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受外界影响而形成自己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因而此阶段的德育工作对当今和谐社会建设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地区学生语言、文化习俗以及生活习惯等的不同都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区的民族团结。本文将语文教学充分融入到小学德育工作中去,希望结合教学内容上的积极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以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
关键词:小学德育;民族团结;语文教学
小学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意识的重点环节,经过正确的德育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学生才能成为社会未来发展建设的可造之材。我校是一所汉、哈、维三种语言授课的学校,是个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小学,不同民族的语言、饮食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等均与汉族学生有很大不同,民族团结是和谐社会发展前提。语文是一门能与德育工作融合在一起的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通过认识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民族团结工作融合在一起,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学生的后期发展负责。
一、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逐渐形成自己观念意识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内外界环境对其作用非常大,不健康的社会环境往往会误导其走向歧途,这些现象在民族文化较为复杂的地区更有其必要性。少数民族的学生与汉族的学生不同其宗教信仰与饮食习惯等均有所差异,小学生的思想较为单纯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形下容易发生形成民族文化间的隔阂,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协调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学生在形成正确的民族团结观念的基础上促进各优秀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以共同发展。
从近年来新疆等地区的暴动事件问题可知,不良的生长环境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而小学生的单纯心理作用下会形成一种新疆等地区的人是坏人的心理,从而做出孤立少数民族学生等事件,为避免这种尴尬教学环境的出现,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意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推进不同民族间的小学生友好交流与相处。
二、将语文教学融入到小学德育工作
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每位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教育与交流都会收获一定的教育心得,因而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应单一的安排到思想品德课程上去,从事不同课程教育的教师都有必要积极将德育工作融入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语文与生活的关联性明显更适宜融入具体的德育工作,只要将正确的教育理念恰当的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模式中去,德育工作一定能收获成效。
(一)開设主题班会,强化学生之间的无隔阂交流
小学生的思维世界是十分单纯的,在其认知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因而学习过程中一旦其真正将一个同学看做是自己的知心平朋友,其便会倾心的去交。因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结合这一点来强化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加深其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程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一定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举办有明确主题的班会,从而通过班会的交流与沟通使不同民族的学生真正成为好朋友,从而促进民族团结在小学生的思维世界中的灌输。
例如,我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的教学中充分结合《欢乐的泼水节》这一篇文章成功的举办了充满人文主义关怀与民族文化特色的主题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班会。在《欢乐的泼水节》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族人们进行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的场面,而课后题中便有一道“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的习题,结合这一点举办的班会更有利于激发不同民族之间的学生的相互交流。例如哈萨克斯坦族在每年的3月20日左右过“那吾鲁孜”节(即其春节),而九月份有斋月、斋月后有开斋节等;而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与哈萨克斯坦族基本相同主要有古尔邦节、开斋节与诺鲁孜节等,在班会上我主要让哈萨克斯坦族与维吾尔族的学生来向汉族学生生动而具体的讲述其在过节期间的各种习俗,通过让学生在班会上进行互动学习从而消除学生之间存在的民族文化与习惯的隔阂。
(二)进行影视欣赏课,强化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培养
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等的交易是激励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文化上的不通同与交流上存在的一定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为将德育工作更好的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来,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以更轻松的方式强化对正确道德观念的学习从而促其正确观念的养成。
例如,在四年级下学期第四组《永远的白衣战士》、《番茄太阳》、《第一次抱母亲》以及《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我便充分结合了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各种类型的幻灯片,通过声音、图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更有感触的德育教育。在四篇文章中《永远的白衣战士》讲述的是发生在非典期间一位名叫叶欣的护士长身先士卒、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事迹,《番茄太阳》讲述的是一位盲女的乐观生活与一种贡献社会的精神,《第一次抱母亲》强调的是对父母的关爱,而《我不是最弱小的》则通过一件小事向学生阐述了帮助弱小与使自己变强的生活观点,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阐述了不同道德观点,对学生健康认知思想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简短的视频使其能更深入的投入到视频清洁中去,从而发自内心的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其在心中塑造其自身的道德准则以为其长远的学习与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总结:
和谐社会下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不同民族的小学生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以在小学生的思想体系中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发展,为我国更和谐的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构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梁艳.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26-128.
[2]王云,杨虎成.创新德育方法 构建和谐校园——浅谈民族地区学校德育工作[J].教育革新,2012,01:3-4
关键词:小学德育;民族团结;语文教学
小学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意识的重点环节,经过正确的德育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学生才能成为社会未来发展建设的可造之材。我校是一所汉、哈、维三种语言授课的学校,是个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小学,不同民族的语言、饮食文化以及生活习惯等均与汉族学生有很大不同,民族团结是和谐社会发展前提。语文是一门能与德育工作融合在一起的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通过认识强化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民族团结工作融合在一起,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为学生的后期发展负责。
一、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逐渐形成自己观念意识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内外界环境对其作用非常大,不健康的社会环境往往会误导其走向歧途,这些现象在民族文化较为复杂的地区更有其必要性。少数民族的学生与汉族的学生不同其宗教信仰与饮食习惯等均有所差异,小学生的思想较为单纯在没有正确引导的情形下容易发生形成民族文化间的隔阂,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协调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学生在形成正确的民族团结观念的基础上促进各优秀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以共同发展。
从近年来新疆等地区的暴动事件问题可知,不良的生长环境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而小学生的单纯心理作用下会形成一种新疆等地区的人是坏人的心理,从而做出孤立少数民族学生等事件,为避免这种尴尬教学环境的出现,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并意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从而推进不同民族间的小学生友好交流与相处。
二、将语文教学融入到小学德育工作
学校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每位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教育与交流都会收获一定的教育心得,因而针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应单一的安排到思想品德课程上去,从事不同课程教育的教师都有必要积极将德育工作融入到自己的学科教学中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语文与生活的关联性明显更适宜融入具体的德育工作,只要将正确的教育理念恰当的融入到具体的教学模式中去,德育工作一定能收获成效。
(一)開设主题班会,强化学生之间的无隔阂交流
小学生的思维世界是十分单纯的,在其认知里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因而学习过程中一旦其真正将一个同学看做是自己的知心平朋友,其便会倾心的去交。因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结合这一点来强化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为加深其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程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一定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举办有明确主题的班会,从而通过班会的交流与沟通使不同民族的学生真正成为好朋友,从而促进民族团结在小学生的思维世界中的灌输。
例如,我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七组课文的教学中充分结合《欢乐的泼水节》这一篇文章成功的举办了充满人文主义关怀与民族文化特色的主题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班会。在《欢乐的泼水节》这篇文章中讲述了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族人们进行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的场面,而课后题中便有一道“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你还知道其他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吗?”的习题,结合这一点举办的班会更有利于激发不同民族之间的学生的相互交流。例如哈萨克斯坦族在每年的3月20日左右过“那吾鲁孜”节(即其春节),而九月份有斋月、斋月后有开斋节等;而维吾尔族的传统节日与哈萨克斯坦族基本相同主要有古尔邦节、开斋节与诺鲁孜节等,在班会上我主要让哈萨克斯坦族与维吾尔族的学生来向汉族学生生动而具体的讲述其在过节期间的各种习俗,通过让学生在班会上进行互动学习从而消除学生之间存在的民族文化与习惯的隔阂。
(二)进行影视欣赏课,强化学生正确道德观念的培养
强化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等的交易是激励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的重要方式,但由于文化上的不通同与交流上存在的一定障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为将德育工作更好的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来,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营造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以更轻松的方式强化对正确道德观念的学习从而促其正确观念的养成。
例如,在四年级下学期第四组《永远的白衣战士》、《番茄太阳》、《第一次抱母亲》以及《我不是最弱小的》等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我便充分结合了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各种类型的幻灯片,通过声音、图片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更有感触的德育教育。在四篇文章中《永远的白衣战士》讲述的是发生在非典期间一位名叫叶欣的护士长身先士卒、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事迹,《番茄太阳》讲述的是一位盲女的乐观生活与一种贡献社会的精神,《第一次抱母亲》强调的是对父母的关爱,而《我不是最弱小的》则通过一件小事向学生阐述了帮助弱小与使自己变强的生活观点,四篇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向学生阐述了不同道德观点,对学生健康认知思想的培养有极大的帮助,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简短的视频使其能更深入的投入到视频清洁中去,从而发自内心的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使其在心中塑造其自身的道德准则以为其长远的学习与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总结:
和谐社会下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三观,促进不同民族的小学生的文化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相互交流以在小学生的思想体系中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下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发展,为我国更和谐的五十六个民族大家庭的构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梁艳.和谐社会视角下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途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126-128.
[2]王云,杨虎成.创新德育方法 构建和谐校园——浅谈民族地区学校德育工作[J].教育革新,2012,01:3-4