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民族,我们经常喜欢说中华民族是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我们当然希望是这样,我也特别希望是这样。但智慧不是很容易衡量的,如果要用自然科学来衡量,如果要用诺贝尔奖衡量,那我们差得还是很远,如果犹太人号称自己是智慧的民族,那有数据支持,犹太人已获20多次诺贝尔化学奖、50多次诺贝尔物理奖、50多次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我们中华民族十几亿人口到2099年也不太可能在诺贝尔奖上超过犹太民族。所以我们只能说,我们要证明自己有智慧,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还有相当多的工作。对于我们来说,证明我们是有智慧的民族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事,而不是已经证明了、更不是举世公认。
中华民族缺乏科学传统
中国流行一百多年的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很好的科学传统,到明清后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我认为这—说法违反基本事实。
中国在古代有没有过科学?有,但很弱,而且特别缺乏抽象、系统、深刻的科学,有的主要是比较简单的、接近实用和实用的,如与天文、农业、医学相关的科学。以古希腊为重要起源的科学,经欧洲传入阿拉伯,再从阿拉伯传回西方,非常有趣的、很长的历史进程,而中国极少参与。看过欧基米德《几何原本》的人,就系统性、深刻性、准确性而言,是否会感慨西方科学在两千多年前达到的程度,在两百年前的中国可能都未达到?
我们在自然科学方面不如西方,但我们并非愚蠢的民族,而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智力主要没用于自然科学。我们的人文方面,例如中文的诗歌,可能大多数国人会认为比英文的诗歌要美很多,特别是结构上的巧妙。
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很短
几百年前大多数中国人看不到科学的意义。当时只有很少数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翻译西方科学著作的时候,深刻地体会到西方的科学很强,而且远优于我们,但中国人普遍不了解。
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枪炮打开中国大门以后,中国才有普遍的共识,我们的科学技术不如人,并且科技对于国家整体发展很重要。
1949年以前,除了国家内忧外患、经济情况不能支持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人并不很喜欢自然科学。北京大学生物系在创办的前几年,一共只有三个学生。其他学科比生物好不了很多,总体学科学的学生人数相当少。
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所在19世纪50年代建立,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胰岛素的工作做得很漂亮。袁隆平于1974年研成杂交水稻。去年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参加的523计划,青蒿素方面在这段时间获得巨大成功。但这个时期惠及百姓的科研成果实在有限。
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虽然中国人对科学感兴趣,但出国造成了中国国内自然科学人才的缺乏。中国投入自然科学的经费直到90年代都非常有限。经费的增加主要得益于“985”计划,而同期中国科学院向国家提出“知识创新计划”,两个计划为高校和科学院带来了新的资源。
了解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历程,虽然有100多年,但很多人有共识可以安心考虑科学发展的只有十几年。
华人群体盛行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可能促进科学,也可能促退科学。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实用主义的口号,从1950年到2000年可能让较多人对科学技术感兴趣。作为整体,我们中国很多人对科学感兴趣是因为实用主义。海外华人本质上也很重实用主义。即使很多海外华人说不回国是因为在国内创造性的教育比较差,影响孩子的教育,但仔细看海外的华人,他们的第二代大部分人从事的是实用的职业,按当地赚钱为标准,以自然科学为职业的海外华人第二代、第三代比例相当低。
实用主义对中国科学进一步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有些人比较幼稚地认为,莫言得文学奖、屠呦呦得医学奖是中国要井喷诺贝尔奖。我们做出的重要科学工作会与日俱增,但这个增是有限的,限制之一是实际上我们的科学人才越来越少。如果用简单的、容易记的、有点肤浅的诺贝尔奖的数字来说:遥远的人口小国瑞士只有700多万人口,已经获得过20多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邻国日本从1949年获得第一次诺贝尔奖至今也已获20多次诺贝尔奖,可以预计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也是日本获得诺奖100周年,我们几乎不可能在诺奖的数字达到日本的数字,当然2049年中国总体科学能不能超过日本,这个问题目前没有确定的答案,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中国未来需要自然科学
对任何一个大国来说,科学技术与国家的未来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是密切相关的,英国的强盛、德国的崛起、美国的崛起、日本的崛起,都有很强的科学基础。美国在19世纪末经济发展的同时,实际为其科学发展做了很多准备。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美国一批企业家推动、支持建立了美国现代的大学,这些大学在二十世纪起了很大作用。
19世纪的哈佛、耶鲁在全世界无足轻重,因为当时它们并没有很强的科研实力。美国在研究领域突出是霍普金斯大学,它在19世纪成立以后,学习德国的研究型大学,有教学、有研究。美国的洛克菲勒出身中下阶层,他在每三个月只有25美元收入的时候就开始捐款,不是在有钱以后才捐,是在穷的时候就开始捐款。他捐款资助的芝加哥大学,在经济学上成就非凡,他捐款成立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现洛克菲勒大学)是一个只有研究生、没有本科的学校,这个学校今天只有70多个教授,一半是美国科学院院士,1/10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它历史上出现过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工作,1944年提出的DNA是遗传物质。一战、二战让欧洲的科学技术人才流向美国是美国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此前美国大学的发展为接纳科技人才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中国科学发展是比较晚。科学技术对于中国来说,可能迄今主要作用还是培养可以山寨国外成果的人员。科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创性工作不多,能直接支撑产业的不多。但是,如果我们希望有朝一日走在世界的前列,应该是需要有科学技术支撑的原创性工作。如果我们的产出不能超过西方、不能超过美国,我们能单纯通过金融或其他分配为主的模式走到前列,人家做发明、你来分配,天底下恐怕没有这般好事。只有产出强的时候,才有分配的主导权。一个大国分配方法、商业模式虽然重要,产出一定是更重要、可能最重要的。而产出的领先必需依靠科学和技术支撑的原创性成果。
科学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中国的未来有密切关系。我们如何扭转科技人才质量下滑、人数减少,激励一定数量的高质量人才加入科学技术,正面影响中国的未来,是很大的挑战。
中华民族缺乏科学传统
中国流行一百多年的一种说法:“中国古代有很好的科学传统,到明清后中国科学落后于西方”。我认为这—说法违反基本事实。
中国在古代有没有过科学?有,但很弱,而且特别缺乏抽象、系统、深刻的科学,有的主要是比较简单的、接近实用和实用的,如与天文、农业、医学相关的科学。以古希腊为重要起源的科学,经欧洲传入阿拉伯,再从阿拉伯传回西方,非常有趣的、很长的历史进程,而中国极少参与。看过欧基米德《几何原本》的人,就系统性、深刻性、准确性而言,是否会感慨西方科学在两千多年前达到的程度,在两百年前的中国可能都未达到?
我们在自然科学方面不如西方,但我们并非愚蠢的民族,而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智力主要没用于自然科学。我们的人文方面,例如中文的诗歌,可能大多数国人会认为比英文的诗歌要美很多,特别是结构上的巧妙。
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很短
几百年前大多数中国人看不到科学的意义。当时只有很少数的中国知识分子在翻译西方科学著作的时候,深刻地体会到西方的科学很强,而且远优于我们,但中国人普遍不了解。
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枪炮打开中国大门以后,中国才有普遍的共识,我们的科学技术不如人,并且科技对于国家整体发展很重要。
1949年以前,除了国家内忧外患、经济情况不能支持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人并不很喜欢自然科学。北京大学生物系在创办的前几年,一共只有三个学生。其他学科比生物好不了很多,总体学科学的学生人数相当少。
中国科学院多个研究所在19世纪50年代建立,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胰岛素的工作做得很漂亮。袁隆平于1974年研成杂交水稻。去年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参加的523计划,青蒿素方面在这段时间获得巨大成功。但这个时期惠及百姓的科研成果实在有限。
从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虽然中国人对科学感兴趣,但出国造成了中国国内自然科学人才的缺乏。中国投入自然科学的经费直到90年代都非常有限。经费的增加主要得益于“985”计划,而同期中国科学院向国家提出“知识创新计划”,两个计划为高校和科学院带来了新的资源。
了解近代科学在中国的历程,虽然有100多年,但很多人有共识可以安心考虑科学发展的只有十几年。
华人群体盛行实用主义
实用主义可能促进科学,也可能促退科学。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实用主义的口号,从1950年到2000年可能让较多人对科学技术感兴趣。作为整体,我们中国很多人对科学感兴趣是因为实用主义。海外华人本质上也很重实用主义。即使很多海外华人说不回国是因为在国内创造性的教育比较差,影响孩子的教育,但仔细看海外的华人,他们的第二代大部分人从事的是实用的职业,按当地赚钱为标准,以自然科学为职业的海外华人第二代、第三代比例相当低。
实用主义对中国科学进一步发展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有些人比较幼稚地认为,莫言得文学奖、屠呦呦得医学奖是中国要井喷诺贝尔奖。我们做出的重要科学工作会与日俱增,但这个增是有限的,限制之一是实际上我们的科学人才越来越少。如果用简单的、容易记的、有点肤浅的诺贝尔奖的数字来说:遥远的人口小国瑞士只有700多万人口,已经获得过20多次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邻国日本从1949年获得第一次诺贝尔奖至今也已获20多次诺贝尔奖,可以预计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0周年,也是日本获得诺奖100周年,我们几乎不可能在诺奖的数字达到日本的数字,当然2049年中国总体科学能不能超过日本,这个问题目前没有确定的答案,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中国未来需要自然科学
对任何一个大国来说,科学技术与国家的未来至少在相当长的时间是密切相关的,英国的强盛、德国的崛起、美国的崛起、日本的崛起,都有很强的科学基础。美国在19世纪末经济发展的同时,实际为其科学发展做了很多准备。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美国一批企业家推动、支持建立了美国现代的大学,这些大学在二十世纪起了很大作用。
19世纪的哈佛、耶鲁在全世界无足轻重,因为当时它们并没有很强的科研实力。美国在研究领域突出是霍普金斯大学,它在19世纪成立以后,学习德国的研究型大学,有教学、有研究。美国的洛克菲勒出身中下阶层,他在每三个月只有25美元收入的时候就开始捐款,不是在有钱以后才捐,是在穷的时候就开始捐款。他捐款资助的芝加哥大学,在经济学上成就非凡,他捐款成立了洛克菲勒医学研究所(现洛克菲勒大学)是一个只有研究生、没有本科的学校,这个学校今天只有70多个教授,一半是美国科学院院士,1/10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它历史上出现过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工作,1944年提出的DNA是遗传物质。一战、二战让欧洲的科学技术人才流向美国是美国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此前美国大学的发展为接纳科技人才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中国科学发展是比较晚。科学技术对于中国来说,可能迄今主要作用还是培养可以山寨国外成果的人员。科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创性工作不多,能直接支撑产业的不多。但是,如果我们希望有朝一日走在世界的前列,应该是需要有科学技术支撑的原创性工作。如果我们的产出不能超过西方、不能超过美国,我们能单纯通过金融或其他分配为主的模式走到前列,人家做发明、你来分配,天底下恐怕没有这般好事。只有产出强的时候,才有分配的主导权。一个大国分配方法、商业模式虽然重要,产出一定是更重要、可能最重要的。而产出的领先必需依靠科学和技术支撑的原创性成果。
科学技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与中国的未来有密切关系。我们如何扭转科技人才质量下滑、人数减少,激励一定数量的高质量人才加入科学技术,正面影响中国的未来,是很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