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从数学学科学习的预习、学习中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以及课后学习习惯的培养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数学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不易受干扰的学习行为和方式。良好习惯是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具体体现,它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更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校是越西县一所典型的农村民族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于越城镇白马村、哈莫洛村、大坪村、沙沙普村和其他少数民族边远山村。学生學习习惯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概念,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交流的意见缺乏主动性,不勇于举手发言,更不用说主动提问、对数学问题进行反思质疑等主动探索和思考的习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学习成绩差的学困生除了智力原因以外,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起的作用极为重要。这些使我们数学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怎样有效的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一、优化数学课前预习活动,提升学习效果
预习是指学生运用所具备的知识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为了优化课前预习活动,教师需加强预习指导,对要学习的内容认真研读,分析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优化课前预习活动的设计,明确新知识的生长点(涉及到学生已学过的内容),根据预习活动的提示进行自行学习,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 以便课上有重点的去听、去学。同时,在课前准备好课本、草稿本、作业本、练习册等学习用具,调整好上课的状态。
二、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习惯的养成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怎样才能将它呈现出来呢?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热情才得以发挥,学生的注意力在无形中得到提升。“最好的学习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而更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考,自己去动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动手训练和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知行统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进行课堂学习和训练活动。比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对称》这节课,可以组织学生观察蝴蝶、蜻蜓、树叶、脸谱的实物图,通过议一议,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拼一拼等一系列活动的感知,引出对称的概念,帮助学生顺利理解轴对称现象,找准并会画对称轴。
学生能否举手发言是老师获取教学信息的手段之一,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汇报交流的结果 ,用简洁明了流畅连惯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即锻炼的学生勇于举手发言的习惯,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设计校园》,利用我们所学过的位置与方向、面积等有关知识,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我们校园哪些地方最美丽?哪个地方影响了校园的美观?你有什么建议?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让学生各抒己见,小组交流,让各小组排一名同学利用八个方向来介绍自己的校园设计图。这样设计使学生的提问得到了鼓励,不同的见解得到了尊重,让学生感受到别人的认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久之,学生必将养成勤动手,爱反思、敢质疑、勇发言的习惯。
三、多层面加强、巩固课后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课后不要急着去做作业,通过回忆,再现、梳理所有有关作业的知识,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弄清楚每一知识点的。这样既提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又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系统巩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做新作业之前一定要仔细翻看上一次的作业,如果有错题,一定要加以改正。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作业格式、书写规范、自觉检查等习惯。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都是造成错题的原因。随之要让学生知道有哪些作业。让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或开通校讯通,及时把老师布置作业时记下来,每天回去完成后交由家长一一核对并签字,这样家校共同合作,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中低年级的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做到以下要求:检查抄写的题目是否正确;横式到竖式是否一致;竖式结果抄到横式是否正确。只在做到了这三个“是否”才能逐步减少因马虎计算的错误率,且比较有实效。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再次理解感悟所学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争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品尝到独立思考的乐趣,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结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老师从以上诸多方面坚持不懈的抓起,就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良好行为习惯[J].何素芳.新课程(小学),2010(12).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朱国瑞.科技创新导报,2008(16).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思考习惯培养的探索[J].李小友,林丽云.现代教育科学,2007(06).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数学过程中形成了一种较为稳定的、不易受干扰的学习行为和方式。良好习惯是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具体体现,它不仅能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更能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校是越西县一所典型的农村民族学校,学生主要来自于越城镇白马村、哈莫洛村、大坪村、沙沙普村和其他少数民族边远山村。学生學习习惯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学生没有课前预习的概念,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交流的意见缺乏主动性,不勇于举手发言,更不用说主动提问、对数学问题进行反思质疑等主动探索和思考的习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注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学习成绩差的学困生除了智力原因以外,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起的作用极为重要。这些使我们数学教师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怎样有效的改变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呢?
一、优化数学课前预习活动,提升学习效果
预习是指学生运用所具备的知识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为了优化课前预习活动,教师需加强预习指导,对要学习的内容认真研读,分析学生掌握知识情况,优化课前预习活动的设计,明确新知识的生长点(涉及到学生已学过的内容),根据预习活动的提示进行自行学习,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 以便课上有重点的去听、去学。同时,在课前准备好课本、草稿本、作业本、练习册等学习用具,调整好上课的状态。
二、营造良好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促进习惯的养成
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怎样才能将它呈现出来呢?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热情才得以发挥,学生的注意力在无形中得到提升。“最好的学习方法不光是讲清事实,而更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考,自己去动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动手训练和操作的过程中,才能做到知行统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进行课堂学习和训练活动。比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对称》这节课,可以组织学生观察蝴蝶、蜻蜓、树叶、脸谱的实物图,通过议一议,剪一剪,折一折,说一说,画一画,拼一拼等一系列活动的感知,引出对称的概念,帮助学生顺利理解轴对称现象,找准并会画对称轴。
学生能否举手发言是老师获取教学信息的手段之一,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把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汇报交流的结果 ,用简洁明了流畅连惯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即锻炼的学生勇于举手发言的习惯,又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如人教版三年级数学《设计校园》,利用我们所学过的位置与方向、面积等有关知识,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我们校园哪些地方最美丽?哪个地方影响了校园的美观?你有什么建议?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让学生各抒己见,小组交流,让各小组排一名同学利用八个方向来介绍自己的校园设计图。这样设计使学生的提问得到了鼓励,不同的见解得到了尊重,让学生感受到别人的认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久之,学生必将养成勤动手,爱反思、敢质疑、勇发言的习惯。
三、多层面加强、巩固课后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课后不要急着去做作业,通过回忆,再现、梳理所有有关作业的知识,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弄清楚每一知识点的。这样既提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又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系统巩固,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做新作业之前一定要仔细翻看上一次的作业,如果有错题,一定要加以改正。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作业格式、书写规范、自觉检查等习惯。书写潦草,格式混乱,粗心马虎,都是造成错题的原因。随之要让学生知道有哪些作业。让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或开通校讯通,及时把老师布置作业时记下来,每天回去完成后交由家长一一核对并签字,这样家校共同合作,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中低年级的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做到以下要求:检查抄写的题目是否正确;横式到竖式是否一致;竖式结果抄到横式是否正确。只在做到了这三个“是否”才能逐步减少因马虎计算的错误率,且比较有实效。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再次理解感悟所学知识。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争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品尝到独立思考的乐趣,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结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我们老师从以上诸多方面坚持不懈的抓起,就能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浅谈怎样培养小学生数学良好行为习惯[J].何素芳.新课程(小学),2010(12).
[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朱国瑞.科技创新导报,2008(16).
[3]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效思考习惯培养的探索[J].李小友,林丽云.现代教育科学,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