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地铁车辆通过隧道时,会诱导隧道内气体流动,对隧道内通风、基础设备运行以及人员安全造成安全隐患.为确保隧道内设备正常运行与人员安全,针对地铁车通过隧道时引起的气体流动进行研究.本文使用仿真计算的方法,基于滑动网络技术数值模拟某一地铁车辆通过隧道的动态过程,监测地铁车辆通过隧道时引起的隧道内气体流动.结果 表明:隧道内活塞风纵向分量和总流量变化基本一致,隧道内的活塞风主要是纵向流;距离车体或地面越远,列车风流速最大值越小;车底与车顶处活塞风沿垂向距离降低缓慢,车体中部活塞风流速沿垂向迅速降低;隧道内活塞风流速
【机 构】
:
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3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铁车辆通过隧道时,会诱导隧道内气体流动,对隧道内通风、基础设备运行以及人员安全造成安全隐患.为确保隧道内设备正常运行与人员安全,针对地铁车通过隧道时引起的气体流动进行研究.本文使用仿真计算的方法,基于滑动网络技术数值模拟某一地铁车辆通过隧道的动态过程,监测地铁车辆通过隧道时引起的隧道内气体流动.结果 表明:隧道内活塞风纵向分量和总流量变化基本一致,隧道内的活塞风主要是纵向流;距离车体或地面越远,列车风流速最大值越小;车底与车顶处活塞风沿垂向距离降低缓慢,车体中部活塞风流速沿垂向迅速降低;隧道内活塞风流速最大值出现在距离入口750 m处.
其他文献
疫策略对居民公交出行决策行为和出行偏好有着关键作用,直接关系到公交优先策略的长期实施效果.从居民出行行为的角度,在计划行为理论的框架下,基于调查数据研究了居民公交出行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在此基础上对公共交通防疫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疫情期间公交出行行为影响因素中的1条显著作用路径,即“风险感知、防疫策略→出行态度→出行意向→出行行为”,验证了疫情风险感知和各项防疫管控策略对居民出行方式选择行为和出行偏好上有着深刻的长期影响,需要更加慎重的使用停运等严格策略.通过进一步地观测变量分析,驾驶员和车内环境消
为解决单向共享汽车系统中用户无车位可还车的问题,提出2种灵活还车策略,分别是临时车位和空余车位还车策略.前者允许用户将车辆停放在还车站点处由企业租赁的临时车位处;后者允许用户将车辆停放在与还车站点同区域其余站点的空余车位上.并以最大化企业利润为优化目标,构建了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用大M法将非线性约束转为线性约束,采用精确求解软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用户还车到临时车位还车和空余车位均可为企业带来利润提升,最高利润提升比例分别为25%和37%.当且仅当供小于需时,空余车位还车策略的利润提升效果最佳;而在同
为提高智能车节点定位准确率,研究了基于3D点云语义地图表征的智能车定位方法.该方法分为3个部分:①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语义分割,包括地面分割,交通标志牌分割和杆状语义目标分割;②面向智能车的点云语义地图表征,利用分割的语义目标投影,生成带权有向图,语义路,语义编码,再以语义编码和高精度GPS的全局位置组成语义地图表征模型;③基于语义表征模型的智能车定位,包括基于GPS匹配的粗定位和基于语义编码渐进匹配的节点定位.实验在3种长度不同、复杂度不同的道路场景下进行,节点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8.5%,97.6%和97
为了解决以往研究缺乏多样本对多因素条件下隧道中间段光环境敏感性感知试验研究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设置16组(4因素、4水平)试验工况,利用DIALux仿真软件建立隧道仿真模型,并基于室内仿真模拟试验平台开展动态行车试验,通过SMI眼动仪对30名试验人员瞳孔直径分别进行3次有效测量,并剔除异常数据.研究了在隧道中间段行车时灯具布置方式、侧壁反光涂料布设高度、侧壁反光涂料颜色及LED光源色温等光环境组成参数对驾驶员瞳孔直径的影响规律.运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了各试验参数对瞳孔直径影响程度主次
针对采用多状态约束卡尔曼滤波(MSCKF)的视觉惯性里程计定位精度易受特征点匹配异常值影响问题,提出了1种基于描述符辅助光流跟踪匹配的数据关联方法.该方法采用金字塔LK光流对序列图像中特征点进行跟踪匹配,计算每一对匹配点的rBRIEF描述符,根据Hamming距离对描述符的相似度进行判断消除异常匹配点.在实验中从特征点匹配主观效果以及定位精度2个方面评估本文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有效滤除动态场景下图像特征匹配的异常值,使用该方法处理后的图像进行MSCKF运动解算,位置结果漂移率小于0.38
为了解决新型铰接式弯管的变形问题,利用ANSYS软件对铰接式弯管进行建模和流固耦合分析,发现原始弯管两侧中部内凹、弯径增大、最大应力超过许用应力,据此提出了导流器错位排布方案.结果 表明:采用方案三错位排布导流器方案、将导流器间距设为70 mm时得到最优方案,优化后的弯管4最大应力由178.12 MPa降低到92.4 MPa、降低了52%,弯管12最大应力由289.52 MPa降低到135.4 MPa、降低了47%,取得了较好的优化效果,为180°弯管导流器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对于智能花椒采摘器中机器视觉部分在花椒枝干识别与采摘定位上的不足,本文通过将深度学习技术中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与注意力机制这两种模型运用到智能花椒采摘器的机器视觉部分以提高采摘器的识别功效.结果 显示,经过优化后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训练使采摘器对花椒簇的整体识别准确率由52.3%提高至96.7%,同时通过注意力机制算法提升了机器视觉对花椒树主枝干识别的抗干扰能力,帮助采摘器更加准确的判断出采摘点的位置.通过以上两种模型验证了深度学习技术在提高花椒采摘器机器视觉的算法准确性与抗干扰能力的有效性.
为实现智能网联环境下低成本、高精度的车辆定位,研究了基于自适应遗传Rao-Blackwellized粒子滤波的协同地图匹配算法.利用联网车辆的定位信息和道路约束条件消除公共偏差,提高车辆定位精度.将自适应遗传算法引入到粒子滤波的重采样过程中,增加粒子的多样性,解决传统粒子滤波算法中容易出现的“粒子退化”和“粒子耗尽”问题.通过仿真实验与传统粒子滤波以及卡尔曼平滑粒子滤波下的定位结果进行了对比,同时分析了不同联网车辆数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定位效果.实测结果表明:以典型十字
创新构形类蜂窝夹层结构相比于传统六边形蜂窝夹层结构,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本文以类蜂窝夹层结构的面板层厚度tf、夹芯层厚度c及胶粘剂层厚度ta为优化参数,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类蜂窝夹层结构各项力学性能进行优化设计.分析了各厚度参数对夹层结构的力学性能的影响情况,同时探讨了参数协同作用下,各层厚度对力学性能的敏感程度,并根据实际工程应用情况对优化解进行折中选择.研究发现:与优化前的初始值比较,优化后的类蜂窝夹层板在x轴向等效弹性模量增长了8.17%,z轴向等效弹性模量增长了63.08%,xz面内等效剪切模量增
低温风洞的超音速及其高雷诺数工况下的换热特性是分析低温风洞组件温度场分布的关键因素.对超音速及高雷诺数工况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通过采用恢复温度修正传热系数的方法,并且与Dittus-Boleter (D-B)公式和Gnielinski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显示,采用恢复温度修正后的D-B公式和Gnielinski公式在超音速及其高雷诺数工况下仍然具有较高准确性.最后将喷管段实际模型工况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预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在温度分布不均匀时采用D-B公式和Gnielinski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