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视野下赣南采茶舞蹈初探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学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视野,对于舞蹈艺术的研究,则倡导从单纯的舞蹈本体研究中走出来,将舞蹈艺术活动置于其存在和发生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下进行研究,从而探讨舞蹈艺术及相关活动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及其重要价值。本文欲从人类学的视野之下,对赣南采茶舞蹈背后所蕴含的生存环境、民系性格、生产生活等文化内容进行剖析,旨在使大家对赣南采茶舞蹈有一个较为确切的把握。
  关键词:人类学;赣南采茶;以丑为美
  自秦汉以来,由于战乱、饥荒等原因,一批批中原汉人逐渐南下进入赣闽粤三角区,与当地畲、瑶等土著居民融合而形成了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汉族支系——客家。他们拥有独立的客家方言、文化及审美情趣。
  赣南,作为历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当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凝聚了悠久、丰厚的客家历史,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客家文化。经过赣南客家人长期历史进程中的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和发展,广泛流传于广大群众中的赣南采茶舞蹈也逐渐形成。它的风格典型,妙趣横生,备受客家人民亲睐。
  一、人类学视野下的赣南采茶舞蹈
  人类学对于舞蹈艺术的探索,更加关注身体以外的背景,即政治、经济、社会、族群、文化内涵等等,而传统的舞蹈研究主要是从舞蹈动律、节奏、形态、结构、动作等方面进行,这种单项的研究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今舞蹈学科建设和发展的需要。我们应当在文化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当中汲取知识养分和研究方法,对舞蹈艺术进行更加全面、深入、跨学科的研究。
  纵观各民族,无论是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或是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其民间舞蹈都在动律、体态、语汇及表现形式上有着自身显著而独特的风格特点。很显然,这些独特风格的形成,与该民族(民系)所处的生存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性格特征及观念等诸多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数百年来,赣南采茶舞蹈孕育在这块红土地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审美的特征,对其背后浑厚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把握和传承。
  (一)生存环境萌发无限素材可能
  自然地理环境给人类文化,尤其是民族民间舞蹈这种类型的文化创造提供了物质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间舞蹈文化的发展趋向和基本色彩。[1]“山岭沟壑”,是对赣南客家人生存环境的一个形象概述,赣南地区遍布山地丘陵,并且受到亚热带森林气候的影响,土壤肥沃,森林茂密,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长期的山区生活,人们上山时会前倾身体,负重时会自然下蹲,双手旁置以维系身体平衡,智慧的赣南客家人将这些生活点滴进行了艺术创造,成为独一无二的舞台步法——“矮子步”。艺诀“老虎头,鲤鱼腰,双手柔如月,下身轻飘飘,腰腹稳紧住,膝头定三桩”和“蛤蟆腿,狗牯尾,三节腰,筲箕背,画眉跳架,贼手侧脚侧背,紧走紧跪,矮步相随”等都是“矮子步”的风韵特征。[2]
  马克思曾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由于赣南地处极为偏僻,交通不便,人们与外界很难接触,“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成为生活必然。赣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客家人习惯于这种与动植物为伍,天人合一的生活状态。为了自娱自乐以及庆祝丰收、节日的需要,客家先民们有意模仿动物动作,从而创造了一大批流传至今,独一无二的表演身段,如:“乌龟扒沙”、“乌龟伸头”、“猴子洗面”、“懒猫抓痒”、“猫儿探夜”、“鸡公啄米”、“蜻蜓点水”、“金鸡独立”、“狗崽守门”、“狗牯摆尾”、“黄狗伸腰”、“雄鸡睡觉”、“狮子开口”、“狮子滚球”、“黄狗撒尿”、“蜻蜓戏水”、“乌鸦晒翅”[3]……等等。
  (二)民系性格铸造独特舞蹈风格
  一个民族(民系)性格特征的形成要受到经济、文化、宗教、生存环境、历史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本身也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人的性格、品格、心理、情感等都属其中。它一旦形成,便决定着人的精神表达方式,对这个民族(民系)所创造的文学艺术必然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各民族民间舞蹈是最能够体现人们性格特征的艺术形式,是人们表达喜、怒、哀、乐情感的重要手段。各民族(民系)由于民族性格特征的不同,情感表现方式的差异,铸造了属于自己民族(民系)最独特、最具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艺术。
  赣南采茶舞蹈土生土长在赣南,是当地客家人主要的娱乐活动与精神寄托。其“以丑为美”、诙谐幽默的表演,彰显出赣南客家人面对生活时乐观、积极、向上的姿态品格;其朴实无华、贴近生活的装扮,折射出赣南客家人善良、淳朴、厚道、坦荡的性格特色;其宣扬“真、善、美”的主题内容,是对赣南客家人正直、刚正、追崇理想的热情讴歌。赣南采茶舞蹈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赣南客家人的性格特征,使我们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赣南,品味赣南。作为传播文化的排头兵,舞蹈艺术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三)生产生活影响舞蹈语言形成
  古老的民间舞蹈,其起源、发展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所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亦是如此。在不同的地域环境、生产方式、社会经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经过较长期的演变发展,会形成具有独特文化内涵和形态特征的舞蹈种类。我国的疆域辽阔,地形地貌十分复杂,深受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农耕种植业、游牧业、渔业等多种农业生产劳动方式,这些因素直接作用于民间舞蹈动作、动律、风格、体态、步伐的创造。
  赣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农耕经济是赣南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人们多种植茶叶、水稻。山区农耕文化自然地渗透在赣南采茶舞蹈的风格当中,当然,也造就了赣南采茶的独特意蕴。作为采茶舞蹈,定然与茶园的生产劳作密不可分。“三绝”之一的“矮子步”,它的最初成因便是人们上山采茶,下山运茶,女子穿行于齐胯的茶丛中摘茶,男子背篓蹲行便于接茶,久而久之,提炼形成。在赣南采茶舞蹈当中,男角形象总是低于女角,出现了女性高于男性的畸形艺术形象,它看似丑陋,却夸张得体、幽默风趣,反映了客家茶农的生产方式,也表现出客家人开朗风趣的性格特征。在制茶过程中,茶农一手炒茶,一手拿蒲扇煽风,防止茶叶过烫,保证茶叶纯真,进而艺术化为千变万化的“扇子花”。茶农炒茶之时,由于温度过高,要拿布巾不时擦汗,这一手持之物也被智慧的客家先人美化、加工、延伸成风格独韵的“单袖筒”。简言之,没有种茶、采茶的生产劳动,就没有“单袖筒”、“矮子步”、“扇子花”。同时,赣南采茶还有表现运送茶叶、行走山间、女子梳妆、上山采茶等大量具有叙事情节的舞蹈。   二、丑角为中心结构的赣南采茶舞蹈
  赣南采茶舞蹈是赣南采茶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手段,并且拥有作为舞蹈艺术独立的发展与流传。对赣南采茶舞蹈的审美欣赏,主要在于以丑角为中心结构的赣南采茶戏中丑角行当载歌载舞、风趣幽默、生动形象的艺术表现上。具体来说,则体现在赣南采茶舞蹈独具特色的“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三大表演技巧和丰富奇妙的模拟象形动作。赣南采茶舞蹈之所以“丑”,是因其在外形特点及表现手法上与传统舞蹈艺术审美有不小的差异:
  (一)形象、角色的特征
  赣南采茶舞蹈最重要的角色即是“小丑”,讲究“以丑为美,丑中见美”,与其他戏曲舞蹈之不同,赣南采茶舞蹈的丑角形象分为两种:一是“正丑”,表现勤劳、勇敢、乐观、智慧的劳动人民,讲究“丑行俊扮”;第二种则是“反丑”,多演绎地痞流氓、烟鬼赌徒等等,讲究“丑行丑扮”。丑角形象的突出,打造了赣南采茶舞蹈独特的风格,也为赣南采茶长久不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动作、道具的特征
  为了塑造艺术形象以及达到演出效果的需要,赣南采茶舞蹈在动作上大多具有夸张、幽默、滑稽的特点,特别是在“乌龟爬沙”、“黄狗撒尿”、“猴子洗脸”等模拟动物的象形动作上尤显突出。另外,赣南采茶舞蹈塑造丑角的专用道具——单袖筒,以舞单水袖的独特风格成为一绝,其艺诀是:“摆动像狗尾,站势吊马腿,游走像蛇过,龙头又蛇尾”。仅凭文字的描述,“丑”已可见一斑。任何舞种的水袖都讲求对称、优雅、悠长,唯独赣南采茶舞蹈只用一个袖筒表现。单袖筒的动作和技巧十分丰富,与右手耍扇结合身段表演,显得异常独特而富有情趣。
  (三)面容、着装的特征
  作为赣南客家民俗文化的代表,赣南采茶舞蹈生在民间,长在民间。其表演服饰以黑、白、蓝等素色为主,讲究朴素大方,宽敞简单,是对客家人生活服饰的艺术化再现。在化妆方面,与其他戏曲艺术丑角形象相似,在鼻梁和眼窝之间,勾画出白色块状,俗称“小花脸”,当然,纯粹赣南采茶舞蹈表演的妆容会根据角色具体特征而定。直到当下,赣南采茶舞蹈依旧保持着民间最真实、最质朴的着装风格和原汁原味的化妆手段,虽紧跟时代潮流的发展,却不曾离开群众,离开民间。
  三、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现状
  对赣南采茶舞蹈的研究,必然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近些年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自2006年5月20日,赣南采茶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政府出台了一些列措施来保护、传承和发展这一民间瑰宝。在不脱离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当地政府通过政策的引导,资金、人力的投入等方面努力,加强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倡导全民参与,鼓励人们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来。此外,还努力将赣南采茶纳入到教育体系当中,培养传承人,对相关舞台创作也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大批学者深入到田野当中,对赣南采茶进行挖掘、整理、记录、保存等。上述这些工作的进展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与此同时,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也蒸蒸日上,带动了大批优秀剧目的创作呈现:如《山歌情》、《快乐标兵》、《长长的红背带》、《八子参军》等等,均先后获得了国家级、省级各种文化大奖,这些作品通过全国的巡回演出,传播了赣南客家文化,增进了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情感、友谊。
  四、结语
  总之,以人类学的视野对赣南采茶舞蹈进行研究,能够打破单一性、本体性研究的局限性,使我们对赣南采茶舞蹈有了更深层次的探索和解读,通过对其产生、流传的规律和机制的把握,以利于我们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对赣南采茶舞蹈这一个案的深入研究,打开了客家文化艺术宝库,构建了客家文化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这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亦是对个案研究的意义所在;通过田野调查,使我们从文化内部入手来理解赣南采茶舞蹈,并且亲自参与到赣南客家人的民俗活动中来,可以更加真实的理解和把握赣南采茶舞蹈的动律、形态及风格特征;通过舞蹈形态的象征体系及符号表征来理解赣南客家文化,实地的考察赣南采茶的特性、流传、演变,道具、服饰的象征意义,以及采茶舞蹈流传的人文背景,因而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赣南客家文化传承及发展规律,对其传承、保护、发展都有深远意义。
  赣南采茶舞蹈,这支奇特、亮丽的“山茶花”,在我国传统民间舞蹈当中独树一帜,在赣南客家人民心中举足轻重。独特的风格和审美特征是它区别于其他民间舞蹈艺术形式的关键,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是它在数百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顽强生长、不断发展创新的基础。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浪潮之中,在国家有关文化部门的重视之下,赣南采茶舞蹈这支“山茶花”定会绽放出更加顽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地域舞蹈与生态环境——— 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地理特征[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2(02)
  [2]王敏.江西赣南采茶戏歌舞艺术[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43-45
  [3]赖丹.赣南采茶舞蹈的三维解读[J].艺术百家,2014(01)
  作者简介:
  1.胡益凡,男,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2.曾金华,男,云南艺术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中国少数民族舞蹈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类)。
其他文献
在上一期的《边疆文学》中,杨恩智先生说《边疆文学》于他既是高地又是阶梯,他需要一步步艰难地向上攀爬,才能够暂时占领高地。对于同为云南地方写作者的我来说,感同身受,故
现代世界以前所未有的程度展现了人类道德价值与规范体系的多样性及其矛盾冲突,也迫切地提出普遍伦理规范要求。一方面,当代伦理学致力于普遍性伦理规范和道德原则的理论和逻
摘要:湖南花鼓戏是一种优秀的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具有浓郁的湖南地方特色。长沙花鼓戏在湖南花鼓戏中最具代表性,在对长沙花鼓戏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在长沙花鼓戏与其伴奏乐器大筒、二胡等胡琴类乐器的相互影响及其作用。  关键词:长沙花鼓戏;大筒;二胡;相互影响  一、湖南花鼓戏的简单介绍  花鼓戏是一种富裕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产生于人民群众长期的生产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目的:探索Ahmed青光眼阀用于外伤性青光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在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前来我院就诊治疗外伤性青光眼的患者85例(85眼),结合完整的临床资料,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全国推广普通话成为了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助力。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方言的性质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普通话和方言并不是相互矛盾的个体,相反,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发展,成为人们沟通、交际的载体。方言是语言发展的产物,它关乎历史、人文,带有时代特点和发展烙印,在日常的口语交际活动中,要加强普通话的训练,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要着力深入普通话的教育培训,形成尊重
纳博科夫是一位伟大的后现代与超先锋小说的作家,其作品《淡火》的题材和写法上作了大胆的创新,采用了意识流技巧,表现出他对美感的大胆追寻。 Nabokov, a great writer of
本文以《爵士乐》中的黑人在历史与社会变迁下的痛苦与困惑为研究对象,探讨黑人如何正视历史,秉持传统文化之根,如何以爱之名化解仇恨,重构文化身份。 In this paper, the a
【摘要】“一三五”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既唤醒了学生,也唤醒了老师,不再如传统的灌输式的学习,把学生看做是容器,不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本文从学生的自主思考、学生的分工明确、老师对学生的肯定、老师的适时监控等方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思考与总结。  【关键词】新型模式 自主思考 分工明确 充分肯定 适时监控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
(本文为国家民委课题的成果之一:基于文化大繁荣背景下河北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经验研究,课题编号:2012-GM-102)  摘要:承德满族音乐历史悠远,其中“清音会”已经被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承德的音乐工作者们、满族音乐爱好者们为满族音乐的传承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与贡献,但在满族音乐的传承过程中也暴露了许多问题,需要有创新对策来解决。  关键词:满族音乐;传承;创新对策  一、承德满族音乐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