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初中政治教学应当与时事相联系。本文主要从时事政治引入初中政治教学的必要性、运用时事进行教学所要遵循的原则和时事与政治教学相融合的具體办法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 时事 必要性 遵循原则
尽管初中生的社会经验还不丰富,对于社会上的现象感知及认识都还不足,然而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却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对于经济与政治方面也开始初步地表现出相当大的兴趣。由于材料、故事、新闻对比枯燥的知识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应该将现实与理论相互结合起来,由时事进而引导学生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并且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将时事政治引进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因为初中政治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所以有很多学生感觉初中政治课既乏味又枯燥。如若把时事引入初中政治教学中,不但能使政治课堂变得活跃生动,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于政治课中所讲的知识有感性且直观的认识。比如:教学《做大自然的朋友》时,我在课堂中展示了广西河池高龙江于2012年2月2日所出现的镉污染事件的相关照片,包括大面积的污水及因受污染而变得面目全非的两岸。相比于一个个的表格数据及大段大段的文字,这类图像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更大,可以产生直接性的作用,进而更好地吸引学生关注课堂所讲的内容。
时事所指的是在当前国内与国外所发生的一些引人注目及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在授课过程中将时事政治融入其中,有助于学生对目前国际的文化、经济与政治等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路线有一定程度的把握与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培养的一种有效渠道。而且对于时事的变化是修订课本追赶不及的,插入时事,通过时事来解释这些教材的知识,能够对教材的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补充。比如讲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获得的重大成就的时候,北京奥运会等一些学生亲身所经历的事件相比于早已经变成历史的原子弹的爆炸等事件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把初中政治教学和时事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的用途及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最近几年来,中考主观题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用时事政治中的热点对课本中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考察及利用课本中的这些理知识来培养学生分析与认识时事的能力。在发展素质化教育中对于中考的此种改革是必定的要求,在平常教学中穿插时事能够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运用时事进行要遵循原则
要想真正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利用好时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时事材料
教师在备课选择时事材料时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宜少而精,最理性的材料是能够与多个知识点相配合。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如果选取的材料过多会浪费大量时间来看材料,每个材料都不能深入分析。在材料精简单一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将材料作为分析内容,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和时事材料提出适当的问题。
例如:残运会江苏冠军汤红霞,盲一级,她在2006年江苏省第七届残运会上获得了铁饼和标枪的冠军及铅球亚军,在2007年全国第七届残运会上获得了铅球和铁饼的亚军,标枪的第三,在2007年巴西世界盲人锦标赛中,铅球第五、铁饼第六,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又一次获得金牌……
这个事例既可以与《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个内容结合进行分析,说明在逆境中对自己不抛弃不放弃,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体现自己的生活价值的道理,又可以与《优良的意志品质》相结合,分析汤红霞作为一个残疾人,在平时训练时比健康人遇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从她的身上可以学到什么优良的品质,还可以通过我国办残运会的成功举办看到我国的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等。
2.材料展现形式宜多种多样
政治课件上基本都是大段的文字,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如果采用图片、影音、视频和flash等方式展示,让学生在了解时事的同时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思考的动力。例如在讲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时我就播放了“神舟七号”成功升天的视频,这一壮举告诉我们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党的支持和领导,更离不开整个中国航天团队的努力,让学生明白集体协作的重要性。
三、将时事与政治有机融合的方法
1.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快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枯燥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时事材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在材料中产生疑问,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课是促使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有效途径。例如:2008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让全国人民为之沸腾,那么,学生真的明白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意义是什么吗?除了获得奥运的举办权让我们骄傲之外,举办奥运会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我国斥巨资建设奥运会相关场地会不会造成浪费?在提出这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学生自然对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举办文化盛事等方面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以案例总结一般原理
“事实胜于雄辩”,长篇大论地讲道理不如用事实说话,通过展示时事,让学生对中国的现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通过自己分析和判断,得到原理和结论远比老师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有效。
例如:在讲“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时,我没有直接提到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而是展示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近年来的人口增长率还有我国国民的文化程度总览,并通过展示近五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与个人人均收入时的巨大反差,让学生自己从数据中得到结论,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明显,平均文化程度偏低,以及我国即便经济有了巨大的腾飞。但由于人口的原因,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从而直观地认识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要避免时事政治教学变成印发考点相关的时政材料,或仅仅是讲解与考试相关的时事政治内容,因为这样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学。初中政治与时事结合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是教学目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初中政治与时事相结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老师在教学上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定能让初中时事政治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初中政治教学 时事 必要性 遵循原则
尽管初中生的社会经验还不丰富,对于社会上的现象感知及认识都还不足,然而他们对于周围的事物却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同时对于经济与政治方面也开始初步地表现出相当大的兴趣。由于材料、故事、新闻对比枯燥的知识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应该将现实与理论相互结合起来,由时事进而引导学生学习理论方面的知识并且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将时事政治引进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因为初中政治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所以有很多学生感觉初中政治课既乏味又枯燥。如若把时事引入初中政治教学中,不但能使政治课堂变得活跃生动,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于政治课中所讲的知识有感性且直观的认识。比如:教学《做大自然的朋友》时,我在课堂中展示了广西河池高龙江于2012年2月2日所出现的镉污染事件的相关照片,包括大面积的污水及因受污染而变得面目全非的两岸。相比于一个个的表格数据及大段大段的文字,这类图像对学生的感官刺激更大,可以产生直接性的作用,进而更好地吸引学生关注课堂所讲的内容。
时事所指的是在当前国内与国外所发生的一些引人注目及有重大意义的新闻事件。在授课过程中将时事政治融入其中,有助于学生对目前国际的文化、经济与政治等形式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党的基本路线有一定程度的把握与理解,同时也是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培养的一种有效渠道。而且对于时事的变化是修订课本追赶不及的,插入时事,通过时事来解释这些教材的知识,能够对教材的不足之处进行有效的补充。比如讲我国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所获得的重大成就的时候,北京奥运会等一些学生亲身所经历的事件相比于早已经变成历史的原子弹的爆炸等事件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把初中政治教学和时事联系起来,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实践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的用途及让学生看到自己学习中的不足之处。最近几年来,中考主观题的一个明显特征是,用时事政治中的热点对课本中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考察及利用课本中的这些理知识来培养学生分析与认识时事的能力。在发展素质化教育中对于中考的此种改革是必定的要求,在平常教学中穿插时事能够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二、运用时事进行要遵循原则
要想真正在初中政治课堂上利用好时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时事材料
教师在备课选择时事材料时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宜少而精,最理性的材料是能够与多个知识点相配合。因为课堂时间有限,如果选取的材料过多会浪费大量时间来看材料,每个材料都不能深入分析。在材料精简单一的情况下,不仅可以将材料作为分析内容,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和时事材料提出适当的问题。
例如:残运会江苏冠军汤红霞,盲一级,她在2006年江苏省第七届残运会上获得了铁饼和标枪的冠军及铅球亚军,在2007年全国第七届残运会上获得了铅球和铁饼的亚军,标枪的第三,在2007年巴西世界盲人锦标赛中,铅球第五、铁饼第六,2008年北京残奥会上又一次获得金牌……
这个事例既可以与《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个内容结合进行分析,说明在逆境中对自己不抛弃不放弃,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体现自己的生活价值的道理,又可以与《优良的意志品质》相结合,分析汤红霞作为一个残疾人,在平时训练时比健康人遇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从她的身上可以学到什么优良的品质,还可以通过我国办残运会的成功举办看到我国的综合实力显著提高等。
2.材料展现形式宜多种多样
政治课件上基本都是大段的文字,容易让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如果采用图片、影音、视频和flash等方式展示,让学生在了解时事的同时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思考的动力。例如在讲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时我就播放了“神舟七号”成功升天的视频,这一壮举告诉我们我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党的支持和领导,更离不开整个中国航天团队的努力,让学生明白集体协作的重要性。
三、将时事与政治有机融合的方法
1.以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快乐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枯燥则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时事材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材料,在材料中产生疑问,带着问题听老师讲课是促使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有效途径。例如:2008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让全国人民为之沸腾,那么,学生真的明白中国举办奥运会的意义是什么吗?除了获得奥运的举办权让我们骄傲之外,举办奥运会对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我国斥巨资建设奥运会相关场地会不会造成浪费?在提出这一系列的问题之后,学生自然对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举办文化盛事等方面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2.以案例总结一般原理
“事实胜于雄辩”,长篇大论地讲道理不如用事实说话,通过展示时事,让学生对中国的现状有一个客观的认识,通过自己分析和判断,得到原理和结论远比老师直接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有效。
例如:在讲“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时,我没有直接提到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对我国的发展有什么影响,而是展示了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近年来的人口增长率还有我国国民的文化程度总览,并通过展示近五年来我国经济水平发展与个人人均收入时的巨大反差,让学生自己从数据中得到结论,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明显,平均文化程度偏低,以及我国即便经济有了巨大的腾飞。但由于人口的原因,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在国际上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从而直观地认识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要避免时事政治教学变成印发考点相关的时政材料,或仅仅是讲解与考试相关的时事政治内容,因为这样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学。初中政治与时事结合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是教学目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初中政治与时事相结合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老师在教学上不断反思,不断提高,定能让初中时事政治发挥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