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阐述了间抽井试井解释方法及合理工作制度的确定,并将该方法应用在A油田间抽井的试井解释中,不仅得到了较好的试井拟合曲线及地层参数,为动态开发人员提供了测试井的地层压力及动态地层参数,而且还可以维持较高的原油产量,或降低吨油成本,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关键词:间抽井;试井;解释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P318文献标识码: A
A油田属特低渗透油田,由于储层物性差,注水受效差,油井产量低。在G采油厂95%以上的油井是间歇式采油。以往没有合理的测试工艺及解释方法,无法测出流压及提供准确的地层参数。利用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间歇采油井的解释方法,不仅为油田开发人员准确提供了这部分井的地层压力及地层参数,提高了试井资料的利用率,而且还能制定合理工作制度,维持较高的原油产量。
1测试方法及资料解释应用
1.1测试工艺的改进
(1)G采油厂井口装置改为偏心井口装置。
(2)曲线由无流压无恢复段的原始数据图变为有流压恢复段的原始数据图。见图1和图2。
图1无流压无恢复段的原始数据图 图2有流压恢复段的原始数据图
1.2测试方法
间歇采油井:在不改变间歇采油井原有工作制度情况下,在测试压力恢复前,提前将存储式电子压力计通过偏心井口下到油层中部深度,连续监测3~4个完整的间抽周期,然后关井测压力恢复。要求在测试期间,在每个工作制度改变之前,准确监测动、静液面的变化及套压的变化,并记录生产段的稳定产量。
1.3资料应用
2011年,某大队在A油田G采油厂共测试了5口间歇采油井的压力恢复。见表1。间抽井试井资料解释是以井底压力的变化规律为基础,考虑全部压力历史进行拟合,从而得到准确的解释结果。
表1 A油田G采油廠测试资料统计
例1:81XX间抽井
该井为一口间歇采油井,每天23:00-7:00为抽油生产时间,其它时间为停抽时间段。即每天生产8小时,关井16小时。日产液0.95吨,含水35%。于2011年6月30日安装偏心井口,井口未封闭,无套压。2011年7月12日—9月30日在井口密封的情况下测试压力恢复,测试时下入两支高精度电子压力计,监测井底压力恢复趋势和温度数据。测试结束后卸掉偏心井口恢复原状生产。见图3和图4。
图3 81XX井上压力计原始测试曲线 图4 81XX井下压力计原始测试曲线
两支压力计所测试的曲线相同,在压力计下井22天时,也即在测试井关井第15天时,G井下队到该井补孔作业,在井口将测试钢丝弄断,结果导致双压力计及加重杆一起掉到井底。本次测试前22天的压力-温度数据曲线为正常测试曲线,是本次测试进行试井解释分析的正常数据段。22天以后由于压力计掉井底,加之补孔作业,其测试曲线为异常曲线,不作为本次分析的数据部分。本次测试最低有效压力为0.05 MPa,恢复15天后最高压力为1.027 MPa,油层中部平均温度为27.29℃。见图5和图6。
图581XX双对数拟合图 图6 81XX压力历史拟合图
表2 油藏模型
表381XX井解释成果表
2确定合理工作制度
在试井资料解释的基础上,进行间歇采油井合理工作制度的设计。实测多个“开-关-开”工作制度下的压力历史曲线的优点在于它不但能准确的反映出测试井在关井后的压力恢复速度,还能准确的反映出在目前的工作参数下测试井的抽油速度。根据压力恢复速度及抽油速度,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软件可以提供多套工作制度方案,用户可以结合本厂的实际生产情况及吨油成本,最终优化一种方案进行生产。从连续监测的生产史曲线看,关井时间较长,应该缩短关井时间或增加间抽频次,提高产量。
表4 81XX井工作制度优化表
3结论
(1)利用间歇采油井的试井资料解释方法,即以井底压力的变化规律为基础,考虑全部压力历史进行拟合,低了解释结果的多解性,为A油田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地层压力及地层参数。
(2)在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测试井的工作制度进行评价,给出合理的“开-关-开”工作制度,即通过改变提捞频次,一是增加产量;二是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降低吨油成本。
(3)间抽井试井解释方法在A油田得到了应用,为A油田间抽井的资料解释及确定合理工作制度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德唐,郭冀义,郑新权.试井分析理论及方法[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关键词:间抽井;试井;解释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P318文献标识码: A
A油田属特低渗透油田,由于储层物性差,注水受效差,油井产量低。在G采油厂95%以上的油井是间歇式采油。以往没有合理的测试工艺及解释方法,无法测出流压及提供准确的地层参数。利用我们公司自主研发的间歇采油井的解释方法,不仅为油田开发人员准确提供了这部分井的地层压力及地层参数,提高了试井资料的利用率,而且还能制定合理工作制度,维持较高的原油产量。
1测试方法及资料解释应用
1.1测试工艺的改进
(1)G采油厂井口装置改为偏心井口装置。
(2)曲线由无流压无恢复段的原始数据图变为有流压恢复段的原始数据图。见图1和图2。
图1无流压无恢复段的原始数据图 图2有流压恢复段的原始数据图
1.2测试方法
间歇采油井:在不改变间歇采油井原有工作制度情况下,在测试压力恢复前,提前将存储式电子压力计通过偏心井口下到油层中部深度,连续监测3~4个完整的间抽周期,然后关井测压力恢复。要求在测试期间,在每个工作制度改变之前,准确监测动、静液面的变化及套压的变化,并记录生产段的稳定产量。
1.3资料应用
2011年,某大队在A油田G采油厂共测试了5口间歇采油井的压力恢复。见表1。间抽井试井资料解释是以井底压力的变化规律为基础,考虑全部压力历史进行拟合,从而得到准确的解释结果。
表1 A油田G采油廠测试资料统计
例1:81XX间抽井
该井为一口间歇采油井,每天23:00-7:00为抽油生产时间,其它时间为停抽时间段。即每天生产8小时,关井16小时。日产液0.95吨,含水35%。于2011年6月30日安装偏心井口,井口未封闭,无套压。2011年7月12日—9月30日在井口密封的情况下测试压力恢复,测试时下入两支高精度电子压力计,监测井底压力恢复趋势和温度数据。测试结束后卸掉偏心井口恢复原状生产。见图3和图4。
图3 81XX井上压力计原始测试曲线 图4 81XX井下压力计原始测试曲线
两支压力计所测试的曲线相同,在压力计下井22天时,也即在测试井关井第15天时,G井下队到该井补孔作业,在井口将测试钢丝弄断,结果导致双压力计及加重杆一起掉到井底。本次测试前22天的压力-温度数据曲线为正常测试曲线,是本次测试进行试井解释分析的正常数据段。22天以后由于压力计掉井底,加之补孔作业,其测试曲线为异常曲线,不作为本次分析的数据部分。本次测试最低有效压力为0.05 MPa,恢复15天后最高压力为1.027 MPa,油层中部平均温度为27.29℃。见图5和图6。
图581XX双对数拟合图 图6 81XX压力历史拟合图
表2 油藏模型
表381XX井解释成果表
2确定合理工作制度
在试井资料解释的基础上,进行间歇采油井合理工作制度的设计。实测多个“开-关-开”工作制度下的压力历史曲线的优点在于它不但能准确的反映出测试井在关井后的压力恢复速度,还能准确的反映出在目前的工作参数下测试井的抽油速度。根据压力恢复速度及抽油速度,确定合理的工作制度。软件可以提供多套工作制度方案,用户可以结合本厂的实际生产情况及吨油成本,最终优化一种方案进行生产。从连续监测的生产史曲线看,关井时间较长,应该缩短关井时间或增加间抽频次,提高产量。
表4 81XX井工作制度优化表
3结论
(1)利用间歇采油井的试井资料解释方法,即以井底压力的变化规律为基础,考虑全部压力历史进行拟合,低了解释结果的多解性,为A油田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地层压力及地层参数。
(2)在资料解释的基础上,对测试井的工作制度进行评价,给出合理的“开-关-开”工作制度,即通过改变提捞频次,一是增加产量;二是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降低吨油成本。
(3)间抽井试井解释方法在A油田得到了应用,为A油田间抽井的资料解释及确定合理工作制度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 德唐,郭冀义,郑新权.试井分析理论及方法[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