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跨国采购中心内涵的界定
当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发展,传统的“大而全”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全球化生产的需要,在国际性资产重组和生产结构调整中,跨国公司纷纷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企业,而自身着重经营核心业务,注重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新的经营模式下,从事核心业务的跨国公司与外部企业之间形成了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垂直整合转向了虚拟整合,由功能整合转向程序整合,由对立转向联合,由信息保留转向信息分享。与此同时,从事核心业务的跨国公司本身则对供应链实行统一管理,以发挥供应链上海一节点的竞争优势,实现整条供应链的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为此,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生产的基础上,纷纷建立起了全球化的采购网,并实行供应链采购管理模式,地区性的跨国采购中心也由此应运而生。
因此,从供应链管理出发,跨国采购中心实际上就是为众多跨国公司设立了一个全球交易平台,在这个交易平台上汇聚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大基本要素。并且,在这个汇聚点上,信息搜集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与贸易相关的服务成本叠加的交易成本最低。时下,国际上的跨国采购中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跨国制造业采购中心,如美国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等公司设立的;一类是跨国连锁商业采购中心,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等公司设立的。
二、入世与我国跨国采购中心的建立与发展
入世后,随着我国承诺履行的进一步深入,我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众多跨国公司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它们纷纷将未来的投资目光转移到中国,由以往重点瞄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到瞄准中国广大的消费者,中国正日益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采购基地和研发基地,它们将从全球角度考虑进出口和采购业务,并逐渐介入制造业,建立分拨中心,控制物流体系,直至控制生产企业的R&D。在这样的背景下,继 2002午3月上海成立国内首家跨国采购促进中心后,2003年2月 28日,青岛跨国采购促进中心和青岛市跨国采购促进中心有限公司的正式挂牌则标志着我国跨国公司采购战略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与此同时,包括北京、天津、武汉和深圳在内的多家国内城市都在积极研究如何迅速地抢占跨国采购中心制高点。
跨国采购中心在我国涉外经济中所扮演的最起码角色应该是为跨国企业采购机构入驻我国寻求合格的供应商和优质产品提供服务,并为国内供应商寻找和拓宽国内外市场提供服务,使买卖双方在低成本、高效率的交易环境中获得“双赢”。但是,跨国采购足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跨国采购中心又何以吸引作为市场主体的跨国采购商和国内供应商云集在一个屋檐下进行洽谈,并最终达成交易呢?显然,跨国采 购中心功能定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的采购可以分为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在直接采购模式下,跨国公司会直接选择供应商;在间接采购模式下,跨国公司一般会选择采购商。但无论跨国公司以何种方式采购,作为跨国公司全球交易平台的跨国采购中心都应作为供应商、采购商以及跨国公司三者之间的一张商情网。在跨国公司实行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这张“网”对整条供应链的效率和价值创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这张“网”,可以实现将企业资源从过去的企业内部扩展至全社会、乃至全球,以战略伙伴的身份与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以强强联合的方式,使每个企业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共赢”的效果。因此,跨国采购中心不仅仅是为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压低采购价格、缩短订单履行时间或提高交易效率捉供一种便利,而足通过相互协作共同降低供应链成本。这才是跨国采购中心的核心功能。
当然,要寻找合格的供应商并非易事。跨国采购中心的功能往往也不足仅仅体现在帮助采购商去寻找供应商,因为寻找必然会浪费大量时间,增加交易的时间成本。跨国采购中心所提供的便捷之处应更多的体现在一旦市场出现某种采购意向的时候能够迅速地为采购商定位和提供合格的供应商,大大减少用于找寻供应商的成本。实际上就是要求跨国采购中心具有一个储备成千上万能够提供各种产品的合格供应商的数据库功能。跨国采购中心在储备合格供应商时,应建立一整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企业业绩、业务结构和生产能力、质量系统以及企业环境等方面,如在企业素质方面,要求企业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达到国际IS09000标准;在产品质量上,要求达到国际公认的行业质量标准、环保标准、检疫标准等等。除此,还应充分考虑到采购商的采购要求和标准。因为,跨国采购公司对供应商的选择如今已不仅仅要求它们能简单地提供产品、最低成本或最短交货期,而足重点选择那些具有高度专业化技术核心能力的、长期的、少而精的、有足够合作精神的、互惠互利的、最好的供应商。比如,家乐福的采购分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一般程序是先对供应商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接触和了解,确定其是否合格,然后由供应商报价,报价通过后,还要对产品规格、质量进行测试,然后打样,最后才确定生产。另外,还有一些跨国采购集团在对供应商进行考核时,还会派专人对工厂进行考查,考查内容包括厂房及生产设备情况、品质管理、产品安全以及是否合乎劳动法规等等,甚至连厕所是否干净都要考查。除了重视产品质量外,跨国零售企业对中国供应商的社会行为也格外看重,比如宜家家居,就非常重视合作方工厂是否符合环保标准。因此,只有储备了足够符合采购商意图和标准的供应商群体,供应商规模才能庞大,产品种类才齐全,从而最终可以产生集聚效应,跨国公司就可以很容易通过跨国采购中心找到相关的供应商,从而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但是,建立储备足够合格供应商的数据库以供采购商选择只是跨国采购中心功能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跨国采购中心信息服务功能,还应储备足够的采购商群体,在供应商需要时,为其提供有采购需求的采购商。与建立供应商数据库不同,储备采购商时,应更多的考虑和弄清楚采购商的采购标准和采购计划,投其所好。不同的采购集团有自己不同的采购标准,只有弄清楚对方的采购口味,才能有的放矢。例如,家乐福基本上按季节采购;沃尔玛的采购特色足严格保证优质优价,喜欢与生产厂家直接联系,以确保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对涉及出口的商品还要求其符合进口国标准;麦德龙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永远占第一位,同类产品中具有不同风格的产品最受欢迎,同时对供货时间要求很严格,供货商要保证提供稳定的货源。在采购计划方面,像家乐福这样的跨国零售集团,每年都有自己的采购计划,一般按照季节进行采购。比如服装就有冬季和夏季两个季节,另外还有一年一次的采购,如圣诞季节。由于每种商品的采购都有规律性,因此,没有到采购季一般不会安排采购活动。所以,在按照采购标准和采购计划的不同储备了足量的采购商群体后,国内供应商就可以借助跨国采购中心这个交易平台寻找了合适的买主。而且,更为重要的足,在共同拥有了众多合格供应商和不同需求标准的采购商群体之后,跨国采购中心就能自然而然地将上下游关联度比较强的企业建立起长期的采购供应关系,将那种纯粹的市场交易行为转变为企业间的内部交易,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最后,在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今天,跨国采购中心的功能还应赋予新的内涵。在这里,供应商不再是简单地提供产品,采购商也不是简单地采购商品,而是基于尖端的信息技术、高效的物流支持和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以战略伙伴的身份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化的经营运作与价值创造。因此,面对跨国采购这样一种全新的外贸理念和方式,跨国采购中心在构筑跨国采购大舞台的过程中,应十分 重视与当今国际采购新模式接轨,并积极采纳电子商务等技术先进的新手段,这些都将有助于增强跨国采购中心的吸引力。日前,上海跨国采购中心一反外贸以我为主的传统做法,采取了跨国采购商普遍易于接受的逆向采购方法,即按照跨国采购商的要求开展采购活动,由采购商摆摊,提供要采购商品的清单。同时,建立了一个电子信息平台,采购商在网上查看供应商的资料,如果合适就约见洽谈。没有被选中的企业也可以进场自我推荐,政府只在其中扮演一个服务者的角色。这一全新探索标志着我国跨国采购中心建设迈出的实质性步伐。
三、入世后我国建立跨国采购中心的政策建议
从以上跨国采购中心功能定位的分析不难看到,一个理想的跨国采购中心应当拥有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供应商和采购商队伍,并且还能够快速响应外部市场的变化,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因此,跨国公司的采购中心必须设立在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大要素集聚的城市。这就要求该城市具有极强的综合竞争能力,有服务于四个要素的基础设施条件、商贸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和人才优势。然而,就目前我国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而言,无论上海还是青岛,严格来说,都尚不完全具备建立国际性跨国采购中心的软硬条件。集中表现为: (1)采购机构和供货商数量较少; (2)通关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第三方物流服务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均有待发展; (4)电子商务尚处于发展之中; (5)外汇管制影响了贸易效率; (6)计划经济色彩的进出口管理与外贸权的改革尚未完全突破等。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条件下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在政策措施方面对构筑跨国采购中心予以政策倾斜方面的更多支持。
第一,给予具备条件的跨国采购中心(含分拨中心)法人地位,对跨国采购中心开放对外贸易经营权,实施行业性鼓励政策。加快推行国内各类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登记制,特别要鼓励全国各地尤其足跨国采购中心所在城市周边地区的企业更多入驻,并取得相应外贸经营权,参与跨国采购中心的供货和服务,壮大供货商队伍。
第二,给予具备条件的跨国采购中心(含分拨中心、营运总部)在通关、外汇、税收上提供“便捷通道”;有限放开与跨国采购有关服务业的引进外资如检验、认证机构、船务货运代理、咨询等。进一步完善贸易促进体制,如建立专业性贸易促进机构,发展国际展览业,建立常年商品展示中心,培训并帮助国有外贸企业转型等。
第三,进一步推进“大通关”工程建设,是实现跨国采购中心目标的有力支撑。因为,口岸通关速度直接影响到跨国公司的采购效率。为此,应抓紧大口岸统一数据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和扩大“直通式”和“快速通关”试点,建立和运用由海关监控的物流信息平台。积极发展与贸易相关的现代物流系统和加快深水港和国际航空枢纽港建设,加快物流基地、分拨中心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要注重促进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尤其要加强与跨国采购相关的专业性B2B电子商务网站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切实提高物流和分拨企业的运作效率。
第四,要解决贸易性融资问题,简化现行的外债登记制度和还本付息逐笔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适应跨国采购中心的融资要求。对经常项目非贸易项下服务贸易合同付汇的管理,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提供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操作办法。扩大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进行金融、保险服务领域服务品种的创新。在这方面,应借鉴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做法,例如,从货币政策看,香港基本上采取完全自由开放的方针,新加坡是有步骤地实现本国货币国际化,马来西亚虽对外汇实行管制,但对跨国采购中心专门制定了自由度较高的外汇政策。而目前我国仅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单就这点来看,就不能满足跨国采购中心的要求。
第五,加快保税区进行跨国采购中心开放试点。纵观跨国采购中心的形成过程,可以说,保税区的发展对跨国采购中心早日建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建议率先在保税区集中发展和规划采购中心和物流、分拨中心,鼓励吸收更多的物流企业,并建立由海关监控的物流信息平台,从制度和现代化信息手段两方面保证规范发展。其次,鼓励保税区内更多的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提高流通效益,增加企业竞争力,为跨国采购提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国际物流服务。最后,还需积极发展与跨国采购相关的国际物流业,培育和发展国际物流服务优势企业,在保税区,加快运输、仓储、贷运代理、船务公司等大型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加快培养更多的国际物流人才。
当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从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发展,传统的“大而全”经营方式已不能适应全球化生产的需要,在国际性资产重组和生产结构调整中,跨国公司纷纷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其他专业企业,而自身着重经营核心业务,注重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新的经营模式下,从事核心业务的跨国公司与外部企业之间形成了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所有企业的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由垂直整合转向了虚拟整合,由功能整合转向程序整合,由对立转向联合,由信息保留转向信息分享。与此同时,从事核心业务的跨国公司本身则对供应链实行统一管理,以发挥供应链上海一节点的竞争优势,实现整条供应链的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为此,跨国公司在全球化生产的基础上,纷纷建立起了全球化的采购网,并实行供应链采购管理模式,地区性的跨国采购中心也由此应运而生。
因此,从供应链管理出发,跨国采购中心实际上就是为众多跨国公司设立了一个全球交易平台,在这个交易平台上汇聚了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大基本要素。并且,在这个汇聚点上,信息搜集成本、制造成本、物流成本、与贸易相关的服务成本叠加的交易成本最低。时下,国际上的跨国采购中心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跨国制造业采购中心,如美国通用汽车、通用电气等公司设立的;一类是跨国连锁商业采购中心,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德国的麦德龙等公司设立的。
二、入世与我国跨国采购中心的建立与发展
入世后,随着我国承诺履行的进一步深入,我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对众多跨国公司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它们纷纷将未来的投资目光转移到中国,由以往重点瞄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到瞄准中国广大的消费者,中国正日益成为许多跨国公司重要的生产基地、采购基地和研发基地,它们将从全球角度考虑进出口和采购业务,并逐渐介入制造业,建立分拨中心,控制物流体系,直至控制生产企业的R&D。在这样的背景下,继 2002午3月上海成立国内首家跨国采购促进中心后,2003年2月 28日,青岛跨国采购促进中心和青岛市跨国采购促进中心有限公司的正式挂牌则标志着我国跨国公司采购战略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与此同时,包括北京、天津、武汉和深圳在内的多家国内城市都在积极研究如何迅速地抢占跨国采购中心制高点。
跨国采购中心在我国涉外经济中所扮演的最起码角色应该是为跨国企业采购机构入驻我国寻求合格的供应商和优质产品提供服务,并为国内供应商寻找和拓宽国内外市场提供服务,使买卖双方在低成本、高效率的交易环境中获得“双赢”。但是,跨国采购足一种纯粹的市场行为,跨国采购中心又何以吸引作为市场主体的跨国采购商和国内供应商云集在一个屋檐下进行洽谈,并最终达成交易呢?显然,跨国采 购中心功能定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将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的采购可以分为直接采购和间接采购,在直接采购模式下,跨国公司会直接选择供应商;在间接采购模式下,跨国公司一般会选择采购商。但无论跨国公司以何种方式采购,作为跨国公司全球交易平台的跨国采购中心都应作为供应商、采购商以及跨国公司三者之间的一张商情网。在跨国公司实行供应链管理模式下,这张“网”对整条供应链的效率和价值创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借助这张“网”,可以实现将企业资源从过去的企业内部扩展至全社会、乃至全球,以战略伙伴的身份与供应链上中下游企业之间建立战略联盟,以强强联合的方式,使每个企业都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在价值增值链上达到“共赢”的效果。因此,跨国采购中心不仅仅是为供应商和采购商之间压低采购价格、缩短订单履行时间或提高交易效率捉供一种便利,而足通过相互协作共同降低供应链成本。这才是跨国采购中心的核心功能。
当然,要寻找合格的供应商并非易事。跨国采购中心的功能往往也不足仅仅体现在帮助采购商去寻找供应商,因为寻找必然会浪费大量时间,增加交易的时间成本。跨国采购中心所提供的便捷之处应更多的体现在一旦市场出现某种采购意向的时候能够迅速地为采购商定位和提供合格的供应商,大大减少用于找寻供应商的成本。实际上就是要求跨国采购中心具有一个储备成千上万能够提供各种产品的合格供应商的数据库功能。跨国采购中心在储备合格供应商时,应建立一整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企业业绩、业务结构和生产能力、质量系统以及企业环境等方面,如在企业素质方面,要求企业实行全面的质量管理,达到国际IS09000标准;在产品质量上,要求达到国际公认的行业质量标准、环保标准、检疫标准等等。除此,还应充分考虑到采购商的采购要求和标准。因为,跨国采购公司对供应商的选择如今已不仅仅要求它们能简单地提供产品、最低成本或最短交货期,而足重点选择那些具有高度专业化技术核心能力的、长期的、少而精的、有足够合作精神的、互惠互利的、最好的供应商。比如,家乐福的采购分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一般程序是先对供应商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接触和了解,确定其是否合格,然后由供应商报价,报价通过后,还要对产品规格、质量进行测试,然后打样,最后才确定生产。另外,还有一些跨国采购集团在对供应商进行考核时,还会派专人对工厂进行考查,考查内容包括厂房及生产设备情况、品质管理、产品安全以及是否合乎劳动法规等等,甚至连厕所是否干净都要考查。除了重视产品质量外,跨国零售企业对中国供应商的社会行为也格外看重,比如宜家家居,就非常重视合作方工厂是否符合环保标准。因此,只有储备了足够符合采购商意图和标准的供应商群体,供应商规模才能庞大,产品种类才齐全,从而最终可以产生集聚效应,跨国公司就可以很容易通过跨国采购中心找到相关的供应商,从而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但是,建立储备足够合格供应商的数据库以供采购商选择只是跨国采购中心功能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跨国采购中心信息服务功能,还应储备足够的采购商群体,在供应商需要时,为其提供有采购需求的采购商。与建立供应商数据库不同,储备采购商时,应更多的考虑和弄清楚采购商的采购标准和采购计划,投其所好。不同的采购集团有自己不同的采购标准,只有弄清楚对方的采购口味,才能有的放矢。例如,家乐福基本上按季节采购;沃尔玛的采购特色足严格保证优质优价,喜欢与生产厂家直接联系,以确保产品价格具有竞争力,对涉及出口的商品还要求其符合进口国标准;麦德龙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永远占第一位,同类产品中具有不同风格的产品最受欢迎,同时对供货时间要求很严格,供货商要保证提供稳定的货源。在采购计划方面,像家乐福这样的跨国零售集团,每年都有自己的采购计划,一般按照季节进行采购。比如服装就有冬季和夏季两个季节,另外还有一年一次的采购,如圣诞季节。由于每种商品的采购都有规律性,因此,没有到采购季一般不会安排采购活动。所以,在按照采购标准和采购计划的不同储备了足量的采购商群体后,国内供应商就可以借助跨国采购中心这个交易平台寻找了合适的买主。而且,更为重要的足,在共同拥有了众多合格供应商和不同需求标准的采购商群体之后,跨国采购中心就能自然而然地将上下游关联度比较强的企业建立起长期的采购供应关系,将那种纯粹的市场交易行为转变为企业间的内部交易,这样就能大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最后,在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蓬勃发展的今天,跨国采购中心的功能还应赋予新的内涵。在这里,供应商不再是简单地提供产品,采购商也不是简单地采购商品,而是基于尖端的信息技术、高效的物流支持和完善的销售服务体系,以战略伙伴的身份与上下游企业进行整合化的经营运作与价值创造。因此,面对跨国采购这样一种全新的外贸理念和方式,跨国采购中心在构筑跨国采购大舞台的过程中,应十分 重视与当今国际采购新模式接轨,并积极采纳电子商务等技术先进的新手段,这些都将有助于增强跨国采购中心的吸引力。日前,上海跨国采购中心一反外贸以我为主的传统做法,采取了跨国采购商普遍易于接受的逆向采购方法,即按照跨国采购商的要求开展采购活动,由采购商摆摊,提供要采购商品的清单。同时,建立了一个电子信息平台,采购商在网上查看供应商的资料,如果合适就约见洽谈。没有被选中的企业也可以进场自我推荐,政府只在其中扮演一个服务者的角色。这一全新探索标志着我国跨国采购中心建设迈出的实质性步伐。
三、入世后我国建立跨国采购中心的政策建议
从以上跨国采购中心功能定位的分析不难看到,一个理想的跨国采购中心应当拥有一支具有相当规模的供应商和采购商队伍,并且还能够快速响应外部市场的变化,降低交易成本,增强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因此,跨国公司的采购中心必须设立在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四大要素集聚的城市。这就要求该城市具有极强的综合竞争能力,有服务于四个要素的基础设施条件、商贸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和人才优势。然而,就目前我国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而言,无论上海还是青岛,严格来说,都尚不完全具备建立国际性跨国采购中心的软硬条件。集中表现为: (1)采购机构和供货商数量较少; (2)通关速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3)第三方物流服务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均有待发展; (4)电子商务尚处于发展之中; (5)外汇管制影响了贸易效率; (6)计划经济色彩的进出口管理与外贸权的改革尚未完全突破等。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条件下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在政策措施方面对构筑跨国采购中心予以政策倾斜方面的更多支持。
第一,给予具备条件的跨国采购中心(含分拨中心)法人地位,对跨国采购中心开放对外贸易经营权,实施行业性鼓励政策。加快推行国内各类生产企业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登记制,特别要鼓励全国各地尤其足跨国采购中心所在城市周边地区的企业更多入驻,并取得相应外贸经营权,参与跨国采购中心的供货和服务,壮大供货商队伍。
第二,给予具备条件的跨国采购中心(含分拨中心、营运总部)在通关、外汇、税收上提供“便捷通道”;有限放开与跨国采购有关服务业的引进外资如检验、认证机构、船务货运代理、咨询等。进一步完善贸易促进体制,如建立专业性贸易促进机构,发展国际展览业,建立常年商品展示中心,培训并帮助国有外贸企业转型等。
第三,进一步推进“大通关”工程建设,是实现跨国采购中心目标的有力支撑。因为,口岸通关速度直接影响到跨国公司的采购效率。为此,应抓紧大口岸统一数据平台建设,进一步推进和扩大“直通式”和“快速通关”试点,建立和运用由海关监控的物流信息平台。积极发展与贸易相关的现代物流系统和加快深水港和国际航空枢纽港建设,加快物流基地、分拨中心的规划和建设,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特别要注重促进物流与电子商务的结合,尤其要加强与跨国采购相关的专业性B2B电子商务网站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切实提高物流和分拨企业的运作效率。
第四,要解决贸易性融资问题,简化现行的外债登记制度和还本付息逐笔审批手续,提高工作效率,适应跨国采购中心的融资要求。对经常项目非贸易项下服务贸易合同付汇的管理,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提供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操作办法。扩大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进行金融、保险服务领域服务品种的创新。在这方面,应借鉴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的做法,例如,从货币政策看,香港基本上采取完全自由开放的方针,新加坡是有步骤地实现本国货币国际化,马来西亚虽对外汇实行管制,但对跨国采购中心专门制定了自由度较高的外汇政策。而目前我国仅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单就这点来看,就不能满足跨国采购中心的要求。
第五,加快保税区进行跨国采购中心开放试点。纵观跨国采购中心的形成过程,可以说,保税区的发展对跨国采购中心早日建成,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建议率先在保税区集中发展和规划采购中心和物流、分拨中心,鼓励吸收更多的物流企业,并建立由海关监控的物流信息平台,从制度和现代化信息手段两方面保证规范发展。其次,鼓励保税区内更多的企业,通过供应链管理的电子化,提高流通效益,增加企业竞争力,为跨国采购提供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国际物流服务。最后,还需积极发展与跨国采购相关的国际物流业,培育和发展国际物流服务优势企业,在保税区,加快运输、仓储、贷运代理、船务公司等大型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发展,加快培养更多的国际物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