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当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育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tisbianbian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在地理教学中不断改进和优化,重点应当抓住四个方面:一是渗透人地协调理念,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探索研究;二是改革地理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三是启迪拓展分析视野,提高学生区域认知技巧水平;四是整合课外活动资源,提升学生地理实践研究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研究
   当前,在地理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成为广大高中地理教师的一致共识。地理核心素养涵盖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能力、区域认知水平以及地理实践能力等方面,培育核心素养需将其融入地理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初步探索,本文将作简要分析。
   一、渗透人地协调理念,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探索研究
   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人地协调观,这是学习研究地理现象、探究地理规律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是学好地理的重要依托。教师在地理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认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分析两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地理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类活动的,从远古时代到近当代,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全面分析当前人类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造成水土流失、气温上升、河道改流、自然灾害频发等问题,需高度重视,否则将引发更加恶劣的后果。在《自然灾害与人类》等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全面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关系,有效增强人地协调理念,对正确对待环境、科学调整生产活动等方面,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二、改革地理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是一门对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学生的自主思维与协作学习能力有很大提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在这一方面,笔者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给予他们思维的载体,引導学生对地理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分析,辩证地分析地理现象和探究地理规律。首先,笔者在地理教学中,将原本的灌输教学模式转变为自主探究模式,揭示学习目标要求,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进行小组交流,师生互动提炼学习成果,最后进行梳理总结,以及当堂检测学习成效,通过学生自主思维和协作探究的方式,完成对地理现象的分析和地理规律的探究,有效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在《交通运输布局》教学中,笔者在课堂上出示思考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交通运输线点的类型及其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交通运输站点的特征及其交通运输枢纽的类型与特点,了解城市交通网规划的特点及其功能与作用等,引导学生对照教材、结合课前搜集的素材资料,相互讨论研究,对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及其功能等方面,有更加全面和具体的认识,同时锻炼学生综合分析与思考研究的能力。
   三、启迪拓展分析视野,提高学生区域认知技巧水平
   区域认知在地理核心素养要素中占有重要地位,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地理知识与规律的认知成效。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工作,引导学生从区域角度分析问题,还要通过区域综合比较来认知地理发展规律。笔者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授人以渔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技巧培养。例如,在《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等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在引导学生对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现状、应对治理措施进行分析后,还要求各学习小组从这一地区延伸开去,对其他存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进行分析,从黄土高原地区的治理模式、经验,思考对其他地区的借鉴价值,让学生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比较,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水土流失治理等规律的提炼与认识。类似的学习内容还有很多,教师应当强化对学生的引导和启迪,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站在区域发展的角度,更加全面深刻地认知地理发展规律。
   四、整合课外活动资源,提升学生地理实践研究素养
   高中地理教学不仅要做好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同时也应当强化课外互动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尤其要立足课堂教学的难点要点,以及对学生地理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打造课内外相结合的综合教学体系,引导和鼓励学生在课外针对地理现象进行调查研究,验证或发掘其中蕴含的地理发展规律,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具有积极的支撑效果。例如,在《旅游业对家乡发展的作用》教学之后,笔者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现场走访、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等方式,梳理和搜集家乡旅游的发展资源,分析研究其现状与发展前景等,提出发展家乡旅游业的建议。这样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深化对地理教材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对学生提高地理分析研究能力、调查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应当与课堂教学改革以及课外活动组织等方面紧密结合起来,打造更加素质化的地理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晴,林叶彬,吕娟,李岚.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究——以“全球定位系统”教学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8(08)
   [2]杨光辉.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05)
   [3]陈冰,瑞亚李乔.多元新课导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为例[J].学周刊,2018(11)
   [4]田肖肖,杨媛丽,刘佳佳,郭中领.基于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初高中地理衔接教育策略初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24)
其他文献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图谱渐渐被人们所认识并接纳。知识图谱具有可视化的特性,融合了数学、图形学、微机学、计量学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对图书馆学知识图谱的利用,能让读者
目的建立茶碱缓释片中荼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Cl8柱(5μm,150mm×4.6mm),以甲醇-水(30: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03nm;柱温为室温,进样
【摘 要】新课改强调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不论从学科的角度,还是基于新课改的需要,都应该科学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而研究性学习这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方式是促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和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本文分析了高中化学的教学现状,着重展开研究性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的作用,给出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的途径。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教学;研究性学习  当前高中
铁路地面信号是指挥列车运行和保证列车运输安全的可靠依据,其显示必须正确,且容易被辨认和嘹望。但是受地势地理和环境气候条件的影响,若地面信号达不到规定的显示距离,或司机了
目的探讨护上分层级管理对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建立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依据护士学历、工龄、职称、能力及科室工作情况,人员特点将护士分为5个层级,重组各班各级
目的 探讨氧化苦参碱(OMT)对脓毒症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复制大鼠脓毒症动物模型.造模后将48只SD大鼠分为6组,即CON(假手术)组、OMT对照组、CLP(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