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合成了2-[1-(3-叔丁基)吡唑基甲基]吡啶(CH2(Py)(3-ButPz)),并研究了羰基钼(钨)与该配体及其类似物2-(1-吡唑基甲基)吡啶(CH2(Py)(Pz))和2-[1-(3,5-二甲基)吡唑基甲基]吡啶(C
【机 构】
:
南开大学化学系,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了2-[1-(3-叔丁基)吡唑基甲基]吡啶(CH2(Py)(3-ButPz)),并研究了羰基钼(钨)与该配体及其类似物2-(1-吡唑基甲基)吡啶(CH2(Py)(Pz))和2-[1-(3,5-二甲基)吡唑基甲基]吡啶(CH2(Py)(3,5-Me2Pz))的反应,合成了6个含双齿螫合的2-(1-吡唑基甲基)吡啶类配体的四羰基金属衍生物CH2(Py)(3 -ButPz) M(CO)4,CH2(Py)(Pz)M(CO)4和CH2(Py)(3,5-Me2Pz) M(CO)4(M=Mo或W).当用SnCl4处理CH2(Py)(3,5-Me2Pz) M(CO)4时,Sn-Cl键对金属中心发生氧化加成得到2个杂双核金属有机化合物CH2(Py)(3,5-Me2Pz) M(CO)3(Cl)SnCl3.所有新化合物均通过了红外和核磁的表征,CH2(Py)(3-ButPz)W(CO)4和CH2(Py)(3,5-Me2Pz)W(CO)3(Cl)SnCl3的结构还得到了X-射线单晶衍射的确证.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四羰基金属衍生物的电化学性质.
其他文献
本文简单地介绍了TRIZ理论的最终理想解及其解题方法,并且通过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物-场模型等原理沿着最终理想解的指引方向和位置找到了改进太阳能电池板清洁装置的最佳方
史蒂芬·克莱恩(Stephen Crane,1871~1900)是美国诗人和小说家,出生于新泽西州,曾先后在拉法耶特学院(Lafayette College)和锡拉丘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读书,但克莱恩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因此,在职业院
今年国家实施政策对高等教育改革大力推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山东省各民办高校纷纷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综合改革实施意见,重点在于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分析氢键的形成机理与缩聚反应在统计意义下的相似性,以AaDd型氢键体系为例,分别应用反应动力学方法和统计力学理论研究了氢键簇的生长过程.两种方法给出的结果一致,由此说明,高分子反应统计力学理论可以用来研究氢键体系.然后,给出了AaDd型氢键体系中质子给体和受体官能团的反应程度与体系Gibbs自由能等热力学量之间的解析表达式.进一步预言一些氢键体系可以发生溶胶-凝胶相转变现象,并给出可以描述相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