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治原发性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长期预后分析

来源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yz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原发骨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8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血液淋巴肿瘤中心收治的2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21例患者均为初治原发骨淋巴瘤,中位发病年龄40岁,其中19例患者以疼痛起病,9例患者为单发骨病灶.全组有12例患者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余为间变大细胞淋巴瘤(6例)和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部分患者联合放疗和/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18例临床缓解(CR 15例,PR 3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5年PFS、OS率分别为63.7%和67.5%.单因素分析显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利于提高PFS(P=0.045),单发骨病变更有利于提高OS(P=0.015);患者年龄、性别、分期、ECOG评分、LDH水平、B症状、放疗对PFS、OS的影响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原发骨淋巴瘤发病年龄较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最常见病理类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是否单发骨病变对预后有一定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淋巴瘤化疗患者发生血栓栓塞症(T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7月接受化疗的淋巴瘤患者304例,其中发生TE患者111例,未发生TE患者193例,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资料及相关化验检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淋巴瘤化疗患者发生TE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性、BMI< 18.5 or>24、年龄≥60岁、化疗前血小板异常、单次住院天数及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患者,均会增高淋巴瘤化疗患者发生TE的风险.多因素Logistic回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1日本院血液内科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263例(其中92例患者合并骨髓纤维化)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合并组及未合并组.观察合并组及未合并组患者的MM分期、MM分型、细胞遗传学特征、疗效,并分析合并组的疗效与骨髓纤维化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多发性骨髓瘤合并骨髓纤维化患者的MM分期、分型与未合并骨髓纤维化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骨髓纤维化组FISH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未合并组,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