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彝族传统典籍文献中,文学文献是其重要内容。在这种传统文学文献中,有的不是彝文原创的,是由汉族文学作品翻译再创作的。由于这类翻译作品,其实是以彝族文化为背景,对汉语文作品的翻译改写再创作,表现手法几乎彝族化,所表现的生活也有不同程度的彝族化,所以又可以称之为翻译再创作作品。这类作品是彝族传统文学文献中的奇葩。它作为一种媒介或载体,所负载的思想意识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比如《西行取经记》中的《唐王游地府》和《刘全进瓜记》就是倡导行善的。这些作品所反映的伦理道德观念,是对人格的起码要求。其中强调的诚信和善良似乎都是与孝密切相关的或围绕孝而展开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从大的方面说,讲孝的人应该是诚信的人和善良的人。但是,“诚信”、“孝”和“善”毕竟是不同的概念,各有其伦理范畴。所以,在通过翻译改写的彝族传统翻译作品中,翻译改写者对这几个概念各有侧重。不过,从这几部翻译改写的作品文本来看,诚信是孝和善的基础。所以在宣扬善和孝中,字里行间有诚信的底蕴。在这个底蕴的基础上,如果说《唐僧取经书》、《赛特阿育》及《打凤救母》主要是宣扬孝,那么,《西行取经记》中的《唐王游地府》和《刘全进瓜记》则主要宣扬善。以善有善报来向世人说明,作为人应当以善为本,社会才能和谐,作为个人也才会有幸福可言。
在《唐王游地府》和《刘全进瓜记》这两个文本中,宣传善有善报时,展现了中国民间所认同的阴阳两个世界,以及人们普遍信仰的灵魂不死观念。在传统的民间信仰中,以为阴间与阳间一样,有山有水,有生物,有春夏秋冬,有社会群体及相应的组织如官府等。在灵魂不死的信仰里,人们认为活在阳世间的人死后,只是灵魂离开了躯体而已。这个灵魂离开阳世间到阴间,过着和阳世间一样的生活。从文本里所反映的阳间和阴间来看,阳间的皇帝虽然很有权威,但就像阳间的人死后归阴间判决一样,阴间的阎王不仅可以控制阳世间的人,是裁决阳世间纠纷特别是善恶最公平者,而且可以制约阳间的皇帝,使其行“善治”。
《唐王游地府》记述说,唐王许诺保住龙王的命,结果唐王虽然采取了叫魏徵与自己下棋的措施节制要杀龙王的魏徵,但是,魏徵还是于下棋间做梦杀死了龙王,使唐王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被龙王告到了阎王那里。于是,关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教,在虚拟的阳世间行恶者在阴间必得恶报,在阳间行善者,在阴间必得善报的情节中展开了。
作品将唐王作为善良者来处理,再加上又有魏徵在阴间的朋友崔判官的引导,所以所到之处都极为顺利。唐王先来到审判堂。凡是死后来阴间的,在审判堂里都要分出好和坏。如果是善良的人,就将其领到指定地点;如果是恶人,就受到“惩罚”。这审判堂实际就是“善恶分辨处”。
从这审判堂开始,唐王的一路所见所闻,都是善恶各有报的内容。如在“想念山”,回头一望,好心善良者,能见到自己阳间的田地和居家;若是贪赃者,则眼前一片黑暗,看不见自己的亲人。唐王回首一看,什么都看到了,心里很是慰藉。唐王越是向前行,见善人与恶人所受到的待遇区别越来越大。他见到的“风雨山”,很有人性及价值观,因为“善人去不刮,恶人去吹倒”。唐王过此亦平安无事,而且还顺利经过了一面凉一面热的“阴寒山”。此后又有金桥、银桥、木桥,好人(善人)可以顺利过桥,坏人(恶人)过桥时则要掉在河中被水蛇咬,受尽折磨。
到了阎王府,唐王解决了与龙王的官司后,查看生死簿,还有12年的寿龄,于是便踏上返回阳间的路程。途中阴间的官差还让唐王看了惩罚偷盗者的现场,并告诉他,积德行善者转世后享受荣华富贵,所以穷人要有志气,富人心地要善良,切莫做坏事。唐王听了后感慨地说:“世间所有人,愿做善良人”。
唐王还经过一个风景优美的专供谈情说爱的地方。阴官告诉他:世间善良的男人,到此得美女、获多妻;不自重的女人则终身当寡妇,一生受人欺。唐王在途经“夜鬼城”时,一群冤鬼缠住他,称生前为他打天下而死于非命,要求补偿,使他很难受。这群冤鬼又找阎王评理,说唐王在阳世间有吃又有穿,万物皆有,可百姓死活却从来不过问,为他打天下而死后父老双亲和子女都无人关照。阎王觉得言之有理,叫人转告唐王,说阎王决定放这群冤鬼托生返阳世间,请赏给他们一些金银。唐王遂出具借条,向阴间金银库借出一些金银发给冤魂们,这才重新上路。
唐王在崔判官的陪同下又经过一座城市,见冤魂满街逛,都向他讨债。他在阴官的帮助下终于出了城门。阴官对他说:返阳后请记住一定给冤魂超度,对冤魂的老小多加照顾。唐王对阴官说:“你们是我师,你们的教诲,我将铭记在心。”他们还经过同样是判定是非善恶的“横亘山”:凡是在阳间做缺德事者,会被铁刺戳得满身是伤,然后投于河中;而在阳间做好事的,则顺利而过。
皇帝回到阳间后,讲述了自己在阴间的经历后,告诫人们说:
好坏与丑恶,我都耳闻目睹。
世间的人们,心地要善良,入阴才有福。
若是丑恶者,死后入阴间,必然要受罪。
不论是何人,应提倡做善事。[1]
之后,唐王一一落实了在阴间游历时的承诺,由此引出了《刘全进瓜记》这篇讲诚信、讲感情而得善报的故事。
“善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管理界出现的新概念。不过,它与《唐王游地府》中所宣扬的善治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如果说,作为西方管理新概念的“善治”主要指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管理特别是公共管理及治理社会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更为完善的管理手段,那么,本文所说的善治则主要体现在治理者的心性上。从《唐王游地府》中唐王的经历可知,文本通过阳世间的不同心性行为的人,到阴间世界所得到的待遇的不同,在向人们警示行恶必受罪;同时,也向唐王讲明,作为世间的人君,自应当以善为本,进行“善治”。
人性之初无所谓善恶,善与恶是后天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但崇尚善是人的本能和追求,所以人们都普遍地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去掉唯心主义的成份,善恶有报的说法也有其合理的成份,即反映出一种价值观及其对人行为的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说,《唐王游地府》以在阳世间人们的善行和恶行在阴世间所得到的不同待遇,将善与恶的报应具体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并通过唐王之亲身经历而告之阳世间人,从而在动机和效果上都呈现出积极的意义。善是人类社会所追求和提倡的,所以彝族传统文学中的翻译作品所倡导的善的观念,抛开其表现手法,只就其主张行善本身而言,至今仍能给人启迪。
注释:
[1]贵州民委民族语文办编,李生福、张和平编译《西行取经记》,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成都)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从大的方面说,讲孝的人应该是诚信的人和善良的人。但是,“诚信”、“孝”和“善”毕竟是不同的概念,各有其伦理范畴。所以,在通过翻译改写的彝族传统翻译作品中,翻译改写者对这几个概念各有侧重。不过,从这几部翻译改写的作品文本来看,诚信是孝和善的基础。所以在宣扬善和孝中,字里行间有诚信的底蕴。在这个底蕴的基础上,如果说《唐僧取经书》、《赛特阿育》及《打凤救母》主要是宣扬孝,那么,《西行取经记》中的《唐王游地府》和《刘全进瓜记》则主要宣扬善。以善有善报来向世人说明,作为人应当以善为本,社会才能和谐,作为个人也才会有幸福可言。
在《唐王游地府》和《刘全进瓜记》这两个文本中,宣传善有善报时,展现了中国民间所认同的阴阳两个世界,以及人们普遍信仰的灵魂不死观念。在传统的民间信仰中,以为阴间与阳间一样,有山有水,有生物,有春夏秋冬,有社会群体及相应的组织如官府等。在灵魂不死的信仰里,人们认为活在阳世间的人死后,只是灵魂离开了躯体而已。这个灵魂离开阳世间到阴间,过着和阳世间一样的生活。从文本里所反映的阳间和阴间来看,阳间的皇帝虽然很有权威,但就像阳间的人死后归阴间判决一样,阴间的阎王不仅可以控制阳世间的人,是裁决阳世间纠纷特别是善恶最公平者,而且可以制约阳间的皇帝,使其行“善治”。
《唐王游地府》记述说,唐王许诺保住龙王的命,结果唐王虽然采取了叫魏徵与自己下棋的措施节制要杀龙王的魏徵,但是,魏徵还是于下棋间做梦杀死了龙王,使唐王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被龙王告到了阎王那里。于是,关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教,在虚拟的阳世间行恶者在阴间必得恶报,在阳间行善者,在阴间必得善报的情节中展开了。
作品将唐王作为善良者来处理,再加上又有魏徵在阴间的朋友崔判官的引导,所以所到之处都极为顺利。唐王先来到审判堂。凡是死后来阴间的,在审判堂里都要分出好和坏。如果是善良的人,就将其领到指定地点;如果是恶人,就受到“惩罚”。这审判堂实际就是“善恶分辨处”。
从这审判堂开始,唐王的一路所见所闻,都是善恶各有报的内容。如在“想念山”,回头一望,好心善良者,能见到自己阳间的田地和居家;若是贪赃者,则眼前一片黑暗,看不见自己的亲人。唐王回首一看,什么都看到了,心里很是慰藉。唐王越是向前行,见善人与恶人所受到的待遇区别越来越大。他见到的“风雨山”,很有人性及价值观,因为“善人去不刮,恶人去吹倒”。唐王过此亦平安无事,而且还顺利经过了一面凉一面热的“阴寒山”。此后又有金桥、银桥、木桥,好人(善人)可以顺利过桥,坏人(恶人)过桥时则要掉在河中被水蛇咬,受尽折磨。
到了阎王府,唐王解决了与龙王的官司后,查看生死簿,还有12年的寿龄,于是便踏上返回阳间的路程。途中阴间的官差还让唐王看了惩罚偷盗者的现场,并告诉他,积德行善者转世后享受荣华富贵,所以穷人要有志气,富人心地要善良,切莫做坏事。唐王听了后感慨地说:“世间所有人,愿做善良人”。
唐王还经过一个风景优美的专供谈情说爱的地方。阴官告诉他:世间善良的男人,到此得美女、获多妻;不自重的女人则终身当寡妇,一生受人欺。唐王在途经“夜鬼城”时,一群冤鬼缠住他,称生前为他打天下而死于非命,要求补偿,使他很难受。这群冤鬼又找阎王评理,说唐王在阳世间有吃又有穿,万物皆有,可百姓死活却从来不过问,为他打天下而死后父老双亲和子女都无人关照。阎王觉得言之有理,叫人转告唐王,说阎王决定放这群冤鬼托生返阳世间,请赏给他们一些金银。唐王遂出具借条,向阴间金银库借出一些金银发给冤魂们,这才重新上路。
唐王在崔判官的陪同下又经过一座城市,见冤魂满街逛,都向他讨债。他在阴官的帮助下终于出了城门。阴官对他说:返阳后请记住一定给冤魂超度,对冤魂的老小多加照顾。唐王对阴官说:“你们是我师,你们的教诲,我将铭记在心。”他们还经过同样是判定是非善恶的“横亘山”:凡是在阳间做缺德事者,会被铁刺戳得满身是伤,然后投于河中;而在阳间做好事的,则顺利而过。
皇帝回到阳间后,讲述了自己在阴间的经历后,告诫人们说:
好坏与丑恶,我都耳闻目睹。
世间的人们,心地要善良,入阴才有福。
若是丑恶者,死后入阴间,必然要受罪。
不论是何人,应提倡做善事。[1]
之后,唐王一一落实了在阴间游历时的承诺,由此引出了《刘全进瓜记》这篇讲诚信、讲感情而得善报的故事。
“善治”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西方管理界出现的新概念。不过,它与《唐王游地府》中所宣扬的善治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如果说,作为西方管理新概念的“善治”主要指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管理特别是公共管理及治理社会的一种管理理念和更为完善的管理手段,那么,本文所说的善治则主要体现在治理者的心性上。从《唐王游地府》中唐王的经历可知,文本通过阳世间的不同心性行为的人,到阴间世界所得到的待遇的不同,在向人们警示行恶必受罪;同时,也向唐王讲明,作为世间的人君,自应当以善为本,进行“善治”。
人性之初无所谓善恶,善与恶是后天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但崇尚善是人的本能和追求,所以人们都普遍地信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去掉唯心主义的成份,善恶有报的说法也有其合理的成份,即反映出一种价值观及其对人行为的约束。从这个意义上说,《唐王游地府》以在阳世间人们的善行和恶行在阴世间所得到的不同待遇,将善与恶的报应具体而生动地表现出来,并通过唐王之亲身经历而告之阳世间人,从而在动机和效果上都呈现出积极的意义。善是人类社会所追求和提倡的,所以彝族传统文学中的翻译作品所倡导的善的观念,抛开其表现手法,只就其主张行善本身而言,至今仍能给人启迪。
注释:
[1]贵州民委民族语文办编,李生福、张和平编译《西行取经记》,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307页。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彝学院(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