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调查重庆市云阳县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防治现状。发生现状:虫害重于病害,主要种类为二化螟、白背灰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防治現状:以化学药剂控制为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分别占比66.7%、11.9%、21.4%,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仅占8%。防治药械以背负式手动喷雾器为主。存在的主要问题:农药购买具有盲目性,不按剂量用药和盲目用药,不适时用药,施药器械简陋,施药缺乏劳动保护,缺少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设施。提出对策建议:加强农药科普知识宣传,提高种植者科技素质;抓好农药零售从业人员培训,提升素质;健全植保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指导水平;培育大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统防统治水平;强化农药执法监管,提高安全用药保障。
关键词 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防治;现状;问题;对策;重庆市云阳县
中图分类号:S4;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7.004
南方山区水稻生产具有海拔跨度大,使用品种较多,种植田块较小、梯田多、漕田多,分户种植为主、规模较小,病虫害统防统治比例不高等普遍特点。重庆市云阳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总面积3 649 km2,稻田分布在海拔200~1 300 m,属典型的南方山区水稻种植区。该县年平均气温18.7 ℃,无霜期304 d,平均降雨量1 145 mm,≥10 ℃有效积温5 900 ℃,适宜中籼稻种植。全县辖42个乡镇、街道,农业人口96.64万人,农户数25.31万户,常用耕地面积6.56万hm2,其中稻田2.23万hm2。全县稻田户平881.2 m2,人平230.8 m2。水稻是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18万hm2,总产量13.6万t,单产水平420 kg·667 m-2,稻谷占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例31%~33%。2017年全县有水稻种植大户44户,种植面积335 hm2,户平7.61 hm2。
笔者调查分析云阳县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防治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1 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防治和农药药械使用现状
1.1 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发生特点
云阳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2.38万公顷次,防治面积1.91万公顷次,挽回损失16 200 t,实际损失2 500 t;草害发生面积1.52万公顷次,防治面积1.22万公顷次,挽回损失5 050 t,实际损失800 t。
虫害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苞虫、叶蝉、稻蓟马、负泥虫、稻蝗、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赤斑黑沫蝉、稻瘿蚊等10余种。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鞘腐病、恶苗病、赤枯病等近10种。
水稻病虫害历年发生规律特点:1)虫害重于病害,发生面积占70%左右。2)农药防治病虫害主要是“三虫一病”,即二化螟、白背灰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稻瘟病重点在苗期和穗期发病,穗期为害损失较重,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漕田和不向阳的阴山稻田。
稻田杂草主要有稗草、莎草、鸭舌草、喜旱莲子草(水花生)、矮慈菇等,重点发生时期为苗期至拔节期。
1.2 病虫草害防治情况和化学农药使用特点
目前,水稻病虫草害仍然以化学农药控制为主。全县稻田常年农药防治面积1.91万公顷次(不含杂草防除),占发生面积的80.3%,挽回损失1.62万t。性诱剂、太阳能杀虫灯、稻田养鸭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应用约占8%。全县稻田病虫草害使用农药商品总量约32 t,占全县农业生产用农药商品量的10%~11%。
化学农药在稻田使用有如下特点:1)杀虫剂占总量比例大。2016年,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分别占比66.7%、11.9%、21.4%。2)除草剂用量有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人工除草减少、冬闲田增加和机械化耕作比例逐年提高。3)生物类及其他类低毒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主要有阿维菌素、苦参碱、印楝素、乙蒜素等品种。4)近10年来农田鼠害一直相对较轻,没有集中开展农田统一灭鼠。
1.3 防治药械和统防统治情况
县植保年度统计报表显示,全县施药器械主要有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担架式机动喷雾器、植保无人机等种类。全县有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约15.2万台,是最主要的防治器械。有各类机动喷雾器1 600余台,其中带静电的约200台,植保无人机2台,年机防面积4 000 hm2。目前防治方式以农户分散进行为主,全县有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合作社20家,全程承包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约为5%。
2 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购买农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目前市场上农药品种众多,农药名称复杂,一些农户购药时无所适从。他们在描述病虫害症状时,往往不能准确表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上农药零售从业者素质普遍不高,很容易买到不对症的农药。2014年6月,云阳县泥溪乡胜利村2.67余公顷水稻出现严重病害,经过县植保部门调查确诊为稻瘟病,当时针对那次病害农民共施用了经销商推荐的5种药剂,其中防治稻飞虱的1种、防治螟虫的2种、叶面肥1种,防治稻瘟病药剂仅1种且为低含量的三环唑,而当时稻飞虱、螟虫均未达到防治指标。
2.2 不按剂量用药和盲目用药
一些农民不按标签而是凭经验兑药,随意加大用药量。为节省人工,施用药液量普遍不足,许多农户每667 m2稻田仅施用30 kg药液。一些农户特别是自产自用的农户,认为水稻抽穗后用药残留高,坚持不用药。2014年7月下旬路阳镇开展稻纵卷叶螟统防统治时(幼虫1~2龄期),一些农户坚持不防治,结果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防治过度”与 “防治不足”现象在山区水稻生产中同时存在。
2.3 不适时用药现象突出
很多农民凭经验时间施药,而不是按防治指标和预防时间要求适时施药防治,在病害防治时一般要看到症状才施用杀菌剂。2014年稻纵卷叶螟在该县局部地方大发生,一些农民反应施用多次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但效果仍然不好,怀疑农药存在质量问题。经植保技术人员调查证实,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低龄幼虫期用药,一些农民施药时幼虫已发育至4~5龄,部分田块已化蛹,有的农户甚至在大量出现成虫时才用药。 2.4 施药器械简陋,效率低下
多数农民习惯使用操作简单、價格较低的手动背负式喷雾器,但易出现跑、冒、漏、滴现象。防治器具简陋,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病虫防治进度慢,防治效率低下。
2.5 施药缺乏劳动保护
目前市场上植保防护用品较少,水稻中后期病虫防治时正值高温酷暑天气,农民也不愿穿戴防护。因此,绝大多数农民施药时为“裸施”,易发生中毒现象。
2.6 缺少农药包装物处理设施
目前,多数地方田间没有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设施,包装物被随意丢弃在田间,有的甚至就放在人畜饮用水源边,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和有安全隐患。
2.7 部分农户坚持后期不用药
部分农户特别是自产自销的农户坚持后期不用药,遇到“两迁”害虫和穗颈瘟大发生年份,往往造成较大损失。
3 加强稻田病虫草害控制的对策措施
3.1 加强农药科普知识宣传,提高种植者科技素质
提高种植者科技素质是确保农业生产中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的根本途径和办法。建议采取如下简单易行的措施:1)根据生产实际,在病虫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有针对性举办直观的现场技术培训,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2)印发关于科学用药的通俗易懂的宣传图片资料,结合各地发生情况适时散发传播。3)开办专题农民田间学校,对种植者系统传播科学用药知识。4)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农药知识宣传学习,树立科学认识农药的观念,改变“谈药色变”“一棍子打死”的错误观念,并通过学生影响当前的从业者。
3.2 抓好农药零售从业人员培训,提升素质
农药零售商从业人员承上启下,直接与水稻生产者打交道,对搞好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十分关键,可以说他们的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用药水平。要以实施新修改的《农药管理条例》为契机,制订实施细则,强化零售从业者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
3.3 健全植保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指导水平
目前植保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越往下越薄弱,植保干部断档现象严重,服务网络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是制约科学用药、安全用药技术普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从如下途径着手解决:1)建立完善的植保技术服务体系,特别是县以下体系的建设。要达到“三有”目标,即县级要有独立的从事植保工作的机构,乡镇、街道的农业服务机构要有植保专业毕业的工作人员,村社和经营主体至少要有1名懂植保技术的“明白人”。2)落实支撑保障措施。要对基层服务部门和人员提供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设备设施条件等保障。
3.4 培育大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统防统治水平
要通过培育和扶持水稻种植大户、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示范推广应用化学农药专业化统防统治新技术,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新技术和措施,提高科学用药水平。
3.5 强化农药执法监管,提高安全用药保障
1)加强农药执法。农业执法部门每年要开展农药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生产、经销假劣农药和违法用药行为。在生产环节要重点打击含量不足、添加隐形成分的行为;在经销环节要重点打击违规销售过期农药,涂改标签标,不按规定销售禁用、限用高毒农药的行为;重点打击农药销售档案不规范,特别是高毒农药定点销售档案不规范的行为。2)加强农药管理。要规范农药登记管理制度,在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时,要避免出现同一农药品种登记内容不统一的现象。建议将杀菌剂颗粒大小等对防治效果影响较大的指标纳入标签管理和质量控制内容。要鼓励使用优质、安全的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品种,建议以省市为单位出台农药政府采购推荐目录;以省市为单位制订农药事故田间鉴定办法,方便区县对农药事故及时规范处理,化解社会矛盾。
(责任编辑:丁志祥)
关键词 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防治;现状;问题;对策;重庆市云阳县
中图分类号:S4;S43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7.004
南方山区水稻生产具有海拔跨度大,使用品种较多,种植田块较小、梯田多、漕田多,分户种植为主、规模较小,病虫害统防统治比例不高等普遍特点。重庆市云阳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总面积3 649 km2,稻田分布在海拔200~1 300 m,属典型的南方山区水稻种植区。该县年平均气温18.7 ℃,无霜期304 d,平均降雨量1 145 mm,≥10 ℃有效积温5 900 ℃,适宜中籼稻种植。全县辖42个乡镇、街道,农业人口96.64万人,农户数25.31万户,常用耕地面积6.56万hm2,其中稻田2.23万hm2。全县稻田户平881.2 m2,人平230.8 m2。水稻是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18万hm2,总产量13.6万t,单产水平420 kg·667 m-2,稻谷占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例31%~33%。2017年全县有水稻种植大户44户,种植面积335 hm2,户平7.61 hm2。
笔者调查分析云阳县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防治现状、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1 水稻病虫草害发生防治和农药药械使用现状
1.1 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发生特点
云阳县水稻主要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2.38万公顷次,防治面积1.91万公顷次,挽回损失16 200 t,实际损失2 500 t;草害发生面积1.52万公顷次,防治面积1.22万公顷次,挽回损失5 050 t,实际损失800 t。
虫害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苞虫、叶蝉、稻蓟马、负泥虫、稻蝗、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赤斑黑沫蝉、稻瘿蚊等10余种。病害主要有: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鞘腐病、恶苗病、赤枯病等近10种。
水稻病虫害历年发生规律特点:1)虫害重于病害,发生面积占70%左右。2)农药防治病虫害主要是“三虫一病”,即二化螟、白背灰虱、稻纵卷叶螟和稻瘟病。稻瘟病重点在苗期和穗期发病,穗期为害损失较重,发生区域主要集中在漕田和不向阳的阴山稻田。
稻田杂草主要有稗草、莎草、鸭舌草、喜旱莲子草(水花生)、矮慈菇等,重点发生时期为苗期至拔节期。
1.2 病虫草害防治情况和化学农药使用特点
目前,水稻病虫草害仍然以化学农药控制为主。全县稻田常年农药防治面积1.91万公顷次(不含杂草防除),占发生面积的80.3%,挽回损失1.62万t。性诱剂、太阳能杀虫灯、稻田养鸭等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应用约占8%。全县稻田病虫草害使用农药商品总量约32 t,占全县农业生产用农药商品量的10%~11%。
化学农药在稻田使用有如下特点:1)杀虫剂占总量比例大。2016年,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分别占比66.7%、11.9%、21.4%。2)除草剂用量有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人工除草减少、冬闲田增加和机械化耕作比例逐年提高。3)生物类及其他类低毒农药使用量逐年增加。主要有阿维菌素、苦参碱、印楝素、乙蒜素等品种。4)近10年来农田鼠害一直相对较轻,没有集中开展农田统一灭鼠。
1.3 防治药械和统防统治情况
县植保年度统计报表显示,全县施药器械主要有背负式手动喷雾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器、担架式机动喷雾器、植保无人机等种类。全县有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约15.2万台,是最主要的防治器械。有各类机动喷雾器1 600余台,其中带静电的约200台,植保无人机2台,年机防面积4 000 hm2。目前防治方式以农户分散进行为主,全县有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合作社20家,全程承包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约为5%。
2 水稻病虫草害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购买农药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目前市场上农药品种众多,农药名称复杂,一些农户购药时无所适从。他们在描述病虫害症状时,往往不能准确表达,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加上农药零售从业者素质普遍不高,很容易买到不对症的农药。2014年6月,云阳县泥溪乡胜利村2.67余公顷水稻出现严重病害,经过县植保部门调查确诊为稻瘟病,当时针对那次病害农民共施用了经销商推荐的5种药剂,其中防治稻飞虱的1种、防治螟虫的2种、叶面肥1种,防治稻瘟病药剂仅1种且为低含量的三环唑,而当时稻飞虱、螟虫均未达到防治指标。
2.2 不按剂量用药和盲目用药
一些农民不按标签而是凭经验兑药,随意加大用药量。为节省人工,施用药液量普遍不足,许多农户每667 m2稻田仅施用30 kg药液。一些农户特别是自产自用的农户,认为水稻抽穗后用药残留高,坚持不用药。2014年7月下旬路阳镇开展稻纵卷叶螟统防统治时(幼虫1~2龄期),一些农户坚持不防治,结果对产量造成较大影响。“防治过度”与 “防治不足”现象在山区水稻生产中同时存在。
2.3 不适时用药现象突出
很多农民凭经验时间施药,而不是按防治指标和预防时间要求适时施药防治,在病害防治时一般要看到症状才施用杀菌剂。2014年稻纵卷叶螟在该县局部地方大发生,一些农民反应施用多次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但效果仍然不好,怀疑农药存在质量问题。经植保技术人员调查证实,主要原因是没有抓住低龄幼虫期用药,一些农民施药时幼虫已发育至4~5龄,部分田块已化蛹,有的农户甚至在大量出现成虫时才用药。 2.4 施药器械简陋,效率低下
多数农民习惯使用操作简单、價格较低的手动背负式喷雾器,但易出现跑、冒、漏、滴现象。防治器具简陋,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病虫防治进度慢,防治效率低下。
2.5 施药缺乏劳动保护
目前市场上植保防护用品较少,水稻中后期病虫防治时正值高温酷暑天气,农民也不愿穿戴防护。因此,绝大多数农民施药时为“裸施”,易发生中毒现象。
2.6 缺少农药包装物处理设施
目前,多数地方田间没有农药包装物回收处理设施,包装物被随意丢弃在田间,有的甚至就放在人畜饮用水源边,影响农村环境卫生和有安全隐患。
2.7 部分农户坚持后期不用药
部分农户特别是自产自销的农户坚持后期不用药,遇到“两迁”害虫和穗颈瘟大发生年份,往往造成较大损失。
3 加强稻田病虫草害控制的对策措施
3.1 加强农药科普知识宣传,提高种植者科技素质
提高种植者科技素质是确保农业生产中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的根本途径和办法。建议采取如下简单易行的措施:1)根据生产实际,在病虫发生和防治的关键时期,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有针对性举办直观的现场技术培训,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2)印发关于科学用药的通俗易懂的宣传图片资料,结合各地发生情况适时散发传播。3)开办专题农民田间学校,对种植者系统传播科学用药知识。4)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农药知识宣传学习,树立科学认识农药的观念,改变“谈药色变”“一棍子打死”的错误观念,并通过学生影响当前的从业者。
3.2 抓好农药零售从业人员培训,提升素质
农药零售商从业人员承上启下,直接与水稻生产者打交道,对搞好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十分关键,可以说他们的知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当地的用药水平。要以实施新修改的《农药管理条例》为契机,制订实施细则,强化零售从业者的技术培训和考核工作,全面提高其业务素质。
3.3 健全植保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指导水平
目前植保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越往下越薄弱,植保干部断档现象严重,服务网络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这是制约科学用药、安全用药技术普及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议从如下途径着手解决:1)建立完善的植保技术服务体系,特别是县以下体系的建设。要达到“三有”目标,即县级要有独立的从事植保工作的机构,乡镇、街道的农业服务机构要有植保专业毕业的工作人员,村社和经营主体至少要有1名懂植保技术的“明白人”。2)落实支撑保障措施。要对基层服务部门和人员提供机构、人员编制,工作经费和设备设施条件等保障。
3.4 培育大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统防统治水平
要通过培育和扶持水稻种植大户、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示范推广应用化学农药专业化统防统治新技术,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新技术和措施,提高科学用药水平。
3.5 强化农药执法监管,提高安全用药保障
1)加强农药执法。农业执法部门每年要开展农药执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生产、经销假劣农药和违法用药行为。在生产环节要重点打击含量不足、添加隐形成分的行为;在经销环节要重点打击违规销售过期农药,涂改标签标,不按规定销售禁用、限用高毒农药的行为;重点打击农药销售档案不规范,特别是高毒农药定点销售档案不规范的行为。2)加强农药管理。要规范农药登记管理制度,在登记作物和防治对象时,要避免出现同一农药品种登记内容不统一的现象。建议将杀菌剂颗粒大小等对防治效果影响较大的指标纳入标签管理和质量控制内容。要鼓励使用优质、安全的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品种,建议以省市为单位出台农药政府采购推荐目录;以省市为单位制订农药事故田间鉴定办法,方便区县对农药事故及时规范处理,化解社会矛盾。
(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