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努力地去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式上作了很大的改进。学生在学习的方式上确实也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学会了合作交流,学会了认真倾听、欣赏同学的发言,学会了评价,课堂气氛活跃。但也不能否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采用的合作学习方式流于形式。有的整堂课几乎都在讨论,表面上课堂教学气氛十分热烈,学生也相当活跃,好像都在说。但是当一堂课结束后,我们在评估学生到底学了什么,教师给了学生哪些知识,完成了哪些目标时,却很含糊,学习效果究竟如何,往往教师也不知道。为防止学生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想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当有明确的小组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应当根据小组任务进行适当的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个人任务。另外,要想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一定要适合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一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完成或无法较好地完成,而合作学习小组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能够完成或更好地完成。如果学习的任务太简单,或者学习的任务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就完全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
(二)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一般说来,开展合作学习应当把握这样几个时机:一是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的时候;二是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三是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四是当学生的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的时候;五是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六是当学习任务较大,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对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以下是我组织学生合作阅读的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1)独立思考。这是小组合作的必要前提,也是学生之间互动互助的基础。比如,我在让学生预习《白杨树》一课时,通过课前独立预习研读后,学生就会提出“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为什么还能长出这么大的白杨树?”“哥哥问爸爸后,爸爸为什么微笑消失,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等问题,促进了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小组讨论。这一步是合作阅读的核心环节。根据讨论的内容不同,讨论可以是辩论式的,可以是诊断式的,也可以是互补式的。例如: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让学生分组来讨论,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一个小组中就出现了四种观点:金钱至上说、虚荣势利说、小人物无奈说和世态炎凉说。经过讨论,取长补短,认为可以的就综合并存起来。
(3)组际交流。即在课代表的主持下,由各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合作学习结果,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难问题交全班讨论,并解答别组质疑。
(三)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控。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合作技巧的指导和学习困难的指导两个方面。合作技巧的指导,主要是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如何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如何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共同讨论、学会相互交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学习困难的指导,是指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师的监控主要体现在:纠正学生偏离主题的讨论,避免学生的合作学习步入误区,防止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出现冷场的局面,防止某些学生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根据学生学习的状况合理调节合作学习的时间。
(一)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任务。要想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每个合作学习小组应当有明确的小组任务,合作学习小组内部应当根据小组任务进行适当的分工,让每个小组成员有明确的个人任务。另外,要想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一定要适合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一般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无法完成或无法较好地完成,而合作学习小组通过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相互交流能够完成或更好地完成。如果学习的任务太简单,或者学习的任务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就完全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
(二)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一般说来,开展合作学习应当把握这样几个时机:一是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的时候;二是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三是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四是当学生的思路不开阔,需要相互启发的时候;五是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六是当学习任务较大,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对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注重合作学习,养成互相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以下是我组织学生合作阅读的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教与学的效果。
(1)独立思考。这是小组合作的必要前提,也是学生之间互动互助的基础。比如,我在让学生预习《白杨树》一课时,通过课前独立预习研读后,学生就会提出“在荒无人烟的大戈壁为什么还能长出这么大的白杨树?”“哥哥问爸爸后,爸爸为什么微笑消失,脸色变得严肃起来”等问题,促进了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叉吸引,设疑答疑,使教师变包场为导演,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自主探索,达到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2)小组讨论。这一步是合作阅读的核心环节。根据讨论的内容不同,讨论可以是辩论式的,可以是诊断式的,也可以是互补式的。例如:我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让学生分组来讨论,由于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一个小组中就出现了四种观点:金钱至上说、虚荣势利说、小人物无奈说和世态炎凉说。经过讨论,取长补短,认为可以的就综合并存起来。
(3)组际交流。即在课代表的主持下,由各小组派代表阐述本组合作学习结果,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难问题交全班讨论,并解答别组质疑。
(三)加强合作学习的指导和监控。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合作技巧的指导和学习困难的指导两个方面。合作技巧的指导,主要是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如何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如何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共同讨论、学会相互交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学习困难的指导,是指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提供必要的帮助。教师的监控主要体现在:纠正学生偏离主题的讨论,避免学生的合作学习步入误区,防止学生的讨论和交流出现冷场的局面,防止某些学生过度依赖同伴的帮助,根据学生学习的状况合理调节合作学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