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德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来源 :大学·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198812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重点分析大学生对公德教育的认知情况,以探究大学生公德教育的总体现状。调查问卷涉及公德内容认知、公德践行、学校公德教育满意度等维度。数据表明大学生有乐于助人的美好心愿,这是优化未来社会公德大环境的基础。调查分析证明,高校思政课堂和日常生活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但还需要以2019年《新纲要》的總体要求为建设目标,在践行平台建设、教育约束制度、联动机制等方面建构符合新时代中国文化语境的公德教育方式。
  关键词:公德教育;大学生;现状调查;公德认知度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21)01-0119-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专项“新时代大学生公德教育新问题与优化途径研究”(项目编号:Y201 8408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公德教育是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持续提升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为适应新时代高校教育建设的这一要求,2020年5月国家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1]从中国知网(CNKI)近10年公开发表的调研情况看,对大学生社会公德的普遍描述几乎都倾向于“缺失”“表现差”“挑战”“不可回避”,多数调查围绕大学生公德教育的影响因素、现状以及对策等展开。研究成果尚不能充分揭示新时代大学生的公德意识水平的实际践行情况。因此,本文研究拟扩大调查范围,以34所高校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探究大学生公德教育的总体现状。
  一、公德教育现状调查概况与数据分析
  一般来说,个体对自身及对他人的道德伦理认识和判断水准并不是一种孤立的活动,这是公德存在的社会基础。为寻求高校公德教育对策的可行途径,从而为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公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浙江、上海、广东、山东等省份的34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公德教育现状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包括基本情况、大学生公德内容认知、公德践行以及学校公德教育满意度等四个维度,29个问题选项,以网络问卷调查形式为主,历时1个月,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808份。从性别上看,男生186人,占比23.02%,女生622人,占比76.98%;从教育层次上看,大专生107人,占比 13.24%,本科生582,占比72.03%,研究生119,占比14.73%。
  (一)社会公德基本内容选择情况
  在“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问题中,4.2%的学生对社会公德基本内容能够准确掌握,80.81%的学生能够较好掌握。问卷结果表明,在校大学生对该问题的认知水准较为理想,这既是倡导宣传社会公德的实际成效,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观融入生活的具体表现。2019年《新纲要》明确指出,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事实上,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已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2]
  (二)遵守社会公德重要性践行情况
  在“您会经常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活动吗?”问题中,有22.77%的学生选择“经常参加”,73.02%的学生选择“偶尔参加”,4.21%的学生选择“从不参加”。在“您参加学校志愿者活动的原因?”问题中,有41.21%的学生选择“按要求完成学校活动任务”,44.43%的学生选择“喜欢参加志愿者活动”,12.75%的学生选择“闲着无聊找点事情做”,10.27%的学生选择“评奖评优的硬性要求”,1.61%的学生选择“其他原因”。这一结果验证了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意愿或动机,既体现出大学生根据自身意愿参与志愿者活动从而达到服务社会的公德意识,也展示出社会规范对于个体起到的导引作用。
  在“在公共场所,你会给老弱病残让座吗?”问题中,有76.86%的学生选择“经常会”,22.77%的学生选择“偶尔会”,0.37%的学生选择“不会”;在“身边同学遇到困难你会帮助吗?”问题中,有63.99%的学生选择“经常会”,35.77%的学生选择“偶尔会”,0.25%的学生选择“不会”。从多数人选择“经常会”的情况看,新时代大学生有着乐于助人的美好心愿,这是营造良好社会公德氛围的前提,优化大学生公德教育所需的大环境成为可能。
  在社会公德践行上,最后一组问题表明,大多数新时代大学生都具备良好的公德意识。具体情况分别是:(1)当你刚准备过马路时遇到了红灯,您会怎么做?有97.28%的学生选择“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2)当你在公共场所看到正在流水的水龙头,您会怎么做?有99.26%的学生选择“立即关掉”;(3)当你在图书馆阅读时不小心把书弄坏了,您会怎么做?有99.26%的学生选择“主动联系图书馆管理员,进行赔偿”。
  (三)大学生公德教育现状满意度情况
  从公德践行的调查结果看,现阶段高校社会公德教育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但总体状况良好。其中教育的功能尤为重要,不仅关系到知识的学习与传播,而且“在群体领域,应坚持群体利益和遵循群体规则优先的原则”[3],也就是说教育必然包括群体交往所需的道德原则与观念,这对于大学生的公德素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在“你所在的学校有设置大学生公德教育课或与之相关的课程吗?”问题中,有68.56%的学生选择“有”,31.44%的学生选择“没有”;在“你对所在学校的大学生公德教育开展情况满意吗?”问题中,有14.23%的学生选择“非常满意”,72.77%的学生选择“满意”,11.76%的学生选择“不满意”,1.24%的学生选择“非常不满意”。结果表明,87%的大学生对所在学校的公德教育课程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其认可度显示了在强化高校思政课堂建设背景下大学生公德教育的成果。   (四)社会公德教育重要性认知情况
  在“你认为在大学阶段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公德教育课程吗?”问题中,有30.32%的学生选择“非常有必要”,52.35%的学生选择“有必要”,9.65%的学生选择“没有必要”,还有7.67%的学生选择了“无所谓”。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在大学阶段接受专门的公德教育。这种情况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对当下社会与文化领域的某些现象,例如中国式过马路、占座、网络谣言、在名胜古迹涂鸦等表示了不满,因为这不仅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人在国际交往和文化传播中的形象。
  以上是针对大学生公德教育现状的调查情况,从具体问题的初步分析结果还不能直观地看出新时代大学生公德教育的整体现状,在公德教育重要性认知和公德教育满意度等维度之下,需要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公德意识以及公德的宣传、践行和价值选择等情况。
  二、大学生公德教育现状分析
  从调查情况和初步分析来看,新时代大学生的公德教育重要性认知和公德教育满意度处于比较理想的状态,从个体认知和群体认知到高校公德教育的必要性,均表现出积极的、有益于社会公德建构的发展态势。因此,在调查的基础上有必要对这一现状进行较为深层次的分析,考察公德教育现状成因、大学生言行规范及其價值观等。通过分析给予必要的论述性判断,让大学生公德教育成为社会公德有序建构的良好基础。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得到大学生的认同
  科学引领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明确指出,在培养时代新人的过程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4]。从情感认同到行为习惯,是新时代高校开展大学生公德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播的具体要求。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大学生认知教育中起到了引领作用,大学生已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知能力。进而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公德意识,明晰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价值选择,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同时引导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科学价值观导向并弘扬之。
  另一方面,继续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同时动员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共同体。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各种即时交流与信息技术平台让社会交流与学习变得更为便捷,这对高校教育来说,不仅拓宽了教育教学平台,同时拓展了教育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后疫情”时代高校教育已有可能渗透到家庭教育之中,父母督促及言传身教将有利于公共道德、诚信文明等价值观的发生、发展。
  (二)公共场所文明行为规范对大学生言行的作用
  “规范”利于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礼记·儒行》为儒士设定了16条德行,并构成一套具象化、体系化的行为样态,“这个样态可以模仿、可以学习。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称此为‘示范伦理学’”[5]。2019年的《新纲要》就是一份“规范”新时代公民道德与行为的指导书,这与《儒行》一样具有规训的教育功能。
  调查表明,新时代大学生在文明用语及愿意在志愿者活动、公共场合付诸行动的行为意愿等方面表现的较为理想。显然,理性的文明交往方式影响着每一个正常的社会人,而且在公共场合中,人们共同遵守文明行为与道德规范,同时“法律作为共同世界逐渐完善并为公共交往提供了保障”,由此可见,文明行为与道德规范“是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得以有序和谐发展的调节手段”[6]。因此,公共场合的文明行为规范既是大学生行为习惯的导向系统,更是他们的行为选择指南,将它与德治、法治综合为一个整体,既能为大学生提供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标准,也能让他们在遵循言行规范的同时强化社会公德意识。
  (三)大学生在新时代的公德宣传中成为重要力量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领域及社会文明与道德进步的重要力量,对今天的中国而言,也是文化自信、公民素养的重要新生力量。作为新生的、重要的力量,新时代大学生要努力充实自己的学识与提升综合修养,在文化自信能力建设、提升和探索路上奉献智慧和力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履行使命和职责。这对于教育引导青少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首先,在公德教育中,大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传播者。当自媒体时代的大学生在社会公德宣传中主动发挥作用时,公德观念与行为可能更容易被大众接受,以轻松活泼的方式进行宣传,既符合新时代的媒介潮流,也能扩大社会公德宣传的影响力。高校在肯定大学生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德宣传力量的前提下,也要坚持以平等的态度肯定一些由大学生自主创新的宣传理念,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发更有利于社会公德宣传的方式方法。今天的自媒体已经超越了机械化、电子化的束缚,恰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言,实现了“人的延伸”,它“加速并扩大了人们过去的功能”[7],向所有人传播并形成信息的倍增效应。
  其次,高校有责任搭建大学生公德教育与践行的平台,以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当然也包括公德宣传的方法、途径和自信心。在社会公德宣传方面,依托高校宣传平台的大学生有条件、有能力结合自媒体的优势,充分结合行为、个人或他人、环境“三方互惠”多重有利因素,对包括传统媒介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加以有效整合,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互为补充,以此建立一个社会公德观念传播和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当然,高校有必要针对内容进行严格把关,因为在“人人都是信息发布者”的时代,大学生也可能因为自身理解产生偏差而导致社会公德宣传走向舆论的对立面。因此,高校在建立大学生公德宣传平台的过程中,也应建立相应的舆情疏导机制,以有效应对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不利因素与影响。   (四)多数大学生在善恶面前有鲜明的价值选择
  调查显示,新时代大学生对社会公德基本内容掌握较好,在社会公德践行上也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还表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认同,有意愿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也因此让他们拥有了更多社会化的属性。
  善与恶,对立鲜明。孟子言“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则针锋相对地说“人之初,性本恶”。这是有关人性的价值判断,通俗一点表达,性本善的人是好人,性本恶的人是坏人,而善与恶、美与丑的问题恰恰是价值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扬善和美,是测量德、善、美的尺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方法和途径上找到合适的契入点,培养大学生正确使用“尺子”,落实大学生公德教育。
  现阶段高校开展大学生公德教育,通常做法是在大学课堂中穿插相关内容,或者开设这一类的专门课程,以及新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走进生活的新理念新做法。这些举措对大学生公德教育确实发挥了价值引领的作用。从大学生希望接受专门公德教育的意愿情况来看,82.67%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公德教育课程。有研究者分析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效果每提高一个等级,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熟记度、理解度、认同度得分相应提高0.119、0.131、0.114个单位,践行的意愿得分随之提高0.232个单位;就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而言,校园文化活动的满意度每提高一个等级,大学生的熟记度、理解度、认同度得分随之提高0.074、0.100、0.164个单位,践行的意愿得分相应提高0.122个单位[8]。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价值选择,离不开常规性教育的开展,以及大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再对比有、无参与社会实践或志愿者活动经历的大学生的价值观,我们同样可以发现,实践和践行经历影响着大学生的善恶美丑价值选择。
  三、结语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公德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33.54%的大学生并不认可同龄人的社会公德水平已经达到比较好的状态,有12.75%的人是因为“闲着无聊”以及10.27%的人是因为“评奖评优”需要才参加志愿者活动。可见,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存在比较鲜明的差异,网络时代芜杂的社会信息、娱乐方式和不良风气对人的价值观念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发挥课程思政、思政课堂和生活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外,还需要在践行平台建设、教育约束制度、联动机制、大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努力解决问题,着眼于长远目标并结合《新纲要》提出的总体要求进行建设,建构符合新时代中国文化语境的社会公德教育方式,包括未来的路径和可供推广的有效模式,同时落实到提升高校社会公德教育的能力中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R]. 2020-5-28.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4:168.
  [3]傅维利.论教育中的惩罚[J].教育研究,2007(10):11-18.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2.
  [5]陈来.《礼记·儒行》篇的历史诠释与时代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154-161.
  [6]曲蓉.公德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125.
  [7]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19.
  [8]王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与价值选择状况的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8(02):95-99+105.
  (荐稿人:曹汝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博士、副教授)(责任编辑:莫唯然)
其他文献
摘要:校长是学校的主要领导者,校长的角色作用直接影响着学校各方面发展。本文在分析校长战略领导角色和课程领导角色内涵的基础上,探索构建校长战略领导角色和课程领导角色的路径,并为校长正确处理校内外人际关系提出意见,期望能为新时期背景下重新定位校长角色提供有利参考,以推动学校、教师、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长;领导角色;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164(20
摘要:成语是承载丰富情感与语言文化的交流工具。而在成语翻译中,仍面临着翻译失效、译语表达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文学作品中成语翻译的质量。本文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对文学翻译中成语翻译的基本形式展开分析。经研究,本文认为成语翻译实践中,翻译者只有深入把握生态翻译学理念,灵活应用环境补建、适应译本生态等技巧,才能优化文学作品内的成语翻译流程,保障文学作品中的成语翻译效果。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文学作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嵌入创客教育的原因,列举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嵌入创客教育的要求和目标,并提出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嵌入创客教育的几点建议,希望以此推动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的稳定发展;并且总结出通过建设创新的教育方式即在线教育平台、进行嵌入式的数字素养教育来符合创客教育、学会利用线上交流软件等,以期通过这些路径的实践提高高校图书馆数字素养教育嵌入创客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
摘要:传统土木工程教育更注重理论教学,而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技能以及创新能力也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必备素质。为探究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相关问题,本文从提升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必要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以及培养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和探讨,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中课程建设提出的“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政策的推进与实施,混合课堂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堂成为众多教师授课的首选,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我约束管控能力的培养。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大学生教育选择混合课堂中的线上教学存在“心态滞后效应”。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学生成长心理学进行归因分类,从心理学干预原则出发进一
摘要: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产教融合发展迅速,我国职业教育将迎来大的发展,然而产教融合程度不深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首先厘清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的概念,梳理了其发展沿革和现状,进而从法律体系、长效机制及成果转化能力三方面揭示了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加强产教融合法制化建设、提高产教融合市场化水平及探索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三方面归纳了推动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摘要:本研究试图探讨社会阶层、控制感和就业压力三者的关系,分析造成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水平差异的原因,验证控制感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主观社会阶层与控制感显著正相关,主观社会阶层与就业压力之间显著负相关,而对于控制感来说,其和就业压力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显著负相关,控制感在主观社会阶层与就业压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普遍偏高,控制感对就业压力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主观社会阶层;就业
摘要:我国自2014年启动新高考改革以来,先后有三批省市加入了试点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在改革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综合回顾了新高考改革在选考科目、选科赋分法、高中教学管理、“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多元录取招生模式、高中大学学业衔接和公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学者提出的应对之策,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新高考改革方案提供启发。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大学招生  中图分类号:G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