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3月下旬以来,由于天气的原因,不仅出现了气温的明显降低,低于常年8℃-10℃,而且局部刮起了6级左右的大风,受此影响,包括平舆县在内的豫南多个县市,正处在拔节期的冬小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个别地块倒伏率达到30%-40%,对于这次冬小麦倒伏,由于绝大部分冬小麦植株还没有孕穗,头部较轻,如果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完全有可能重新长起来,对冬小麦后期生长和产量,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调查发现,在平舆县引起冬小麦倒伏的原因有很多种,但结合笔者的调查笔记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经验总结出主要的四种。既然找出了冬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就要对症下药,以减少其发生的几率,降低倒伏给农民群众造成的损失。希望本文能够在防治冬小麦倒伏这一问题上,能够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帮助。
关键词:冬小麦;倒伏;原因;防治
3月下旬以来,由于天气的原因,不仅出现了气温的明显降低,低于常年8℃-10℃,而且局部刮起了6级左右的大风,受此影响,包括平舆县在内的豫南多个县市,正处在拔节期的冬小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个别地块倒伏率达到30%-40%,对于这次冬小麦倒伏,由于绝大部分冬小麦植株还没有孕穗,头部较轻,如果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完全有可能重新长起来,对冬小麦后期生长和产量,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冬小麦倒伏呢?
笔者调查发现,在平舆县引起冬小麦倒伏的原因有很多种,但结合笔者的调查笔记总结出主要的以下四种。
第一,田块耕整质量差,冬小麦无法形成发达健壮的根系。调查发现,大部分乡镇,旋耕机代替了传统机械犁耙,这样虽然可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存在一个弊端就是,耕层较浅,上下皆虚,与我们要求的上虚下实,相差甚远。调查还发现一些职业操守欠佳的农机手,在农田作业的时候,地边和两头,旋耕的深度是可以达到要求的,但到了地中间,旋耕的深度就明显得浅了。这样的农机手一般都是外地跨区过来的,他们的目的就是多干活多挣钱,对于这样的结果,那些受害的群众很无奈。因为急于等着耕整田地,當地的旋耕机械远远无法满足需要,明知道他们在这些人做得田边地头和中间的不一样,也无可奈何。这样的地块,冬小麦播种后,如果墒情适宜,也能正常出苗,但是耕层较浅,冬小麦根系无法扎向纵深处,更不能健壮发育。在备播时无法按比例全面施足肥料的情况下,冬小麦无法健壮生长,如果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异常天气现象,就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麦田倒伏。
第二,不按科学合理施肥,造成土壤养分失衡。调查发现,在平舆县的不少乡镇的群众,在给冬小麦施底肥的时候,虽然比前些年略有改进,但大多数仍然偏施氮肥,按照冬小麦各阶段生长,合理搭配氮磷钾养分比例的农户很少,最多也只是他们到市面上根据经销商推荐购买复合肥,或者看电视广告宣传,笔者他们而不是说这些部门推荐和宣传的没有好产品,而是说他们介绍的产品,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产品,很少到农技及土肥部门咨询,更不愿购买他们门店经销的复合肥品牌。这些群众大多数在价格上计较,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到了今天仍有一部分群众购买那些开着车走村串户的“三五”人员推销的产品。他们购买了这样的产品,虽然价格上是便宜了很多,但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尽管农技人员三番五次地向农民群众宣传,有机肥对冬小麦生长的重要性,但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乡镇80%以上的农民群众在施肥的时候不施用有机肥。这样做的结果,养分不均,氮肥使用量过多,造成冬小麦植株应有生长与生殖生长无法协调一致,这是造成冬小麦倒伏的重要原因。
第三,适播期内,播量过大,造成冬小麦田间,过密过稠。调查发现,多数乡镇的农民群众,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不按冬小麦品质说明购买种子,播种时候,严重超过播量下种。按照平舆县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无论半冬性还是弱春性的,只要在适播期内,每亩的播量一般8kg-9kg,如果墒情较差或者错过了适播期,播量可以适当增加,即便这样,但也不能超过12kg。而实际情况呢?调查发现,即使是适播期内,墒情适宜的情况下,每亩播种量都普遍在10kg以上,个别农户达到15kg。由于播种量过大,引起冬小麦田间,麦苗过稠,严重影响冬小麦正常分蘖,如果出现暖冬现象,就可能提前进入返青和拔节期,平舆县春季降雨,一般就能满足冬小麦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冬小麦在这样密不透风的环境中生长,即便在三四月份,出现异常天气现象,就有可能引起冬小麦麦田大面积倒伏。
第四,冬小麦进入中后期,气候反常。进入四五月份以后,平舆县一般降水较多,中等强度以上的降水,十分普遍,常常与之相伴的是五级以上的阵风,田间湿度过大,冬小麦植株生长失衡,再加上群体过大,倒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如何避免或者减少冬小麦倒伏现象的发生呢?
根据农业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生产实践经验。如果采取的方法得当,冬小麦倒伏现象是有可能避免的,起码可以减少其发生的几率,降低倒伏给农民群众造成的损失。
第一,按照要求,科学合理施肥,土壤耕整力求做到,上虚下实。广大农民群众在冬小麦备播期间,购买肥料时,一定要在农技人员指导下,按照冬小麦各阶段的需肥规律合理购买和施用肥料,有条件的适当施入有机肥,耕整农田做到深耕细耙,达到上虚下实的要求,使冬小麦在疏松适宜的土壤环境中生长,适时培育壮苗。
第二,适播期内,严格控制播种量。笔者建议,广大农民群众,要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购买适合自己需要的冬小麦种子,在适播期内,墒情适宜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好播种量,宁可把种子剩下,也不能把没有播完的种子再次播进田里。过量播种害死人,广大农民群众应当从中吸取教训。
不失时机地做好各阶段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小麦生长发育期长,易遭受灾害性天气和病虫草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麦田管理回旋余地大,结合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根据土壤肥力、麦苗长势、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及气象因素等,及时采取应变技术措施,加强麦田管理,对确保小麦稳健生长发育、协调成产三因素、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起到重要作用。冬小麦田间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定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作者单位:平舆县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站)
关键词:冬小麦;倒伏;原因;防治
3月下旬以来,由于天气的原因,不仅出现了气温的明显降低,低于常年8℃-10℃,而且局部刮起了6级左右的大风,受此影响,包括平舆县在内的豫南多个县市,正处在拔节期的冬小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伏现象,个别地块倒伏率达到30%-40%,对于这次冬小麦倒伏,由于绝大部分冬小麦植株还没有孕穗,头部较轻,如果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完全有可能重新长起来,对冬小麦后期生长和产量,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冬小麦倒伏呢?
笔者调查发现,在平舆县引起冬小麦倒伏的原因有很多种,但结合笔者的调查笔记总结出主要的以下四种。
第一,田块耕整质量差,冬小麦无法形成发达健壮的根系。调查发现,大部分乡镇,旋耕机代替了传统机械犁耙,这样虽然可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但是这样做的结果存在一个弊端就是,耕层较浅,上下皆虚,与我们要求的上虚下实,相差甚远。调查还发现一些职业操守欠佳的农机手,在农田作业的时候,地边和两头,旋耕的深度是可以达到要求的,但到了地中间,旋耕的深度就明显得浅了。这样的农机手一般都是外地跨区过来的,他们的目的就是多干活多挣钱,对于这样的结果,那些受害的群众很无奈。因为急于等着耕整田地,當地的旋耕机械远远无法满足需要,明知道他们在这些人做得田边地头和中间的不一样,也无可奈何。这样的地块,冬小麦播种后,如果墒情适宜,也能正常出苗,但是耕层较浅,冬小麦根系无法扎向纵深处,更不能健壮发育。在备播时无法按比例全面施足肥料的情况下,冬小麦无法健壮生长,如果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异常天气现象,就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麦田倒伏。
第二,不按科学合理施肥,造成土壤养分失衡。调查发现,在平舆县的不少乡镇的群众,在给冬小麦施底肥的时候,虽然比前些年略有改进,但大多数仍然偏施氮肥,按照冬小麦各阶段生长,合理搭配氮磷钾养分比例的农户很少,最多也只是他们到市面上根据经销商推荐购买复合肥,或者看电视广告宣传,笔者他们而不是说这些部门推荐和宣传的没有好产品,而是说他们介绍的产品,是不是自己需要的产品,很少到农技及土肥部门咨询,更不愿购买他们门店经销的复合肥品牌。这些群众大多数在价格上计较,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到了今天仍有一部分群众购买那些开着车走村串户的“三五”人员推销的产品。他们购买了这样的产品,虽然价格上是便宜了很多,但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尽管农技人员三番五次地向农民群众宣传,有机肥对冬小麦生长的重要性,但调查发现,绝大部分乡镇80%以上的农民群众在施肥的时候不施用有机肥。这样做的结果,养分不均,氮肥使用量过多,造成冬小麦植株应有生长与生殖生长无法协调一致,这是造成冬小麦倒伏的重要原因。
第三,适播期内,播量过大,造成冬小麦田间,过密过稠。调查发现,多数乡镇的农民群众,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不按冬小麦品质说明购买种子,播种时候,严重超过播量下种。按照平舆县目前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品种,无论半冬性还是弱春性的,只要在适播期内,每亩的播量一般8kg-9kg,如果墒情较差或者错过了适播期,播量可以适当增加,即便这样,但也不能超过12kg。而实际情况呢?调查发现,即使是适播期内,墒情适宜的情况下,每亩播种量都普遍在10kg以上,个别农户达到15kg。由于播种量过大,引起冬小麦田间,麦苗过稠,严重影响冬小麦正常分蘖,如果出现暖冬现象,就可能提前进入返青和拔节期,平舆县春季降雨,一般就能满足冬小麦生长对水分的需求,冬小麦在这样密不透风的环境中生长,即便在三四月份,出现异常天气现象,就有可能引起冬小麦麦田大面积倒伏。
第四,冬小麦进入中后期,气候反常。进入四五月份以后,平舆县一般降水较多,中等强度以上的降水,十分普遍,常常与之相伴的是五级以上的阵风,田间湿度过大,冬小麦植株生长失衡,再加上群体过大,倒伏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如何避免或者减少冬小麦倒伏现象的发生呢?
根据农业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和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生产实践经验。如果采取的方法得当,冬小麦倒伏现象是有可能避免的,起码可以减少其发生的几率,降低倒伏给农民群众造成的损失。
第一,按照要求,科学合理施肥,土壤耕整力求做到,上虚下实。广大农民群众在冬小麦备播期间,购买肥料时,一定要在农技人员指导下,按照冬小麦各阶段的需肥规律合理购买和施用肥料,有条件的适当施入有机肥,耕整农田做到深耕细耙,达到上虚下实的要求,使冬小麦在疏松适宜的土壤环境中生长,适时培育壮苗。
第二,适播期内,严格控制播种量。笔者建议,广大农民群众,要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购买适合自己需要的冬小麦种子,在适播期内,墒情适宜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好播种量,宁可把种子剩下,也不能把没有播完的种子再次播进田里。过量播种害死人,广大农民群众应当从中吸取教训。
不失时机地做好各阶段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小麦生长发育期长,易遭受灾害性天气和病虫草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麦田管理回旋余地大,结合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根据土壤肥力、麦苗长势、病虫草害发生情况及气象因素等,及时采取应变技术措施,加强麦田管理,对确保小麦稳健生长发育、协调成产三因素、增加产量、提高品质起到重要作用。冬小麦田间管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定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作者单位:平舆县农业科学技术试验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