,橘子结的比往年多。橘树挂满了黄澄澄、沉甸甸的果实,真是让人喜爱。
我告诉邓逸凡怎么摘橘子。奶奶跟过来,告诉我们要尽量摘树顶上的橘子。树顶阳光充沛,结出来的橘子会甜些……
我们在橘林中忙来忙去,不知不觉,就摘了几十斤橘子。橘子堆放在屋前的平地里,像金色的小山。
邓逸凡吃得津津有味,我们都开心地笑了!
时间过得真快,我小时候亲手栽下的幼苗,如今长成了硕果累累的大树。邓逸凡也成长为俊朗的大男孩,我的心里充满喜悦。
——(邓逸凡的爸爸)邓旺东
发言:
摘橘子——在这样一个场景里,邓逸凡感受到的是丰收的喜悦,是动手劳动带来的快乐。爸爸注意到的,却是岁月的流逝,是看到孩子茁壮成长的欣慰。
美味的竹筒饭
春节,我回到了老家张家界。在爷爷家,我想要做一次竹筒饭。
要做竹筒饭,必须先准备竹筒。爷爷在屋后的竹林里挑选了一根竹子,然后举起斧头,吃力地砍着。过了一会儿,竹子倒下了。他劈掉枝叶,和爸爸一起把竹子抬回了家。
爷爷把竹子放在支架上,用锯子锯出一节节两头都带“节”的竹筒,然后把竹筒劈开,一边用来盛米,一边当盖子。
我洗干净竹筒,把淘好的米和切好的腊肉、红薯、板栗、红枣等放进去,再倒上适量的水,盖好盖子,绑上绳子,放进大锅里开始蒸。
过了一会儿,我闻到了竹子和米饭的香味,赶紧跑过去问:“蒸好了吗?可以吃了吗?”
爸爸说:“还得等一会儿。”我馋得口水直流。
又过了一会儿,只听爸爸喊了一声:“好啦!”我飞奔过去,和大人们一起把竹筒拿出来,将竹筒上的绳子一根根地解开,打开盖子——啊,香喷喷的竹筒饭做好啦!
我给大家盛上竹筒饭。大家都笑了。
——李祺祥
寒假回到张家界老家,女儿就吵着要做竹筒饭。
竹筒准备好了。女儿就去准备做竹筒饭需要的原料。她要求自己动手。看着她拿刀子切腊肉,我站在旁边还真是捏了一把汗。
她把原料放进竹筒,将竹筒放进蒸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女儿不时跑进厨房来瞧一瞧,闻一闻,一副急不可待的模样,真是好笑。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竹筒饭熟了。女儿一个箭步冲进厨房。我忙喊住她:“别急,小心烫着,离远一点!”
打开盖子,香味扑鼻而来,我都禁不住要流口水了。女儿给大家盛上竹筒饭——米饭里渗着竹香,竹香里透着饭香,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
在开心的人群里,女儿的笑容格外灿烂。
——李祺祥的爸爸
发言:
做竹筒饭,李祺祥关注动手的乐趣,想给大家带来美味和欢乐,而爸爸关注的重点却是女儿的快乐。这份关爱和守护,使得制作竹筒饭这样一件事情变得更加温暖和香甜。
·编辑感言·
在交流中成长
这些作文有趣、好读。
不管是同学们的作品,还是家长们的作品,都写出了生活中的思考、趣味、欢乐,甚至是烦恼。
借由同一个作文主题,家长和孩子通过文字展示出自己的不同视角,进行了一场有益、有效的交流。
法国教育家阿尔贝·雅卡尔说:“教育就是启蒙孩子做交流的游戏,与周围的人做互相交流,与过去的或其他的人群和文明做单向的交流。”
如何交流?
怎样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长沙市咸嘉博才小学六(1)班的同学们开展了有趣的尝试。
在这样的交流里,我们感受到不一样的快乐,体会到父母暖暖的爱意……这些收获和感悟就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