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治疗高血压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m890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缬沙坦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8例,按照电脑抽号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组给予缬沙坦,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对左室重构的影响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4%(x2=4.996,P<0.05);治疗后两组室间隔厚度(IVST)及左室后壁厚度(PW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14、2.098,均P<0.05),且治疗组差异较对照组明显(x2=1.854、1.701,均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为23.5%,治疗组为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804,P<0.05).结论 缬沙坦长期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估江苏省徐州市无偿献血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情况,评估血液筛查后经输血传播HIV的残余危险度,评价现有筛查措施的效果,并为进一步改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无偿献血者的筛查和确证实验结果,分别计算重复献血者和首次献血者的HIV流行率,用数学模型法研究经输血传播HIV的残余危险度.结果 在447 356份标本中,初筛实验共检出抗-HIV有反应性标本4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 分析100例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临床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Ⅰ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组)50例和治疗Ⅱ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组)50例.结果 治疗Ⅰ组大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冲洗天数等指标均优于治疗Ⅱ组(均P <0.05);两组术后IPPS评分、尿流
目的 探讨干扰素在儿童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应用价值,优化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轮状病毒肠炎儿童112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对症治疗,观
目的 探讨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128例为观察组、同期128例体康体检正常的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自编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SF-36量表和Harris评分量表等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 两组SF-36量表中躯体健康、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评分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