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最古老、最有代表性的文学艺术,古诗词教学也是中学阶段的传统教学内容,新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给予了新定位,也对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学习这些蕴涵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词,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哲学思辩能力。许多诗歌在唯美的诗意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本文介绍在课堂上运用诗歌开展哲学教学,以深化诗歌教育的做法,以供大家借鉴。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哲学 研究
众所周知,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非常深刻地指出了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取了一些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学习这些蕴涵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词,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哲学思辩能力。许多诗歌在唯美的诗意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如果在《生活与哲学》课堂中能巧用这一古老文学体裁,可以使枯燥的哲理在美的欣赏中自然而然沁入学生的心灵,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我在课堂上运用诗歌开展哲学教学的尝试,与大家分享。
一、以诗导入,激发兴趣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新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一个精彩的开头,具有先声夺人之势,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在诗歌里,特别是哲理诗中往往蕴涵着无比的智慧,诱发着人们无穷的追问和思考。在教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题时,我向学生展示了配有音乐和图片的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在屏幕上一展示,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不少学生轻声诵读起来。
我问: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解释一下?
话音未落,一个女生抢着回答:高大的松树,幼小时长在茂密的草丛里,就跟小草荆棘差不多,不为人所认识,所看重。直到它们长成参天大树,人们才看得见,才夸赞其高。
精彩的解释,让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我接着问: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学生对照我在黑板上写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标题,异口同声地回答: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课的开头,一首古诗,既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的讲授,一举两得。
二、以诗互动,撞击火花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要求教师必须克服“一言堂”“满堂灌”的陈旧教学习性,注重在教学中构筑平等互动的平台,而哲学课的理论较为抽象,在教学中尤其需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我在教学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所有原理后,设置了“以诗会友”这个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体现本节课哲理的诗句。
我激励学生: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
第二小组的一个男生站起来,脱口而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一小组的一个女生不甘示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千淘万渡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第三小组有些被动,但一个女生语惊四座:“郑板桥说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学生们的活跃思维与竟相发言是我始料不及的,但更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对我施以激将法:老师,来几句!
好呀,同学们难不倒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课堂上,以诗互动,生动有效地促进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不仅有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更有教师教学机智的进发,这足以使哲学课堂魅力四射。
三、以诗突破,夯实新课
哲学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等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抽象、难以理解,有的堪称难点。如果恰当引用诗歌进行教学,就会使这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也是学生感觉最为抽象、最难理解的观点。课堂上,我在教学矛盾双方对立和统一关系的时候,引用唐诗《径溪》:“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便能具体感悟到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尤其是体会到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
当我讲完“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伺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这个知识点后,学生仿佛雾里看花,似懂非懂。我有备而来,在投影仪上展示这样一则材料: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请学生对照书本上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分析王安石犯了什么错误?学生很容易得出,王安石只是看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不见统一,没有看到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这样既夯实了新课,又轻而易举地突破难点。
四、以诗结尾,升华情感
好的结尾,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内容,取得“课虽尽而思未尽”的效果。在哲学课的结束语中,选取一些哲理诗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例如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课的结尾处,我给学生展示了一首普希金的经典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知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
那一刻,全班学生自发地站了起来,大声地朗读着这首诗,既感受到语言的优美,也领会到其中的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水到渠成。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用和赏析诗歌,营造诗意盎然的课堂氛围,一方面有利于文化瑰宝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化、形象化、人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哲学 研究
众所周知,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非常深刻地指出了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取了一些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学习这些蕴涵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诗词,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哲学思辩能力。许多诗歌在唯美的诗意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如果在《生活与哲学》课堂中能巧用这一古老文学体裁,可以使枯燥的哲理在美的欣赏中自然而然沁入学生的心灵,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我在课堂上运用诗歌开展哲学教学的尝试,与大家分享。
一、以诗导入,激发兴趣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导入新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一个精彩的开头,具有先声夺人之势,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在诗歌里,特别是哲理诗中往往蕴涵着无比的智慧,诱发着人们无穷的追问和思考。在教学“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框题时,我向学生展示了配有音乐和图片的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这首诗在屏幕上一展示,立即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不少学生轻声诵读起来。
我问:谁能把这首诗的意思解释一下?
话音未落,一个女生抢着回答:高大的松树,幼小时长在茂密的草丛里,就跟小草荆棘差不多,不为人所认识,所看重。直到它们长成参天大树,人们才看得见,才夸赞其高。
精彩的解释,让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我接着问:这首诗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道理?学生对照我在黑板上写的“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标题,异口同声地回答: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课的开头,一首古诗,既紧紧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又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课的讲授,一举两得。
二、以诗互动,撞击火花
《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充分发挥全体师生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要求教师必须克服“一言堂”“满堂灌”的陈旧教学习性,注重在教学中构筑平等互动的平台,而哲学课的理论较为抽象,在教学中尤其需要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我在教学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所有原理后,设置了“以诗会友”这个环节,让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体现本节课哲理的诗句。
我激励学生:哪个小组的同学先来?
第二小组的一个男生站起来,脱口而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一小组的一个女生不甘示弱:“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千淘万渡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第三小组有些被动,但一个女生语惊四座:“郑板桥说过:‘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学生们的活跃思维与竟相发言是我始料不及的,但更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对我施以激将法:老师,来几句!
好呀,同学们难不倒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课堂上,以诗互动,生动有效地促进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不仅有学生智慧火花的闪现,更有教师教学机智的进发,这足以使哲学课堂魅力四射。
三、以诗突破,夯实新课
哲学课本中的基本概念、原理等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抽象、难以理解,有的堪称难点。如果恰当引用诗歌进行教学,就会使这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也是学生感觉最为抽象、最难理解的观点。课堂上,我在教学矛盾双方对立和统一关系的时候,引用唐诗《径溪》:“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学生在反复诵读之中,便能具体感悟到矛盾双方的对立与统一,尤其是体会到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
当我讲完“同一性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伺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这个知识点后,学生仿佛雾里看花,似懂非懂。我有备而来,在投影仪上展示这样一则材料: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请学生对照书本上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分析王安石犯了什么错误?学生很容易得出,王安石只是看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不见统一,没有看到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这样既夯实了新课,又轻而易举地突破难点。
四、以诗结尾,升华情感
好的结尾,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内容,取得“课虽尽而思未尽”的效果。在哲学课的结束语中,选取一些哲理诗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例如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这一课的结尾处,我给学生展示了一首普希金的经典诗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假知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
那一刻,全班学生自发地站了起来,大声地朗读着这首诗,既感受到语言的优美,也领会到其中的道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水到渠成。
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引用和赏析诗歌,营造诗意盎然的课堂氛围,一方面有利于文化瑰宝的传承,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的生动化、形象化、人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