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近日发布,据介绍,这是自198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在光明日报发布我国第一个大学排行榜24年以来,我国首次发布全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名。清华大学位列榜首,北大居于次席。
本科教育作为大学的立校之基,能有一个排行榜关注,可给公众一个更深入了解大学教育质量的视角。然而,仔细分析这个榜单所采取的指标,却令人大失所望。
据报道,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设立两项指标:新生入学质量排名和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这两项指标就能评价出本科毕业生质量吗?第一项指标“新生入校质量排名”,可一定程度反映出该校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勉强可以列为评价毕业生质量的组成部分;而第二项指标“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却很难与本科教育质量挂钩,排行榜制作者或许认为,教师的学术水平高,本科生的教育质量就高,但现实之中,教师的学术研究并没有服务于本科教学,反过来造成大学本科教育的弱势,一些大学教授热衷于申请课题、跑经费、发表论文,奔忙于“社交学术”和“成果学术”之中,却不屑于给本科上课,就是排上课表,也是为应付工作量,具体上课的老师却是自己的研究生或者由其他老师代课。按照上述两项指标,完全可以理解为,“一流的生源 一流的研究”就是一流的本科,这不是表明老师不教学,教育再“空心化”,本科教育也一流吗?
同样是评价教育质量,不妨来看美国大学排行榜,选择的是哪些指标。《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评价指标包括新生选择性(有多少学生选择这所大学)、新生留校率(有多少学生求学一年之后继续留在该校读书)、教师资源(学校中有多少班级是20人一班、40人一班)、校友捐赠率(毕业学生中有多少捐赠母校)。《福布斯》的大学排行榜,主要有五项指标: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程度、毕业生成功程度、学生的负债情况、本科生在四年内毕业率和学生所获奖项。
这些指标,就是连不懂教育的人也知道,这是真正在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既反映受教育者对学校的选择(入学选择和在读期间选择)、满意度,又反映学校对学生的重视程度(教师资源实质是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严格要求(毕业率体现学校的标准和学生达到标准的努力程度),还体现了母校与校友的关系。
号称新鲜出炉的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在上述排行榜面前,是根本拿不出手。这最多是一份生源质量排行榜加高校学术水平排行榜。这一方面反映排行榜制作者的急功近利,制造噱头,而没有多少实质。教育是一个过程,要评价教育,就必须采用“过程指标”;如果忽略过程,简单地认为优质生源叠加上学术高手,就可以得到高水平的教育,这是对教育的误会。
而另一方面,这也暴露出我国大学办学的困境。客观而言,在我国所有大学中,根本就不存在美国大学排行榜所采用的指标——由于没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所以不存在新生选择性指标;由于没有自由转学制度,大学生得“一个萝卜一个坑”,因此,没有新生留校率指标;由于大学普遍实行“宽出”,毕业率也就毫无意义;由于大学信息不公开,教师上课“挂羊头卖狗肉”,获得的教师资源数据,不会针对课堂教学,而会是另外一些数据,诸如院士数、长江学者数等等。因此,要提高我国本科教育质量,需要改革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赋予学生选择学校、选择教育的权利,由此迫使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加大教育投入,严格质量标准。
(摘自熊丙奇的搜狐博客,有删改——编者注)
本科教育作为大学的立校之基,能有一个排行榜关注,可给公众一个更深入了解大学教育质量的视角。然而,仔细分析这个榜单所采取的指标,却令人大失所望。
据报道,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设立两项指标:新生入学质量排名和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这两项指标就能评价出本科毕业生质量吗?第一项指标“新生入校质量排名”,可一定程度反映出该校受学生的欢迎程度,勉强可以列为评价毕业生质量的组成部分;而第二项指标“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却很难与本科教育质量挂钩,排行榜制作者或许认为,教师的学术水平高,本科生的教育质量就高,但现实之中,教师的学术研究并没有服务于本科教学,反过来造成大学本科教育的弱势,一些大学教授热衷于申请课题、跑经费、发表论文,奔忙于“社交学术”和“成果学术”之中,却不屑于给本科上课,就是排上课表,也是为应付工作量,具体上课的老师却是自己的研究生或者由其他老师代课。按照上述两项指标,完全可以理解为,“一流的生源 一流的研究”就是一流的本科,这不是表明老师不教学,教育再“空心化”,本科教育也一流吗?
同样是评价教育质量,不妨来看美国大学排行榜,选择的是哪些指标。《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评价指标包括新生选择性(有多少学生选择这所大学)、新生留校率(有多少学生求学一年之后继续留在该校读书)、教师资源(学校中有多少班级是20人一班、40人一班)、校友捐赠率(毕业学生中有多少捐赠母校)。《福布斯》的大学排行榜,主要有五项指标: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程度、毕业生成功程度、学生的负债情况、本科生在四年内毕业率和学生所获奖项。
这些指标,就是连不懂教育的人也知道,这是真正在评价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既反映受教育者对学校的选择(入学选择和在读期间选择)、满意度,又反映学校对学生的重视程度(教师资源实质是学校在人才培养上的投入)、严格要求(毕业率体现学校的标准和学生达到标准的努力程度),还体现了母校与校友的关系。
号称新鲜出炉的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在上述排行榜面前,是根本拿不出手。这最多是一份生源质量排行榜加高校学术水平排行榜。这一方面反映排行榜制作者的急功近利,制造噱头,而没有多少实质。教育是一个过程,要评价教育,就必须采用“过程指标”;如果忽略过程,简单地认为优质生源叠加上学术高手,就可以得到高水平的教育,这是对教育的误会。
而另一方面,这也暴露出我国大学办学的困境。客观而言,在我国所有大学中,根本就不存在美国大学排行榜所采用的指标——由于没有自由申请入学制度,所以不存在新生选择性指标;由于没有自由转学制度,大学生得“一个萝卜一个坑”,因此,没有新生留校率指标;由于大学普遍实行“宽出”,毕业率也就毫无意义;由于大学信息不公开,教师上课“挂羊头卖狗肉”,获得的教师资源数据,不会针对课堂教学,而会是另外一些数据,诸如院士数、长江学者数等等。因此,要提高我国本科教育质量,需要改革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赋予学生选择学校、选择教育的权利,由此迫使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加大教育投入,严格质量标准。
(摘自熊丙奇的搜狐博客,有删改——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