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初心 走向美好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yu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的记忆是厚重的。“开天辟地”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际创办的第一个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也同党一道走过了99年艰难历程。
  7月的日子也是载入史册的。5年前,人民出版社创办了出版史上第一个用人名命名的杂志《雷锋》,今天迎来了她创刊5周年的日子。
《雷锋》杂志创刊号

  5年前的7月,《雷锋》杂志创刊号与读者见面时,封面人物是百岁红军王定国,她身着红军服装,佩戴《雷锋》像章,目光中透射出铭记的初心、久久的期待。此时的中国,已有9000多种期刊,在这个巨大的“期刊族”中多一种《雷锋》期刊算不了什么,但《雷锋》是唯一,如果缺了她,真的就像尖端武器库缺了稀土一样产生“战略损失”。因此,当《雷锋》猛然挺立于中华刊林时,自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亚洲自由电台和《纽约时报》都派记者前来探访,认同“雷锋——人类美好的向往”这个鲜红的壁话,被刊登在《纽约时报》上,但他们在客观报道的同时,也在寻章摘句中表示不理解,认为《雷锋》诞生得“不合时宜”,甚至公然质疑:不搞摊派售卖,看看《雷锋》能坚持多久?
  答案是需要时间的,有时沉默也是回答。5年过去了,现在,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作些回应了。


  说《雷锋》诞生得“不合时宜”的人,大概是觉得这个刊名起得“有点怪”。
  历史维度恰恰表明,这个刊名“千呼万唤始得来”。
  当初,参与本刊起名的有数百人,办刊座谈会开了数十个,包含了宣传文化部门、邮政部门的同志、广大学雷锋志愿者、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雷锋战友等。人们议论最多的是,这个世界还需要不需要雷锋,雷锋在当今社会中还有没有用?
  人们口中的雷锋,存在两层含义:一是真实的雷锋,当时和许多英雄一样在社会上饱受诋毁和非议,亟待“正名”;二是文化符号的“雷锋”,是个集合名词,是指矢志长期坚持学雷锋做雷锋的好人,百姓呼唤的身边雷锋。这两个形象人们都需要,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中,雷锋是人生信仰的火炬,是芸芸众生做人的榜样,无论中国社会怎么改革发展,都需要雷锋榜样的引领和伟力。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部长意味深重地说过这样一句话:“雷锋做杂志名号,孔子能不能,毛泽东能不能?他们是圣人、伟人,万世敬仰,但不可复制,而雷锋确实是美好和向往美好的文化象征,你我他皆可成为雷锋。”千思万议雷锋成为了《雷锋》!雷锋是天下好人的符号,道德高地的标志,美好精神的图腾。千百万人愿意把这种“真善美”的高尚形象装进心里、化为行动。中国英雄千千万,雷锋是离当代老百姓最近的一个!就这样,中国出版史上以一个英雄的姓名命名的期刊诞生了!这是出版史上的一个奇迹,它体现的是人民的期待、党的重托、时代的呼唤!
  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雷锋》杂志的办刊方向与弘扬雷锋精神的一致性,决定了《雷锋》杂志的的诸多性能与使命——
  它是播种机,要把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撒到祖国的大地上;
  它是没有围墙的雷锋大学,在学雷锋、做雷锋、研究雷锋中探讨“雷锋学”,破解“学雷锋做好人”的人生密码;
  它是建言献策的学雷锋智库,采亿万百姓学雷锋之风,献德治中国雷锋之经,“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它是扶危济困的雷锋益站,以杂志、网络为平台建设中国好人大家园;
  它是爱憎分明的先鋒队,无畏无惧地同错误言行作斗争,捍卫雷锋,捍卫英雄,捍卫崇高。


  “好人家园,传递温暖”,这从道德维度上展现了本刊是一本“有温度”的杂志。
  说本刊“是一本有温度的杂志”,这“有温度”,首先说的是“让好人当家”,让好人在刊、网上“唱主角”。5年来,本刊推出的50多个学雷锋封面人物及其引领的数百个“好人故事”,全是用真情来打动读者,感染影响全社会向上向善,推进建设我们共同的美好精神家园。
  其次说的是“为好人说话”,坚决维护好人的名誉和利益。“有温度”不等于没有战斗性。《雷锋》杂志创刊后,在舆论场上打的第一仗是雷锋形象保卫战、英雄名誉保卫战。我们协助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上交两会的第一个提案是以法捍卫包括雷锋在内的英烈名誉和权益,呼吁从法制上解决英雄人物的名誉和利益时常受侵害的问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的出台鼓与呼。
  其三说的是“为好人服务”,积极搭建天下好人互助共享的公益平台。这方面,我们组织了不少活动,救助烈火英雄汪峰,参加郭明义精准扶贫爱心团队,倡导发起成立中华慈善总会雷锋专项基金……让天下好人安全便捷地“得遂所愿”,用好人受益的频度强度来彰显本刊的“温度”。


  从文化维度来衡量,雷锋杂志社本身是个学雷锋的“智库”,依托“三馆”(抚顺雷锋纪念馆、湖南雷锋纪念馆、雷锋纪念馆)联系全国数百个雷锋学队和专家学者,致力于把雷锋精神的研究发展为雷锋文化的研究。这几来年,我们通过主办或参与数十场雷锋文化和雷锋精神研究活动(学术讨论会、笔会等),通过主办“长江论坛”征文等活动,积极组织专家展开了“雷锋学”的研究。本刊组织编印的《新时代雷锋精神解读》《见证人解读雷锋日记》已经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其中《见证人解读雷锋日记》一书入选全国中小学课外读物目录。《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雷锋》己10多次再版,并出了多种外文版向世界发行,绘图本《学习雷锋好榜样》入选农家书屋重点目录。


  从实践维度来观察,本刊的“行动”色彩越来越鲜明。
  学习雷锋,贵在行动。行动起来,才能让《雷锋》成为把雷锋精神播撒在祖国大地的“播种机”。由于全国尚没有一个正式注册的雷锋学会,本刊责无旁贷地要在全国学雷锋行动中发挥作用。为此,本刊加强与读者互动,特意组织采取了多项行动。本刊频频启动的雷锋精神宣讲团、沪上雷锋讲师团等,不断地进高校、下工厂、走乡村,把雷锋精神播撒到大江南北的千家万户;本刊组织新老“雷锋”与北大学子对话、“七个孩子话雷锋”、“记忆与传承”、“致敬英雄”、“新时代雷锋吹响从西柏坡再出征集结号”等活动,均产生了热烈反响。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学雷锋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指示,本刊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老区建设促进会、中华慈善总会等支持下,开展了“纪念建党百年创建100个雷锋学校”的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同时,本刊协同中华慈善总会学雷锋专项基金办公室和郭明义爱心团队,扶贫足迹遍达甘肃、湖南、安徽、河南、河北、西藏等省区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扶贫捐款总计达80多万元。本刊组织了学习贯彻习主席视察抚顺雷锋纪念馆时的重要讲话系列宣讲活动,在全民战“疫”中本刊克服困难、火速出版抗疫专辑,并捐献口罩等医疗物品及时送到战“疫”一线医务人员和患者手中。


  好山好水好行船。本刊创刊以来这5年,是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盘山道上快马加鞭的5年。党中央在精准抓实“四个战略支撑”的同时,前所未有地把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加强道德建设、扭转社会风气、落实“文化强国”方略,提到了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高度。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连续17次强调学雷锋,在给中国志愿者联合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信中,要求所有志愿者都“续写好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对此,本刊曾连续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雷锋说明了什么》系列文章,努力在第一时间展开研讨,做深入阐释。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捍卫包含雷锋在内的英雄形象,大学上好思政课等问题,被提到中央政治局会上讨论;中央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把“深入开展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专章列出,精确部署;中央推出的《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踐中心建设指导意见》中,提出“学雷锋志愿服务”是基层开展文明实践“最重要最可靠的抓手”,由此注册的全国学雷锋志愿者超过了1.2亿人。
  这真是“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大事如磐,使命上肩。这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都使得《雷锋》杂志义不容辞地当好两个角色:既要当好践行雷锋精神的“领航者”,又要当好正确阐释雷锋精神的“主心骨”。本刊在宣传上始终把“学雷锋”与“志愿服务”紧紧融合在一起,不断强化“学雷锋是魂,志愿服务是体,两者的有机统一是区分西方志愿服务与中国志愿服务的根本标志”的观念,使党中央的这一主流声音不断深入人心。我们不断依法捍卫英雄,引导人们步步走向崇高,让尊崇英雄成为中国最常态的政治氛围。我们在积极宣传众多“洋雷锋”的同时,日益注重走出国门去宣讲雷锋和雷锋精神,致力于引导国外民众思考形成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念,以此助力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共识与实践。
  5年来,本刊也因此获得了“中国最美期刊”“全国青少年百种优秀期刊”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回首5年来走过的路,我们发现本刊尚有诸多不足,我们的采编思路、工作机制、传播方式与现代融媒体的发展差距不小,发行上尚有近2000个县(市、区)空白,我们的刊、网质量有待继续进行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在新时代进一步办好《雷锋》杂志,我们任重道远。
  在宣传上,我们要更加注重贴近中央正在落实的“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宣传内容务求让一线工作的同志和志愿者都觉得“有用、好用”。
  在研究上,我们要更加注重雷锋精神理论研究的文化含量,提升思想深度和知识水平,力求有质量的雷锋学论文大量产生!
  在行动上,我们要更加注重扩大对“中国好人”的服务面和服务效率,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在发行上,我们要认真攻关,把填补全国近2000个发行空白县(市、区)作为重点;要进一步做大国家慈善总会批准建立的“全国学雷锋专项基金 ”,努力走好“公益捐赠+政府购买服务+自费订阅”之路,在科学管控中提升经营效益。
  铭记初心,走向美好!让我们满怀信心,认准目标,为把我们的刊、网做强做大而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仇学平)
其他文献
近日,一款名为“小肚皮”的App把很多家长对家教机“比较安全”的印象击得粉碎。  这款号称“超好玩的‘00后’小窝”的App里,竟有很多不适合孩子看的成人内容,让众家长为之愤怒。  “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孩子是纯洁美丽的,也是懵懂脆弱的。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辨别力、各种诱惑的抵抗力、自我行为的约束力、所受伤害的承受力都不强,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稍有不慎就会埋下成长的巨大隐患,甚至
期刊
谁是最可爱的人?著名军旅作家魏巍曾以此撰文,讴歌解放军是最可爱的人。时至今日,解放军的形象一直没有改变,并且牢牢占据人们心目中最可爱的人的绝对C位。  军人为何可爱?因为他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因为他们忠诚于党,热爱人民;因为他们不畏艰险,冲锋在前。无数事实证明了这一切:1998年抗洪抢险,我们看到他们以热血之躯投身洪流,共筑生命的堤坝;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我们看到他们奋不顾身
期刊
陆军第71集团军某旅工兵连党员突击队在抢险行动中 方知 摄  长江流域告急!淮河流域告急!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湖泊处于超警戒水位!  自6月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我国多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共有433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以上洪水,33条超历史水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为此,习主席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抢险救援,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期刊
2020年年初,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后,以中建二局、中建三局等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兵团”快速响应、快速交战、快速打赢,以“七日筑成火神山医院”“十日造就雷神山医院”的神速,再度让世人在全景式直播中对“基建狂魔”的魅力有了更清晰、立体的认识。  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以下简称“两山”医院)开建后,大批共产党员(其中有相当多的退役军人)带头冲锋,30余支党员先锋队旗帜高高飘扬在“两山”医院建设工地上。
期刊
这是一次精彩的亮相。全军政治教员比武,他娓娓道来,讲信仰的力量、讲战士的情怀、讲冲锋的姿态,走心的授课打动台下评委,被评为全军“四会”政治教员标兵,荣立一等功。  这是一次漂亮的转身。比武场上,昔日200斤“大胖子”的他,如今像是“开了挂”,一路快、稳、准、狠,一举夺得干部组第一。  这是一串坚实的足迹。变革路上,他引领官兵坚定改革、投身改革,把营队建设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防线。  他叫巴兴,北部
期刊
近日,教育部印发通知,要求各高校“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此举受到社会民众的普遍认可,也得到高校学生的广泛赞誉。  受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很多学生找工作本就已焦头烂额、分身乏术,奈何不少高校为了体面的就业率,强迫学生签三方就业协议,倘若不依就扣发毕业生的毕业证。此类事件年年上演,今年尤为突出,但无
期刊
谁是现代军神?小学五年級语文课本《军神》一文给出了标准答案——刘伯承。  辛亥革命爆发后,年仅19岁的刘伯承,不顾亲人的劝阻,怀着一腔爱国热血加入到推翻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他剪掉辫子参加了学生军。由于在战争中骁勇善战,后成长为将领。他指挥有方,把敌人打得闻风丧胆,也令外敌惊恐万分,仅24岁就有了“川军名将”的美称。  1916年年初,刘伯承率军参加蔡锷发动的护国讨袁战争。在攻打四川丰都县城时,不幸头
期刊
有一个人,他在祖国边疆进行着危险的工作,却毫不抱怨;有一个人,为了保护队友,自己却永远失去了双手和双眼;有一个人,他时刻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即使身负重伤,但也依旧初心不改。这个人,就是我心中的军人英雄——杜富国。  “你退后,让我来!”这是2019年10月11日在中越边境排雷作业时,扫雷战士杜富国发现复杂雷区有一枚不明爆炸物,以命令的口气对身边战友说的一句话。他在进一步探明情况时,却突遇爆炸,不幸身
期刊
抗日战争中,我军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其中更不乏巾帼英雄,赵一曼便是其中一位。  赵一曼出生于四川宜宾,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在与日寇的作战中不幸负伤被俘。日军为从她口中获得有价值的情报,连夜对她进行审讯。日军動用酷刑,但她没吐露任何信息,怒斥日军侵略中国的各种罪行。日军见赵一曼宁死不屈,便用马鞭很抽她
期刊
杨靖宇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原名马尚德,著名的抗日英雄,东北抗日联军最杰出、最英勇的将领。他曾单枪匹马歼灭了日本的“肉弹十勇士”,扬我军威。他也曾让日本军人脱帽致敬,铸我军魂。  1940年,迫于日军強烈的攻势,杨靖宇将军带着十几名士兵游击于山林。由于叛徒告密,他们被敌人包围,经过激烈战斗,最终只剩下杨靖宇一人。在大雪纷飞的森林里,身处绝境,四面受敌。面对日军的威逼利诱,他断然拒绝了日军的劝降,在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