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现代化工制造业,需要有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产品开发,同时更需要大量的在生产一线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较强的操作设备的能力、独立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吃苦耐劳、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等品德,是高校培养追求,也是企业对员工最重要的要求。学校借助校外企业或实习基地,安排顶岗实习,进行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培训,是高校与企业真正实现合作教育的桥梁。因此,如何对顶岗实习进行合理安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是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
一、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思想认识模糊,岗位适应能力差。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扮演实习者和员工两种角色,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学生已经习惯于自己的学生身份,愿意接受学校的领导,总以为企业对他们的要求太高、太严,难以适应。再加上部分学生过高估价自己,“眼高”现象较突出,认为自己已受高等教育,让其从事具体的操作,有“大材小用”之感,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责任心和上进心。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付出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思想上有片面追求实习报酬的倾向。一旦与其要求不符,则在思想上有情绪、行动上迟缓,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师资力量不足,管理难度大。目前,各专业没有专职的实习教师,实习指导教师除指导实习外,还担任其它班级的授课任务,对实习指导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为解决这一突出的问题,学校只能派出非专业人员协助,而这些非专业人员对具体的技术环节不能做具体的专业指导,不能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能起一般的组织作用。同时,由于学生实习岗位种类多、人员分散,要让每个学生得到专业教师的有效指导,困难较大。受人员数量和资金制约,指导教师往往只能起到巡视、监督、信息反馈的作用,学校对学生的整体管理和指导功能弱化,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与企业的关系上,面临的种种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的质量。
3.企业配合力度不够。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实施顶岗实习的平台在企业,学生在企业主要以企业中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热心人才培养工作的专家和技术能手指导为主。学生在岗位上,其技术的掌握、提高、熟练、创新主要依赖于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一个高水平、并愿意传授技术的企业师傅,对学生技术的掌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企业考虑到生产秩序、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问题,对学生不够放心,尤其是化工生产最大的特点是高温、高压和易燃、易爆,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出于安全生产、管理以及新设备与工艺技术保密等自身利益的需要,一般是不欢迎学生实习的,即使是允许某些特殊关系的院校学生实习,企业的设备也不敢让学生动手操作。企业师傅有的会做不会说,有的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种种因素,制约着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4.顶岗实习重开始,轻结尾。顶岗实习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在开始的进行阶段安排的井然有条,而在实习结束后的成绩评定、内部交流、总结等环节,由于受时间制约,往往比较草率,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不能进行系统的收集、归纳、总结,对取得的成绩不能上升到理性。
二、解决的对策
1.加大顶岗实习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适应性。首先要做好实施顶岗实习的宣传、动员工作。因为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会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脱离学校环境,处在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社会环境中,繁重的生产劳动、复杂的人迹关系、严格的企业管理,以及种种无法事先预测的人和事,都会使学生产生许多想法,甚至产生很多不适。所以,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让他们明白要做什么,应当怎样做,准确给自己定位,为有序地落实实施方案和各项措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进行金钱观、吃苦观、敬业观教育,使他们不应以获取金钱为目的,并能扑下身、静下心、吃得苦、耐得住寂寞,并能敬业爱岗、安心本职工作,对企业忠诚。目前企业认为学生普遍存在对自身认识过高、好高骛远、对企业忠诚度差的问题。常常会不辞而别,对企业造成损失。这也是他们不乐意接受实习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学校必须对学生加强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还要重视学生HSEQ(健康、安全、环保、质量)四大意识的养成。
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长久的实习基地。顶岗实习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需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能满足顶岗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要选择一些与化工类专业对口的具有现代规模的企业,找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结合点,本着“双赢”原则,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在目前企业参与合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条件,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比如,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学生现场的技能培训,学生可在此基地进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弥补校内实训资源的不足;引进企业在学校建立研发中心,学校教师与合作企业一起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优先为合作单位提供优秀毕业生;学校利用自己的师资、设备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等。同时,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促进校企合作。
3.强化实习指导队伍,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学校要选派得力的实习指导教师教育学生摆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学会用员工的意识思考问题和要求自己。一方面,从校内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具体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以及与企业的沟通协调,管理部门要在实训人员组成和资金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保证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进入实习一线,为实习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企业聘请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热心人才培养工作的专家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介绍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控制、设备的维护及操作安全等内容,以利于学生的实习,对于企业的兼职指导教师学校要付给一定的报酬。
4.做好实习时机选择、成绩的考评和经验总结。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学完全部主干课程,考试合格,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过岗位技能的培训,具备初步的实践能力,能基本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才能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岗位必须是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岗位,不能跨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价与考核。顶岗实习阶段的评价考核不同于校内所开课程的考核。学校与企业作为共同的评价主体,要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考核内容主要是所在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要引导学生做好日常工作中的记录,及时进行经验总结,让他们通过顶岗实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还要组织初期、中期两次抽查,对抽查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阶段检查不合格者,系可以取消其毕业答辩资格。及时上交实习记录,其中要有企业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评定,并加盖实习单位公章,所有参加实习的学生都要上交“工作报告”或“岗位生产工艺流程”,在实习过程中,要组织好人员,从考勤、思想表现、操作技能、完成程度、实习总结、内部交流等方面,及时地、客观地对每个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评分标准要具体,明确由谁考勤,由谁评定技能,由谁组织总结,怎样考勤,评定技能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总结等,以便于量化和操作。实习结束后,系实习考核小组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具体表现、上交材料等情况会同企业指导教师在企业组织汇报或答辩,并进行综合考核,给出实习成绩。组织校外指导教师座谈,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并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以便在下次训练时发挥优点、克服不足,使实习效果不断提高。在实习中要加强过程监督,给学生预先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实习中自己寻找答案,解決实际遇到的具体问题。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一、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思想认识模糊,岗位适应能力差。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扮演实习者和员工两种角色,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学生已经习惯于自己的学生身份,愿意接受学校的领导,总以为企业对他们的要求太高、太严,难以适应。再加上部分学生过高估价自己,“眼高”现象较突出,认为自己已受高等教育,让其从事具体的操作,有“大材小用”之感,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责任心和上进心。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付出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思想上有片面追求实习报酬的倾向。一旦与其要求不符,则在思想上有情绪、行动上迟缓,实习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2.师资力量不足,管理难度大。目前,各专业没有专职的实习教师,实习指导教师除指导实习外,还担任其它班级的授课任务,对实习指导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为解决这一突出的问题,学校只能派出非专业人员协助,而这些非专业人员对具体的技术环节不能做具体的专业指导,不能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能起一般的组织作用。同时,由于学生实习岗位种类多、人员分散,要让每个学生得到专业教师的有效指导,困难较大。受人员数量和资金制约,指导教师往往只能起到巡视、监督、信息反馈的作用,学校对学生的整体管理和指导功能弱化,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与企业的关系上,面临的种种困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习的质量。
3.企业配合力度不够。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实习指导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实施顶岗实习的平台在企业,学生在企业主要以企业中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热心人才培养工作的专家和技术能手指导为主。学生在岗位上,其技术的掌握、提高、熟练、创新主要依赖于企业师傅的言传身教。一个高水平、并愿意传授技术的企业师傅,对学生技术的掌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企业考虑到生产秩序、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等问题,对学生不够放心,尤其是化工生产最大的特点是高温、高压和易燃、易爆,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出于安全生产、管理以及新设备与工艺技术保密等自身利益的需要,一般是不欢迎学生实习的,即使是允许某些特殊关系的院校学生实习,企业的设备也不敢让学生动手操作。企业师傅有的会做不会说,有的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种种因素,制约着顶岗实习的质量和效果。
4.顶岗实习重开始,轻结尾。顶岗实习是强化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在开始的进行阶段安排的井然有条,而在实习结束后的成绩评定、内部交流、总结等环节,由于受时间制约,往往比较草率,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不能进行系统的收集、归纳、总结,对取得的成绩不能上升到理性。
二、解决的对策
1.加大顶岗实习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学生的适应性。首先要做好实施顶岗实习的宣传、动员工作。因为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会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脱离学校环境,处在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社会环境中,繁重的生产劳动、复杂的人迹关系、严格的企业管理,以及种种无法事先预测的人和事,都会使学生产生许多想法,甚至产生很多不适。所以,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让他们明白要做什么,应当怎样做,准确给自己定位,为有序地落实实施方案和各项措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并对学生进行金钱观、吃苦观、敬业观教育,使他们不应以获取金钱为目的,并能扑下身、静下心、吃得苦、耐得住寂寞,并能敬业爱岗、安心本职工作,对企业忠诚。目前企业认为学生普遍存在对自身认识过高、好高骛远、对企业忠诚度差的问题。常常会不辞而别,对企业造成损失。这也是他们不乐意接受实习学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学校必须对学生加强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还要重视学生HSEQ(健康、安全、环保、质量)四大意识的养成。
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长久的实习基地。顶岗实习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需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能满足顶岗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要选择一些与化工类专业对口的具有现代规模的企业,找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结合点,本着“双赢”原则,建立学校和企业之间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在目前企业参与合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条件,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模式。比如,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的方式与企业合作。企业提供学生现场的技能培训,学生可在此基地进行课程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毕业实习,弥补校内实训资源的不足;引进企业在学校建立研发中心,学校教师与合作企业一起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优先为合作单位提供优秀毕业生;学校利用自己的师资、设备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等。同时,政府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促进校企合作。
3.强化实习指导队伍,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学校要选派得力的实习指导教师教育学生摆好自己的位置,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学会用员工的意识思考问题和要求自己。一方面,从校内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具体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以及与企业的沟通协调,管理部门要在实训人员组成和资金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保证一定数量的专业教师进入实习一线,为实习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企业聘请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热心人才培养工作的专家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介绍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控制、设备的维护及操作安全等内容,以利于学生的实习,对于企业的兼职指导教师学校要付给一定的报酬。
4.做好实习时机选择、成绩的考评和经验总结。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学完全部主干课程,考试合格,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过岗位技能的培训,具备初步的实践能力,能基本适应岗位工作的需要,才能安排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岗位必须是与专业相关的专业技术岗位,不能跨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必须进行严格的评价与考核。顶岗实习阶段的评价考核不同于校内所开课程的考核。学校与企业作为共同的评价主体,要共同参与评价过程的实施。考核内容主要是所在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要引导学生做好日常工作中的记录,及时进行经验总结,让他们通过顶岗实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还要组织初期、中期两次抽查,对抽查不合格者给予通报批评,阶段检查不合格者,系可以取消其毕业答辩资格。及时上交实习记录,其中要有企业对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评定,并加盖实习单位公章,所有参加实习的学生都要上交“工作报告”或“岗位生产工艺流程”,在实习过程中,要组织好人员,从考勤、思想表现、操作技能、完成程度、实习总结、内部交流等方面,及时地、客观地对每个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价。评分标准要具体,明确由谁考勤,由谁评定技能,由谁组织总结,怎样考勤,评定技能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总结等,以便于量化和操作。实习结束后,系实习考核小组根据实习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具体表现、上交材料等情况会同企业指导教师在企业组织汇报或答辩,并进行综合考核,给出实习成绩。组织校外指导教师座谈,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并在学生中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以便在下次训练时发挥优点、克服不足,使实习效果不断提高。在实习中要加强过程监督,给学生预先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实习中自己寻找答案,解決实际遇到的具体问题。
(作者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