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的美食流行愈来愈花样百出了,这也与上海人留给全国人民的印象有关——头脑灵活,朝三暮四,吃着碗里还惦记着人家盘里。可是换个角度看,就是追求创新,永不落后。这不,靠盐焗海鲜打天下的“××小姐不等位”、以牡蛎为卖点的“小×蚝情”火得一塌糊涂,几次路过,门口等位人太多,我们吃饱了有事干的人必须翻一个白眼,拂袖而去。
蚝就是牡蛎,生蚝就是原生态牡蛎。小时候读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开始就说吃牡蛎,看得我一头雾水,因为从来没有见过,感觉上是很高贵的东西。
去日本后才吃到叫“牡蛎”的贝类,日文叫“生かき”,那玩意儿完整的时候面目十分狰狞,拿在手里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就像是一块海边拣来的石头,手掌大小,表面岩层样,很锋利。听说是附着在海边的岩石上而长成浑然一体的。行家里手拿一个介于钻子和螺丝起子之间的专用工具,往牡蛎饱满的一头那个“肚眼”一插一拧,就开了口子,然后掰开。因为有碎碎的岩片,所以得到自来水下冲一冲,然后挤上柠檬汁去,马上扒拉到嘴里吃。味道那个肥美啊,真的叫欲罢不能。
牡蛎的鲜美在于它肉身的饱满含糊,辨不清是肉还是黄,一团嫩嫩的东西含在口中,淡淡的咸腥味,不用多嚼,刺溜一下就滑进了喉咙,过程迅速到悔意顿生。牡蛎生吃特别强调品质,保鲜十分重要。如果隔几夜了,只能撬开壳,要不是浸入醋里面放很多生姜丝吃,要不就做熟了吃,比如面拖,用面粉裹了下油锅炸,日本人叫“天妇罗”。我吃过,味道与生吃迥异,一点也没意思了。
牡蛎在上海一般称为“生蚝”,价钱卖得贵。我吃过的几次都因为保鲜不够好,没有肥美的感觉,腥味很重。回忆起来,我小时候应该也是吃过牡蛎的。妈妈是宁波人,喜欢吃一种叫“蛎黄”的海鲜,没有壳的,用碎冰保鲜,看上去软得很吓人,灰色的。菜场里的人是用手抓着卖给你的,凉凉的拿在手里很暧昧。回到家里冲洗一下,凉开水一过,蘸米醋吃,还要放生姜末。我记得妈妈一直关照不能多吃,贪吃要拉肚子的。因为怕拉肚子,妈妈逼我喝很多醋,我小时候最痛恨米醋了,“蛎黄”的口感却是和米醋连在一起,和危险并行。
好了,谁让我如今已经稀里糊涂变成“美食烹调专家”,大家都相信,大概没有孔娘子不会做的菜吧。那天上甫田网,看见有卖冰鲜的牡蛎肉,这家网站食物冷链保鲜做得特别好,我心痒加技痒,放心地下单要了一包,足足500克,个大黄足。可是解冻后我发现成品与儿时记忆中的“蛎黄”有所不同,我有点不知所措,立即在微信上征求各位吃家怎么烹调才能最大限度获得美好口感。意料之中,我的微群吃货太多了,征集到做牡蛎肉的方法有:牡蛎姜丝汤、牡蛎煎(蚵仔煎)、豆豉蒸牡蛎、豆豉牡蛎铁板烧、面拖牡蛎肉、牡蛎蛋饼、芝士蒜茸烤、牡蛎清汤(味噌)……
芝士蒜茸烤牡蛎
我爱吃生蚝,但与其吃瘦而腥的生蚝还不如上甫田网网购一大包“个大黄足”的冰鲜牡蛎肉自己烤来解馋。自己家里做芝士蒜茸烤牡蛎既简单又美味,500克牡蛎肉可分两次吃。先解冻滤干,用白酒、胡椒粉将牡蛎肉拌一下,静置15分钟左右;入烤盘,盘底涂点油以防黏底;每只牡蛎上搁蒜茸一簇、盐几粒,然后均匀地铺上一层厚厚的芝士碎;烤箱预热,用上下火200℃烤10多分钟,至表面的芝士结壳,出现焦斑即可。来不及换装到盆子里去了,直接开吃。哦,别忘了滴柠檬汁。
味噌京葱牡蛎汤
日本的味噌汤里几乎可以放任何东西,鸡肉、猪肉、鱼、虾、鸡蛋、海带、蔬菜、豆制品都行,海鲜当然可以。于是我用牡蛎肉入味噌汤,京葱做配料。
将一团鸽子蛋大小的味噌溶化在凉水中,加干贝素、料酒,放到炉灶上小火煮到微微开,放入京葱、牡蛎肉,用勺子轻轻拨动,不能沸腾得太厉害,那样会破坏味噌的原味。
味噌汤是以喝汤为主的,沉淀一下后,碗里上半部分基本是清汤,但是如果你的底料鲜美的话,味道都已经溶入汤中,清汤里滋味无穷。又因为味噌汤不用放油与盐,口感很清淡,有回甘,与上好的白米饭非常搭配。一清早吃了米饭喝了味噌汤,人会感到清清爽爽,精神抖擞上班去。如果是酒后喝味噌汤,也是很妥帖的安慰。
蚝烙
蚵仔煎是比较有名的南方小吃,用的是比较小的牡蛎肉。我一直很馋那玩意,但是甫田网买来的牡蛎肉太大了,一怕太奢侈,被人说暴殄天物;二来牡蛎太大,我怕煎不熟吃坏肚子,于是没有按照很多微友的建议做蚵仔煎。查询网络后得知爆红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心传》上称为“蚝烙”,做法也有,抄录如下:
鲜蚝500克,九层塔、番薯粉、鱼露、猪油适量。
1.鲜蚝用生粉揉一揉,用清水洗干净,稍微沥干水后加上切碎的九层塔,用鱼露调味,加入番薯粉拌匀,放入烧热的猪油里小火慢煎;
2.煎好一面后翻过来煎另一面;
3.鸡蛋搅打均匀,放一点鱼露,加到蚝烙面上,待蛋液凝固即可。
看着真是垂涎欲滴,下次我是一定要在家里试做一大盆,吃饱吃爽。
再回到文艺范儿。牡蛎长在大海边,风吹浪打,凿和运应该都是很辛苦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描写叔叔穷困潦倒,沦落到在船上卖牡蛎,足以证明这点。
专家介绍,牡蛎可以说是海中多种营养物质的集合体,它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富含维生素以及铁、碘等微量元素,曾被定为体弱多病孩子的食品。
更耸人听闻的是,鲜美的牡蛎需要经过4年的生长过程。幼年的牡蛎在海中的养殖园长大后,还要被放入灌满海水的海边牡蛎养殖田中进行濯养。濯养就是一边进行清洗一边进行养殖。几周之后,吐净泥沙的牡蛎变得清新透亮,极品牡蛎具有淡绿色的鲜活肉体和鲜香的榛子口味。
听过这些之后,如果你在法国或瑞典的海边邂逅“高大上”的牡蛎,8元钱一个现开现吃,必须抓紧机会,记得像18世纪高贵的法国妇女那样:“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牡蛎壳扔到海里。”
蚝就是牡蛎,生蚝就是原生态牡蛎。小时候读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开始就说吃牡蛎,看得我一头雾水,因为从来没有见过,感觉上是很高贵的东西。
去日本后才吃到叫“牡蛎”的贝类,日文叫“生かき”,那玩意儿完整的时候面目十分狰狞,拿在手里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就像是一块海边拣来的石头,手掌大小,表面岩层样,很锋利。听说是附着在海边的岩石上而长成浑然一体的。行家里手拿一个介于钻子和螺丝起子之间的专用工具,往牡蛎饱满的一头那个“肚眼”一插一拧,就开了口子,然后掰开。因为有碎碎的岩片,所以得到自来水下冲一冲,然后挤上柠檬汁去,马上扒拉到嘴里吃。味道那个肥美啊,真的叫欲罢不能。
牡蛎的鲜美在于它肉身的饱满含糊,辨不清是肉还是黄,一团嫩嫩的东西含在口中,淡淡的咸腥味,不用多嚼,刺溜一下就滑进了喉咙,过程迅速到悔意顿生。牡蛎生吃特别强调品质,保鲜十分重要。如果隔几夜了,只能撬开壳,要不是浸入醋里面放很多生姜丝吃,要不就做熟了吃,比如面拖,用面粉裹了下油锅炸,日本人叫“天妇罗”。我吃过,味道与生吃迥异,一点也没意思了。
牡蛎在上海一般称为“生蚝”,价钱卖得贵。我吃过的几次都因为保鲜不够好,没有肥美的感觉,腥味很重。回忆起来,我小时候应该也是吃过牡蛎的。妈妈是宁波人,喜欢吃一种叫“蛎黄”的海鲜,没有壳的,用碎冰保鲜,看上去软得很吓人,灰色的。菜场里的人是用手抓着卖给你的,凉凉的拿在手里很暧昧。回到家里冲洗一下,凉开水一过,蘸米醋吃,还要放生姜末。我记得妈妈一直关照不能多吃,贪吃要拉肚子的。因为怕拉肚子,妈妈逼我喝很多醋,我小时候最痛恨米醋了,“蛎黄”的口感却是和米醋连在一起,和危险并行。
好了,谁让我如今已经稀里糊涂变成“美食烹调专家”,大家都相信,大概没有孔娘子不会做的菜吧。那天上甫田网,看见有卖冰鲜的牡蛎肉,这家网站食物冷链保鲜做得特别好,我心痒加技痒,放心地下单要了一包,足足500克,个大黄足。可是解冻后我发现成品与儿时记忆中的“蛎黄”有所不同,我有点不知所措,立即在微信上征求各位吃家怎么烹调才能最大限度获得美好口感。意料之中,我的微群吃货太多了,征集到做牡蛎肉的方法有:牡蛎姜丝汤、牡蛎煎(蚵仔煎)、豆豉蒸牡蛎、豆豉牡蛎铁板烧、面拖牡蛎肉、牡蛎蛋饼、芝士蒜茸烤、牡蛎清汤(味噌)……
芝士蒜茸烤牡蛎
我爱吃生蚝,但与其吃瘦而腥的生蚝还不如上甫田网网购一大包“个大黄足”的冰鲜牡蛎肉自己烤来解馋。自己家里做芝士蒜茸烤牡蛎既简单又美味,500克牡蛎肉可分两次吃。先解冻滤干,用白酒、胡椒粉将牡蛎肉拌一下,静置15分钟左右;入烤盘,盘底涂点油以防黏底;每只牡蛎上搁蒜茸一簇、盐几粒,然后均匀地铺上一层厚厚的芝士碎;烤箱预热,用上下火200℃烤10多分钟,至表面的芝士结壳,出现焦斑即可。来不及换装到盆子里去了,直接开吃。哦,别忘了滴柠檬汁。
味噌京葱牡蛎汤
日本的味噌汤里几乎可以放任何东西,鸡肉、猪肉、鱼、虾、鸡蛋、海带、蔬菜、豆制品都行,海鲜当然可以。于是我用牡蛎肉入味噌汤,京葱做配料。
将一团鸽子蛋大小的味噌溶化在凉水中,加干贝素、料酒,放到炉灶上小火煮到微微开,放入京葱、牡蛎肉,用勺子轻轻拨动,不能沸腾得太厉害,那样会破坏味噌的原味。
味噌汤是以喝汤为主的,沉淀一下后,碗里上半部分基本是清汤,但是如果你的底料鲜美的话,味道都已经溶入汤中,清汤里滋味无穷。又因为味噌汤不用放油与盐,口感很清淡,有回甘,与上好的白米饭非常搭配。一清早吃了米饭喝了味噌汤,人会感到清清爽爽,精神抖擞上班去。如果是酒后喝味噌汤,也是很妥帖的安慰。
蚝烙
蚵仔煎是比较有名的南方小吃,用的是比较小的牡蛎肉。我一直很馋那玩意,但是甫田网买来的牡蛎肉太大了,一怕太奢侈,被人说暴殄天物;二来牡蛎太大,我怕煎不熟吃坏肚子,于是没有按照很多微友的建议做蚵仔煎。查询网络后得知爆红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心传》上称为“蚝烙”,做法也有,抄录如下:
鲜蚝500克,九层塔、番薯粉、鱼露、猪油适量。
1.鲜蚝用生粉揉一揉,用清水洗干净,稍微沥干水后加上切碎的九层塔,用鱼露调味,加入番薯粉拌匀,放入烧热的猪油里小火慢煎;
2.煎好一面后翻过来煎另一面;
3.鸡蛋搅打均匀,放一点鱼露,加到蚝烙面上,待蛋液凝固即可。
看着真是垂涎欲滴,下次我是一定要在家里试做一大盆,吃饱吃爽。
再回到文艺范儿。牡蛎长在大海边,风吹浪打,凿和运应该都是很辛苦的,《我的叔叔于勒》中描写叔叔穷困潦倒,沦落到在船上卖牡蛎,足以证明这点。
专家介绍,牡蛎可以说是海中多种营养物质的集合体,它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富含维生素以及铁、碘等微量元素,曾被定为体弱多病孩子的食品。
更耸人听闻的是,鲜美的牡蛎需要经过4年的生长过程。幼年的牡蛎在海中的养殖园长大后,还要被放入灌满海水的海边牡蛎养殖田中进行濯养。濯养就是一边进行清洗一边进行养殖。几周之后,吐净泥沙的牡蛎变得清新透亮,极品牡蛎具有淡绿色的鲜活肉体和鲜香的榛子口味。
听过这些之后,如果你在法国或瑞典的海边邂逅“高大上”的牡蛎,8元钱一个现开现吃,必须抓紧机会,记得像18世纪高贵的法国妇女那样:“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牡蛎壳扔到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