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传统的文物鉴定是“凭感觉”,那么科技鉴定则是将“感觉”量化直观地表述出来。
本刊记者易珏
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汉代玉凳”事件一出,让社会各界哗然,一件价格上亿元的拍品,居然是高仿品。拍品的鉴定专家和鉴定机构又是怎样下出的结论?中国的艺术品中还有多少被抬价的赝品?
在信息严重不对称、主观性又极强的文物鉴定市场上,公众对于高科技手段介入文物鉴定的呼声渐起,专家呼吁文物鉴定需要建立国家级文物科技评估机构。科技考古成果如何运用于科技鉴定?科技鉴定又有哪些技术?传统鉴定与科技鉴定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就以上相关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科技评估中心顾问委员罗武干博士。
考古与鉴定相通
中国经济信息:您能否谈谈科技考古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罗武干:我之前从事的是科技考古——冶金考古,目前的科技鉴定工作主要集中在青铜器,在青铜器领域的科技研究成果都能够应用于鉴定。
理论研究与文物鉴定是相通的。只不过在传统的研究范式中,科技考古学者只关注青铜器的合金成分以及它反映出的考古学文化内涵。传统鉴定最基本的就是从类型、纹饰、铭文三方面鉴别。事实上,器物类型学可以用来做考古学研究也可以用来做文物鉴定。
我们做冶金考古的理论研究成果,有目的、有倾向性地应用于鉴定。比如,冶金考古中铅同位素的检测应用于文物鉴定。商代殷墟的四期中第一、二期的铅同位素检测都是异常铅,到三、四期异常铅的量急剧下降。异常铅在中原地区都没有,只有云南地区才有。通过考古我们就发现在殷墟一、二期的商王朝,与当时的西南夷有往来,这是考古学文化意义的结论,但它同时也可以用来作为科技鉴定的重要依据。如果一件商前期的青铜器需要鉴定,只需要测定铅同位素,看它是否为异常铅。
青铜器材料成分的演变研究,同样可以应用到文物鉴定中。问题的關键是我们需要找到其中的规律,比如冶金考古的“类型学”特征。青铜器中鼎和剑的材料成分演变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但鼎和剑之间是有很狭窄的变化区间。通过海量的分析数据,我们现在基本能找出青铜礼器、兵器、青铜镜的变化区别,而这些都可以用于文物鉴定。
科技考古研究与科技鉴定的方法是相通的,只不过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哪些科技研究的方法对科技鉴定而言更无损、更直接、更经济、更快捷,而前提是规律。
中国经济信息:目前在文物鉴定领域,有哪些科技手段应用?
罗武干:以我目前所研究的领域青铜器科技鉴定研究而言,一是青铜器基体研究,这方面主要利用X射线荧光技术、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等方法对青铜器的合金成分进行分析。二是表面锈蚀的研究,利用显微形貌、成分等多种分析方法,可应用于科技鉴定。三是对于铸造工艺的类型研究。我国夏商周三代,一般用陶范铸造,而唐末以来的仿古铜器,一般都用失蜡法铸造。而不同的铸造方法,形成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利用显微镜、X光透视等来了解锈蚀情况、铸造缺陷、焊接拼凑等不同形貌,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
传统与科技结合
中国经济信息:在一些传统文物鉴定专家那里,可能经验比高科技更可靠。您怎么看?
罗武干:数据可以复制,但数据背后的规律是不能复制的。科技鉴定是传统鉴定的量化,两者并不冲突,殊途同归。我们更倾向于称“科技鉴定”为“科学鉴定”。我们所做的科学鉴定是在传统鉴定基础上,结合科技的数据和数据背后的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得出结论。传统鉴定中有一个很常见的结论——“有明显做旧痕迹”,科学鉴定是要通过量化分析告诉你怎么做旧。所以,传统与科学一定是密切结合的,科学鉴定需要传统知识背景作支撑。
文物鉴定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辨伪,第二层次是鉴真。辨伪很重要,鉴真难度则更大。目前还主要考虑第一层次的问题,比如青铜器找到一个不符合材料学发展规律的指标,就可以判定它是赝品。青铜器造假主要是合金配比和做锈。民国时期,传统假锈用酸梅汤或者埋在土里,现代都采用化学制剂,时间短,见效快,但与三千多年形成的蚀锈的种类、结构都不一样。经过长时间形成的锈蚀结构很多层,现代做锈则结构很单薄,也有造假者机械贴锈,但贴锈也要用到化学材料。通过科技手段就可以发现这种成分。
近几年造假者也开始关注青铜器成分的配比,高仿通过组量已经不能鉴定出来,这对我们的鉴定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鉴真难度大的原因也就在这里。但是,造假者对微量元素控制不了。我们知道古代的微量元素的规律,通过微量元素分析,也能辨伪。
中国经济信息:这些技术应用在民间文物鉴定是否可行?
罗武干:科技鉴定要形成一定的品牌和业务数据,民间并不现实。科技鉴定的方法需要摸索,它不仅需要先进的鉴定仪器设备,还需要有熟练技巧的操作人员,需要科研人员的队伍建设,更重要的是,民间科技鉴定数据库的数据来源问题无法解决。
数据与规律
中国经济信息:文物科技评估中心目前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将来是否对外开放文物鉴定?
罗武干:评估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数据库的建立与类型规律的寻找。评估中心目前的研究对象是国家集体收藏中鉴定存疑的文物。一方面是收集数据,一方面确立操作规范。目前,对市场与社会的对象考虑比较少。我们需要花3-5年完善基础研究,等条件成熟之后会考虑有限度地向社会开放。
中国经济信息:文物科技评估中心的科技鉴定有没有考虑扩展到其他文物领域?
罗武干:科技研究已经做了很多,现在需要做的是转为科技鉴定。青铜器的鉴定技术都是无损的,比较成熟。
瓷器的科技研究主要都是残片,科技鉴定要求无损。瓷器用热释光、碳14可以测年,但热释光是有损的,对于文物研究测年是可以的,对于文物鉴定就不太合适;另一方面,瓷器有很多窑口,数据和背景很复杂,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中国经济信息:您认为国家文物鉴定相关管理条例需要做出哪些改进和完善?
罗武干:文物市场的混乱在于,没有比较成熟和规范的准入机制,没有问责制。文物鉴定专家不像律师,要有资格证,在律师事务所从业,并且不同领域的律师专攻不同领域的事物。现在很多鉴定专家不分领域。这些方面之所以不规范,就在于缺乏问责制。我们不能要求鉴定专家准确无误,但可以要求文物鉴定专家表达出他的真实看法。现在的问题不是专家水平不高,而是有些专家受制于某些因素,说的是别人想要的结论。
此外,文物保护有《文物保护法》,文物拍卖有《拍卖法》,文物鉴定连行业条例都没有,这方面需要完善。
本刊记者易珏
北京中嘉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汉代玉凳”事件一出,让社会各界哗然,一件价格上亿元的拍品,居然是高仿品。拍品的鉴定专家和鉴定机构又是怎样下出的结论?中国的艺术品中还有多少被抬价的赝品?
在信息严重不对称、主观性又极强的文物鉴定市场上,公众对于高科技手段介入文物鉴定的呼声渐起,专家呼吁文物鉴定需要建立国家级文物科技评估机构。科技考古成果如何运用于科技鉴定?科技鉴定又有哪些技术?传统鉴定与科技鉴定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就以上相关问题本刊记者专访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物科技评估中心顾问委员罗武干博士。
考古与鉴定相通
中国经济信息:您能否谈谈科技考古在文物鉴定中的应用?
罗武干:我之前从事的是科技考古——冶金考古,目前的科技鉴定工作主要集中在青铜器,在青铜器领域的科技研究成果都能够应用于鉴定。
理论研究与文物鉴定是相通的。只不过在传统的研究范式中,科技考古学者只关注青铜器的合金成分以及它反映出的考古学文化内涵。传统鉴定最基本的就是从类型、纹饰、铭文三方面鉴别。事实上,器物类型学可以用来做考古学研究也可以用来做文物鉴定。
我们做冶金考古的理论研究成果,有目的、有倾向性地应用于鉴定。比如,冶金考古中铅同位素的检测应用于文物鉴定。商代殷墟的四期中第一、二期的铅同位素检测都是异常铅,到三、四期异常铅的量急剧下降。异常铅在中原地区都没有,只有云南地区才有。通过考古我们就发现在殷墟一、二期的商王朝,与当时的西南夷有往来,这是考古学文化意义的结论,但它同时也可以用来作为科技鉴定的重要依据。如果一件商前期的青铜器需要鉴定,只需要测定铅同位素,看它是否为异常铅。
青铜器材料成分的演变研究,同样可以应用到文物鉴定中。问题的關键是我们需要找到其中的规律,比如冶金考古的“类型学”特征。青铜器中鼎和剑的材料成分演变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但鼎和剑之间是有很狭窄的变化区间。通过海量的分析数据,我们现在基本能找出青铜礼器、兵器、青铜镜的变化区别,而这些都可以用于文物鉴定。
科技考古研究与科技鉴定的方法是相通的,只不过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哪些科技研究的方法对科技鉴定而言更无损、更直接、更经济、更快捷,而前提是规律。
中国经济信息:目前在文物鉴定领域,有哪些科技手段应用?
罗武干:以我目前所研究的领域青铜器科技鉴定研究而言,一是青铜器基体研究,这方面主要利用X射线荧光技术、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等方法对青铜器的合金成分进行分析。二是表面锈蚀的研究,利用显微形貌、成分等多种分析方法,可应用于科技鉴定。三是对于铸造工艺的类型研究。我国夏商周三代,一般用陶范铸造,而唐末以来的仿古铜器,一般都用失蜡法铸造。而不同的铸造方法,形成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利用显微镜、X光透视等来了解锈蚀情况、铸造缺陷、焊接拼凑等不同形貌,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开展了很多。
传统与科技结合
中国经济信息:在一些传统文物鉴定专家那里,可能经验比高科技更可靠。您怎么看?
罗武干:数据可以复制,但数据背后的规律是不能复制的。科技鉴定是传统鉴定的量化,两者并不冲突,殊途同归。我们更倾向于称“科技鉴定”为“科学鉴定”。我们所做的科学鉴定是在传统鉴定基础上,结合科技的数据和数据背后的规律性的认识,从而得出结论。传统鉴定中有一个很常见的结论——“有明显做旧痕迹”,科学鉴定是要通过量化分析告诉你怎么做旧。所以,传统与科学一定是密切结合的,科学鉴定需要传统知识背景作支撑。
文物鉴定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辨伪,第二层次是鉴真。辨伪很重要,鉴真难度则更大。目前还主要考虑第一层次的问题,比如青铜器找到一个不符合材料学发展规律的指标,就可以判定它是赝品。青铜器造假主要是合金配比和做锈。民国时期,传统假锈用酸梅汤或者埋在土里,现代都采用化学制剂,时间短,见效快,但与三千多年形成的蚀锈的种类、结构都不一样。经过长时间形成的锈蚀结构很多层,现代做锈则结构很单薄,也有造假者机械贴锈,但贴锈也要用到化学材料。通过科技手段就可以发现这种成分。
近几年造假者也开始关注青铜器成分的配比,高仿通过组量已经不能鉴定出来,这对我们的鉴定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鉴真难度大的原因也就在这里。但是,造假者对微量元素控制不了。我们知道古代的微量元素的规律,通过微量元素分析,也能辨伪。
中国经济信息:这些技术应用在民间文物鉴定是否可行?
罗武干:科技鉴定要形成一定的品牌和业务数据,民间并不现实。科技鉴定的方法需要摸索,它不仅需要先进的鉴定仪器设备,还需要有熟练技巧的操作人员,需要科研人员的队伍建设,更重要的是,民间科技鉴定数据库的数据来源问题无法解决。
数据与规律
中国经济信息:文物科技评估中心目前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将来是否对外开放文物鉴定?
罗武干:评估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数据库的建立与类型规律的寻找。评估中心目前的研究对象是国家集体收藏中鉴定存疑的文物。一方面是收集数据,一方面确立操作规范。目前,对市场与社会的对象考虑比较少。我们需要花3-5年完善基础研究,等条件成熟之后会考虑有限度地向社会开放。
中国经济信息:文物科技评估中心的科技鉴定有没有考虑扩展到其他文物领域?
罗武干:科技研究已经做了很多,现在需要做的是转为科技鉴定。青铜器的鉴定技术都是无损的,比较成熟。
瓷器的科技研究主要都是残片,科技鉴定要求无损。瓷器用热释光、碳14可以测年,但热释光是有损的,对于文物研究测年是可以的,对于文物鉴定就不太合适;另一方面,瓷器有很多窑口,数据和背景很复杂,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中国经济信息:您认为国家文物鉴定相关管理条例需要做出哪些改进和完善?
罗武干:文物市场的混乱在于,没有比较成熟和规范的准入机制,没有问责制。文物鉴定专家不像律师,要有资格证,在律师事务所从业,并且不同领域的律师专攻不同领域的事物。现在很多鉴定专家不分领域。这些方面之所以不规范,就在于缺乏问责制。我们不能要求鉴定专家准确无误,但可以要求文物鉴定专家表达出他的真实看法。现在的问题不是专家水平不高,而是有些专家受制于某些因素,说的是别人想要的结论。
此外,文物保护有《文物保护法》,文物拍卖有《拍卖法》,文物鉴定连行业条例都没有,这方面需要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