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less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本在中华文化
  中国的崛起和中华文化的复兴是相联系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唯有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一直没有断过。中国的文化像血脉一样不断在流动,不断贯彻于中华民族生存生活始终。从这一点来看,中国的文化,实际上是中国民族的灵魂所在。
  除了五千年来延续不断,能够生生不息之外,中华文化也是团结各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中国疆域辽阔,有五十六个民族,也有不同宗教信仰,如新疆很多人信仰伊斯兰教,西藏是藏传佛教,云南也有信小乘佛教的。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生活习惯,但中国又是各民族团结的统一国家。这在国外很多人看来,觉得很不可理解。因为苏联解体以后,他们不同的民族、宗教就分成了很多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来是一个国家,就是因为宗教信仰不一样,一个是印度教,一个伊斯兰教,后来就分裂了,两国还经常有矛盾冲突。
  那么,是什么力量把各民族凝聚起来,使他们不分裂?这种力量就是中华文化。不管哪个民族,哪个宗教信仰,都认同中华民族这个文化。中华文化实际上是多元文化的和合。比如我们经常讲炎黄子孙,炎、黄过去是两个部落。从源头来看,中国文化本来是北狄文化、西戎文化、东夷文化、南越文化和中原文化融合,本来就是多元融合的文化。正因为内在包涵了多元文化,所以有凝聚力、向心力和亲和力,各个民族文化都有共同的基因在里面,所以大家都能够认同中华文化。这个在其他国家来看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中国是做到了。
  一方面,中国的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延续不断的血脉;另一方面,中国文化是五十六个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宗教文化的融合。从这两方面来看,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根,是灵魂,是精神家园。
  中国文化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解决当前中国的现实问题,而且对当前世界的问题也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1988年,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二千五百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我认为以下几点传统智慧,对解决现代中国和世界的问题最有意义。
  第一,孔子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处理人与人、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原则,这已经写进联合国宪章了。我不愿意做的,我也不强加给别人。譬如我不希望战争,也不把战争强加给别人。这个原则体现了推己及人的爱,设身处地为他人想一想。当前国内、国际的一些冲突,一些矛盾,一些战争都是不应该发生的,都应该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原则来解决。例如美国不希望自己国内发生动乱、战争,但是它却在国外挑起动乱、战争,便是违背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原则。
  当然,西方文化同中国文化不一样。西方文化是一元文化,从古希腊到费尔巴哈,都是要追求现象世界背后的“第一性”。西方人大都信奉一元论,比如上帝创造了万物,违反上帝都是不对的。一元论下二元是对立的,如民主和专制。西方总认为他们的自由、民主等政治价值是最好的,想推向世界,把它普世化,却不考虑其他国家的历史、文化、国情,就容易出问题。
  第二,以和为贵。人类能够繁衍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如果一个国家打仗、动乱的话,人民的生命财产都受到破坏,哪里还能够发展?
  中国从西周以来,就讲“协和万邦”。当时有很多诸侯国,以现代眼光来看就是国际社会。“五经”中不管《周礼》也好,《诗经》也好,《周易》也好,都非常强调“和”。孔子讲“和而不同”,有不同的意见没关系,我们可以求同存异,还可以求同化异,通过沟通把不同的意见化掉。《国语·郑语》讲“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 中国文化讲究和合,和实生物,不同的因素、元素和合起来才能产生万物,才能够导致多元文化的融合;“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尊重他者。国家与国家、人与人之间,怎么样能够做到和谐?关键就是要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例如在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上,强调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
  2013年美国考古学家在肯尼亚发现明代的铜钱,推测当年郑和下西洋时可能已经到过那里。郑和下西洋,到了很多国家,都是和平外交,给对方很多好的东西,如茶叶、丝绸等,而不是去掠夺它的财产,掠夺它的人口,把它变成殖民地。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和平外交,到了现代我们又主动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外交政策是一贯的。现在有些国家提“中国威胁论”,都是出于自己的利益,为了遏制中国,是别有用心的。如日本讲中国威胁论,是为了自己能够修宪,达到军事扩张的目的。
  贫富差距拉大、仇官仇富如何解决
  第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自己立起来了,成功立业了,自己国家独立了,也希望别的人和国家能够独立;我自己发达了,通达了,也希望别人能够发达起来。例如现在非洲国家不发达,我们有条件了,就去支持它,帮助它,使它能够发展起来。立人达人,是允许每个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来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发展方式,而不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在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各国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共同发达是很重要的。国家间贫富差距拉大,是世界动乱的原因,一个国家内部如果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也容易导致这个国家的动乱。如“占领华尔街”运动就是出于普通民众对华尔街资本家的不满。
  我们国内的发展也很不平衡,社会问题也比较多,例如网络上仇官仇富情绪,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等。仇富的观点为什么产生?一个原因是富起来的人,不是真正靠自己劳动,而是采取投机倒把,甚至官商勾结等不正当手段富起来的。富而无道,当然人家就不满意了。另一个原因是富起来的人,炫耀自己的富,开豪华车、穿高级衣服就以为高人一等了,以一种凌驾众人之上的思想态度、行为表现,引起了大家的不满。如果是正当赚钱,取之有道,富了之后表现低调的话,也不会有仇恨。如比尔·盖茨那么富,坐飞机还坐经济舱,同别人一样。富人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他可以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比如邵逸夫热心教育,全国各地学校都有他捐建的教学楼、图书馆、礼堂等,邵逸夫去世后很多人纪念他。作为一般老百姓,并不想仇富,如果富起来的人能够有一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回报社会,带动他人共同富裕,这样仇富问题就不会存在了。仇官的原因也是类似的。官员以权谋私,官商勾结,欺压百姓等,这样做的话大家肯定不满意,保定那个孩子撞了人还说“我爸是李刚”,仗势欺人,当然会引起仇官。   第四,中国古人讲“天人合一”,讲“仁民爱物”,讲“民胞物与”,自古以来就注意人与自然和谐,注意生态的平衡。中国古代很强调顺应天时,比如一年24节气,每一个节气干什么,过去都有规定的。《吕氏春秋》有“十二纪”,讲了一年12个月的自然规律,以及人应当如何顺应这一规律。春天万物生长的时候不能砍伐、杀生,这也是人们的共识。北宋的程颐曾经当过皇帝的老师,有一次讲课休息的时候,皇帝年纪还小,就在花园里头,折了树上的嫩枝,程颐批评他说,“万物正在生长的时候,怎么能够把它给掐断,这属于扼杀生命啊”。万物都有生命,佛教讲不仅人有佛性、能够成佛,石头、墙壁也有佛性,也能够成佛。他把石头、墙壁都看成有生命的东西,所以要尊重它,保护它。
  我们古人讲尊重万物,敬畏自然。然而西方思想却是要利用万物,征服自然。这一思想和斗争观点也是一致的。我们过去讲“人定胜天”,说“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这是非常错误的、有害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过于注重发展经济,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结果现在尝到苦头了。
  道德失落如何补救
  第五,中国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注重道德。古人讲“仁义礼智信”,讲“礼义廉耻”,讲“恭宽信敏惠”,讲忠恕之道。仁就是爱;义就是适宜;礼就是懂礼貌,讲文明;智就是有智慧,能分清是非善恶;信就是讲诚信。我们现在很多问题,比如食品安全问题,都与道德失落有关系。
  现代社会为什么会出现道德失落?这当然有很多的原因,第一是我们缺乏道德教育,从五四运动以来,我们一直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的技术、制度、价值观念,把我们原来一些好的道德传统批判、破坏掉了,所以重建中国的伦理道德非常必要。我呼吁中小学当中,道德应该作为必修课。道德课不能只是说教,还应该学礼仪。成年人更要懂得礼仪。
  中国古代有各种礼仪。如冠礼,即成人礼,成人礼上长辈会讲:你现在成人了,有社会责任了,不能像孩子一样了,如果你犯罪就要按照法律判刑了。这就是冠礼,成年了,你对社会、对个人都要负责任了。进一步就是婚礼,婚礼就表示你要对家庭——你的对象、父母、孩子负责任了。还有一个是丧礼,亲人死了,寄托哀思,同时要继承父辈的一些好的传统。最后就是祭礼,祭祀祖先,要不断怀念你的先辈。中国文化四大礼,告诉人们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怎样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通过这些礼的活动,人有一个对自己的自觉,自我修养的自觉,所以礼的教育也是道德的教育。
  现在中国,礼仪的教育特别缺失,我们要注重冠礼、成人礼;婚礼也不能光穿衣服吃顿饭就完了,应该有教育。另外,为什么要有丧礼,为什么有祭礼?这些东西并不是迷信,孔子讲“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丧礼和祭祀,帮助我们思考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并把个人的存在融入到更深厚的文化、历史当中。
  道德失落的第二个原因是人私欲的膨胀。人本来就有私欲,有自私观念,过去一句俗话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人性当中,一种是社会性,一种是动物性。前者是善的,后者也有恶的成分,这不能避免。人如果不自觉,没有道德的自我约束力,人欲的方面就容易膨胀。
  人的欲望不能说完全不好,人因为有生存发展的欲望才努力做事,去创造财富,这是推动个人上进,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但是欲望如果过多膨胀,为了赚更多的钱去造假,那就可能危害公共利益,超出道德、法律的底线。所以人的欲望需要节制。不加以约束的话,任它膨胀,就可能导致道德的失落。道德的失落,不仅破坏国家的形象,而且损害国家的经济,也是一个民族堕落的表现。
  怎样重建道德?每个人都要有一种对自己、家庭、社会负责任的态度,自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我们国家颁布了很多公民道德规范,而为政者的示范作用非常重要。孔子讲“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当官的人首先要正直、端正、清正、廉正。现在很多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违反规则,贪污受贿,任人唯亲等,就把风气带坏了。孔子还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政治应将道德和法治并用。法治是一种他律,如果没有道德自觉,一些犯罪分子出来之后还会再犯,因为内心不知道羞耻。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一级教授;采访整理:人民论坛记者周素丽)
  责编/马静 美编/李祥峰
  感言
  1984年,我在德国汉堡参加过一个会议,同一些华人接触,当时他们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他们说,西方有耶稣来拯救世界,把爱给大家,耶稣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和归属。我们能够同耶稣相比肩的,让我们华人在国外有自信的,就是我们的孔子,孔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表。然而,我们国内对孔子却持一种批判的、打倒的态度,这让我们心里很难过。如果孔子被打倒了,我们华人就会觉得在思想、文化上抬不起头来了。华人之所以认祖归宗,说到底就是认同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本在中华文化。能够使中华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也是我们这一辈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西方从黑格尔直到现代哲学家都认为“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我认为中国有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独具自己特色的哲学概念和逻辑思维,要通过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逻辑来讲述中国哲学的“话题本身”,这便是中国哲学“自己讲”、“讲自己”。中国哲学只有从“照着”西方哲学讲或“接着”西方哲学讲的框架中脱离出来,才能发现中国哲学的自我,于是我建构了当代中国哲学的和合学理论思维体系。
  我们做学问要心怀中华民族,关心民族的未来和命运,关注现实问题。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现实的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实践与交往活动是哲学理论思维的源头活水,必须对宇宙、社会、人生有个深刻的体会,通过哲学思维认识到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冲突和危机,然后提升为化解之道。
  人应当有理想,有目标,人生才有意义。比如我为什么会研究“和合学”,就是因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我的一个理想,我希望能够通过我的研究,在当前人类共同面临五大冲突与危机的情况下,从五千年中华文化的宝库中寻找化解冲突危机之道。
  (人民论坛记者周素丽采访整理)
  推选语
  他开创了“和合学”,他将中国哲学强调的整体精神上升到“和”的境界,激发出传统文化解决现实问题的潜力。他始终强调,我们应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东西、自己的体系。他的思想正适应了今天的中国社会转型期理论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思想小传
  和合学的开创者
  张立文,1935年生,浙江温州人,著名哲学史家。1960年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在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任教。1984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特批为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哲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孔子研究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和合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国际退溪学会理事、日本东京大学客座研究院、中国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中国文化书院导师等。
  面对西方从黑格尔直到现代哲学家所发难的“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的问题,张立文的《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篇)》、《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人道篇)》以及《道》、《理》、《气》、《心》、《性》等书,说明中国有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独具自己特色的哲学。这是对中国哲学的自我发现,是通过中国哲学自身的发展逻辑来讲述中国哲学的“话题本身”,这便是中国哲学“自己讲”、“讲自己”。
  在50多年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教学研究中,张立文建构了中国哲学逻辑结构论、传统学、新人学的理论思维体系,率先建构了化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和危机(生态、社会、道德、精神、价值)的和合学哲学体系。 (人民论坛编辑部整理)
其他文献
我爸跟我说他以前的“英雄”事迹,说有一次他去别人学校打架,一个人把人家八个人打趴下了。我就问他:“你去年不是说四个吗?怎么现在变八个了?”他摸摸我的头说:“臭小子,去年你还小,我怕说出来吓着你。”
期刊
法治观即法治观念,是法学视阈中的法治常识,是人们对法治最一般、最朴素、最直观的看法和态度,它对应于理性化了的法治理念、法律化了的法治原则和规范化了的法治体系。从文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运行为浦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作为自贸区的主战场和承接自贸区“溢出”效应最直
1979年某天深夜,伦敦有个叫亚亚·佩德罗(Ya Ya Pedro)的男子站在他兄弟住所的大门边。一名叫马丁·迪斯(Martin Diss)的男子走上前来,自称是警察,就问他在那里做什么。佩德
一、概述人们期待司法公正,自然期待法官不但要公开判决,而且要公开其判决理由,对判决结果作出论证。司法判决结果的获得,要经历确认事实、寻找法律、作出判决三个不同的过程
之一:关于重要法律因素和政策因素的摘要本文的目的是总结美国环保署(EPA)针对铅污染土壤开展补救工作所涉及的重要法律因素和政策因素。在美国,土壤铅污染可由采矿与冶炼、
不嘲笑,不悲伤,也不厌恶;但求理解——斯宾诺莎导言约瑟夫·拉兹(Joseph Raz)在总结法治的价值(the value of the rule of law)时有言:“法治的第二个美德(virtue),即是众人
非法证据是指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据内容、证据形式、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人员及程序、方法的证据材料。起初仅指违反美国联邦宪法第四修正案有关不得进行不合理的搜查和扣押的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学生甲:白头翁是鸟我知道,莎翁(莎士比亚)是啥呢?  学生乙:也是鸟啊,沙漠中的鸟呗!  学生甲:也不全是沙漠的沙,还有个草头呢。  学生乙:大概沙漠里有的地方也还是长了点抗旱耐热的草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