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战争中,火炮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火炮发射时,弹丸闪电般地飞向发射目标,轰鸣声震耳欲聋。火炮在现代军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射程远、威力大,很多国家一直致力于研究高性能火炮。决定火炮威力与射程的一项重要因素就是火炮的含能材料,也就是火炸药。2017年1月8日,王泽山院士因其在火炸药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这位81岁高龄的老院士是国内为数不多的3项国家科技一等奖获得者。那么,王泽山院士研究的究竟是什么呢?王泽山院士究竟研究出了什么样的成果,使他获此殊荣呢?
炸药:我有大能量
说到火炮“装药设计”,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炸药到底是什么。说到炸药,同学们可能会疑惑,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其实,炸药和书本、纸张、衣服、球鞋等一样,都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炸药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就在于它能够瞬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那能够释放能量就会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吗?显然不是,燃烧的物体都会释放能量,比如纸张。如果我们点燃纸张,纸张也会燃烧并释放大量的热量,热量就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为什么纸张只是在燃烧,而炸药却会爆炸呢?
炸药:为什么会爆炸?
不同的物质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同样是依靠燃烧释放热量,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
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可燃物的燃烧分为释放能量和传播能量两个过程。能量从产生(通过燃烧从物质中跑出来)和传播到环境(我们感受到热)这两个过程都不是瞬间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换言之,释放能量和传播能量都有着一定的速度与之对应。
当传播能量的速度等于释放能量的速度时,燃烧造成的温度保持不变,就像以同样的速度向水池一边注水一边排水,水池的总水量保持不变。当传播能量的速度快于释放能量的速度时,燃烧的温度越来越低,逐渐低到燃点以下,燃烧就会自动停止。所以,我们如果把燃烧的纸张平铺在地上,纸张会停止燃烧——地面太凉了,它会快速地带走燃烧的热量。当传播能量的速度慢于释放能量的速度时,理论上温度就会越来越高,实现了在局部区域内能量的聚集。
炸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非常快速地释放能量,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能量是瞬间被释放出来的,而在这一瞬间,它甚至还没来得及被传播出去。其结果就是,在一个极为狭小的空间内,瞬间挤进去巨大的能量,在下一个瞬间,这些能量会以惊人的速度向四周扩散——“砰!”爆炸了!
由于炸药具有蕴含着丰富的能量这一特点,在科学领域,炸药也被称为“合能材料”。在含能材料家族中,炸药只是其中一种,它有着最快的释放能量的速度。除了它之外,还有比它释放能量稍慢一些的火药(常用于火箭、导弹与火炮的推进剂或发射药)和一些其他特殊用途的家庭成员。
火炮:评价我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
王泽山院士提出了火炮炸药装填的新方式和弹道理论,这具有重大的意义。自从人类利用炸药进行战斗,火炮几乎是最为悠久的武器,其威力无穷,在战场上发挥着重大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评价一套火炮武器系统呢?我们可以从威力、射程、精度三方面综合考量。
事实上,火炮的威力与火炮本身关系不大,主要在于弹丸的设计。弹丸内填装的炸药越多,它爆炸时的威力自然就越大;但与此同时,弹丸就会变得更加沉重,火炮会变得难以将弹丸抛向远方。王泽山院士研究了威力更大、更满足需求的炸药,在尽可能不增加弹丸重量的前提下,让威力上升。
解決了威力的问题,射程远近就是需要我们解决的下一个问题。倘若火药具有令人满意的威力,但打不到目标,岂不是更惨?增加射程无可厚非,但是通常会遇到各种“拦路虎”。
方案一:增加炮管的长度,副作用是不仅会降低火炮的机动性——长长的炮管使得火炮动起来十分费劲,就像你跑步时举着一根长棍,而且过长的炮管伴随附加的重量,炮管可能将自身压弯,发射时,还会加剧炮管口的抖动,导致精度下降。
方案二:增大炮管内部的压力(即膛压),为弹丸的发射提供更强有力的推动。但这会加重炮管的负担,为了承受这种压力,我们不得不加厚炮管,而这会导致火炮变得笨重,难以移动。
面对这样的困境,王泽山院士另辟蹊径,他不改变火炮本身的结构——炮管的长度抑或厚度,而是将原有的发射炸药以更加恰当的方式填装在弹丸内部,使得同样剂量的炸药能够发挥更大的威力。
最后,再来说说火炮精度的问题。降低精度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炮管口抖动,王泽山院士已经通过不改变火炮结构避免降低精度;另一个是在发射炮弹之前,提前预估炮弹的落点,这相当于射击中的瞄准(其实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每次发射对炮管的损耗和弹药生产的稳定性等)。而对于后者,王泽山院士提出了新的弹道理论,这能够带来更加精确的瞄准结果,让我们的火炮不仅威力大,而且打得远、打得准。
通过实际验证,中国火炮在应用王泽山院士的技术发明后,其射程能够提高20%以上,最大发射过载有效降低25%以上!
责任编辑:夏越 责任校对:陆艳
炸药:我有大能量
说到火炮“装药设计”,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炸药到底是什么。说到炸药,同学们可能会疑惑,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威力呢?其实,炸药和书本、纸张、衣服、球鞋等一样,都只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由原子和分子组成。炸药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就在于它能够瞬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那能够释放能量就会具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吗?显然不是,燃烧的物体都会释放能量,比如纸张。如果我们点燃纸张,纸张也会燃烧并释放大量的热量,热量就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为什么纸张只是在燃烧,而炸药却会爆炸呢?
炸药:为什么会爆炸?
不同的物质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不同的。同样是依靠燃烧释放热量,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差异呢?
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可燃物的燃烧分为释放能量和传播能量两个过程。能量从产生(通过燃烧从物质中跑出来)和传播到环境(我们感受到热)这两个过程都不是瞬间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换言之,释放能量和传播能量都有着一定的速度与之对应。
当传播能量的速度等于释放能量的速度时,燃烧造成的温度保持不变,就像以同样的速度向水池一边注水一边排水,水池的总水量保持不变。当传播能量的速度快于释放能量的速度时,燃烧的温度越来越低,逐渐低到燃点以下,燃烧就会自动停止。所以,我们如果把燃烧的纸张平铺在地上,纸张会停止燃烧——地面太凉了,它会快速地带走燃烧的热量。当传播能量的速度慢于释放能量的速度时,理论上温度就会越来越高,实现了在局部区域内能量的聚集。
炸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非常快速地释放能量,我们甚至可以认为能量是瞬间被释放出来的,而在这一瞬间,它甚至还没来得及被传播出去。其结果就是,在一个极为狭小的空间内,瞬间挤进去巨大的能量,在下一个瞬间,这些能量会以惊人的速度向四周扩散——“砰!”爆炸了!
由于炸药具有蕴含着丰富的能量这一特点,在科学领域,炸药也被称为“合能材料”。在含能材料家族中,炸药只是其中一种,它有着最快的释放能量的速度。除了它之外,还有比它释放能量稍慢一些的火药(常用于火箭、导弹与火炮的推进剂或发射药)和一些其他特殊用途的家庭成员。
火炮:评价我可以从三个方面出发
王泽山院士提出了火炮炸药装填的新方式和弹道理论,这具有重大的意义。自从人类利用炸药进行战斗,火炮几乎是最为悠久的武器,其威力无穷,在战场上发挥着重大作用。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评价一套火炮武器系统呢?我们可以从威力、射程、精度三方面综合考量。
事实上,火炮的威力与火炮本身关系不大,主要在于弹丸的设计。弹丸内填装的炸药越多,它爆炸时的威力自然就越大;但与此同时,弹丸就会变得更加沉重,火炮会变得难以将弹丸抛向远方。王泽山院士研究了威力更大、更满足需求的炸药,在尽可能不增加弹丸重量的前提下,让威力上升。
解決了威力的问题,射程远近就是需要我们解决的下一个问题。倘若火药具有令人满意的威力,但打不到目标,岂不是更惨?增加射程无可厚非,但是通常会遇到各种“拦路虎”。
方案一:增加炮管的长度,副作用是不仅会降低火炮的机动性——长长的炮管使得火炮动起来十分费劲,就像你跑步时举着一根长棍,而且过长的炮管伴随附加的重量,炮管可能将自身压弯,发射时,还会加剧炮管口的抖动,导致精度下降。
方案二:增大炮管内部的压力(即膛压),为弹丸的发射提供更强有力的推动。但这会加重炮管的负担,为了承受这种压力,我们不得不加厚炮管,而这会导致火炮变得笨重,难以移动。
面对这样的困境,王泽山院士另辟蹊径,他不改变火炮本身的结构——炮管的长度抑或厚度,而是将原有的发射炸药以更加恰当的方式填装在弹丸内部,使得同样剂量的炸药能够发挥更大的威力。
最后,再来说说火炮精度的问题。降低精度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炮管口抖动,王泽山院士已经通过不改变火炮结构避免降低精度;另一个是在发射炮弹之前,提前预估炮弹的落点,这相当于射击中的瞄准(其实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每次发射对炮管的损耗和弹药生产的稳定性等)。而对于后者,王泽山院士提出了新的弹道理论,这能够带来更加精确的瞄准结果,让我们的火炮不仅威力大,而且打得远、打得准。
通过实际验证,中国火炮在应用王泽山院士的技术发明后,其射程能够提高20%以上,最大发射过载有效降低25%以上!
责任编辑:夏越 责任校对:陆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