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西藏民族学校作品小辑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在一部西藏风光片中,看过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圣洁庄严的康格多雪山,脸上带着浓浓的高原红的孩子,在通透醇洌的阳光里露出纯美的笑容。在我的脑海里刻下深深印迹的,还有草原上恣意开放的格桑花———嫩黄的、紫红的、洁白的、靛蓝的,娇柔一如江南的太阳花,却历经风霜考验,顽强地绽放在这片异常神秘的雪域高原。
  “格桑”是“格巴桑波”的简称,本是佛经里的话,就是“好时光”的意思。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文学社的名字就是“格桑花”,本期我们选发了他们的三篇作品。这群远离故土的西藏孩子,用自己的笔记录着他们深情的回望,要让记忆中永不泯灭的好时光,像格桑花般如火如荼地开放在你的眼前。
   责任编辑:田俊
   特约编辑: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肖冬云老师
  
  神仙居住的地方
  
  “问一问有多少祥云飘荡在头顶,数一数有多少圣湖闪亮在心灵。摸一摸有多少石头诞生在西藏……踏上一条向上再向上的路,在路的尽头,在云的深处,那是人人向往的地方。哦,拉萨,遥远的净土,心中的圣地……”
  我站在拉萨街头,藏族歌手容中尔甲的歌声在耳畔绵绵不绝地回响。我先是感觉眼睛被强烈的光线刺得睁不开来,然后在透明的空气和饱和的阳光中兴奋得想喊出声来。
  不过几平方公里的高原古城,年日照量达到3000多个小时,紫外线辐射的强度超过平原两倍以上。无论在拉萨的哪个角落,那都是站在海拔3650米以上的高度。湛蓝的天空,凝伫的白云,似乎伸手可及。这是一座天上的城市。
  藏族第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建立了吐蕃王朝,同时从山南雅隆河谷迁都拉萨。随着大昭寺建成,礼佛的人多了,大昭寺周围慢慢有了旅店和民居,形成了以大昭寺为中心的旧城区雏形。松赞干布接着又在玛布日山上建布达拉宫,一个高原名城就此诞生了。
  经历了千年光阴的沧海桑田,拉萨却依然笼罩着神秘的光辉。布达拉宫高高屹立在玛布日山巅,由全城拱卫着,仿佛仙宫从天而降。不论什么时候,从任何角度去看,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都令人感到无法言说的震撼。
  “啊,迢迢至极的拉萨,谁撩拨你神秘的面纱,谁拥抱你千年万年的风云……”
  歌声悠悠传来,像在诉说一个梦。一个遥远的梦。
  (指导老师:宋汉仁)
  
  漫步八廓街
   南通西藏民族中学2003级3班 金美巴旦
  
  有一条街对我们藏民族的男女老少,对所有来过雪域高原的人,都具有一种永远的诱惑和魅力;有一条街我走过次数最多,却始终给我新鲜感,最熟悉却又有无法读懂的陌生。这就是拉萨的八廓街。
  八廓街不长,只有1.5公里,一个小时就可以转完。八廓街上,到处弥漫着藏香散发出来的馥郁芬芳。街边店铺中琳琅满目的商品有从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国辗转运来的,更多的是广大藏区的土特产:从化妆品到日用品,从艺术品到复制品,从寺院的宗教器具到纪念品,可谓品种繁多。八廓街日日人流如织,海浪般喧哗,好像是拉萨心脏的跳动声。
  八廓街最具魅力的还是大昭寺。
  八廓街上白色平顶藏式民居的窗台廊沿,点缀着盛开的鲜花和白蓝图案相间的幔帐。隐藏在这一片温暖亲切的世俗氛围中的大昭寺,是每一个虔诚信仰佛教的藏胞日日渴望能够接近和触及的。
  1300多年前,我们藏民族的英主松赞干布迁都拉萨,在一片称为“乳湖”的沼泽地上修建了大昭寺。从此,拉萨古城以大昭寺为中心,渐渐向四周扩展。位于古城中心的大昭寺,雄伟壮丽,气势宏大。殿楼上辉煌夺目的金顶、金宝幢、宝瓶双鹿,飞檐下的铜风铃以及高大的红色寺墙,营造出了无量佛光圣境。大昭寺内供奉着佛教徒心目中至尊至圣的释迦牟尼佛像,很多虔诚的信徒从四面八方千里迢迢磕着等身长头来朝圣。大昭寺门庭下的石铺地面,已经被磕长头的信徒们摩擦得光可鉴人。大昭寺是整个城市最早燃起、最晚熄灭灯火的地方。黄昏时刻,街上的店铺都空空荡荡,而大昭寺却人影幢幢。转经高潮到了,巨大的香炉里火焰通红,映出重重人影。整座广场香烟笼罩,一股转经人群的潮水在八廓街环绕着大昭寺涌流,一曲信念的歌声在八廓街上空无声地飘荡。此时,许多游客都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转经的行列。
  哦,八廓街,我们梦绕魂牵的八廓街! (指导老师:宋汉仁)
  
  神奇的“喊泉”
  卓嘎拉姆
  
  初中毕业,我从内地回到了久别的故乡拉萨。回到家的第二天清晨,当熟悉的朝霞洒进窗棂,我早已做好了出游的准备。因为三年前阿爸与我有个约定:等我初中毕业,他带我去游览林芝的“喊泉”。
  阿爸说,“喊泉”可神奇啦,平时看不到泉水,只要有人大喊几声,泉水就会汩汩而出。我听得半信半疑。
   “喊泉”位于西藏林芝地区的波密县。我们车到波密县时,只见群山起伏,山上树木葱茏,云雾缭绕,好像隐藏着什么神奇的东西。“喊泉”的所在处没有明显的标记,我们的车走走停停,一路观察寻找着。过了一会儿,老爸确定了“喊泉”的大概方位,叫我们下车爬山。
  我们踩着满山坡树叶向上爬了许久,我猛然抬头,发现一块屏风般的巨石挡在面前,石壁下有高高低低的灌木。仔细一看,石壁上有神秘的经文。阿爸高兴地说:“喊泉到了!”于是我们齐声大喊:“曲东秀———,曲东秀———”(藏语的意思是“请发水”。)喊了几十遍,不见水来,我心里不禁嘀咕:这真的是所谓的“喊泉”吗?可阿爸还在大喊着“曲———东———秀———”
  忽然,阿爸大叫起来:“水来啦!”我急忙奔过去,一看,果然有泉水漫涨起来。泉水很快浮起了石壁下的树叶,漫进了水槽中,又顺着水槽向山下流去。我开心极了,顺着水流边追赶边欢呼。这真是名副其实的“喊泉”啊!
  听“喊泉”附近的村民说,这泉水可治肩周炎,牙痛,关节炎,还可以开胃呢!大凡一处奇异的地方都披着神话的外衣,而这“喊泉”却朴朴素素。
  “喊泉”,多么纯洁朴实,多么美丽神奇啊! (指导老师:宋汉仁)
  
  如霞的经幡
  向巴玉珍
  
  凡是到过西藏的人,我想肯定都留意到了那迎风招展的经幡。
  在西藏,不管是在寺庙的白塔上,还是在普通藏族民居的屋顶;不管是在雪山之巅,还是在山谷间的吊桥上,那随处可见的经幡,始终让人好奇、神往。
  在藏族人民的心目中,竖经幡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我家周围许多邻居的房顶上都竖着经幡。小伙伴们在一起玩耍时,总爱指着自家房顶的经幡,骄傲地说:“我家的经幡可以消灾,辟邪,可以给我们家带来好运,让我美梦成真……”
  丝丝缕缕的微风吹拂着山顶上竖着的那一幅幅经幡。在斜阳的余辉下,那红的、绿的、白的、黄的经幡,真像天边的彩霞。
  有一天,我从外面玩耍回家,发现家里多了许多块五颜六色的丝布。妈妈告诉我那是用来做经幡的。几天后,家里请来了一位做经幡的喇嘛。那位喇嘛在一块刻了经文的木板上涂上黑墨,然后把一块丝布平铺在上面,用一团干净的棉布来回抹几下,再把布取下来,风干。颜色各异的经幡,一幅接一幅地被横钉在一根竹竿上,或是把它竖在山顶,或是把它立在房顶,借着风力翻动飘扬。
  妈妈虔诚地仰望着经幡,喃喃着:“等几个月后,会请‘风神’将幡上的经文吹到远方,保佑我那在遥远的内地求学的儿子。”
  我远离家乡在内地求学,常在夜深人静时思念家乡、思念母亲,这时,眼前似乎总有五彩缤纷的经幡随风飞舞,耳边似乎听到母亲祈祷着六字真言为我祝福,一股暖意顿时盈满心间……
其他文献
你低着头不说话  静默了头顶的月牙  春风吹开了初夏的花  我问你的话  你一句也不回答  夜风轻轻地刮  云彩不停地变化  你突然开口讲话  说你不希望我们  再浪费年华  我听不懂你的话  眼睛里涌出泪花  我知道誓言  正在慢慢风化  微风吹乱了你的头发  夜像黑色冰块一样融化  淹没了我们的童话
期刊
还记得那一年吗  还记得那一年  我们在地铁里吗  那是个晚上,你坐,我躺  车里除了我们空无一人  你拍着我让我入睡  后来我什么也不记得了  只记得我很乖  谁都喜欢我    短暂的童年过去了  我长大了  你说我变了  变得不乖  谁都讨厌我  我希望这一切快点结束  我只想回到我那快乐的童年  地铁里的童年
期刊
皇 上    皇上是我的第一任同桌。看清楚了,是同桌!同桌!  一年级的时候,李老师刚排好我们俩的座位,还在忙其他同学的位置的时候,他就转过头来,亮出他那排又黄又大的牙齿笑着对我说:“看!我们都是坐在第四排耶!不信你数一下!”他当真从他那行的第一个数到自己的位置:“1、2、3、4!”然后又从我这行的第一个数到我的位置:“1、2、3、4!”我没说错吧!  于是我也就傻傻地、很开心似的跟他说:“是呀是
期刊
缩在被窝里,听到窗外的雨篷上有雨声滴滴答答,心里下意识地涌上一阵欣喜。  小时候总听奶奶说,小孩子的脑筋最管用了,什么事都能一下子记住,而且记得牢牢的。当时不以为然,觉得奶奶是在做爸妈的说客,无非是要我好好用功。后来才发现,那些根植于童年时光的记忆,真的会成长,长成叶茂枝繁的大树,覆盖到我成年之后的每一天。比如早晨的雨给予我的那种欣喜心情,就源于成长中的一段难忘时光。  小学时因为个子高,我被选进
期刊
在强手如林的实验中学,我是个孤僻的男生,每日独自来往,没有人欺负我;成绩优秀,没有人妒忌我;穿着土气,也没有人嘲笑我。  两年前一个冷得可怕的冬天,树枝都冻得像一根根深褐色的冰糖棍子,轻轻一敲,就会“嘎嘣”一声断落下来。天上老是撕扯着一大团一大团的雪,扯不完地扯。  就在爸爸开着机动三轮车带我和妈去山里给外婆拜年的路上,出了车祸。冰太滑了,山路太陡了,偏偏路口还横着一棵伐倒的树。爸爸来不及刹车,就
期刊
妈妈,我把那只蓝蜻蜓放飞了  是我听到你的脚步声后放的  它一定也想它的妈妈了  要不,怎么会一下子蹿进蓝天里    妈妈,你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  我是多么寂寞  我多么想,想有个小伙伴  陪我一起做游戏    一只蓝蜻蜓在篱笆上歇息  我轻轻捏住它的双翼  我用细线拴住它的腿  在院子里和它嬉戏  它带给我这么多快乐  使我把一切全忘记    妈妈,我把那只蓝蜻蜓放飞了  是你给我带来爱和欢乐以
期刊
我想把自己种植在土地上  变成桃花,开放得更漂亮  变成小树,汲取甜美的营养  成为蒲公英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会随着风飞呀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我想把自己悬浮在海洋里  变海星,在石头上休息  变水母,在海里游来游去  成为海豚和海马是我远大的理想  可以借助水游呀游———  游到北极、南极和珊瑚虫的故乡
期刊
这样的春天,这样的家  满树满树的苹果花  白灿灿地披挂    花瓣像我脸颊一样亮  花蕊如我眼睫一样细  柔软淡黄的苹果叶  在头顶轻拂如发    苹果树与我们  就这么一起静静长大
期刊
南京之行,回忆如林。有那么一个小地方,如一枚熟透的樱桃,点缀在我记忆的树林里,就那么一点点亮红,已吸引住了我的视线。果是精巧亮丽的,似是浓缩了林间精华,人就舍不得品,只放在记忆深处去细细慢慢地回味。  这个小地方坐落在南京市郊江浦县的一个小镇上,是一个小院子。走进去,是一些小树,再走,还是一些小树。走得深了,你才看到那三棵大树。再看,最里面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寺庙,门口有一两个老尼。看完了这么个小
期刊
我告诉你:下雨了  你回答说:  你要帮我攒着,湿漉漉的    好啊,我要为你攒一篮子雨水  一篮子诗  一篮子湿漉漉的情感  满满一篮子  过不了多久  它们就会发芽,开花  清脆地叫唤    你会贪心地问:一篮子会不会太少  所以  明天我就要顶着雨水出门  去寻找一根长长、长长的毛竹  编上许多、许多只篮子  在早春的雨水里  毛竹生长得格外迅速  有一种感觉甚至告诉我  它们几乎长到了天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