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族性”指的是民族的历史发展、文化属性、审美特征、风土人情等,可以简要的概括为这一民族的民族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力之源”。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一门具有开拓性的、边缘性的新兴学科,是舞蹈学科的一个分支,又属于中国文化的研究范畴。北京舞蹈学院自1954年建校后分别设立了主打芭蕾舞教学的“芭科”和民间舞教学的“民科”,自此,课堂民间舞教学在舞蹈教育这一领域中生根发芽,并逐渐发展壮大。
关键词:民族性、民间舞、风格性、舞蹈教育
一、“民族性”对于民间舞教学的重要性
一般对“民族”一词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同时有其他广泛用法,如中华民族等。”第二种解释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国是一个融汇了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大国,民间的传统文化中凝聚了劳动人民千年以来沉淀积攒下来的智慧,民间舞蹈则是民间文化中最为生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各地区各民族的舞蹈既千姿百态、别具一格,又在某些文化属性上对立统一。
我国舞蹈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培养舞蹈专门人才,培养当代舞蹈文化人,打破单一式人才的格局,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所以在民间舞的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熟练掌握不同民族的舞蹈,使学生达到解放肢体的目的,还应当在民间舞教学中融入有关于“民族性”概念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民族文化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发展水平,体现在该民族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语言体系、神话故事、宗教信仰、饮食习惯、服饰审美、风俗习惯、艺术修为等。“风格性”是展现民间舞蹈和民间舞者的文化底蕴的关键之所在,学生要想丝丝入扣的体现民间舞的“风格性”,那么必然少不了教师针对民间文化部分知识的讲述,只有掌握了一个地区的地域、场域的特征以及历史、风俗等民间文化,才能够更加惟妙惟肖、切合实际的展现该民族特有的“民族性”。
二、民间舞课堂中对于“民族性”的把握
民间舞课堂中,主要由舞蹈教师来对“民族性”进行把握。所谓对于“民族性”的把握,具体就是指教师对与所教授民间舞的内容选择,分为教学前期的教案及教材的准备,包括舞蹈组合的选择和文本资料的选择等;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民族性”概念的输出以及舞蹈教学部分和文本教学的分配。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对于前期的文本教材的准备中,首先应交代清楚该民族的地域特征、气候条件、农作方式及线性的历史事件等时间及空间方面的内容;再以具有普遍性的风俗习惯、穿衣风格、建筑风格、宗教信仰、文化底蕴、审美风格等精神层次的内容的讲授,丰富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认知。舞蹈教材的选择中,首先应选择优质的、具有训练价值及审美价值的、科学的舞蹈组合作为教材,以达到解放学生肢体、提高学生表现力、精进学生的舞感及审美能力的目的;其次在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穿插文本知识点的讲述,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旨在完成舞蹈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同时向学生传达优秀的民间文化,丰富学生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增长学生文化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及文化自信。
三、“民族性”在民間舞课堂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因为不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且在于教学方法关涉与体现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学习与运用文化科学知识,获得相应发展的基本活动。目前普遍的民间舞教学仍旧是教师与学生在舞蹈教室内进行,这就致使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置身所学民族的场域和切身体会到所学习民族的人文风情。夸美纽斯在教学法上强调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第一个提出了直观教学原则。菲斯泰洛齐在运用实物教学和学生活动来形成学生的概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民族性”在民间舞课堂中,首先体现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在教学前期教师应做足教案工作,搜集即将要教授的民族的文本资料,并在教学的一开始向学生讲解该民族的地域特征及历史背景等,初步为学生铺垫下对该民族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具的辅助来为民间舞课堂制造模拟“场域”,一方面是现代化的电子教具,通过多媒体视频及音频的播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另一方面是使用“模拟法”,通过让学生穿着该民族的服饰及使用相应的道具,从而深入体会该民族的审美特征以及由于特定服饰及道具带来的限制,进而提高学生对于该民族“风格性”的掌握。其次民间舞课堂中“民族性”的还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学生通过文本学习、多媒体视听学习、“模拟法”等众多方法,学习掌握了所学民族的舞蹈及文化,那么就应运用肢体语言通过舞蹈教学组合的展示,向观众展示所学舞蹈的“风格性” 传达该民族的审美特征,精神风貌及潜在的文化修养。至此,民间舞课堂中的“民族性”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反馈而得以淋漓精致的表现出来,具有场地限制的舞蹈教室也因为“民族性”的展现而更加接近“场域”的概念,使整个民间舞课堂都变得更加丰富和形象,不再单一乏味。
四、结论
由此可见,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各民间舞蹈的舞姿、体态、动律、舞蹈套路等,更是要求民间舞教师把握各民间舞背后不同的“民族性”并将其渗入到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详细讲解,发挥教师的本能和所长,探寻各民族文化中的个性与共性,不仅能够传播我国多元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解读所学的民间舞蹈,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各不同民间舞蹈中动律、动势以及舞蹈语言等,进而更细致的呈现所学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罗岩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0.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89年版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2.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
[4]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5]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6]丁峻、崔宁.审美教育心理新探[M].上海三联书店.2015-6
(云南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关键词:民族性、民间舞、风格性、舞蹈教育
一、“民族性”对于民间舞教学的重要性
一般对“民族”一词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同时有其他广泛用法,如中华民族等。”第二种解释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中国是一个融汇了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的大国,民间的传统文化中凝聚了劳动人民千年以来沉淀积攒下来的智慧,民间舞蹈则是民间文化中最为生动的一种表现形式,各地区各民族的舞蹈既千姿百态、别具一格,又在某些文化属性上对立统一。
我国舞蹈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培养舞蹈专门人才,培养当代舞蹈文化人,打破单一式人才的格局,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鉴赏力和参与力,所以在民间舞的课堂教学中,除了教授学生熟练掌握不同民族的舞蹈,使学生达到解放肢体的目的,还应当在民间舞教学中融入有关于“民族性”概念的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民族文化反映了该民族的历史发展水平,体现在该民族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语言体系、神话故事、宗教信仰、饮食习惯、服饰审美、风俗习惯、艺术修为等。“风格性”是展现民间舞蹈和民间舞者的文化底蕴的关键之所在,学生要想丝丝入扣的体现民间舞的“风格性”,那么必然少不了教师针对民间文化部分知识的讲述,只有掌握了一个地区的地域、场域的特征以及历史、风俗等民间文化,才能够更加惟妙惟肖、切合实际的展现该民族特有的“民族性”。
二、民间舞课堂中对于“民族性”的把握
民间舞课堂中,主要由舞蹈教师来对“民族性”进行把握。所谓对于“民族性”的把握,具体就是指教师对与所教授民间舞的内容选择,分为教学前期的教案及教材的准备,包括舞蹈组合的选择和文本资料的选择等;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民族性”概念的输出以及舞蹈教学部分和文本教学的分配。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对于前期的文本教材的准备中,首先应交代清楚该民族的地域特征、气候条件、农作方式及线性的历史事件等时间及空间方面的内容;再以具有普遍性的风俗习惯、穿衣风格、建筑风格、宗教信仰、文化底蕴、审美风格等精神层次的内容的讲授,丰富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认知。舞蹈教材的选择中,首先应选择优质的、具有训练价值及审美价值的、科学的舞蹈组合作为教材,以达到解放学生肢体、提高学生表现力、精进学生的舞感及审美能力的目的;其次在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穿插文本知识点的讲述,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旨在完成舞蹈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的同时向学生传达优秀的民间文化,丰富学生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了解,增长学生文化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及文化自信。
三、“民族性”在民間舞课堂中的体现
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因为不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就不能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且在于教学方法关涉与体现教师组织与引导学生学习与运用文化科学知识,获得相应发展的基本活动。目前普遍的民间舞教学仍旧是教师与学生在舞蹈教室内进行,这就致使学生在课堂上无法置身所学民族的场域和切身体会到所学习民族的人文风情。夸美纽斯在教学法上强调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第一个提出了直观教学原则。菲斯泰洛齐在运用实物教学和学生活动来形成学生的概念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民族性”在民间舞课堂中,首先体现于教师的教学方法上,在教学前期教师应做足教案工作,搜集即将要教授的民族的文本资料,并在教学的一开始向学生讲解该民族的地域特征及历史背景等,初步为学生铺垫下对该民族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具的辅助来为民间舞课堂制造模拟“场域”,一方面是现代化的电子教具,通过多媒体视频及音频的播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另一方面是使用“模拟法”,通过让学生穿着该民族的服饰及使用相应的道具,从而深入体会该民族的审美特征以及由于特定服饰及道具带来的限制,进而提高学生对于该民族“风格性”的掌握。其次民间舞课堂中“民族性”的还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成果上。学生通过文本学习、多媒体视听学习、“模拟法”等众多方法,学习掌握了所学民族的舞蹈及文化,那么就应运用肢体语言通过舞蹈教学组合的展示,向观众展示所学舞蹈的“风格性” 传达该民族的审美特征,精神风貌及潜在的文化修养。至此,民间舞课堂中的“民族性”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反馈而得以淋漓精致的表现出来,具有场地限制的舞蹈教室也因为“民族性”的展现而更加接近“场域”的概念,使整个民间舞课堂都变得更加丰富和形象,不再单一乏味。
四、结论
由此可见,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各民间舞蹈的舞姿、体态、动律、舞蹈套路等,更是要求民间舞教师把握各民间舞背后不同的“民族性”并将其渗入到课堂教学当中。通过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详细讲解,发挥教师的本能和所长,探寻各民族文化中的个性与共性,不仅能够传播我国多元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还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解读所学的民间舞蹈,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各不同民间舞蹈中动律、动势以及舞蹈语言等,进而更细致的呈现所学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以及审美特征。
参考文献
[1]罗岩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10.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89年版缩印本[M].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2.
[3]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
[4]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4
[5]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9
[6]丁峻、崔宁.审美教育心理新探[M].上海三联书店.2015-6
(云南艺术学院 舞蹈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