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罗琳笔下的霍格沃兹实际上也是欧美校园的缩影。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也是了解欧美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
19年后,国王十字车站前,曾经的好朋友又在9又4分之3站台前相遇。然而这一回,他们是作为父母,送各自的孩子去霍格沃兹上学。
这样的镜头不知道让多少哈利波特的粉丝们既欣慰又感伤。十多年前的那些小巫师长大了,当年看电影的孩子们也长大了,青春被锁在了同样回不去的校园中,温暖而令人怀想。
魔法妈妈J·K·罗琳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塑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魔法学校——霍格沃兹,在许多孩子心目中,这个神秘、有趣而又充满温情的地方几乎是完美校园的代名词。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罗琳笔下的霍格沃兹实际上也是欧美校园的缩影。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也是了解欧美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
魁地奇与体育传统
最近刮起的“游学风”让许多孩子有了近距离感受国外校园文化的机会。而在国外“游学”半年以上的孩子无一例外地提到一个现象:在国外,校园体育明星往往会成为学生中的领袖,而文化课上的优等生反而没有那么抢眼。
“魔法三人组”里,赫敏无疑是文化课成绩最好的一个。老师一有提问,她总是最积极地举手回答。哈利的眼镜破了,只有她懂修补咒语。关于霍格沃兹的事情,她早就在《一段校史》上面看到过。然而,这个中国意义上的优秀学生却并不是学校里的骄子,相反她因为自己父母麻瓜的身份常常遭到其他同学的捉弄和嘲笑。而反观在学校里混得最风生水起的哈利,第一节变形课迟到,第二节魔药课答不上问题,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飞行课上展露出的运动天赋。然而就是这种运动天赋,足以使哈利成为魁地奇比赛上最夺目的新星。
“几所中学之间的比赛,城市报纸会进行报道。我们学校的篮球队很弱,收官战被打成21比0,但是主力球员在学校仍然受追捧。”北京市三十五中学生王捷峰在完成了美国、加拿大的半年游学后说,在美国高中,他真切感受到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对体育的重视。“学校足球队一个墨西哥裔学生成了‘射手王’,现在已经直接被名校录取了,记者每天追着他采访,问他到底要去哪所大学。”
欧美高校有着源远流长的体育传统。国外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曾担任过学校球队队长、带领球队拿过某某大奖往往会为求职者加分不少。美国前后好几任总统都曾是大学里的体育明星,比如老布什和小布什都是耶鲁大学棒球队的成员,老布什还曾经是棒球队的队长。
有趣的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留美幼童也曾遇到同样的文化差异。而这些孩子们则很快融入了当地的校园生活,詹天佑、梁敦彦等人还组成了一支棒球队,因为在一场公开比赛中获胜而受到追捧。
回到哈利波特剧中,有人分析,赫敏没有嫁给哈利的一个原因是赫敏“从来不打魁地奇”,某种程度上说,赫敏不如哈利优秀。另一个佐证是,最后嫁给哈利的金妮,在电影的第六部中几乎成了学院魁地奇球队的“副队长”,俨然是哈利重要的左膀右臂。当然了,她也必然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一个欧美意义上的优秀学生。
分院帽与团体文化
“你也许属于格兰芬多,那里有埋藏在心底的勇敢,他们的胆识、气魄和豪爽,使格兰芬多出类拔萃;你也许属于赫奇帕奇……”
这首著名的“分院帽之歌”是所有哈利迷耳熟能详的。这顶磨得很破、打着补丁而且脏得要命的帽子是每年入学仪式上当之无愧的主角。帽子会根据你的性格、才华等等决定你会被分到哪个学院。每个学院都有属于自己的学院文化,性格、兴趣相似的人生活在一起,彼此的成长和发展之路能够相互参考、借鉴。
在欧美的基础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点,以便发展自己的个性和优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受到尊重。就像霍格沃兹的四个学院,勇敢豪爽的学生去霍格沃兹、智慧博学的人在莱文克劳、充满野心的人去史来哲林、踏实忠诚的人到赫奇帕奇。四个学院没有好坏之分,所学的课程和授课教师也基本一致。
在欧美,如果需要将学生编成不同的班或组,学生的性格、特长和兴趣一般是划分的基础,而不像国内的某些学校完全用成绩来编班,学校将优势资源全都集中在几个班级里。
除了日常学习之外,欧美的校园社团活动也十分丰富,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有些志同道合的孩子甚至还可以一起申请一个新社团。
学校认为社团活动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在社团里不仅可以发展特长,也可以学习社会交往、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许多在国外游学的中国孩子往往只选文化课,不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寄宿家庭或学校老师则往往会鼓励他们做出合理的选择。
欧美的学校十分注重校园内团体文化。每个学院、班级或社团都有自己的口号、活动,还有十分符号化的标志、衣服颜色,甚至有自己的节日和歌曲。比如美国克林顿中学就有一个“温暖拥抱节”。这一天每个学生都会在胸前挂一只毛线球,看到认识的朋友就拥抱一下,并彼此交换一段毛线,缠在自己的线球上。一天下来,每个人的毛线球都变得色彩缤纷。而线球色彩最丰富的孩子,也会最有成就感,因为那表明他有很多朋友。还有一些学校的宿舍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分,每个宿舍楼有自己的活动和独特的文化。
魔法课与素质教育
霍格沃兹招收的是11岁左右的孩子,学制7年,实际上相当于国内的初中和高中。而所谓的魔法则可以类比笼统的“知识”。那么在这样的学校里,魔药课、黑魔法防御术之类无疑是学生们的“主课”。学生们毕业的条件也主要与这几门课挂钩,至于“普等巫师测试”考核,也可以类比一下我们的中考和高考。
不过即便有着普等巫测的压力,霍格沃兹的课程设置依然多姿多彩。包括飞行课、魔法史、占卜课、天文课、保护神奇生物课、古代如尼文等等,而且至少在影片中,孩子们几乎很少的时间是在学习所谓的“主课”,而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魁地奇比赛、舞会之类的体育或社交活动中。
去国外游学的中国孩子在选课时往往偏重文化类课程,而国外的老师和校长则常常建议他们应该平衡学习和社交时间。在周末或者假期,学校也往往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社会活动,甚至带着学生们到警察局、医院等处体验真实的职场,启发学生们发现自己未来真正的兴趣所在。
在霍格沃兹学校里,即便是学习“主课”,也绝不死记硬背。就拿黑魔法防御课来说,虽然老师在7年内几乎年年更新,但几乎所有老师都严格执行“实验+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直接演练,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倒是魔法部派来的“讨厌的”乌姆里奇,采用了一种十分不被欣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抄书、背书,然后参加普等巫测考试。在欧美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处参观考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而待在教室里死记硬背的方式则根本不受待见。
在哈利波特大结局电影中,当伏地魔带领食死徒向霍格沃兹发起进攻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老师的带领下拿起了魔棒,与黑暗势力展开了殊死搏斗。而按照罗琳设置的年龄来看,这些学生都还是不折不扣的未成年人。欧美文化中,孩子们很早就被要求独立生活,也较早承担社会责任。国外的孩子常常很小就出去兼职打工,也对社区事务、慈善事业有极强的责任感。
19年后,国王十字车站前,曾经的好朋友又在9又4分之3站台前相遇。然而这一回,他们是作为父母,送各自的孩子去霍格沃兹上学。
这样的镜头不知道让多少哈利波特的粉丝们既欣慰又感伤。十多年前的那些小巫师长大了,当年看电影的孩子们也长大了,青春被锁在了同样回不去的校园中,温暖而令人怀想。
魔法妈妈J·K·罗琳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塑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魔法学校——霍格沃兹,在许多孩子心目中,这个神秘、有趣而又充满温情的地方几乎是完美校园的代名词。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英国人,罗琳笔下的霍格沃兹实际上也是欧美校园的缩影。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哈利波特系列电影也是了解欧美校园文化的一个窗口。
魁地奇与体育传统
最近刮起的“游学风”让许多孩子有了近距离感受国外校园文化的机会。而在国外“游学”半年以上的孩子无一例外地提到一个现象:在国外,校园体育明星往往会成为学生中的领袖,而文化课上的优等生反而没有那么抢眼。
“魔法三人组”里,赫敏无疑是文化课成绩最好的一个。老师一有提问,她总是最积极地举手回答。哈利的眼镜破了,只有她懂修补咒语。关于霍格沃兹的事情,她早就在《一段校史》上面看到过。然而,这个中国意义上的优秀学生却并不是学校里的骄子,相反她因为自己父母麻瓜的身份常常遭到其他同学的捉弄和嘲笑。而反观在学校里混得最风生水起的哈利,第一节变形课迟到,第二节魔药课答不上问题,唯一值得称道的是飞行课上展露出的运动天赋。然而就是这种运动天赋,足以使哈利成为魁地奇比赛上最夺目的新星。
“几所中学之间的比赛,城市报纸会进行报道。我们学校的篮球队很弱,收官战被打成21比0,但是主力球员在学校仍然受追捧。”北京市三十五中学生王捷峰在完成了美国、加拿大的半年游学后说,在美国高中,他真切感受到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对体育的重视。“学校足球队一个墨西哥裔学生成了‘射手王’,现在已经直接被名校录取了,记者每天追着他采访,问他到底要去哪所大学。”
欧美高校有着源远流长的体育传统。国外毕业生在找工作的时候,曾担任过学校球队队长、带领球队拿过某某大奖往往会为求职者加分不少。美国前后好几任总统都曾是大学里的体育明星,比如老布什和小布什都是耶鲁大学棒球队的成员,老布什还曾经是棒球队的队长。
有趣的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批“留学生”——留美幼童也曾遇到同样的文化差异。而这些孩子们则很快融入了当地的校园生活,詹天佑、梁敦彦等人还组成了一支棒球队,因为在一场公开比赛中获胜而受到追捧。
回到哈利波特剧中,有人分析,赫敏没有嫁给哈利的一个原因是赫敏“从来不打魁地奇”,某种程度上说,赫敏不如哈利优秀。另一个佐证是,最后嫁给哈利的金妮,在电影的第六部中几乎成了学院魁地奇球队的“副队长”,俨然是哈利重要的左膀右臂。当然了,她也必然是学校的风云人物,一个欧美意义上的优秀学生。
分院帽与团体文化
“你也许属于格兰芬多,那里有埋藏在心底的勇敢,他们的胆识、气魄和豪爽,使格兰芬多出类拔萃;你也许属于赫奇帕奇……”
这首著名的“分院帽之歌”是所有哈利迷耳熟能详的。这顶磨得很破、打着补丁而且脏得要命的帽子是每年入学仪式上当之无愧的主角。帽子会根据你的性格、才华等等决定你会被分到哪个学院。每个学院都有属于自己的学院文化,性格、兴趣相似的人生活在一起,彼此的成长和发展之路能够相互参考、借鉴。
在欧美的基础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兴趣点,以便发展自己的个性和优势。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受到尊重。就像霍格沃兹的四个学院,勇敢豪爽的学生去霍格沃兹、智慧博学的人在莱文克劳、充满野心的人去史来哲林、踏实忠诚的人到赫奇帕奇。四个学院没有好坏之分,所学的课程和授课教师也基本一致。
在欧美,如果需要将学生编成不同的班或组,学生的性格、特长和兴趣一般是划分的基础,而不像国内的某些学校完全用成绩来编班,学校将优势资源全都集中在几个班级里。
除了日常学习之外,欧美的校园社团活动也十分丰富,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有些志同道合的孩子甚至还可以一起申请一个新社团。
学校认为社团活动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十分重要,在社团里不仅可以发展特长,也可以学习社会交往、学习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许多在国外游学的中国孩子往往只选文化课,不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寄宿家庭或学校老师则往往会鼓励他们做出合理的选择。
欧美的学校十分注重校园内团体文化。每个学院、班级或社团都有自己的口号、活动,还有十分符号化的标志、衣服颜色,甚至有自己的节日和歌曲。比如美国克林顿中学就有一个“温暖拥抱节”。这一天每个学生都会在胸前挂一只毛线球,看到认识的朋友就拥抱一下,并彼此交换一段毛线,缠在自己的线球上。一天下来,每个人的毛线球都变得色彩缤纷。而线球色彩最丰富的孩子,也会最有成就感,因为那表明他有很多朋友。还有一些学校的宿舍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分,每个宿舍楼有自己的活动和独特的文化。
魔法课与素质教育
霍格沃兹招收的是11岁左右的孩子,学制7年,实际上相当于国内的初中和高中。而所谓的魔法则可以类比笼统的“知识”。那么在这样的学校里,魔药课、黑魔法防御术之类无疑是学生们的“主课”。学生们毕业的条件也主要与这几门课挂钩,至于“普等巫师测试”考核,也可以类比一下我们的中考和高考。
不过即便有着普等巫测的压力,霍格沃兹的课程设置依然多姿多彩。包括飞行课、魔法史、占卜课、天文课、保护神奇生物课、古代如尼文等等,而且至少在影片中,孩子们几乎很少的时间是在学习所谓的“主课”,而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魁地奇比赛、舞会之类的体育或社交活动中。
去国外游学的中国孩子在选课时往往偏重文化类课程,而国外的老师和校长则常常建议他们应该平衡学习和社交时间。在周末或者假期,学校也往往组织学生参与社区的社会活动,甚至带着学生们到警察局、医院等处体验真实的职场,启发学生们发现自己未来真正的兴趣所在。
在霍格沃兹学校里,即便是学习“主课”,也绝不死记硬背。就拿黑魔法防御课来说,虽然老师在7年内几乎年年更新,但几乎所有老师都严格执行“实验+实践”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直接演练,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倒是魔法部派来的“讨厌的”乌姆里奇,采用了一种十分不被欣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抄书、背书,然后参加普等巫测考试。在欧美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处参观考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而待在教室里死记硬背的方式则根本不受待见。
在哈利波特大结局电影中,当伏地魔带领食死徒向霍格沃兹发起进攻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在老师的带领下拿起了魔棒,与黑暗势力展开了殊死搏斗。而按照罗琳设置的年龄来看,这些学生都还是不折不扣的未成年人。欧美文化中,孩子们很早就被要求独立生活,也较早承担社会责任。国外的孩子常常很小就出去兼职打工,也对社区事务、慈善事业有极强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