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品德教材中 “留白”的作用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zhao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教材中的留白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先来看留白的表现形式,它大致可以分为提问句子省略及要求学生直接用手写写画画的内容,不同的表现形式,代表着不同的目的。再来看看留白在文中的位置:留白在文中的位置突出,有时是最上方,有时是中间,显然可以看出教材留白在编著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这些不同形式不同目的而又如此重要的教材留白对学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对品德课堂教学又有哪些启示呢?
  一、教材中的留白是儿童创造的空间
  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在对话中共同成长,使教材成为对话的文本。教材中的问题大多是由其中的儿童提出来的,教室里的儿童在一定意义上有一种被动,如果是纯粹被动,即只有回答问题的义务,没有提出问题的权力,没有表达自己感受的权力。教材中留白的大量空间,使教室里的儿童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向教材中的儿童进行表达,使教材成为一种可以使儿童进行创造的文本,这样,每一课学习都是儿童在倾听教科书这位朋友说话的同时,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用文字或图画等学习方式,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告诉这位朋友。因此,学习过的教科书不是可有可无,可以随手丢弃的旧物品,而是凝聚着儿童思想和感情,体现着儿童创造性的作品集。
  二、教材中的留白是引发儿童开展活动的话题
  鲁洁教授指出:“教科书”的功能并不是让学生在头脑中复制“教科书”所呈现的一切,而是凭借它激活自己的思想,得出自己的结论,教材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拐杖,是实现调动学生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一种手段。教材中的大量留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个可供讨论、思考的主题。当然,这种活动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有情感体验活动、思考讨论活动、实践操作活动等,如《品德与社会》,(三上)《自画像》一课中,要求学生照格式制作自己的小档案,(三下)教材《请到我的家乡来》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合理的一日游方案,(二上)教材《走进聪明屋》一课要求学生利用圆、三角形和线段拼出有趣的图形,就是一种实践操作活动;《品德与生活》(一下)《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一课中“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活动,《品德与社会》(四上)《抄袭害了谁》一课中,要求学生读完《学生的书包》这一故事后,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金宇感到这只新书包这样沉重?如果你是他,会怎么办?”就是一种情感体验活动。思考讨论活动的体现在《品德一社会》(四上)《我们和诚信在一起》“凡卡是否可以离开”辩论,“创建诚信校园想法和建议”栏目,其他课文也多有这样的供思考讨论的留白。通过一处处留白,吸引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而这种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又是丰富多彩的。
  三、教材的留白引发学生对自身生活经验进行总结
  《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原有思想品德课、自然课、社会课等课程的有机融合,教材中必然会涉及到一些社会科学知识,这些社科知识怎样来学习?这是本套教材尤其是五六年级教材遇到的一个大的问题。知识性的东西的学习,有时是学生的体验和经验无法替代的。用儿童的方式来处理是一种较好的选择,例如讲全球气候变暖,教材切入点就是北极熊变瘦了,北极熊为什么变瘦了,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捕食期缩短,体内储存脂肪减少,对它的生存直接造成危险。所以,教材中的留白往往要求引导学生在回顾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交流讨论,得出科学的结论,如《品德与社会》(一下)《雷雨来了》一课,留下空间,“遇到雷雨里,我们的经验和办法是”要求学生填空,引导学生先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回顾和总结。当然,学生的答案也许是不科学的,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四、教材的留白展现出儿童自身成长的足迹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相互对接,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启蒙,后者是对前者的扩展和深化,《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某一教学内容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所涉及的社会领域也不是单一的,可以交叉,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螺旋上升。基于这样的标准,教科书的编写也体现出这一思路,而留白作为教材的特色之一,同样也体现出“螺旋上升”的特点。每一处留白,连缀起来,由浅入深,展现出儿童自身在某方面成长的足迹。而某方面成长足迹的叠加与融合,则可以清晰地看出儿童自身建构的历程。使得儿童真正能从课文中经历完整的生活,而不是片面的、割裂的知识或规范。儿童从教科书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品德,而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形成的是一种比较完整的人格,积极的自我意识是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也是健康人格发展的必要因素,《品德与社会》(三上)开始就在《自画像》等课中汲步这方面的内容,“留白、写写画画我自己”,目的是引导学生加深对自己外部特征的了解。留白“制作自己的檔案”,目的是让学生在对自己外貌特征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请同学们对自己经常表现出的各种明显倾向性特征进行总结,如爱好等,拓展自我认识。
  而到了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谁》着重展示“不错的我,大家眼中的我”、“也许并不完美”的自我和“可以变得更好”的自己。如第一课《我更了解自己》中,留白“你说我说大家说”着重展示的是“大家眼中的自我”;留白“正视缺点”,写出自己缺点并说说哪此是可以改正,而在三年级教材《自画像》中的留白仅仅是让学生进行了自我反思。
  综上所述,教师在品德课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留白的作用,使品德课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真武小学
其他文献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由此不难看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这样能够进行自主探究的机会,以此来满足他们种种探究的美好愿望,进而可以构建起有利于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情景,并且我们作为教育者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期刊
前两天接到学校通知,说市教育局要来学校督导,每人都要准备好一节随堂课。许教导提醒我“好好准备啊,二年级的课肯定要听的”。  我对这个任务并不陌生,工作二十年来,我已经多次被听这类所谓的“随堂课”了。  根据教学进度,我们二年级组准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一课,这部分内容先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做好准备,再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备课时,我觉得这一课比较简单,
期刊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素质教育可以理解为对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創新精神[1]”总结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堂教
期刊
在实验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验教学中值得深入研究、探讨的问题。那么,在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教师要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方案,创设教学情境,运用直观教学,利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好奇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好奇心是推动学习的
期刊
当今是中国小学英语教育发展的黄金阶段,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以多元化,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教育技术的发展,为中国小学课堂增添了活力。同时,各种优秀的教育思想也像雨后春笋般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了生机。中国英语教育工作者力求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机制,强调探究性学习,研究型学习,自主型学习等学习方式,把学生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的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过多追求形式上的多样性又容易偏离了教育的
期刊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为中心的“传递—接受”的注入式教学,而新课标主张的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合作—探究”的互动式教学,而互动的学习过程只有在学生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开阔的思维空间时才会产生,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捕捉互动性的教学因素,注重在互动中丰富学生个体、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体验与感悟,让学生在多元体验、多元感悟中不断激发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
期刊
生活中有一种现象,就是房子漏了,什么时候知道的呢?在雨后!因为雨水透过屋顶渗了进来,留在白白的墙上,一眼就能看到一片黑色或水渍,那时我们才知道房子漏了。教学中,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的教学设计或是课堂教学有问题呢?有的教师自己上完课后就能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亮点与不足,这是个体反思和总结的结果;还有的教師需要在听课同行进行评说,才能了解自己的问题,这是集体反思,多利用谈话法进行。而我认为,从学生的作业中
期刊
2001年9月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新《纲要》),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改革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社会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一、有关幼儿教师对教育科研“是什么”的理解问题  教育科研是一种理论糅合实践的活动,幼儿教师教育科研的开展情况受其对教育科研“是什么”的理解的影响,因为正确的理解是进行幼儿园教育科研的基础和内在动力。  1.幼儿教师已经认识到教育科研的
期刊
在江苏省第六届中小学音乐评比活动小学中低年级组的比赛现场,南通东台市的张小美老师的《法国号》一课中的欣赏《那不勒斯舞曲》时运用到形象、生动、直观的旋律线,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吸引了听课的评委和老师们的眼球,大家纷纷对这种将旋律线引入欣赏课堂的教学投去了赞赏的目光,这恰到好处的旋律在此时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既让孩子们注意了旋律的起伏和快慢,节奏的特点,又让他们高度注意了旋律的进行。  一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古诗多数是绝句、律诗,它们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发人深思,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儿童通过学习这些古诗文,既可受到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语文素养,又可以从情感上,思想意识上得到美的体验,提高综合素质。根据儿童喜读爱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充分运用感性材料,结合诗情画意,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加上多媒体的辅助,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进入诗情画意,在读中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