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小说《米》文本修辞阐释

来源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gtou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助广义修辞学,以文本的核心修辞元素兼关键词“米”为切入点,探究苏童小说《米》的修辞策略。“米”既指向本义,即概念认知中的食物,又指向隐喻义,即修辞认知中的欲望。借由核心符号“米”在文中的主导地位,分析得出“米”暗转为求生欲、性爱欲、权力欲等不同欲望符号参与文本建构,并最终指向人性极端压抑、扭曲的主题。
其他文献
贾平凹是少有的依然创作活力旺盛的“50后”作家,他在进入耳顺之年后撰写了自己的第16部长篇小说《山本》,还原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发生在秦岭的乱世风云,借助对“地方性”传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艺术设计教育,已成为高校艺术教育的热门学科专业而得到迅速发展.……
期刊
针对实际应用需求,结合Basic RF无线通信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GSM通信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Basic RF的家居环境监测预警系统。系统由信息处理子系统和无线传感器网络子系统两部分组成,无线传感器网络子系统利用CC2530的Basic RF双向无线通信协议结合应用层算法构建,信息处理子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利用ENC28J60网络模块以及SIM900A短信模块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用户可通
在中国文化的长河中,有史可证,宋代是两千年封建社会历史中最具人性光辉的朝代.中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伴随着书籍的生产工艺和所用材料的发展变化而演变.中国最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