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准噶尔卡拉麦里断裂以南幔源底侵体、“钉合花岗岩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来源 :岩石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632709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富蕴县滴水泉-畜牧办侵入体出露于卡拉麦里断裂以南,呈北西西向带状分布,以碱长花岗岩体为主,也可见规模较小的角闪辉长岩体。碱长花岗岩体的岩石组合为碱长花岗斑岩+碱长花岗岩,高硅(SiO2=71.07%76.71%),富碱(Na2O+K2O=7.41%9.07%)、K2O>Na2O(平均为1.10),显示出A型花岗岩的特点。角闪辉长岩体涌动侵入于碱长花岗岩体之中,二者接触带附近发育浆混性质的石英闪长岩。辉长岩+花岗岩的双峰式岩石组合、构造判别图解R2-R1及区域地质背景指示滴水泉侵入体形成于陆内伸展环境,且花岗岩体具有"钉合岩体"的作用,穿插了卡拉麦里蛇绿岩带。结合岩体的LA-ICP-MS锆石年龄(碱长花岗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21±2Ma,角闪辉长岩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319±3Ma)可知,卡拉麦里洋盆在晚石炭世早期(321Ma)之前已经闭合。同位素及微量元素特征显示,碱长花岗岩为年轻地壳部分熔合融的产物,而角闪辉长岩则来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及俯冲交代的地幔楔物质,代表了同期花岗岩的底侵岩浆演化的产物。辉长岩与花岗岩相似的εNd(t)值及明显的岩浆混合作用表明该区的花岗岩体并非来源于底侵岩浆的高度分异或底侵体的部分熔融,而最可能为底侵体之上的年轻地壳的部分熔融,这一结论与最近一些学者研究的断裂以北的花岗岩体成因机制相同。晚石炭世早期幔源底侵体的发现,为卡拉麦里地区后碰撞花岗岩类的幔源底侵作用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其他文献
在分析我国教育资源库建设现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教育资源元数据集中统一管理的、采用Web Service中间件实现的分布式异构资源库集成方案,并结合分布式教育资源库之
本课题来源于实际项目,所研制的助力器噪声试验台主要用来检测真空助力器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量,产品开发人员及质量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试验作出噪声曲线,分析其规律,分析噪声产
文章通过《资治通鉴》的记载论述了唐代皇帝物质赏赐的对象、内容,分析了唐代皇帝物质赏赐的特征,指出物质赏赐与当时的财政经济状况关系密不可分。物质赏赐是唐代皇帝用以激
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建构新的政治语境以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锻造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性政治力量。新时代政治语境立足于三个
概述了游戏化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并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从游戏导入、情境创设、游戏巩固等方面提出了游戏化教学的应用策略。
本文基于公共空间理论和社会关系模式理论诠释志愿服务行为,尤其是青年志愿服务。在公共空间和社会关系模式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公共空间和社会关系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