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腹泻并发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出现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蓝光照射”退黄,给予“蒙脱石散剂”治疗腹泻;治疗组给予“蓝光照射”退黄,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腹泻。2组均治疗4天,观察2组总有效率,对2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和88%,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腹泻并发症有效。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蓝光照射;腹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24-0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早期新生儿高发病率疾患,如果黄疸程度重,可以出现患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胆红素脑病后遗症多、程度重、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及时有效消退黄疸,可以防止患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能有效改善患儿生存质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指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umol/L,或每日上升>85umol/L;3.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具备上述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进行“监光照射”退黄治疗过程中可以出现腹泻、皮疹、发热等并发症,其中尤以腹泻并发症多,本研究从临床出发,选取2011年2月~2013年5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给予“蓝光照射”退黄治疗中出现腹泻并发症患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3年5月于乳山市中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全部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排除1)新生儿溶血病;2)新生儿感染性黄疸;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NJ33婴幼儿经皮黄疸测试仪为监测工具,对治疗前后进行监测,以前额、胸部皮肤测试读数为参考,选抒范围在225-310umol/L之间的患儿为治疗对象,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23±1.25)天;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06±1.69)天。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监光照射”每天8小时,同时补充“核黄素”以补充蓝光分解的体内“核黄素”,出现腹泻后给予“蒙脱石散剂”口服。每次1克 每日3次治疗组常规给予“蓝光照射”每天8小时,同时补充“核黄素”以补充监光分解的体内“核黄素”,出现腹泻后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每次1片,每日3次。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标准 以NJ33婴幼儿经皮黄疸测试仪测胆红素指数小于188 umol/L,黄疸明显减轻,腹泻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大便每日<4次,性状正常;好转:大便次数减少,但未达治愈标准;无效:大便次数及性状均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x±s)。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主要组成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腊样芽孢杆菌。其中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为健康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直接补充可抑制肠道中某些致病菌,维持正常肠道正常蠕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蜡样芽孢杆菌在肠道中定植,消耗氧气,为双歧杆菌等厌氧杆菌营造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等厌氧杆菌繁殖。
双歧杆菌使新生儿肠道中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革兰氏阳性、无芽孢、菌体末端常带有分叉的专性厌氧菌,该菌占肠道细菌95%以上,它可以合成多种B族维生素;协助消化和吸收多种营养物质;调节肠道的正常蠕动。新生儿生后数小时细菌即侵入肠道,主要分布在结肠和直肠,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脆弱,易受许多内外环境因素影响使菌群失调,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功能失调,出现腹泻症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蓝光照射退黄治疗过程中,胆红素分解产物,易致新生儿肠道菌群失调,消化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功能失调,出现腹泻症状。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有效补充和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繁殖,纠正肠道正常菌群失调状态,有效治疗新生儿理性黄疸蓝光照射退黄出现的并发症。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蓝光照射;腹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524-0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早期新生儿高发病率疾患,如果黄疸程度重,可以出现患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胆红素脑病后遗症多、程度重、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及时有效消退黄疸,可以防止患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能有效改善患儿生存质量。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指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2.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umol/L,或每日上升>85umol/L;3.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4.黄疸退而复现;5.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具备上述任何一项者可诊断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进行“监光照射”退黄治疗过程中可以出现腹泻、皮疹、发热等并发症,其中尤以腹泻并发症多,本研究从临床出发,选取2011年2月~2013年5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给予“蓝光照射”退黄治疗中出现腹泻并发症患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3年5月于乳山市中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100例,全部符合《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诊断标准,排除1)新生儿溶血病;2)新生儿感染性黄疸;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NJ33婴幼儿经皮黄疸测试仪为监测工具,对治疗前后进行监测,以前额、胸部皮肤测试读数为参考,选抒范围在225-310umol/L之间的患儿为治疗对象,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23±1.25)天;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平均年龄(5.06±1.69)天。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给予“监光照射”每天8小时,同时补充“核黄素”以补充蓝光分解的体内“核黄素”,出现腹泻后给予“蒙脱石散剂”口服。每次1克 每日3次治疗组常规给予“蓝光照射”每天8小时,同时补充“核黄素”以补充监光分解的体内“核黄素”,出现腹泻后给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杭州龙达新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每次1片,每日3次。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标准 以NJ33婴幼儿经皮黄疸测试仪测胆红素指数小于188 umol/L,黄疸明显减轻,腹泻疗效判定标准:治愈:大便每日<4次,性状正常;好转:大便次数减少,但未达治愈标准;无效:大便次数及性状均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x±s)。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双岐杆菌四联活菌片主要组成成分为: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腊样芽孢杆菌。其中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为健康人体肠道正常菌群,直接补充可抑制肠道中某些致病菌,维持正常肠道正常蠕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蜡样芽孢杆菌在肠道中定植,消耗氧气,为双歧杆菌等厌氧杆菌营造厌氧环境,促进双歧杆菌等厌氧杆菌繁殖。
双歧杆菌使新生儿肠道中具有重要生理意义的革兰氏阳性、无芽孢、菌体末端常带有分叉的专性厌氧菌,该菌占肠道细菌95%以上,它可以合成多种B族维生素;协助消化和吸收多种营养物质;调节肠道的正常蠕动。新生儿生后数小时细菌即侵入肠道,主要分布在结肠和直肠,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脆弱,易受许多内外环境因素影响使菌群失调,导致消化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功能失调,出现腹泻症状,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蓝光照射退黄治疗过程中,胆红素分解产物,易致新生儿肠道菌群失调,消化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功能失调,出现腹泻症状。使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有效补充和促进双歧杆菌生长繁殖,纠正肠道正常菌群失调状态,有效治疗新生儿理性黄疸蓝光照射退黄出现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