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52.6%的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中,该比例分别为42.7%和60.3%。”这是近日北京大学“首都高等教育”学科群项目组发布的《2007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调查》中的一组数据。(《中国青年报》3月24日)
大学生厌学成风,实质上是有社会根源的。一则就业难的心理预期,使得一些大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从小至大,学校和学生们都以分数维生,应试教育作为指针的学习内容必然会严重脱离实际。难以应用于社会。即使是到了大学期间,这种情形仍然未能得到解脱,大学生在缺失人文精神关怀之下,就会在突然而来的自由和愈加明显的不确定感中迷失方向。他们要么转而追求时尚和娱乐,要么四处奔波。兼职赚钱,拉关系找工作,要么“看破红尘”,萎靡不振。
显然,要缓解厌学之风,必然要从教育体制改革上入手,不仅要在课程的安排和考试的模式上,顺应社会的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心智发展,改变应试教育的政绩考评体系,而且要在人才培养和阶层流动机制上,加宽学生的就业机会和上升空间,这样,或许厌学现象会有所改变。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他认为。一个国家当然需要处于塔尖的顶层创新。但没有大量位于塔基的底层创新作基础,它的整体创新能力是不可能达到塔尖的。当前中国不只是高端创新人才缺乏,就是在创新金字塔塔基位置的创新如技术集成,甚至在一般的工程创新能力方面。我国和国外的差距也很大,人才也非常欠缺。中国非常需要大量的基层创新人才。
大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一些基本的创新素质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李培根认为,从大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来看,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在离校时。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的能力:一是应具备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设计一台机器,无论是概念设计还是总体设计。应知道要先从工艺开始考虑。二是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应包括对事物的质疑力和解决问题的构想力两个方面。他们要能够从人们习惯的世界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同时又要善于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构想。他们还要善于从集体中、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主动地、乐观地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能力;要学会质疑,还要善于从别人失败的经验中选择正确的路径去学习。三是应有协同力。现代前沿科学命题大多是由很多人协同完成。协同不仅是同学科学生之间的协同,还可以是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协同。
目前的分配制度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受到的制约很多。观念是一个方面。如关起门来办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不能和社会需求有效对接。”但在李培根看来。大学目前的分配制度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学的收入分配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多元化。大学教师的收入是由几部分组成,有国家支付的工资、学校的津贴。还有科研方面的合法收入以及其他一些收入。他说:“如果放任这种局面不去改变,今后会成为很大的一个问题。一个很典型的现象是。最近这些年,很多单位的科研经费增长了好几倍。但相应的科研成果却没怎么增长。甚至创新型的成果还减少了。大学教授或研究者希望有更多的课题来增加收入来源无可厚非,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由此导致这些教授或研究者很难专注于某一项研究。收入的多元化甚至导致某些高校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不足。这当然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一问题单凭某个高校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它需要政府层面系统地研究和决策来解决。”
高校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实践,实学创新
高校应如何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他认为,高校首先在教育观念上需要改变。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是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好的创新氛围一定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当然因不同学生的水平和程度的差异。做法上会有所区别,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定是创新氛围比较好的。对此,高校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调整“指挥棒”。鼓励他们多花精力搞教学,尤其是想办法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
同时,大学的教育观念要更加开放。比如。工科大学要对工业界开放。让工业界人士走上大学讲台。不仅要让他们到大学开展讲座。甚至可以讲授某门课中的有关章节。尤其是其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大学生也要到企业中实习,在企业中发现问题。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协同解决问题。教育观念的开放还包括鼓励教师走出去,到社会中去,到实践中去。比如。某些工科的院系可以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无论对学生还是对青年教师自己。这一做法都有莫大好处。
在培养方法上,李培根倡导通过学生的主动实践,引导学生“实学”创新。“比较一下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可明显感到中国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不足。产生这一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被动实践’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李培根称,学生沿着老师制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这样被动的实践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难以提升学生日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引导、鼓励、支持学生主动实践。从实践中提升。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应鼓励“百花齐放”
李培根介绍,在华中科技大学。近年来通过推动教育思想的创新和教育观念的解放,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经过多次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医科全程科研训练计划、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制度等,在该校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主动学习、实学创新的风气,取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绩。目前,该校有十多个大学生创新团队和多个创新基地。他们的运行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区别,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实践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上,李培根主张百花齐放,但根本的主线应只有一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说:“未来中国的创新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一代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来源:新华社)
大学生厌学成风,实质上是有社会根源的。一则就业难的心理预期,使得一些大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二是从小至大,学校和学生们都以分数维生,应试教育作为指针的学习内容必然会严重脱离实际。难以应用于社会。即使是到了大学期间,这种情形仍然未能得到解脱,大学生在缺失人文精神关怀之下,就会在突然而来的自由和愈加明显的不确定感中迷失方向。他们要么转而追求时尚和娱乐,要么四处奔波。兼职赚钱,拉关系找工作,要么“看破红尘”,萎靡不振。
显然,要缓解厌学之风,必然要从教育体制改革上入手,不仅要在课程的安排和考试的模式上,顺应社会的市场需求和学生的心智发展,改变应试教育的政绩考评体系,而且要在人才培养和阶层流动机制上,加宽学生的就业机会和上升空间,这样,或许厌学现象会有所改变。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他认为。一个国家当然需要处于塔尖的顶层创新。但没有大量位于塔基的底层创新作基础,它的整体创新能力是不可能达到塔尖的。当前中国不只是高端创新人才缺乏,就是在创新金字塔塔基位置的创新如技术集成,甚至在一般的工程创新能力方面。我国和国外的差距也很大,人才也非常欠缺。中国非常需要大量的基层创新人才。
大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一些基本的创新素质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哪些素质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李培根认为,从大学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来看,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在离校时。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的能力:一是应具备正确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设计一台机器,无论是概念设计还是总体设计。应知道要先从工艺开始考虑。二是应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应包括对事物的质疑力和解决问题的构想力两个方面。他们要能够从人们习惯的世界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同时又要善于提出可能解决问题的构想。他们还要善于从集体中、从生活中、从实践中去主动地、乐观地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能力;要学会质疑,还要善于从别人失败的经验中选择正确的路径去学习。三是应有协同力。现代前沿科学命题大多是由很多人协同完成。协同不仅是同学科学生之间的协同,还可以是不同学科学生之间的协同。
目前的分配制度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受到的制约很多。观念是一个方面。如关起门来办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不能和社会需求有效对接。”但在李培根看来。大学目前的分配制度是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在大学的收入分配方面,最大的问题是收入多元化。大学教师的收入是由几部分组成,有国家支付的工资、学校的津贴。还有科研方面的合法收入以及其他一些收入。他说:“如果放任这种局面不去改变,今后会成为很大的一个问题。一个很典型的现象是。最近这些年,很多单位的科研经费增长了好几倍。但相应的科研成果却没怎么增长。甚至创新型的成果还减少了。大学教授或研究者希望有更多的课题来增加收入来源无可厚非,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由此导致这些教授或研究者很难专注于某一项研究。收入的多元化甚至导致某些高校教师在教学方面的投入不足。这当然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一问题单凭某个高校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它需要政府层面系统地研究和决策来解决。”
高校要引导大学生主动实践,实学创新
高校应如何营造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他认为,高校首先在教育观念上需要改变。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是以“教”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而好的创新氛围一定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当然因不同学生的水平和程度的差异。做法上会有所区别,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能够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一定是创新氛围比较好的。对此,高校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调整“指挥棒”。鼓励他们多花精力搞教学,尤其是想办法如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
同时,大学的教育观念要更加开放。比如。工科大学要对工业界开放。让工业界人士走上大学讲台。不仅要让他们到大学开展讲座。甚至可以讲授某门课中的有关章节。尤其是其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大学生也要到企业中实习,在企业中发现问题。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协同解决问题。教育观念的开放还包括鼓励教师走出去,到社会中去,到实践中去。比如。某些工科的院系可以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中挂职锻炼。无论对学生还是对青年教师自己。这一做法都有莫大好处。
在培养方法上,李培根倡导通过学生的主动实践,引导学生“实学”创新。“比较一下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可明显感到中国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能力不足。产生这一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被动实践’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李培根称,学生沿着老师制定的路线去完成实践任务,这样被动的实践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自然也就难以提升学生日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引导、鼓励、支持学生主动实践。从实践中提升。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应鼓励“百花齐放”
李培根介绍,在华中科技大学。近年来通过推动教育思想的创新和教育观念的解放,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经过多次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医科全程科研训练计划、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制度等,在该校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主动学习、实学创新的风气,取得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成绩。目前,该校有十多个大学生创新团队和多个创新基地。他们的运行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各有区别,在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实践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上,李培根主张百花齐放,但根本的主线应只有一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说:“未来中国的创新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一代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