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一级市场依然是双轨制,国有股东、机构股东拿的是计划内的廉价原始股,广大股民拿的是高溢价的市场股,这一制度不改,高成本进入的中小投资人最终难免高位被套牢的尴尬。
源源不断的“大小非”,正在把股市拖进深渊。
现在说到“大小非”,一般都是按照股改承诺时非流通股何时流通、流通多少来计算的,其大致情况是:2006年和2007年解禁约250亿股,今年800余亿股,明年2000余亿股,等等。殊不知老的“大小非”解禁流通了,新的又一批接一批地增加进来,解禁队伍浩浩荡荡、源源不断,永无止境……
记得2005年5月股改刚启动时,A股市场股份共计为6700亿股,其中流通股2100亿股,非流通股4600亿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比约为31:69。如今股改已基本结束,从第一批非流通股解禁至今也快两年了,可在目前约17200多亿股A股中,流通股5100亿股,非流通股12000多亿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比竟反而为30:70。市场已经为“大小非”解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非流通股却永远也减不完,其比例不减反增。
最重要的原因是新股上市带来了上万亿股的天量非流通股。
股改解禁以及所谓“新老划断”两年来,A股流通股从2000多亿股增加到5000多亿股,估计有500亿~600亿股属于“非转流”,还有2000多亿股是IPO和再融资发行的新股。这已经使市场不堪忍受,因为毕竟在短短两年内市场已扩容倍有余,这是有股市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跃进,又谁知所有这些不过是个零头。非流通股越减越多,已经从股改前的4000多亿股增至目前1.2万多亿股,增加的8000亿股非流通股哪里来的呢?据笔者统计,仅两年内上市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大秦铁路、中国国航、大唐发电、中海集运共13家央企国有股就增加了8000多亿股,而13家央企的A股流通股不过550亿股,比例还不到7%。“大非”比例最高的中国石油,A股加上H股流通股比例还不到14%,非流通股占比高达86.29%。虽然,如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所言,为了股市的健康发展,国有股暂时不会减持和抛售,但既然成了上市公司就脱不了企业的本质属性——努力追求利润最大化,人们很难相信当市场转好时完全多余的控制权不会减持流通,既然如此,天量非流通股的威胁始终存在,市场就将长期笼罩在天量“大非”的阴影之中。
如果说股改前上市的老公司,“大小非”为了取得流通权多少还付出了一点对价的话,股改后上市的可是分文末出,就等着时间一到满载而归。也许有人会问,国际股市上市公司也有公众股和发起人股之分,公众股先上市,发起人股晚些时上市,为什么人家没有令人恐惧的“大小非”现象呢?关键还在发行体制。迄今为止,一级市场实行的还是核准制。虽然从审批制到审核制,再到核准制,其间有所进步,但归根到底还是计划发行,至少是在计划指导下发行。发一只股票要“过五关斩六将”,一旦发出,公众股和发起人股成本迥异,而不像西方成熟股市,大小股东的成本大致差得不多。说得更直接一点,“大小非”的暴利正是来自制度的庇护,而中小股民则成了股市双轨制的牺牲品。
回想股改以来,A股市场总市值从3万多亿最高一度达到34万多亿;流通市值从9000多亿最高增至近10万亿,增速均达10倍!那流通市值可是老百姓口袋里真金白银给堆起来的。众所周知,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居民储蓄增长再快,现在也不过16万亿~17万亿,股市两年内竟抽走8万亿~9万亿,这样的“抽血”速度又有哪一个正常的市场忍受得了?现在已有一批股票出现A、H股股价倒挂,有人拿本币升值、港币贬值为由认为倒挂是正常现象,其实最根本的问题还是A股市场有源源不断的“大小非”,而H股市场没有。监管部门如果再放之任之,倒挂、打折势将如瘟疫般蔓延。
股改在中国股市历史上确实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这一改革触动的是二级市场。如今一级市场依然是双轨制,国有股东、机构股东拿的是计划内的廉价原始股,广大股民拿的是高溢价的市场股,这一制度不改,高成本进入的中小投资人最终难免高位被套牢的尴尬。
现在是到了从根本上改革这个制度的时候了。
源源不断的“大小非”,正在把股市拖进深渊。
现在说到“大小非”,一般都是按照股改承诺时非流通股何时流通、流通多少来计算的,其大致情况是:2006年和2007年解禁约250亿股,今年800余亿股,明年2000余亿股,等等。殊不知老的“大小非”解禁流通了,新的又一批接一批地增加进来,解禁队伍浩浩荡荡、源源不断,永无止境……
记得2005年5月股改刚启动时,A股市场股份共计为6700亿股,其中流通股2100亿股,非流通股4600亿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比约为31:69。如今股改已基本结束,从第一批非流通股解禁至今也快两年了,可在目前约17200多亿股A股中,流通股5100亿股,非流通股12000多亿股,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比竟反而为30:70。市场已经为“大小非”解禁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非流通股却永远也减不完,其比例不减反增。
最重要的原因是新股上市带来了上万亿股的天量非流通股。
股改解禁以及所谓“新老划断”两年来,A股流通股从2000多亿股增加到5000多亿股,估计有500亿~600亿股属于“非转流”,还有2000多亿股是IPO和再融资发行的新股。这已经使市场不堪忍受,因为毕竟在短短两年内市场已扩容倍有余,这是有股市以来从未有过的大跃进,又谁知所有这些不过是个零头。非流通股越减越多,已经从股改前的4000多亿股增至目前1.2万多亿股,增加的8000亿股非流通股哪里来的呢?据笔者统计,仅两年内上市的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中国石油、交通银行、中信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中煤能源、大秦铁路、中国国航、大唐发电、中海集运共13家央企国有股就增加了8000多亿股,而13家央企的A股流通股不过550亿股,比例还不到7%。“大非”比例最高的中国石油,A股加上H股流通股比例还不到14%,非流通股占比高达86.29%。虽然,如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所言,为了股市的健康发展,国有股暂时不会减持和抛售,但既然成了上市公司就脱不了企业的本质属性——努力追求利润最大化,人们很难相信当市场转好时完全多余的控制权不会减持流通,既然如此,天量非流通股的威胁始终存在,市场就将长期笼罩在天量“大非”的阴影之中。
如果说股改前上市的老公司,“大小非”为了取得流通权多少还付出了一点对价的话,股改后上市的可是分文末出,就等着时间一到满载而归。也许有人会问,国际股市上市公司也有公众股和发起人股之分,公众股先上市,发起人股晚些时上市,为什么人家没有令人恐惧的“大小非”现象呢?关键还在发行体制。迄今为止,一级市场实行的还是核准制。虽然从审批制到审核制,再到核准制,其间有所进步,但归根到底还是计划发行,至少是在计划指导下发行。发一只股票要“过五关斩六将”,一旦发出,公众股和发起人股成本迥异,而不像西方成熟股市,大小股东的成本大致差得不多。说得更直接一点,“大小非”的暴利正是来自制度的庇护,而中小股民则成了股市双轨制的牺牲品。
回想股改以来,A股市场总市值从3万多亿最高一度达到34万多亿;流通市值从9000多亿最高增至近10万亿,增速均达10倍!那流通市值可是老百姓口袋里真金白银给堆起来的。众所周知,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居民储蓄增长再快,现在也不过16万亿~17万亿,股市两年内竟抽走8万亿~9万亿,这样的“抽血”速度又有哪一个正常的市场忍受得了?现在已有一批股票出现A、H股股价倒挂,有人拿本币升值、港币贬值为由认为倒挂是正常现象,其实最根本的问题还是A股市场有源源不断的“大小非”,而H股市场没有。监管部门如果再放之任之,倒挂、打折势将如瘟疫般蔓延。
股改在中国股市历史上确实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这一改革触动的是二级市场。如今一级市场依然是双轨制,国有股东、机构股东拿的是计划内的廉价原始股,广大股民拿的是高溢价的市场股,这一制度不改,高成本进入的中小投资人最终难免高位被套牢的尴尬。
现在是到了从根本上改革这个制度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