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输送机专利技术综述

来源 :中国科技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128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介绍了气浮输送机的主要用途与结构,对各个国家在不同时期在此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了统计,其中日本在此领域的技术优势最大。从专利技术的角度从气吹装置,承载装置和移动换向装置三个方面,对气浮输送机的主要技术分支和主要组成部分作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梳理出了气浮输送机的技术发展趋势,关于气浮输送机的最新专利申请和技术重心主要集中在移动换向装置上。
  [关键词]气浮输送机;技术路线;专利
  中图分类号:TU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326-02
  1.气浮输送机背景介绍
  气浮输送机主要用于输送板材,特别是易碎的玻璃,半导体板,晶体板等。板状工件生产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搬运困难,因为板状工件跨度大,质量大,如果通过其中机械从四角抓起则会因其自身较大的质量而导致中间凹陷,不仅在生产过程中就导致变形,无法保证精度,对于玻璃等易碎板件而言,还容易导致断裂,严重阻碍了自动化生产过程。如果采用真空机械手和货叉联合搬运板材,则设备成本较高,不适宜大规模推广。[1]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板状工件在生产线上的快速移动,出现了气浮输送机,它已经大规模应用到板状工件的生产过程中,从精密的半导体板,到生活中的布匹,衣服都有它的存在。
  气浮输送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设置一个扁平的槽,然后在其底部设置若干吹风口,使单位面积上气体的浮力是恒定的,因此,当一定质量的物体进入气体上方后,就会在工件与吹风装置之间形成一个气垫,在辅以其他的水平移动装置,则可实现工件在气浮槽内的快速移动。
  气浮输送机结构复杂,设备的附加价值高,应用面广,成为了世界各发达国家重点进行专利申请的领域。
  2.气浮输送机专利技術的年代及国别分布
  附图2-1体现了气浮输送机领域全球申请量的年代及国别分布。全球扁平槽气浮输送机专利技术的申请主要来源国是日本、韩国、德国、美国、中国;中国申请从2005年后才开始逐步形成规模;其中申请量最多的是日本,因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半导体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时期的新技术主要来自日本,特别是2000年之后,日本的优势更加明显。
  气浮输送机的申请在国内外表现出不平衡的趋势,中国申请人在这一领域的申请表现较为平淡,没有出现具有足够竞争力的申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在气浮输送机领域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较大,需要加强在此领域的专利申请和保护。
  3. 扁平承载面气浮输送机技术发展路线
  气浮输送机从其技术分支和主体结构来看,它主要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气吹装置、承载装置、移动装置。气吹装置主要是各式的喷气口;承载装置是最重要的部分,它不仅需要保证不损伤工件而且需要导出足够浮力的平稳气流,各申请的改进也主要是针对承载装置;移动装置主要是用于对工件施加推动力,主要分为气流式和机械式。各技术分支虽相对独立,但其发展也是相辅相成,气浮输送机不仅在每一个技术分支上不断发展,在各个技术分支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存在相互继承、互相推动的发展规律;因此通过对各个分支的发展与演化进行研究,有助于领悟气浮输送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并且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判断。
  3.1气吹装置
  气吹装置是气浮输送机的动力来源,它为物体提供空气浮力或推动力,气吹装置的主要结构都是气体发生器与气体引导结构,气泵在气浮输送机出现之前就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关于它的改进较少,关于气体引导结构的改进也主要出现于早期的申请中。
  1953年英国出现了在输送平台的两端都设置简易的鼓风机,以暂时将物品吹气的气吹装置,它可以根据需要使物品在生产线的首尾两端短暂停留(GB689963A)。1971年美国的Business Machines公司提出来具有稳压阀和限压阀的气泵循环系统,这样可以在输送微小物品时更好地保持气流的稳定,防止气流突然增大时将物品吹出输送区域(US3588176A)。1972年美国的Kornylak提出了能够根据物品重量而适应性吹气的输送平台,它是在下方用弹簧抵住钢球暂时阻塞气孔,当重物到来时即下压弹簧并向上吹气,没有物品输入时可以暂时关闭气孔,以避免不需要吹气时气体乱吹(US365195A)。1998年日本的涩谷工业株式会社提出了通过左右对射气流的槽来自动输送和分隔瓶子,它是通过在平行的两轨道内侧面对称设置喷气孔,当瓶子从槽内通过时,对射的气流自动在每个瓶子间形成阻隔,有利于逐一输出瓶子(JP10-7246A)。2009年日本的妙德株式会社提出了三个气流通道并排设置,并且在输送表面开由横纵的导流槽,使从物体表面反射回的气体能及时排出,物品所受的浮力更加稳定(JP2009-161283A)。
  3.2承载装置
  承载装置主要是指与物品直接接触的承载面,它不仅要在物品进入气流区域时承载被输送物,而且还要引导气流,使气流平稳地吹到物品的下表面,对于易碎的物品或高精密产品,承载面还需保证不损伤到物品。1965年英国的EDWARD EVANS公司提出了并排间隔的分离式的输送平台,它是将多个设有气孔的扁平箱体一次设置,板状工件到来时气孔吹气,将工件托起,这种支撑装置对气泵要求较小,安装方便,但是每个箱体都需要调平,整体的平面度较差,输送平稳性差(GB1000699A)。1966年美国的G.BOULADON ETAL提出了整体式的输送平面,输送更加平稳,并且还进一步改进为中间内凹的气浮表面,使支撑平面兼具导轨的作用(US3279863A)。1971年,英国的HASELTINE也提出了具有凹槽的输送平面(GB1236125A),CHARLES ALAN MANN首次提出了输送圆柱状物体的气浮输送装置,输送通道内排列有气浮球,圆柱工件将球压下,气流将其托起。1994年德国的HERMANN公司提出了在被输送平板物体的反方向上也设置同样的气吹通道,这样在底部的支撑平台气流不稳时,平板能同时受到反向的下压力,特别是在进出支撑通道的过程中更有利于保持平板的平稳(EP0612677A)。2001年日本的东京株式会社提出了在气流支撑平面上方进一步设置支承辊的输送装置,以往的气流平台单靠气流抵抗重力,无法高效输送质量较大的物体,设置辊子之后,辊子可以辅助分担一部分力(JP2001-358206A)。2010年日本的1H1株式会社对辊子与气流的混合输送平台做了进一步改进,辊子被单独设置在输送平台两侧,起到支撑和导向的作用,中间布置多个矩形的喷气单元,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辊子阻挡一部分气流而造成不稳定,也同时可以为被输送物提供支撑和前进所需的动力(JP2010-116220A)。   3.3移动换向装置
  移动换向装置主要用于气浮输送机上物体的移动与转向,这对于自动化生产线至关重要,由于处于漂浮状态的物品所受阻力较小,因此,如何保证物品能够稳定地移动甚至暂停换向就对移动和转向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67年英国的STEVENS提出了依靠重力作为移动动力的气浮输送机,它是将支撑表面设置成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当气体将物品吹起时,重力沿倾斜表面的分力即可将被输送物移动,这种设计虽然简便,但是不易控制启停,容易撞坏工件(GB1093769)。1970年德国的Berkenfeld提出了在气浮输送带末端也设置单独的吹气装置,吹动物品前进(DE1531946A)。1972年美国的Bangor Punta公司提出了具有倾斜气道的输送平台,它通过冲压的方式直接在输送平台上压下倾斜的孔,气流有水平分力,可驱动物品前进(US3647266A)。1988年美国的Lenhart公司也提出了利用倾斜的气孔推动瓶子前进的输送机,在输送通道两端设置挡板,以将瓶子引导至所需的地方(EP0259032A)。1994年美国的Simplimatic公司进一步改进了物品的换向装置,它通过在气体输送通道上逐级的设置推板,主动地将物品送达所需的地方(US5170879A)。2001年日本出现了设置专门的导轨以对被输送物品导向的气浮输送机(JP2001240245A)。2009年出现了辊子与吹气装置结合的转向装置,它通过在拐角处用气流将物品托起,然后用托辊换向(JP2009093026A)。2011年日本的中满孝志提出了能够使物品在输送带上暂停的装置,它是在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气孔,物品至此即被吹气,进行所需要的操作后再由托辊装置运走(JP2011029318A)。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气浮输送机出现的初始阶段,其申请主要集中在气吹装置,因为此时气浮输送属于较为新颖的输送手段,到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承载装置,进入21世纪后,随着技术的发展,需要气浮输送机不仅能承托板材,而且需要氣适应高效率的自动化生产,因此出现了大量关于移动换向装置的申请和新技术,使板材能实现自动换向与运输,大大降低机械手的配置和使用,提高效率,减低成本。
  4.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气浮输送机早期的技术集中在美国和英国,近20年的新技术主要集中在日本日本半导体企业众多,已经形成了层次明显的专利群,中国在该领域的市场还是很有发展潜力,中国申请人应注重提高此方面技术的竞争实力。气吹装置,承载装置和移动换向装置是气浮输送机的三个主要技术分支,目前的专利申请和技术发展的重心主要集中在移动换向装置上,因为移动换向装置有助于使气浮输送机所输送的易碎板材等物品在输送线上无障碍地快速输送,有助于大幅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 刘建芳, 陈洪霞, 刘国君. 气动悬浮非接触输送装置的输送性能[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5,45(3)
  作者简介
  杨嘉,男,1988年1月生,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专利审查员,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科技城光启路88号,电话:18013516542
其他文献
[摘 要]近年来,扁电磁线导体直流电阻平衡性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样品制备和分析方法,分析了原材料加工方式对电阻不平衡率的影响等电阻不平衡的原因,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提出了包括导体截面尺寸偏差太大的解决方案,以及铜线坯电阻率不均匀的解决方案,希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扁电磁线导体;直流电阻;平衡性;研究  中圖分类号:TM245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火电厂属于技术密集型以及资产密集型的企业,其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比较高,对设备管理的可靠性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保障设备正常运转并减少维护成本,了解并针对设备健康情况做出诊断,是火电厂设备控制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介绍人工智能的定义及其优点,并从不同环节介绍基于人工智能的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  [关键词]人工智能;火电厂;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故障管理  中图分类号:TM621.6 文
期刊
[摘 要]保护层是一类安全保护措施,它是能有效阻止始发事件演变为事故的设备、系统或者动作。兼具独立性、有效性和可审计性的保护层称为独立保护层(Independent Protection Layer,IPL)。正确识别和选取独立保护层是完成LOPA分析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保护层分析(LOPA);独立保护层(IPL)  中图分类号:X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
期刊
[摘 要]孤东油田七区西54-61中北部二元驱项目于2011年6月投注聚,2014年12月完成方案設计注入总量。参考孤东油田已结束的同类项目,单元面临高峰末期大幅递减的问题,本文对此通过加大单元转流场力度,减缓高峰末期递减,实现提质增效的目的。  [关键词]二元驱;转流场;高峰递减;提质增效  中图分类号:TE3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339-01
期刊
[摘 要]地球自转原理;是因物质的集聚,产生极大的质量,在物体内部就产生高温高压。因而把泥土岩石熔化成为了岩浆,在热平衡的作用下,岩浆在球体内流动、旋转,从而带动地球自转。地球南北极与火山地震,都是由岩浆运动而形成。  [关键词]岩浆;自转;热平衡; 摩擦  中图分类号: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343-01  在宇宙中究竟是什么力推动星球自己转动?
期刊
[摘 要]在大型汽轮机组的检修中,通常都会遇到汽轮机跑缸现象,在发生这一问题时,汽轮机隔板汽封、轴封等都会出现偏移的现象,进而使得汽轮机动静部分的间隙因此而发生变化。因此,为了实现气缸的安全可靠运行,就需要针对汽轮机跑缸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实现有针对性的解决。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汽轮机跑缸所存在的危害性,其次在分析汽轮机出现跑缸现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汽轮机
期刊
[摘 要]最近几年内,民用航空的发展空前迅速,一系列空管设备逐渐投入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维护的难度以及管理的风险系数。本文以海南三亚的航班为例,对如何将空管系统通导设备维护中遇到的风险降到最低这一问题进行探究。文中主要对SHEL模型进行说明,并根据具体情况给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空管;SHEL模型;认为因素  中图分类号:V35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
期刊
[摘 要]应用陈官庄地区实际钻、测、录井资料,同时结合地震等所能反映的沉积学信息,运用沉积学和测井地质学原理,对该地区沙二段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空间进行研究分析,为寻找该区下步滚动勘探方向提供支撑。  [关键词]沉积特征;沉积相;三角州;相标准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335-01  陈官庄地区位于东营凹陷王家岗断阶带的中部,早期发
期刊
[摘 要]广播电视作为人民群众接收外界信息的主渠道,在传统媒体中具有传播速度快、成本低和实效性强的特点。但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的电视媒体带来了压力和竞争。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电视广播的收视情况也大不如前,传统的县级广播电视台如何转变自己的发展结构,求得生存与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笔者根据新蔡县级广播电视台发展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当前广播电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不断增加,但对资源的保护意识却依旧淡薄,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加上事后的无作为,导致环境破坏严重。特别是在矿山上,过度的开发,导致矿山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而一旦矿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想要再恢复就是一项漫长而艰难的任务,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矿山生态,减少水土流失问题。本文阐述了矿山水土流失的几个主要导致因素,从几个方面提出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