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主体性是学生内在的属性,教育的本质就是通过提高和发展学生个体的主体性,使学生逐步地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传统教育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园丁”和“花朵”,把教育过程的双主体共同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向传授知识,从而压制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错位。因此,在现代教育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尽最大努力去唤醒和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引导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以下,笔者仅就在小学数学中的体会粗浅地谈几点做法。
一、从儿童心理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抽象性,而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喜听故事,爱动脑筋提问题,思维特点具体、形象、直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特点组织教学。
例如,我在教学“拼组图形”一课时,先把拼组好的各样美丽新颖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各种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长方形),接着让学生动手拼组图形:1.按书上图案拼组;2.用正方形、三角形、圆、长方形各一个拼组图形;3.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拼组多个图形。
又如,教学长方形的特点时,让学生拿出画有边框的长方形纸等,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四条边,边摸边数,再横着折一折,看看两条长边是否相等。我还用细绳量一量长方形图形的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通过摸一摸、折一折、量一量的活动,学生对长方形的特点就有了认识。从而为推断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一样长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感性支柱。
二、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表现自己的欲望,表露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进行10以内数学教学时,让学生选择识记法,识记数字组合,由于学生年龄小,我在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了这样一个活动。在识记中,有的学生采用直观的摆小棒方式,一边分小棒一边记忆;有的学生不管过程只记结果,看着数字组合结果来记;还有的学生记住规律后只记数字有几种组法。尽管记忆方法不同,可是记忆内容是相同的,可谓“异曲同工”。这样教学,学生的学习环境宽松了,心理压力就减轻了,就能主动积极地去识记。
三、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这一节时,我采用探究法教学。具体步骤是:先出示问题:1.什么叫做比?比是怎样产生的?(要求举例)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比的写法是什么?(举例说明)3.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怎样?4.怎样求比值?(出一些典型题)然后指导学生看书学习,做出结论。
又如,在学习分数连除综合应用题时,采用“八字”教学法——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即先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内容:1.单位“1”的判断(在复习题、例题、习题中选取)。2.画线段图(选取例题中的一部分)。3.复习题(与例题相联系的分数连乘应用题)。4.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把例题拆成两个简单的应用题)。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即读读练练),再让学生自己列方程解应用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最后,由教师总结此应用题的关键步骤和特点,从而形成解题技巧(即讲讲)。
四、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动手操作是学生手、眼、脑等各种器官协同活动的过程。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刻理解,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让学生自己剪拼、推导,学生一般都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如图1)。
■
具有创新意义的是,有的同学找出梯形腰的中点,把梯形剪拼成一个上底成一条直线的三角形进行面积推导(如图2)。
总之,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有很多。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体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以期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从儿童心理出发,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的最大特点就是抽象性,而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喜听故事,爱动脑筋提问题,思维特点具体、形象、直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特点组织教学。
例如,我在教学“拼组图形”一课时,先把拼组好的各样美丽新颖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从中找出各种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长方形),接着让学生动手拼组图形:1.按书上图案拼组;2.用正方形、三角形、圆、长方形各一个拼组图形;3.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拼组多个图形。
又如,教学长方形的特点时,让学生拿出画有边框的长方形纸等,用手摸一摸长方形的四条边,边摸边数,再横着折一折,看看两条长边是否相等。我还用细绳量一量长方形图形的两条长边和两条短边。通过摸一摸、折一折、量一量的活动,学生对长方形的特点就有了认识。从而为推断出长方形的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一样长的理性认识提供了感性支柱。
二、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表现自己的欲望,表露自己的情感。
例如,在进行10以内数学教学时,让学生选择识记法,识记数字组合,由于学生年龄小,我在教学任务完成后进行了这样一个活动。在识记中,有的学生采用直观的摆小棒方式,一边分小棒一边记忆;有的学生不管过程只记结果,看着数字组合结果来记;还有的学生记住规律后只记数字有几种组法。尽管记忆方法不同,可是记忆内容是相同的,可谓“异曲同工”。这样教学,学生的学习环境宽松了,心理压力就减轻了,就能主动积极地去识记。
三、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例如,在教学“比的意义”这一节时,我采用探究法教学。具体步骤是:先出示问题:1.什么叫做比?比是怎样产生的?(要求举例)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比的写法是什么?(举例说明)3.比和除法、分数的关系怎样?4.怎样求比值?(出一些典型题)然后指导学生看书学习,做出结论。
又如,在学习分数连除综合应用题时,采用“八字”教学法——读读、练练、议议、讲讲。即先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内容:1.单位“1”的判断(在复习题、例题、习题中选取)。2.画线段图(选取例题中的一部分)。3.复习题(与例题相联系的分数连乘应用题)。4.简单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把例题拆成两个简单的应用题)。然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即读读练练),再让学生自己列方程解应用题,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创造中学习。最后,由教师总结此应用题的关键步骤和特点,从而形成解题技巧(即讲讲)。
四、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激活学生主体意识
动手操作是学生手、眼、脑等各种器官协同活动的过程。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深刻理解,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让学生自己剪拼、推导,学生一般都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从而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如图1)。
■
具有创新意义的是,有的同学找出梯形腰的中点,把梯形剪拼成一个上底成一条直线的三角形进行面积推导(如图2)。
总之,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有很多。以上只是我的一点体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以期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